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补肾阳的药性很热,但实际上,它补益的深度不如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补肾阳的药物,比如肉桂、附子,更恰当地说是“助燃”,相当于把一个蜡烛,或者一堆柴草,的火苗拨大一点,燃烧得壮一点,但本身燃烧的后劲儿并没有增加,没有对已经“不耐烧”的身体有所补益。
从补药的意味上,“六味地黄丸”,“养”的力量就更大,是更解决问题的“添柴”,“加油”,有了“油”和“柴”之后的火苗,就不会出现蜡烛烧到最后的时候,会突然间变亮的“回光返照”,那是熄灭之前的“虚火”。
一个重病人到晚期,如果出现了严重的阳虚状况,虽然病情严重但是不难治。但一旦出现了阴虚,一直无精打采的人,突然间变得很兴奋,很亢进,话也多,人突然烦热,脸色甚至都出现了少有的红色,民间称之为“回光返照”,往往是临终前兆了,类似灯灭之前最后的亮光,治疗起来非常棘手。
这种虚热就是因为“肾阴”虚了,像蜡烛烧到最后的时候,把所有的储备都用上,再灿烂一下而已。这就不能“助燃”了,而是“添柴”,至少先添上“六味地黄丸”这样普通的“柴草”,这就是补肾的第二个深度,如果仍旧遏制不住,甚至需要把昂贵的红木做“柴”,这个时候,往往就是“肾精虚”的时候,是虚损最严重的阶段。这种“耐烧”的“红木”就是中医讲的“血肉有情之品”,是补肾精绝对离不开的,也就是补肾的最高境界,所谓“血肉有情之品”就是动物类药物,或者说动物蛋白,比如阿胶,紫河车,动物骨髓等都是中医里能入药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