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部门职能划分 超详细Finance部门和职能的划分(外加一篇Quant是什么)(转载啊)_finance是什么意思

http://blog.renren.com/share/283548850/15279425856

公司部门职能划分 超详细Finance部门和职能的划分(外加一篇Quant是什么)(转载啊)_finance是什么意思

我先试图把Finance类工作做一个定义。首先,要把Finance工作和在Financial Institution(金融机构)中工作要区分开。在 Financial Institution中的工作可以是Teller(柜员),Financial Advisor(理财/销售),Trader (交易员),Fund Manager(基金经理),Middle Office (结算) ,EquityResearch Associate(股票调研)等等,这些从广义上讲,也是Finance领域的,但是从一个公司的职能上分,这些实际上是属于CustomerService, Sales, Operations, 等部门,并不是职能上的Finance部门。

职能上的Finance工作应该是在“Corporate Finance”的范畴,也就是在一个(金融或非金融)企业中从事以企业自身资金、资本、财务为对象的管理工作。

虽然不同的公司对内部部门和职能的划分会有不同,但一个比较典型的大型上市公司的Finance部门应以CFO(财务总裁)为首,包括三大块:Treasury, Controller, 和Planning &Analysis。以下就这三部分做一个简介:

Treasury:
Treasury就是资金部,一般负责与银行打交道,银行帐户管理、cash management(资金管理), riskmanagement(风险管理), debt and equity financing(融资/融券)等。这个部门比较有意思,也压力比较大,因为直接跟大笔的资金打交道。尤其在riskmanagement方面比较有挑战性,如果需要建一些分析model,那么就对数学统计也有一定要求。这里的用人需要主要是FinancialAnalyst. 他们会做大量的与cash flow, interest, debt,andrisks有关的reporting和analysis工作,根据具体工作不同也可能细分为Credit Analyst,Liquidity Analyst,等。也有TreasuryManager进行更高级一些的分析、报告和对银行往来工作。但是Treasury部门往往雇员很少,流动性也小,所以机会十分有限,而且最有意思的谈判、决策都会把握在VP Treasurer或Director的手中。

Controller:
Controller就是传统的财务会计部,主要负责accounting(会计) 和externalreporting(对外财务报告). 最基本的工作是AP/AR(收帐付帐)工作,这一类一般都是每日重复性很强的processing工作,收入最低。在大型企业中,从事AP/AR的员工每天要处理大量的data entry、dataprocessing类工作。高级一些的是Accountant(会计) 进行JournalEntry(记帐)、reconciliation(对账)等工作,也经常和auditor(审计)打交道。除了会计人员外,还会有一些FinancialAnalyst进行汇总、编制正式报表、差异分析(varianceanalysis)等,这些Analyst也可能特定地称为consolidation Analyst,reporting Analyst等, 一般level比Accountant高一些,但是数量不多。

Planning & Analysis:
Plannning&Analysis应该叫计划分析部或综合部,是Finance部门中负责编制预算(budgeting)、预测(forecasting)、分析(analysis)、咨询(consulting)等部门的统称。这个部门非常接近业务部门的管理层,从他们那里获得经营业绩和市场状况的大量信息,进行汇总、分析,从而制订出年度预算、或季度预测。同时,这个部门也十分接近Finance的管理高层(CFO,VPFinance, 等) ,给他们提供内部使用的management report(是比externalreport要详尽得多的财务和业绩综合分析报告), 进行大量的variance analysis,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分析公司业绩。也经常进行大大小小的case analysis用于小至购买固定资产,大至merger andacquisition的项目可行性分析,有些分析更直接用于公司的战略性决策。这个部门也在很多Finance管理项目中担当咨询、协调、执行、评估等任务。所以,在这个部门工作会学到很多本公司业务,也能接触到很多业务部门和高层管理人员,工作机会很多、起点较高、关系面广、晋升前景也比较乐观,对于绝大多数Financeprofessional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这里的员工一般都叫Financial Analyst. 也可细分为PlanningAnalyst,Revenue Analyst,Forecast Analyst,Consolidation Analyst,Finance Consultant 等等。有的Senior Analyst实际上已经是managementlevel了。

在以上三大块职能以外,CFO手下一般还有两个辅助的部门就是Internal Audit(内部审计) 和InvestorRelations(投资者关系),这两个我不打算把他们归属为纯粹的Finance工作,因为内部审计偏重的是对经营流程的documentation(备档)、monitor(监督) 和investigation(调查)。而Investor Relations则是偏重于公告、联络、答疑等,应属于Administration类的职能。此外,Finance也会有自己的IT部门,当然也不能算是Finance工作了。

由此可见,如果您想在Finance这个职能领域里发展,成为一名Financial Analyst是一个很好的careerpath。那么FinancialAnalyst都有什么要求呢?一般来讲应该有财务、管理类的本科文凭,MBA更好,但很多Analyst都不是MBA。如果有AccountingDesignation则是如虎添翼,其中CGA更适合在Controller’s Department.CMA更适合做Treasury, Planning, Analysis, and Strategy.CA基本上是大小通吃。另外,CFA对Treasury工作或investmentbanking有很大帮助,但其它领域则不要求CFA。如果还没有拿到 designation, 但是如果已经在读,也可以addvalue, 尤其是在Final Stage.工作经验上最好是有2年以上的该行业的经验,不一定是Finance部门,但要懂Finance。Excel的技术非常重要,建一个好的template或model可以使你的数据处理、分析、汇总工作事半功倍。财务知识广泛会有帮助,但是,更加重要的是要有实际能力(skills),这包括hardskills - 硬实力(strategic thinking, problem solving, multi-tasking,quick learning,etc.),也包括soft skills - 软实力(people skills,communication/negotiation, attitude,teamwork, judgement,prioritization,etc) 。由于文化的差异和第二语言,soft skill是很多国人的瓶颈。因为FinancialAnalyst的工作往往不是单一地坐在电脑前计算各种数据,而是要经常地和其它部门沟通,索要资料,和本组其它同事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事。而这些事往往要在大家都很忙碌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是具有很大的压力和挑战性的。也有的人,虽然拥有很多证书、很高的文凭、很渊博的知识,但是在具体应用到老板布置下来的具体工作的时候,则显得力不从心、不知如何开始。所以,在公司面试的时候,往往会很注重应聘者的实际能力。如果想成功拿下FinancialAnalyst的工作,通过试用期生存下来,并希望在这个领域有所发展,就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这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Finance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FinancialAnalyst是这个领域中分布最广的职位,也是相对来讲起点比较高且成长潜力比较大的职位。然而,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FinancialAnalyst,仅有财务、金融方面的学历和证书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实际工作能力。这是每一位有志于在Finance领域大展宏图的朋友们都要谨记的。




