鸦片战争双方伤亡
鸦片战争双方伤亡究竟有多少呢?据统计,中英双方伤亡人数比例在600:1,英国军队参战人数为19000,中国军队参战人数为200000,英国死亡人数523人,中国死亡人数22790人。
鸦片战争图片
第一次战争:厦门战役,清军死亡9人,16人受伤,英国军队零伤亡。
第二次战争:定海战役,清军死亡13人,13人受伤,英国军队零伤亡。
大角沙角战役:清军死亡282人,462人受伤,英国军队38人受伤。
虎门战役:清军死亡250人,100多人受伤,英国军队5人受伤。
广州内河战役:清军死亡446人,英国军队8人受伤。
广州战役:清军多数炮台被毁,43只战船、32只火筏被毁,英国军队死亡9人,68人受伤。
三元里战役:英国军队死亡5-7人,二十余人受伤。
第二次厦门战役:清军死亡70余人,37人受伤,英国军队死亡1人,16人受伤。
第二次定海战役:清军总兵葛云飞、郑国鸿和王锡鹏战死,英国军队死亡2人,27人受伤。
镇海战役:清军总督裕谦投水而亡,损失兵力百人,英国军队的死伤数目一种说法是死亡16人,数人受伤,另一种说法是,死亡3人,16人受伤。
浙东反攻战役:清军死亡340余人,200余人受伤,英国军队死亡3人,22恩受伤(另一说,16人受伤)。
乍浦战役:清军死亡287人,英国军队死亡9人,55人受伤。
吴淞战役:清军死亡88人,英国军队死亡2人,25人受伤。
镇江战役:清军死亡加失踪人员为300余人,240人受伤,镇江战役是英国军队伤亡最为惨重的一次战争,死亡39人130人受伤,另有3人下落不明。
鸦片战争双方伤亡人数差距悬殊,足以说明当时中英两国国力的的差距。
以上就是对鸦片战争双方伤亡这一问题的解答。
鸦片战争对英国影响
要说鸦片战争对英国的影响某些人看来可能比对中国的影响还要大。
鸦片战争图片
战争之前的1832年,一艘商船载着78人从澳门开始一路北上,这次考察是商业性的,英国对这次考察的收获主要是,只要英国政府坚持中国港口对外开放,中国东北部的港口就有极大的可能开放,而这样的开放则会给英国的贸易带来巨大的利益。当然这样的考察绝不仅仅是商业这么简单,还带着政治目的,通过考察,大致掌握了中国沿海港口的一些信息,以及清政府的实力,最主要的则是海防力量,致使他们有了进一步的把握。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成功使英国人信心倍增,偌大的大清帝国竟如此不堪一击,割地赔款如此轻而易举。如果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的目的是英国为了向中国销售产品,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赤裸裸的掠夺,几艘船,几万人的军队就可以得到数不尽的财富,这样的发财机会谁会不想要,既然抢来那么容易,还费那么大劲搞工业革命干嘛呢?历史就是这么的戏剧性,当他们自认为发现了发财的手段时,却想不到这也是没落的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美国工业技术迅速发展,各种新兴技术层出不穷,而英国却一直沉浸于略夺的乐趣中,致使技术落后,世界大战爆发后,穷得只剩下钱的英国,大量购买美国的武器,财富迅速流失,走上了衰败的道路。
由此看来,鸦片战争对英国的影响,不仅只是表面看来的大量的财富,背后所隐含的巨大隐患也是他们所始料未及的,鸦片战争对英国的影响深远。
鸦片战争时期的思想
鸦片战争前中国各个朝代都是以儒家的文化为中心,尊崇儒家的礼教制度还有人才选拔制度,专制的封建帝制,使得在清末文化教育,笼罩在一片阴郁的氛围之中。也正是这种封建的、顽固的思想的衰废,使得中国封建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难以持续下去。
鸦片战争旧照
鸦片战争时期的思想,可以说是中西交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先进技术渗入到中国,随之而来的还有先进的思想文化。对外开放,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还有变法维新,各种新新思想的涌入,激起一部分思想先进的爱国人士保家救国的信念,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后,开始引进先进的武器装备,先进的机械还有技术。冯桂芬则认为“西学”才是先进文化中最重要的的一部分,所以他提倡学习西方的知识理论,同时也提倡把知识与技术结合起来。而李鸿章则认为惟有“师其所能,夺其所恃”才能抵抗西方列强的入侵,于是发起洋务运动,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和金陵机械局。
在工业农业迅速发展的同时,近代科学技术也逐步发展起来。鸦片战争时期的思想也由封建顽固逐步向现代化靠拢,使得中国由一个封建国家逐步走向一个对外开放的新兴国家,思想上的变话,不仅仅只是思想上的改变,改变的还有文化、经济、政治、军事以及科技。而正是这样的中西文化的碰撞,似的中国的变革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变革,越来越好。鸦片战争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中国近代文化的开端。
推荐阅读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是哪国发起的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有什么因果关系吗鸦片战争后中英贸易发生了什么改变鸦片战争后的清政府怎么发展鸦片战争时期的思想如何转变1/2 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李鸿章鸦片战争
