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皇家陵寝——福陵
福陵位于沈阳东郊浑河北岸的天柱山上(今东陵公园内),因地处沈阳东郊,故又称东陵。
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始建于后金天聪三年(1629),是清朝命名的第一座皇陵,现存古建筑32座(组),古建筑以神道为中轴线对称分布,平面布局规整,层次分明,是一处融满汉民族特色于一体的皇陵建筑群。
福陵于1929年辟为公园对外开放,1963年被列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1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门票:40元
福陵的大门——正红门
进了正红门就是这条笔直的“神道”,两侧的树林里还排列着石狮、石马、石骆驼、石虎等。
树林里的石骆驼
树林里的石马
树林里的石虎
神功圣德碑碑亭
神功圣德碑碑亭,亭内正中立有康熙皇帝题撰的“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碑上用满、汉两种文字刻写大祖努尔哈赤为大清国创业的丰功伟绩。
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

“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经二百八十多年的风化,碑的反面隐隐糊糊出现了一个人影,下雨潮湿时人影更加清晰,民间对这一现象有很多故事,把这块碑也称之为神碑。
进入方城
方城,方城的建筑是福陵整体建筑的核心,正中是隆思殿、东西配殿、焚帛亭,二柱门、石祭台、明楼、月牙城、宝城等建筑群。方城内的建筑,屋顶都铺有黄琉璃瓦,廊柱是朱红地仗,梁枋间都是“和玺”壁画。
宝城中间是一座高大的圆丘叫宝鼎,它是福陵的心脏,大清君主努尔哈赤及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就长眠于此地。
这就是福陵的心脏,大清君主努尔哈赤及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就长眠于此地。
月牙城,它形如一弯月,故而得名。
月牙城,它形如一弯月,故而得名。
殿的后边有洞门,洞门之上建有重檐歇山式的大明楼,中间立有“太祖高皇帝之陵”的石碑。
正中就是洞门
这就是洞门,请注意中间的琉璃瓦。
这是一个天大的巧合还是老天特意安排,一个花瓶长出十一朵花,这个用琉璃瓦拼成的图案恰好放在了清朝创始人努尔哈赤坟墓的洞门上,这不刚好一个创始人和十一个后代的大结局吗!
方城中央的隆思殿是举行祭祀的重要场地
隆思殿的大门
角楼
方城的四角各有一座角楼
角楼
隆思殿的石台基
隆思殿前的石台阶
陵寝周围的古树
陵寝周围的古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