Banking

Commerical bank

原创]投行及其它金融职业介绍普及版不少网友对投行以及其它金融行业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不过有不少道听途说的传闻并不可信。而且很多帖子对一些概念定义比较混乱,不少人甚至对投行干些什么都不甚清楚。我在这里科普一下,众位大牛不要见笑。这个帖子侧重于介绍金融的一些职业分工,以及简单的职业道路介绍。
整个金融行业大致分为buyside和sellside两大类。sellside做的主要是把各种asset变成各种金融产品,提供给市场。sellside主要指的是通常意义上的投行。投行内部结构也很复杂,按照产品分大致分为fixedincome和equity两大类。按照业务分大致分为IBD,sales&trading,equityresearch,assetmanagement(这部分和buyside性质是类似的)等。IBD是最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靠近的是corporate一边;sales&trading主要进行产品销售和交易,有时候投行会扮演marketmaker的角色以保持市场的流通性。
buyside主要进行的是投资管理的业务,所以也称为IM(investmentmanagement)或者AM(assetmanagement),主要由各种机构投资者组成,包括mutualfund,hedgefund,pensionfund等等。
就careerpath来说,很难说谁好谁不好,关键看每个人的特长和个性。IBD适合工作热情高涨,吃苦耐劳的人。sales适合善于人际交往的人。trading适合能承受巨大压力,并且对市场感觉敏锐的人。Equityreasearch适合做事踏实的人。一般来说IBDcareerpath比较按部就班,需要熬年头,能熬上去的不仅需要良好的业务能力也需要强健的体魄。tradercareerpath风险很大,可能在2年之内就毁了前程,也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平步青云。我知道一个顶尖的trader从associate升到director只用了2年。Sellsidee quityresearch行业前景有一定问题,因为regulation越来越倾向让research保持独立性以保护投资者。
Buyside总体来说lifestyle比sellside好,收入也超过sellside。不过,进buyside也远远难于进sellside。
注:当今金融产业之庞大和复杂远远超过常人想象,在整个金融产业链上还有着很多细分的行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补充一下,帖子的职业分工主要是指成熟市场的情况。国内情况有所不同。
金融领域的开放让国内很多年轻的朋友一下子豁然开朗。不过随之而来的是扭曲的价值观:进投行的是牛人,进四大的是凡人,进企业的是土人之类。在此还想表明以下我一向的观点:工作本身没有等级之分,我决不赞成投行就比四大"高级"之说。任何一个人能在本行干的出色的才是牛人。选择职业道路应该看自己喜欢干什么,自己能够干什么,然后尽量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如果一心只想往"高级"的工作钻的话,可能回头看来还是一事无成。
hedgefund中文翻译成"对冲基金",这个翻译是准确的。不过有意思的是,现在主流的hedgefund往往做的不是hedge,相反很多hedgefund对一些市场趋势进行大胆的speculation(中文是投机,贬义词,英语的原意是中性的,是hedge的反义词,表示承担风险而获取超常的收益)。如果把hedgefund和国内的情形联系起来看,更准确的翻译应该是"私募基金"。这个意义上而言国内存在hedgefund已经已经有些年头了,只不过因为法律界定而没有露出水面。现在管理层正在进行私募基金合法化的进程,应该很快就能成为正大光明的一支金融力量。(国内现在往往把PE翻译成"私募基金"是不准确的,下文还有相关论述)
在成熟市场上hedgefund通常是相对于mutualfund而言。其差别是:mutualfund是公开招募,并且公开交易的开放型基金。国内市场上交易的开放型基金大多数属于mutualfund。而hedgefund则大多是私下招募,并且封闭的基金。
在全球金融市场,hedgefund已经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角色。从东南亚金融危机到最近两年的商品期货的超级牛市都可以见到hedgefund的身影。由于hedgefund收益率普遍高于mutualfund,最近几年全球范围的hedgefund都取得了快速的成长。再加上全球性资本过剩,现在上billion的fund都算不上特别大。
稍微提一下对冲的概念。对冲是一种控制金融风险的手段。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买了100股股票,然后又担心股票下跌,你就可以再买一个认沽100股的期权(putoption)进行对冲。最后无论股票怎么跌,最差的结果就是你以putoption的执行价(strike)卖掉手中的股票。
和对冲相关但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是套利(arbitrage)。套利是指把所有相关风险完全对冲掉以后可以获取的无风险收益。比如说中国银行的美元牌价是8,门口黄牛的牌价是7.8,你可以用7.8人民币从黄牛那里换1美元,随后马上拿一美元换给BOC变成8元人民币,毫无风险的赚了0.2元。
就职业而言buyside和sellsidelink最多的是tradingdesk。双方的人马几乎是对应的。基本上都设有:trading,structure和research几块。一般来说sellside研究力量更为强大,buyside很多基本信息都依靠sellside取得。sellsidestructure侧重的是如何将金融产品合理定价,而buyside侧重于如何搞出模型更好的预测市场的变化。(本质是一样的)双方的trader做的事情倒是殊途同归。
当投行根据buyside要求设计出金融产品后,双方达成交易。然后投行一般会尽快地通过相关交易对冲产品风险,而buyside这时候一般是"一切尽在掌握",因为买到手中的产品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判断而订制的。这时候,双方是合作伙伴关系,大家赚自己的利润。另外有些时候,投行也会takeposition,这种时候双方都是marketplayer,关系也就变成你死我活的博弈了。
把业务上的link讲完后,职业上的link也就水到渠成了。双方trader作的事情十分接近,互相之间的跳槽也就十分普遍。research而言,投行的比较focus也比较辛苦,所以一般更加愿意往buyside跳,不过buyside本来也不需要很多的research,跳槽并不容易。structure是双方都需要的,虽然侧重不同,但都是通的,互相之间都有跳。
上面说的都是投行的市场一头。回过头说IBD(传统投行业务),更多的是和企业打交道,而不是和市场打交道。反之,buyside都是和市场大交道。所以IBD一般不容易转buyside。
由于国内这些年出现了很多成功风投的案例,大家已经不太陌生,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PE。
国内很多地方把PE(privateequity)翻译成"私募基金",这显然是不熟悉金融市场的人"顾名思义"所致。诚如上文所述,私募基金接近于hedgefund的概念(相对于mutualfund)。而PE是一个相对于publicequity的概念。我个人将其翻译成"非上市融资",现在国内比较被认可的翻法是"私人股权融资"。
现在vc/pe是一个很时髦的词,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国内。在美国火爆的原因是最近几年PE的收益率都明显好过publicmarket,导致PE的规模快速膨胀。在国内火爆的原因就比较复杂了。
其实现在vc/pe差异已经不是十分明显,很多时候人们把VC看成是pe的一种。如果进行划分的话,二者主要区别在于对targetcompany投资阶段的不同。vc主要投资于公司发展早期,从种子阶段到上市前不等。而pe主要投资于有稳定现金流,businessmodel比较成熟的公司。PE最经典的做法是LBO(leveragebuyout),核心是将现金充沛而又失去发展动力的上市公司goprivate,通过大财务杠杆使公司有紧迫感,从而为股东提供更大的收益。

