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皇陵【永熙陵 定陵】
永熙陵
永熙陵位于永昌陵西北两公里左右的滹沱村中,从章怀潘皇后陵朝西北方向张望,就可以看到永熙陵高大的陵台。永熙陵陵主赵光义,宋太宗,后晋天福四年(939)生于洛阳,后周显德七年(960)协助其兄赵匡胤夺取皇位建立宋朝。建隆二年(961)起任开封尹,同平章事,成为北宋政权实权人物之一,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宋太祖驾崩,夺取皇位,当年改元太平兴国。太平兴国四年(979)灭北汉,完成政权内部统一,随后在高粱河之战和雍熙北伐中两次大败于辽。至道三年(997)年因箭伤发作,死于开封皇宫,同年十月葬于河南府永熙陵。
尽管宋太宗的为人和治国能力在历史上广为诟病,永熙陵无论从陵墓规制,建筑物以及地宫建制等方面全面超越了安,昌二陵。根据史料和考古调查,宋朝皇陵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挤,皇陵与后陵,皇陵与皇陵之间的距离非常近。永熙陵是一个比较特例的陵寝。永熙陵离开永昌陵和永安陵距离较远。横亘于天坡河南,附近没有显著的陵墓和建筑阻挡。因此陵墓建筑,陵台以及石刻都显得异常高大雄伟,颇为符合宋太宗好大喜功而又心虚的个性。永熙陵的上下宫是北宋皇陵中公认保存最为完好的,四门阙台基址,乳台鹊台基址均保存完好,尽管位于人烟嚷嚷的滹沱村中,但是当地的文物保护做的还是可以的。上宫64件石刻全部保存完好,这在北宋皇陵中也是唯一的。永熙陵整个陵区,如果从其东南的章怀潘皇后保泰陵望去,巍然壮观,一派皇家气象,彰显了北宋王朝鼎盛时期的气派和威严。(关于永熙陵武臣像曾经被盗一说,橙子在现场没有得到证实,事实上永熙陵石刻没有缺损)
(宋太宗永熙陵全景)
永熙陵的神道石刻,比永昌陵显著高大,而且突破了晚唐五代的桎梏,融入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人像雕刻也是从此时开始,追求一种臃肿胖骏之风。永熙陵的武士身材要比永昌陵肥胖很多,但是从某种程度上又凸显出高大威猛之感。宫人则俊美异常,面部表情和善可亲,颇为真实之感。永熙陵的瑞禽,角端石刻,刻画细致入微,从骨子里透发出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尤其是石羊石刻,是宋陵同类石刻里的翘楚,橙子格外建议每一位去西村旅行的兄弟,一定要亲眼看看永熙陵的石羊,“东陵狮子西陵象,滹沱陵上好石羊。”永熙陵的石羊不仅是宋代石羊雕刻的顶峰,不客气的说,在中国古代石羊雕刻之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在有些资料上,橙子曾经看到过我国考古工作者从盗洞进入永熙陵地宫的记载,这次在对永熙陵陵台的仔细考察中,在陵台的东侧,发现了一个很大的盗洞,深不可探,估计就是这个盗洞。永熙陵在历史上曾经多次遭遇盗掘,其中最大的一次发生在南宋绍兴十一年前后,金庭傀儡刘豫建立的伪齐政权,设立专门盗掘皇陵的机构皇子府十三军,以及河南,汴京淘沙官,率领军队明火执仗对宋陵进行疯狂洗劫。根据南宋使臣后来的报告,永熙陵陵台因盗掘遭到严重破坏。从现场看,永熙陵的陵台除了该盗洞外没有明显塌陷现象,从相关资料看,永熙陵地宫尽管遭到严重破坏,仍然保留了一些地宫建筑。例如青砖铺漫的地宫穹顶,穹顶上的天象图等等。根据史料记载,永熙陵的地宫比安昌二陵显著豪华,深达一百尺,方广八十尺。地宫深入地下,上达天文,珍物齐备。
(宋太宗永熙陵陵台盗洞)