李鸿章在近代史上是一个受到颇多争议的任务,他倡导洋务运动,力图在军事上振作清王朝。可他北洋战败,又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更有人批评李鸿章鸦片战争两年中没有任何作为,这也是造成鸦片战争战败的原因之一。其实这样的评价对他来说是有失偏颇的。评价一个人物,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鸦片战争
从现有的史料可以看出,李鸿章鸦片战争这两之间并无多大的关联。那时的李鸿章还很年轻,仅仅是地方上的一个中层官员,且远离战场。他怎么会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战争造成那么大影响呢?他对于鸦片战争的个人观点仅有一句话被史书记载了下来,“此诚为中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如果有人仅凭这一句话就把李鸿章鸦片战争这两者联系起来甚至要李鸿章为这场战败负责的话,这对他来说的确有些不公平。
历史的真相是,当李鸿章目睹两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后,深深感到清王朝在武器上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差距,于是他积极投身洋务运动,实行他“师夷长技以制夷”夙愿。他的想法有一定的正确性,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使清朝在武器配备有了很大的提高。只不过在随后的中日甲午海战中李鸿章组建的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酿成了他个人的悲剧。李鸿章虽然未能达成夙愿,并不能代表他的主张就是错的,只是在清王朝腐朽的大环境下,他个人的努力很难扭转乾坤罢了。
鸦片战争军舰
在鸦片战争中,军舰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它直接影响了两国的战争局势走向。那么鸦片战争军舰种类都有哪些呢?
鸦片战争
据记载,在数量众多的鸦片战争军舰中,英国最初参战的是英国皇家舰队。这支舰队共包括二十八艘运输舰,作战军舰十六艘,武装汽船四艘,所有军舰总载炮数量多达五百四十门,包括海军陆战队在内的英军士兵大约一万两千人左右。这些军舰是英国在这场鸦片战争中能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他们的火炮射程是清军的两倍有余,且可以连发,做工精细考究,威力十分巨大。
而清军在这场鸦片战争军舰方面明显不如英军。整个大清王朝只有小型战船七百多艘,船的形体十分小,最大的还不如英国军舰最小战舰的一半,这种战船的载重量和吃水量可想而知。在速度上,清朝军舰以人力为主划行的战船远远不能与以蒸汽动力为主的英军战舰相提并论。在巨浪滔天的海面上,英国军舰可以乘风破浪,正常前行,而大清水师则根本无法乘船出海。军舰上的武器配备落后至极,每条船上配备的铸铁火炮不足十门,且都是前明留下的中小型火炮,点燃时炮体极容易炸裂,进而伤到炮手。而船上的将士大多还是手持弓箭和长矛。两相对比,战斗结果可想而知。
清朝水师在战舰方面直到鸦片战争三十二年之后在得到了改观,虽然军舰仍然不如西洋舰队威力惊人,但至少军舰上已经彻底废除了大刀长矛等冷兵器。
鸦片战争博物馆
鸦片战争博物馆始建于一九七五年,这座博物馆坐落于当年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的广东省东莞市虎门。虎门见证了鸦片战争的经过,见证了近代历史的发展,因此这座博物馆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建筑。鸦片战争博物馆占地面积八十多万平方米,庭院整洁,绿树如茵。林则徐的塑像,虎门民众反抗英军的雕像依次排列在博物馆的中轴线上。整个博物馆气氛庄严肃穆,场面雄伟壮观,令人震撼。馆中两千五百多平方米的展馆记录了当年的史实,它详细介绍了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局,当年的战火弥漫依稀就在眼前。
鸦片战争博物馆
鸦片战争博物馆内还有许多当年清朝军队抗击英国侵略者时所使用的武器和与英军作战所缴获的洋枪洋炮,这些对于研究英国近代的工业革命和中西方科技差距都是十分珍贵的资料,再现那惊天动地的一幕幕,可以提醒人们不忘国耻,可以体现出中华民族面对侵略时的英勇不屈。
鸦片战争博物馆内还有一份十分珍贵的手稿,这是当年林则徐的亲笔真迹。通过这份手稿可以看出林则徐的一片爱国热枕,可以看出林则徐在面对山河破碎,国家风雨飘摇时候内心的无限悲凉。这份手稿记载了他力图振兴国家而无力回天时的无奈,也记述了面对统治阶级腐朽无能时的扼腕叹息。这座博物馆是人们研究近代史的一座宝藏,它所承载的一切都值得中华人民永远缅怀。
推荐阅读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是哪国发起的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有什么因果关系吗鸦片战争后中英贸易发生了什么改变鸦片战争后的清政府怎么发展鸦片战争时期的思想如何转变2/2 首页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