喜欢看电影的朋友一定知道《风月俏佳人》,其中理查基尔干的就是PE。片中罗伯茨问他你到底是干嘛的,回答颇为经典:"总而言之我干的就是把一家公司买下来,然后再拆成一块一块卖"。(注:这只是PE做法的一种,并不是全部)
vc/pe是金融市场中最直接和企业打交道的分支。vc做的是整天看businessplan(bp),从中找出有前途的bp以及执行团队,随后进行价值评估以及投资。根据公司不同,有些vc会强烈的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有些则没有。pe更多的是寻找有前途的被收购公司,并且进行金融改造。vc/pe最终的的目的都是找一个更好的价钱把公司股份卖掉推出,从而进入新的循环。具体操作方法VC/PE在其他很多地方都是不同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一步讨论。

现在可以把金融产业链简单的串一串。在一个企业IPO之前,公司都是private的,这一阶段可以参与融资的就是VC/PE。当企业需要上市,这时投行就参与进来,对公司价值进行精确评估,然后公开招募。这时候,企业自己或者vc/pe提供的股份是原材料,投行将其加工成金融行业认可的"股票"。公开上市前后,buyside就会进行认购。接下来就是二级市场上的各方博弈了。

金融的原始定义是为买足企业发展需要进行的各种融资,因此金融必定有企业和市场两级。企业这级是金融行业的生存之本,市场这级可以看作金融行业发展壮大的动力。投行作用是金融产业链的hub,一端联系着企业,另一端联系着市场。企业这端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说资本主义出现后的几百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市场这一端则越来越庞大并且趋向虚无。很多衍生金融产品最早的出现是为了满足风险公职的需求,但很快变成一些豪赌的利器。会计师事务所的地位是保证企业(无论privateorpublic)企业原始数据的真实性,从而使其他机构可以对企业价值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如果没有会计师的存在,整个金融行业就会陷入一片混乱。因而会计师有"经济警察"之称。

整体而言,金融业连接企业一端的工作核心更侧重于对于企业价值的评估,金融连接市场一段的工作的核心侧重于市场风险的控制以及对市场方向的判断。因为对技能要求的不同,两端互相转都比较困难。相反,只要在金融产业链的同一端,转行至少都是有逻辑上的可行性的。
update 既然提到了,今天就略微谈一下M&A.

其实M&A并没有太多的神奇之处。就财务上来说就是合并报表的问题,这个对于坛子里大多数人来说都不陌生。就估值来说,大致做法和IPO估值差不多,不过就是要考虑协同效应(Synergyeffect)。而synergyeffect则是十分错综复杂,虚无缥缈,深不可测的东西。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被并的公司必然出现人事动荡,导致士气低落,这种情况就十分难以像财务数据一样被量化。
其实,个人觉得M&A多半是投行的忽悠行为(银行当然为了做成deal不择手段的把synergyeffect吹得很好)。由于事实上的负协同效应加上winner's curse,十之八九的MA是失败的。
update 既然大家对投行的级别和工资那么感兴趣,我稍微科普一下。
投行的称呼和四大不太一样,最低级别叫Analyst,上几个级别叫Associate,然后是VP,seniorvp(或者director),MD(managing director)。和四大基本可以一一对应。

至于投行的收入则比较复杂,涉及几个方面。第一是收入构成。投行做一年以上bonus的收入一般将超过工资本身,成为极其可观的数字。而四大的bonus基本是隔靴搔痒。第二,工作性质。在投行工作分工远比四大复杂的多,因而收入会有天壤之别。frontoffice,mid office以及back office收入都大相径庭。就算都是frontoffice,trading和IBD有时候都会有很大的差别。即使一个team的同事可能因bonus的差别导致收入相差不小。所以,不顾具体情况就比较投行的工资是毫无意义的。第三,globalpay的问题。投行的本地化远远不如四大。因而大多数地方投行都是给globalpay。反之,四大在国内给的pay已经比较local了。这是我认为四大和投行工资差距最主要的原应。

现在比较流行PK,很多人大概会觉得我上面说的废话过多。我在这里就给一个大概的可比概念。高华第一年IBDassociate所有收入大致相当于一个国内四大表现正常的seniormanager。把话说回来,有位老兄说四大partner无法和投行的vp以上人比,这一点我很不认同。就收入来说,四大收入更像金字塔。其实四大顶层和投行顶层的收入相差并不大,越往下收入相差越大。就工作成就来说就见仁见智了。

结论是:不要总觉得什么工作比什么工作牛。自己人牛才是关键。人牛的关键在于是否适合做这份工作以及是否喜欢做这个工作。
最近在海外工作版看到一个网友问的问题很有代表性:一个化学本科学生如何投身IB。有一位网友的见解十分独到,在此借花献佛,也许可以给很多朋友带来启发:
以下是引用bolan在2008-8-16 15:41:00的发言:
这么多人都CFA了,你还建议他TAKE CFA?他能凭CFA获得IB的INTERN?别毁人了,虽然你不是有意的。

1.Quant是做什么的?
Quant的工作就是设计并实现金融的数学模型(主要采用计算机编程),包括衍生物定价,风险估价或预测市场行为等。所以Quant更多可看为工程师,按中国的习惯性分类方法就是理工类人才,而不是文科人才,这个和金融有一定的区别(当然金融也有很多理工的内容).