在永熙陵的西北部,有三座陪葬皇后陵,离永熙陵最近的一座,在永熙陵北门西北约300米处,这里陪葬的是宋太宗第三位皇后,也是宋真宗生母,元德李皇后,这也是中国至今为止唯一考古发掘的北宋皇陵区陵墓。元德李皇后陵的挖掘部分已经回填,从现场看看不出明显的考古痕迹。元德李皇后陵的石刻保存十分完好,风格和永熙陵很像。在元德李皇后西北不远,大概100米的样子,是宋太宗另一位皇后明德李皇后陵,明德李皇后陵的建制,陵台大小,石刻样式和元德皇后相仿。但是比较亮点的是石虎雕刻,笑容可掬,憨态使然,十分有个性,是橙子见过的最可爱甚至幽默的老虎,格外建议大家去瞻仰一下。在两个李皇后陵北200米左右,是宋真宗章穆郭皇后陵。根据北宋皇陵的埋葬原则,晚辈的皇后如果陪葬早辈的皇陵,应该葬在先辈皇后陵区的北面。根据宋会要,在北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永熙陵已经有八座陪葬墓,后来又有其他一些陪葬墓。但是橙子现场考察结果是,章穆郭皇后陵北面不远就是天坡河河谷,陵园北门已经面临天坡河水冲刷,估计所有陪葬墓都已经在1000多年的河水冲刷下销声匿迹了吧。
永熙陵的下宫遗址,位于元德李皇后陵北侧,现存南门石狮一对,以及部分墙壁基址。
(宋太宗永熙陵陪葬后陵,从上到下依次为元德,明德,章穆皇后陵)
(宋太宗永熙陵下宫石狮)
永定陵
永定陵,是宋朝皇陵中承上启下的皇陵,在很多方面全面开创了宋代皇陵的个性。位于巩义县蔡庄陵区,如今已经被开发旅游,而且巩义宋陵文物管理所就在那里,如果想为所欲为的照相不被人管,就去那里开个证明先。交通十分便利,坐巩义到西村的班车,中途路过,有一个很大的牌子写着永定陵,或者和卖票的师傅说一声,到蔡庄宋陵下。以前有朋友说这趟车到不了,从橙子三次坐该班车的经历来看,应该是到的,而且在永定陵门口还有一个公交站。
永定陵的主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宋真宗赵恒,赵恒原名赵德昌,开宝元年(968)十二月生于开封府,是宋太宗第三子,母亲为元德李皇后,赵恒当皇子的时候就颇具领袖风采,时常自称将军,指挥兄弟们打仗,聪明活泼,很受太祖太宗喜欢。但是事实证明,少时聪明,大时了了。宋真宗在其两位兄长楚王元佐和赵王元俨相继出事以后,登太子之位。至道三年(997)年太宗死后即位,随后改元咸平。咸平年间的宋真宗尚能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北宋也达到了鼎盛时期,史称咸平盛世。但随后真宗在于辽和党项的战争中遭遇挫折,签订了澶渊之盟,使得北宋从此被少数民族政权全面压制。真宗不知是精神受挫,还是头脑发热,总之是不干了,在此后的十数年时间内,封泰山,求祥瑞,兴诗文,宫闱糜烂,国是荒芜。重用丁渭,王钦若之类的大臣,贬斥寇准等能臣。外有奸臣误国,内有刘后专权,北宋很快衰落。国是不宁,真宗还要为继承人的问题头疼,结果还演艺出所谓狸猫换太子的储位闹剧。乾兴元年(1022)宋真宗驾崩于开封皇宫,遗嘱六子赵祯即位,同时令刘后刘娥垂帘听政,开创了北宋太后听政的先河。
(宋真宗永定陵)
永定陵由于文管部门和旅游开发的原因,保存状况很好,四门阙台基址,乳台鹊台基址保存不错,上宫石刻除了上马石外均保存完好。永定陵的石刻,格外突出了宋朝石刻胖的特点,参观过永定陵的朋友,无一例外的都觉得永定陵无论动物还是人像都格外的胖,甚至胖的有些可爱。最典型的就是驯马人石刻和武士石刻。众所周知从真宗时代开始,宋朝人打仗方面就彻底熊了,也许正是基于此原因,把武士和将军们都养成了胖子?总体而言,定陵石刻秉承了永熙陵石刻高大,威武的特点,但是在细节上注重纹饰修饰,不过没有克服重形而轻神的特点。尤其在人物表情方面,定陵和熙陵石刻的表情几乎都是统一的,忧戚有余,活力不足,略显呆滞。甚至不如昌陵人像时而出现的笑容和严谨。应该算是定陵石刻的一个败笔吧。