2.有哪几种Quant?
a. Desk Quant
desk Quant 开发直接被交易员使用的价格模型. 优势是接近交易中所遇到的money和机会.劣势是压力很大.
b. Model validating Quant
model validating Quant 独立开发价格模型, 不过是为了确定desk Quant开发的模型的正确性.优势是更轻松,压力比较小.劣势是这种小组会比较没有作为而且远离money.
c. Research Quant
Research Quant 尝试发明新的价格公式和模型, 有时还会执行blue-sky research(不太清楚是什么).优势是比较有趣(对喜欢这些人来说),而且你学到很多东西.劣势是有时会比较难证明有你这个人存在(跟科学家一样,没有什么大的成果就没人注意你)
d. Quant developer
其实就是名字被美化的程序员,但收入很不错而且很容易找到工作. 这种工作变化很大.它可能是一直在写代码,或者调试其他人的大型系统.
e. Statistical arbitrageQuant
Statistical arbitrage Quant 在数据中寻找自动交易系统的模式(就是套利系统).这种技术比起衍生物定价的技术有很大的不同, 它主要用在对冲基金里.而且这种位置的回报是极不稳定的.
d. Capital Quant
Capital Quant 建立银行的信用和资本模型.相比衍生物定价相关的工作,它没有那么吸引人,但是随着巴塞尔II银行协议的到来,它变的越来越重要.你会得到不错的收入(但不会很多),更少的压力和更少的工作时间.
人们投资金融行业就是为了赚钱, 如果你想获得更多的收入,你就要更靠近那些钱的”生产”的地方.这会产生一种接近钱的看不起那些离得比较远的人的现象. 作为一个基本原则,靠近钱比远离钱要来得容易.

??

3.Quant工作的领域
a.FX
FX就是外汇交易的简写.合同趋向于短期,大量的金额和简单的规定.所以重点在于很快速度的建立模型.
b.Equities
Equities的意思是股票和指数的期权. 技术偏向于偏微分方程(PDE).它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市场.
c.Fixed Income
Fixed income的意思是基于利息的衍生物. 这从市值上来说可能是最大的市场.他用到的数学会更加复杂因为从根本上来说他是多维的. 技术上的技巧会用的很多.他的收入比较高.
d.Credit Derivatives
Credit derivatives是建立在那些公司债务还清上的衍生产品.他发展的非常快并有大量需求,所以也有很高的收入.尽管如此,他表明了一些当前经济的泡沫因素.
e.Commodities
Commodities因为最近几年生活用品价格的普遍涨价,也成为一个发展迅速的领域.
f.Hybrids
Hybrids是多于一个市场的衍生物市场,典型情况是利息率加上一些其它东西.它主要的优势在于可以学到多种领域的知识.这也是当前非常流行的领域.

4.Quant一般在哪些公司工作
a.商业银行 (HSBC, RBS)
商业银行对你要求少,也给的少. 工作会比较稳定.
.投行 (高盛,Lehman Brothers)
投行需要大量的工作时间但工资很高.不是很稳定的工作.
总的来说,美国的银行收入比欧洲银行高,但工作时间更长
e.对冲基金 (Citadel Group)
对冲基金需要大量的工作时间和内容,他们也处在高速发展同时不稳定的情况中.你可能会得到大量的回报,也可能几个月后就被开除.
d.会计公司
大型会计公司会有自己的顾问Quant团队. 有些还会送他们的员工去Oxford读Master.主要的劣势在于你远离具体的行为和决策,而且厉害的人更愿意去银行,所以你比较难找到人请教.
e.软件公司
外包Quant模型变得越来越流行. 所以你去软件公司也是一个选择.劣势和会计公司比较类似.

5.成为一个Quant需要看哪些书?
现在有非常多的关于Quant的书.基础书籍包括
- Hull – Options future and other derivatives. 这本书被称为bible.缺点是这本书的内容主要面向MBA而不是Quantitative专家
- Baxter and Rennie –主要介绍一些手法和诀窍,但主要面向原理而不是实际操作.
- Wilmott (Derivatives) –对PDE介绍的非常不错,但其他方面一般
推荐其他几本原作者的书(广告啊…但的确很好,大牛来的)
- The concepts and practice of mathematicalfinance
这本书的目标在于覆盖一个优秀Quant应该知道的知识领域.其中包括强列推荐你在应聘工作之前看的一些编程项目.
- C++ design patterns and derivativespricing
这本书是为了告诉大家如何使用C++来做Quant的工作.
|随机微积分虽然在第一眼看上去不是很重要,但的确非常有用的. 我建议大家先看一些基本理论的书,类似Chung’s books.一些这方面我推荐的书:
- Williams, Probability with martingales. 一本很容易让人了解account ofdiscrete time martingaletheory的书.
- Rogers and Williams, particularlyVolume
- Chung and Williams .

6.成为Quant,我需要知道一些什么?
根据你想工作的地方不同,你需要学习的知识变化很大.在写着篇文章的时间(1996),我会建议将我的书全部学会就可以了.很多人错误的把学习这些知识看作仅仅看书而已.你要做的是真正的学习,就像你在准备参加一个基于这些书内容的考试.如果你对能在这个考试里拿A都没有信心的话,就不要去面试任何的工作.
面试官更在乎你对基本知识的了解是否透彻,而不是你懂得多少东西. 展示你对这个领域的兴趣也很重要. 你需要经常阅读Economist,FT 和Wall Street Journal. 面试会问到一些基本微积分或分析的问题,例如Log x的积分是什么.问到类似Black-Scholes公式怎么得出的问题也是很正常的.他们也会问到你的论文相关的问题.
面试同样也是让你选择公司的一个机会. 他们喜欢什么样的人,他们关心的是什么之类的答案可以从他们的问题中得出.如果问了很多关于C++语法的问题,那么要小心选择除非那是你想做的工作

7. 需要的学历
一般来说,一个PhD对得到Quant的offer是必需的.
有一个金融数学的Master学位会让你在银行风险或交易支持方面却不是直接Quant方面的工作.银行业变得越来越需要数学知识,所以那些东西在银行的很多领域都有帮助.
在美国, 读了一个PhD之后再读一个Master变得越来越普遍.在UK这依然比较少见.

8. 编程
所有类型的Quant都在编程方面花费大量时间(多于一半).尽管如此,开发新的模型本身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标准的实现方法是用C++.一个想成为Quant的人需要学习C++. 有些其他地方使用Matlab和SAS,所以也是一个很有用的技能,但没C++那么重要.Excel 和VBA也用的很多,但你可以在工作中掌握它.

9. 收入
一个Quant能赚多少? 一个没有经验的Quant每年大概会挣到35000-50000磅.我所见过最低的是25000,最高的是60000加奖金. 如果你的工资超出这个范围,你要问自己why? 收入会迅速的增长.奖金也是总收入中一个很大的组成部分.不要太在乎开始的工资是多少,而是看重这个工作的发展机会和学习的机会.

10. 工作时间
一个Quant工作的时间变化很大. 在RBS我们8:30上班,6pm下班. 压力也是变化很大的, 一些美国银行希望你工作时间更长.在伦敦有5-6个星期的假期.而在美国2-3个是正常的.

相关的文章:
金融数学书籍(转)
成功投资者的习性(转)
中国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高调宣布增加黄金储备?(转)
大纳会
交易中避免犯错的3种办法

如何跨入投行之门
2010-09-20 23:48:26

一些客户和朋友经过艰苦努力马上就要进入世界知名投行的预科班了(一些顶尖名商学院)。当然,这些只是“预科”,要真正跨入好像美林,JPMorgan,Golden Smith这样的世界知名机构,我相信他们还有一段很艰苦的路要走。现在发现,越来越多中国学生在发“投行梦”,而这种“投行梦”在金融和金融工程项目组是经常感受到的。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梦中醒来,用实际行动来为自己开路,特此以个人见解写一点心得。


一些典型的学生是这样的:



学生: hi,
我想去美国读名校,将来进投行!

顾问: Good For you,
您知道投行是干什么的吗?

学生: er ……


学生:听说投行很难进,请问DiySmart有什么方法可以帮我?

顾问:或者您可以申请一些毕业生多数被投行哄抢的学校的金融数学,金融,MBA之类的课程吧。

学生:哦!
好,但我GPA很烂,能申请到这些学校吗?

顾问:GPA烂不是问题,我们有办法,但我们只怕您GPA烂是因为本身学习能力有问题,您先拿这些关于课程学习的内容和教科资料回去看看,再下决定吧。

学生
ok!……. (然后就再没有再来了)


我们之所以说是“投行梦”是因为很多学生只看到好的一面(高收入),而没看到不好的一面(竞争激烈,淘汰率高,风险高)。
有些学生觉得“我妈是银行老总,我知道在银行工作不是你们介绍那么恐怖的”。更有些学生告诉我们:“我听说,谁谁谁,英国LSE毕业回来,就被香港美林聘了,还有谁谁谁,在港大毕业也被凭了,有又听说……”我们一向建议学生,对于信息的分析要有很强的逻辑判断能力;因为在中国,个人信用系统不健全,说话基本上是不用负责任的。而最实际的方法,就是自己动手,动脑去研究真相。



实际上,“投行”(Investment Bank) 与我们常见的“商业银行”(CommercialBanks)有本质的区别。商业银行小至我国的地方信用合作社,大致好像HSBC或者近期跟我们合作搞活动的渣打银行,都是主要从事一种业务-“接受存款,放出贷款,然后攒取利息差额”。虽然,现在有些大型的商业银行,尤其在国外,都有一个子部门是主要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但从本质上说,商业银行还是要靠接受存款来得到投资资本(放债)。商业银行一般是受中央银行(CentralBank)监管的。在中国有中国人民银行,在世界,有世界银行管。而另一方面,投行是不会接受零售存款的(detailsaving),或者他们接受“存款”的方式,是卖出股权或者债券(就好像其他企业一样);而他们赚钱的途径比商业银行更加灵活。他们不但可以放债(实际是投资债券市场),甚至可以做市(MarketMaker市场做庄,从中取利),更可以做中间代理人帮助公司集资(或者充当顾问),更有一些投行甚至从事风险投资业务。现在先进的投行更向高科技,高难度产品发展。例如,structureproduct(中文的名字笔者不知道)是利用衍生物结构产品,设计出来提供给某些企业或者投机者的产品,这些产品可以帮助企业转嫁投资风险,避税,哄抬市场价格,满足金融管理机构的规定(如IPO“挂绿”),甚至还可以变相实现“内幕交易”。所以,structureproducts相关部门在各大投行现在都成为要害部分。



因为投行的赚钱途径是很灵活多样的,所以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很特别。或者有学生相信,投行主要招收金融毕业学生,实际上这是错误的。一个普通金融毕业生在一间投行能起到的作用不大:论高端的东西,一般金融本科或者硕士的学比不上金融工程的学生,论基础金融的学生比不上会计的学生精细。所以,“去国外读金融硕士就可以进投行”其实是错误的。当然,很多投行都是庞然大物,部门众多,笔者不敢说,tradingdesk或者客户服务部门那里不想招金融硕士毕业学生。但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多数的就业部门是一些讲究技术、研究、分析的部门。现在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些投行典型的内部结构(注意,这个结构不是投行的全部业务,不同的投行有不同的其他额外单位)