定陵的下宫遗址位于陪葬定陵的章献明肃刘皇后陵北,下宫石狮就在刘后陵北门石狮对面,几乎是近邻着,石狮后面的农田就是当年下宫的所在地,目前很难看出墙壁建筑基址,可能是当地农民取土所至。定陵的陵台位于陵园中央偏北,比熙陵要矮一些,因为禁止攀爬的原因,橙子没有详细考证该陵盗洞情况。在永定陵东南陪葬后陵的东,有一处废弃的陵址,这里就应该是永定陵最早的陵址所在。真宗死后,刘后和仁宗委托内侍总管雷允恭为修陵使,去领导勘查修陵工作。雷兄在接活以后,只管贪污工程款,从中渔利,对于业务可以说一窍不通,于是将勘查陵寝位置的大事交给了邢中和同志。黄鼠狼的朋友自然也只会吃老鼠,邢兄觉得早期勘查出的陵寝位置不好,擅自和雷兄将陵台位置移向东南。虽然擅自移动陵墓位置也许会带来麻烦,但是修陵的大臣谁也不敢言语,因为雷允恭的后台,是丁渭。丁渭兄是研究宋史的同志们的老熟人了,和王钦若同志并称二奸,是宋真宗后期的宰相,人称丁不管,只会坑人,不会管事。结果新陵开工不久,就冒出了地下水,地下水不止,工程无法进行。朝廷一片哗然。丁渭一看不好,发挥自己牛皮糖本色,私下找刘后仁宗建议用加固地基的方式堵水,结果费钱费力,事情依然没有办好。最后还得回原址修陵。直接导致真宗没有能在八个月内下葬。这下麻烦大了,北宋皇帝如果不能在八个月内下葬,神主就不能进入太庙。不能让皇帝认列祖列宗,这就是谋反了。结果在一片弹劾之下,丁渭被贬去海南创业,雷允恭,邢中和被乱棍打死,没收家产,这就是北宋历史上陵寝第一大案,又称一陵除二奸。
在永定陵西北部,有六座陪葬墓,三座为皇后陵,其中在定陵北门西侧的土原上,离真宗最近的一座就是章献明肃刘皇后陵,也就是民间传闻的狸猫换太子的主角。刘后原名刘娥,用文管所老爷爷的话说,就是狸猫换太子的刘娘娘。又称西宫刘后。事实上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是胡扯的,刘后也不是被废自尽的。她老人家安稳的活到64岁,仁宗明道二年才牺牲。刘后陵因为是临朝称制的皇后陵,随意规格比一般后陵高一些,和皇帝陵墓一样称山陵,宋会要辑编里有对刘后陵建制的详细描述,有兴趣的哥们可以去翻。顺便说一句,刘后陵可以从永定陵北门的铁门直接去,但是要和看门的老爷爷多说好话,永定陵门票现在涨价20,如果不想掏这笔钱的哥们可以翻墙,永定陵景区的墙不高,而且有破损。听其他朋友说,定陵西门的地方有暗门可以免费进,常年开,将信将疑中。下次去我决定翻墙~。
(宋真宗永定陵下宫石狮)
从刘后陵西门出来,有一条土坡路,一直西走,能看到柏油路的时候,就进了一个村子,后泉沟村,顺着柏油路朝西北走,在村子南面的耕地里,有两座并排的皇后陵。东面这个锥形封土的是宋仁宗的母亲,也就是狸猫他妈,章懿李皇后陵,又名李玉,东宫李娘娘。李后也不是像演义所说被刘娥欺压的九死一生,尽管她命运不太好,宋真宗一死就被打发去守陵,46岁时死在定陵。但是刘娥对她还是够意思的,在参考了高参吕夷简的意见后,刘后妥善保存了李后的遗体,后来东窗事发,仁宗看后,对刘后心存感激,在同一年,明道二年,将刘后和李后这两个老对头的灵柩供奉来此安葬。李后陵的石刻保存尚完整,只不过很多被埋在土中。在章懿李皇后陵西侧的是宋真宗章惠杨皇后陵,杨皇后是宋仁宗的义母,在他亲妈李后被打发守陵以及去世后,一直是杨照顾仁宗起居,所以仁宗对杨后非常感激,称她为保庆皇太后。杨后陵石刻建筑和李后陵差不多,只不过多了一块碑,就是著名的《修奉园陵之记》
在杨后陵北部,是宋真宗定陵的其他三座陪葬墓,就是传说中的所谓包拯墓,寇准墓,和另外一座墓,(据说是赵普墓),这充分说明当地百姓对宋朝历史还是有很深了解的。这些墓的确认年代最早都是明朝嘉靖年间,碑文晚至清朝,居然也广为人信,包拯墓园还收费五块。经过橙子不成熟的考证和确认,这些所谓功臣墓全部都不是功臣墓,都是和安昌熙陵一样的,皇子皇孙,未出阁公主和早亡亲王夫人墓。其中包拯墓,包拯的棺椁已经在合肥包拯墓发现,详细考证文请留意橙子博客。史料上关于永定陵陪葬墓的记载,只有一座,宋仁宗早殇的女儿珲国公主,以甲申癸卯藏于庄懿太后之陵域,不封不树,从旧制也,庄懿太后就是章懿李后,北宋皇族未成年的王子公主都是先火化以后再埋葬的,而且都是集中批次埋葬的,所以葬制比较简单。因此不会有高大的封土和石刻。
(宋真宗章懿李皇后陵和章惠杨皇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