投行一般分,front,middle, back office三个大部分。前台(FrontDesk)是一间投行主要接受客户和交易的部分(有点像酒店)。里面有TradingDesk(负责交易,操盘的),Structurers(负责帮助traders做交易和定价的),Researcher(这些人多数叫做Quants,是负责为其他部分提供一些硬数据和参数还有分析的)。中国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Quant 这一块,稍微有工作经验或者牛一点的可以跑到 Stucturers 和 traders 那里去。 Why?因为Quant不用和客户交流!中国学生在国外,无论是偏见也好,还是自己活该,与本地professionals交流是被相信不够能力的.投行的middleoffice主要是从事风险分析,管理,调控工作的。风险分析的发展,其实也是投行业务带动的。中国学生在国外读会计但又不希望去四大当会计师的,可以注意这一个就业部门;同时,那些去国外读精算的,不希望毕业去保险公司帮他们“算命”的,也应该注意这部门。BackOffice,主要是负责后勤,管理,人事等工作的,这里什么人都可以进去。但投行的管理层次,恐怕中国毕业学会是不用想了。



那好,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学生如果想混进投行,最好怎么走。很明显,做Quant去吧!Quant 是 QuantitativeAnalysts缩写,看名字好像就是算数的,其实不同的投行quant的工作都有区别的。不过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要用电脑,并且都要编程或者使用一些数学工具软件。Why?因为,现在社会发达了,电脑是帮我们算数的,没有人会好像我们高考那样拿纸拿笔去算数的(顺便鄙视一下学校还不让学生带计算机考试,还要学生背公式)。问题是,Structuresproducts 里头,数学公式都是很难求解的,所以用分析的方法估值的能力,很重要;然,建立structureproducts模型的建模能力也很重要。 Wall Street前期的Quant多数是物理或者数学出身的,因为他们就是搞PDE(Partial Differential Equitation在前期Directives产品 Pricing中应用普遍)搞神了。学生问:How神?笔者说:电脑都算不出来的结果,他们都能算出来。
现在科技发达了,Monte CarloMethods(一种一旦和电脑配合就能暴力破解stochastic多变量方程的技术)和电脑算法的能力提升了,CPU也比以前快几倍了,数学佬和物理佬的功效开始变得多余了。投资银行业需要更全面的Quants。金融数学/金融工程这个专业应需而生。数学佬最大的问题是,不懂金融,没有商业触觉(或者加上头发太少,notgood to lookat);而金融数学的课程补救了所有的不足。所以,要跨入投行之门,最好的方法还是就读金融工程/数学。




那么如果一个学生数学不好,读不了金融工程是不是就是不需要再发什么“投行梦”呢?No,实际上只要你牛,都有机会进投行。除了刚刚介绍的middleoffice,大型投行其实有更多要害业务。例如,学生可以读法律(经济学,证券法)然后去投行当法律顾问(收入比Quants要高);或者可以帮投行管理风险资产,更可以做投行的“狗子队”,收集市场情报。总之,只要你牛,你都有机会混进去。但问题是,投行要什么类型的人。WallStreet journal曾经报道,业内几间大型投行招收的应届毕业生里头,哲学专业的学生占最大的比重。Why?笔者相信这是和“learn how to learn”(学习如何学习)有关系。意思就是说,哲学是universalScience,因此哲学的学生学习新东西的能力应该是比其他专科学生要强的(离开了自己的专业就一无是处了)。而正如前面介绍的,投行是在一个竞争极度激烈,高速发展的工业里头;在投行工作如果不能快速应变环境恐怕是熬不下去的。所以,及时学生不能做Quant,只要是有灵活的头脑也是有机会进入投行工作的,当然如果有一段成功的学习或者工作经历支持,那么就有更大的把握了。

需要补充一下的是关于金融学生的出路。现在不少大学课程的金融硕士都比较General,尤其是英国的课程,一年读下来什么都学一点,结果什么都不精。笔者建议读金融的学生,应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业务范围了,尤其是corporationfinance, merger andacquisition这一块,投行最喜欢招这类的专业学生帮助他们搞上市,集资,融资,“投机倒把”和咨询义务了。另外,读金融的学生建议不要把注意力放太多在股票投资这一快,因为这个东西太传统,太泛滥的了,对于自身的发展没有任何优势。例如,2006-2007年,们个客户去了ArizonaU 读 fixed income security就非常不错,毕竟bonds market得交易量是证券交易的10倍 -有交易,交易员才有钱赚嘛。



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世界投行业务高速发展。虽然世界上超过50%的投行资产都在美国,但近几年亚洲地区的投行业都是以接近100%的速度发展的。所以,投行将来定需要大量优秀人才。因此,学生只要能从梦中醒来,然后开始实际地为这个方向努力,成功的机会还是很高的。

美商高盛不会教你的事:如何在金融界出类拔萃-转

口述、修订:arbitrageur

记录、整理:台大期货社2004~2005干部群。社长eikichiyu

我们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清场

你们为什么要来这边呢?我跟各位讲老实话,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无聊的社团。在所有类型的社团里面,学术性社团是最无聊的,而期货社又是学术性社团里面最无聊的社团之一。所以如果你想要有一个温馨美好的社团经验,或是想要找男女朋友,结成社对啊什么的,我诚心的建议你:马上离开这里!这个晚上你可以有更宝贵的用途。现在想离开的人呢现在就可以背起你的包包,从后门走出去了。

期货耽误我一生啊啊啊!!!我今天要讲的东西前半部分可能大家在或多或少听说过,后半部分呢,可说是第一次发表,请大家多多指教。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

美商高盛不会教你的事:如何在金融界出类拔萃

Why are You BEING Here?

所谓出类拔萃的意思是做到CEO之类的等级,首先我希望大家想一想一件事情:

「为什么你今天晚上要在这个地方?」这是你这辈子唯一一次的2004年9月29日的晚上,你这辈子不会有第二次这个时刻。这个时刻你决定要在这个地方或是在其他的地方,再加上以后你也要决定如何消费你的时间,你的生命就因此慢慢变的不一样。

一开始先跟各位报告一下那个在金融界最核心的三种产业。哪三种呢?大概分成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ing,以下简称IB)、资产管理(Asset Management, 以下简称AM)跟再保险集团(Reinsurance Group,以下简称Re)这个三部分,投资银行我想大家或多或少在那个报章杂志上听说过,电视电影里面也很多。投资银行基本上是这个市场上大部份金融商品和金融服务的生产者,那相对的资产管理公司就变成是使用者,也就是说它有多很多到处向投资人募集来的钱,再决定要购买投资银行,或者是他金融服务的生产者提供给他的各种服务。

迷思之一:投资银行部是投资银行的核心。

投资银行一般来讲会分成三大部门,第一部门是销售和交易部,那第二个部门是投资银行部,那第三个部门的话是资产管理部。而销售跟交易部门才是投资银行最核心的一个部门。这个跟大家的认知可能不太一样,一般人可能会认为投资银行部就是银行最核心的部门,其实不管从哪方面来看都不是。从历史来看,一开始这些投资银行家在干嘛呢?他们是在头上戴一个高帽子,帽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呢?是票据。他今天可能用比较低的价钱去买到票券,然后他再用比较高的价钱再去把他卖掉,然后他是这个样子戴着帽子到处服务。慢慢演变到后来,我们就把投资银行叫saleside(低买高卖的销售业),那资产管理叫buyside。

投资银行卖的服务就像是,比方说假设我是投资银行的sales and tradingdivision的人,我就去到处拉客户说:「你好,要不要来我们公司下单啊?」就跟证券商的那些营业员是很像的,只是他销售的对象是投信(即资产管理公司)而已。在华尔街和许多金融中心的交易所,交易的方式并不是电脑程式化交易,而是由一堆交易员在场内那进行喊价的动作。事实上他在里面交易的时候,他到底喊到多少其实是没有外人知道。这也是投资银行他销售和交易部门的获利来源(当然现在又有越来越复杂的赚钱方式)。比方说假设买方是某间投信公司好了,卖方是salesand tradingdivision的人,今天卖方向买方报价时,绝对会跟他讲说:手续费帮他砍到最低0.01%,那卖方到底要赚什么?因为就算交易量再大,手续费还是很低。乍看之下好像IB还是赚不到什么钱,其实他赚的钱就是在场内喊的价格和给客户价格之间的价差。因为最后IB到底喊到多少AM没有人知道,事实上AM也不关心,反正你IB就是我AM下什么单,你IB就负责成交就对了。各位不要小看这件事,当交易量极大的时候,要以萤幕上的「市价」成交是很难办到的事。

以上讲的是最简单的故事,后来还发展出如风险套利等比较复杂的作法。长此演变下来sales and tradingdivision也产出了最多投资银行业的CEO,只有在并购比较兴盛的那几年或是那几个时期,如1980年代和2000年左右投资银行部会有一些人占据投资银行高位,不然其他时候投资银行的董事会成员,其实大部分还是由salesand trading division的人来出任的。(所以各位有志于投资银行业的人请慎重考虑一下要不要去做一下这些sales andtrading division的工作。)而且sales and tradingdivision他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这个工作和你的家世背景相关性会比较小一点。相对的,如果是投资银行部或者是私人银行部(PrivateBanking)的话这跟你家世背景的关系就很大。就是说进去是靠关系拉生意。所谓关系就是你前人累积的成果。请大家不要把关系看成是一个负面的东西,那就好像家族累积下来的资产一样。

我要跟大家讲的是:如果你没有关系的话,从哪边开始起步会比较好。像其实承销之类的投资银行服务,给几家大的投资银行作都是差不多的,不管给谁做,他们背后都是整个部门在support。那,到底要给谁做?当然是看交情啰!啊,这个是朋友的小孩,就给他做好了。私人银行服务也类似,如果我家的资产就是从一开始到现在通通是给这个人操盘,就继续给他做下去好了。如果帮我服务的这个人跳到另外一家公司,我通常也会跟他过去。投资银行部业务、私人银行部业务比较和特定员工人脉相关。和公司信誉较无关。可是在salesand tradingdivision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因为从去拉客户的那个叫sales,然后那就下指令交易的这个trader分成好几关,从在交易室里面按按键的人,到交易所交易厅的pool里面比手势的那些人,那是一整组人马啊!哪一家公司能够喊到最好的价格,就是各家公司真正的功夫。所以通常一个人跳了,也就是salesandtrader如果在公司间跳动的话,他的客户比较不会跟着他跑。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跟公司的reputation比较有关的部门。在Sales andTrading部门你最需要的就是机率思考(probabilisticthinking)的能力,和高度抗压性的人格特质。最近美国前财政部长、也是前高盛董事长的鲁宾写的“不确定的世界”(时报出版)里面对于机率思考的益处有详细介绍。值得一提的是:鲁宾以前也是交易员。接下来再讲的就是投资银行部,那投资银行部大家就比较熟悉投资银行部就是做并购、承销股票,海外公司债这些。

在生意很好的时候,比方说在2000年左右或是说在1980年那个时候,每一笔桉子他们抽的钱大概是交易金额,听清楚,是交易金额的6%。就是说我要发行100亿的公司债,交易金额就100亿,那投资银行部门一个team大概是六个人左右,这六个人就去分这当中的佣金,大概会在6%左右,也就是六亿就六个人分。这只是一个case而已,你在报章杂志上甚至电视电影里面看到有关投资银行可以赚很多钱的故事几乎都是这一种的。

不过基本上这些大的case就这么多而已,不见得每个人都可以做到那样子的生意,更何况是之前在网路上有一篇新闻,说荷兰式拍卖逐渐取代传统IPO做法,传统投银的获利空间变小,有兴趣的人你可以去网路上看。再谈谈那第三个部门。投资银行也会做一些资产管理的服务,当然投银的资产管理部人员也很专业,不过或多或少会有利益冲突的问题。比方说虽然其他券商的手续费较低,可是这些人还是选择自家当做经纪商。或者说是当有非常好的交易标的时,是投资银行的自营部利益优先呢?还是这些请投银代操的客户优先?客户不免有此怀疑,因此独立的基金管理公司仍然占据广大市场。

接下来我们要讲投资银行需要什么样的人材。大概在前年吧,各家投银慢慢开始在台湾招收比较多的大学毕业生,以财金系的居多,如果你认识这方面的人话,你可以去问一下。那另外一个资讯来源就是他的网站上面他会有一些列出「本公司一些代表性的人物」,那代表性的人物你去整理一下,你会发现几个现象:第一个是成员非常的广泛,然后MBA的比例比你想像中的低很多,不到百分之五十。可是基本上他们都是他们那个国家排名前几名大学毕业的,不管他是什么主修或者是有没有商科背景都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呢,投资银行完全不掩饰自己的名校情节。

各位如果你是读台大的话呢或者是政大的话你是蛮幸运的,可是如果你是其他学校的话,你可能需要历练一段时间,然后去国外读个MBA(当然得是名校)再看有没有机会。不过他网站上资讯也可能会误导你,因为这个世界上会跑去念MBA的两种最多的人,一种是大学毕业就跑去当管理顾问的人,另一种是大学毕业跑去投资银行工作的人,然后读完MBA之后也是有一大票人再跑去投资银行工作。这说明什么?已经进去投银工作过的人会去读MBA,读完MBA他们还是想要进去投银工作,这个是说国际名校的MBA学位对于你在投资银行的谋职跟升迁,其实还是有关键的影响力的。不过投资银行说老实话没有各位想像说的难进,但是进了也不要太高兴,因为那一行的淘汰率非常非常非常的高。

比方说所谓的高盛人,他这辈子当高盛人的日子不会超过两年,这是一个平均数字。那这是不是你喜欢的工作型态?或是你要不要说找一家公司、一种产业别说是「从一而终」,至少可以做个五年十年的?你要怎样生活就看你自己。

再来再谈谈资产管理公司(AssetManagement),又称投信,避险基金也属于这一类。关于投信是怎样的公司,我就不再多做解释了。在这个社会上,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变成很多公司实质上的股东了,可是这笔钱也就是那最后持股的人,已经要算到谁头上已经不知道了,而且大部份受益人的金额都不会太大。换句话说,这个时候基金经理人就好像是大股东一样,虽然那些资金是客户的钱,不是他的钱,但是因为是基金经理人在决定要买者是要卖某一家公司的股票,于是乎他就被奉为座上宾,然后投资银行和各个基金所持服的公司成员,就得定期专门去向这些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阶层和基金经理人报告,也就是说,buyside因为持股多,是被服侍的老大。

世界最有名的资产管理公司是富达,富达最有名的人大概是PeterLynch吧,不过他已经退休很久了。在资产管理公司里面它也有分很多部门,不过他每个部门拿到的pay跟投资银行比起来,差距就比较大。投资银行里面,只有少数的部门拿到的钱是明显比其他人少一节的。资产管理公司里面,只有基金经理人跟比较大牌的分析师可以拿到很多钱。其他的像是行政人员总机小姐或者说是客服人员,这些人拿到的薪水都是比较
低的。比方说,今天你向大家说:「我在高盛工作。」大家就会「哇!」如果你说在富达工作的话,他们就会先问你在什么部门。至于资产管理公司他要什么样的人,其实他讲的满明确的,就是要MBA跟CFA两种都具备的人,那这当然是包括你已经有几年的工作经验了,可是并不是说只要你有这两项资格就进得去,因为资产管理公司相对于投资银行而言,他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工作,也就是说离开的人比较少,那进去的人当然就不可能多。不过你进资产管理公司的话,你的生命会比较有品质一点。不过也别小看这些起薪低的人。

在资产管理公司里面,升上高阶管理职的人,很多都是客服部门出身的,这其中原由其实大家可以好好推敲,因为,我自己是猜想,他们比较了解、比较贴近客户的需求,就是说比起基金经理人,他们们了解客户。

接着我要讲的第三种公司就是再保险集团。真正超大的那种再保险集团是很恐怖的,我大概给各位几个数字。比方说幕尼黑再保集团,可以在一年里面收40亿欧元的保费,你可以换算成台币,现在的话大概是1600多亿,那他的员工人数不多,只有40000人而已。像911这种事件的话,他一次可以赔掉20亿美金。不是说他整年赔的,而是说光是因为911事件就可以赔掉20亿美金……的这种大集团。这些再保险集团、很多名字,各位在国内可能很多连听都没听过。保险公司,不论是产险、寿险或是再保险,最大的特点是在于:他是唯一一种可以固定收到成本为零甚至为负的资金的一种行业。那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叫做成本为零或是成本为负的话,你可以把市场上的定存利率想成成本为零的那条线,假设这市场上的无风险利率就是3%,那代价是3%的钱就是叫做没有成本,如果你能用2.5%的代价就能借到钱的话,或是收到钱,那就叫做你可以收到成本为负的资金。

保险公司正是这样的一个行业。各位应该没有人不知道华伦巴菲特的吧!华伦巴菲特他手下大概有几十家公司,那其中保险事业对他每年贡献的现金,我讲的是现金,就占了他整个集团的一半。那他就是拿这些成本很低甚至是负的钱,再去投资其他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其他行业的法令已经慢慢地要松绑了。你们大概也知道,新光金和台新金,就是吴家嘛,吴家是从保险集团开始壮大,光是吴家就已经产生两家金控,那蔡家也是两家,富邦跟国泰其实一开始也是靠这种保险业,那他们再慢慢从保险那边收到资金去扩及到其他各行各业。

可是因为保险公司的薪水比较低、升迁比较慢(相对于证券业和银行业),所以他吸收到人才的素质一直不如资产管理公司及投资银行。可是如果法规继续松绑,我的意思是说,因为保险公司他的资金成本极低,股本和现金又多的一个特性,只要法令松绑,他在并购的时候他反而会取得一个主导的位置。你可以想像一个最极端的情形,假设今天法令松到我们可以从保户身上收来的钱去进行恶意并购的话,那会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

结论就是呢,在法令慢慢松绑的同时,保险公司在未来的金融界甚至各行各业,影响力会越来越大。那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柏克夏哈萨威集团,就是保险公司很容易变成一个跨领域的控股公司的一个核心,这就是保险公司在未来世界的一个价值。接下来再跟各位分享一下保险公司它里面工作的人大概有哪几种。第一种人就是数学跟统计专家,一般来讲我们都会用精算人员去称他。那精算人员做的事情就是「决定某一种风险值多少价格」。

至于算法当然千奇百怪,不过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古老的行业,大概已经有上百年了吧。你要做这种工作的话,其实很简单。第一个就是你要通过精算考试,如果你是在美国、英国跟亚洲大部分地区都是这样子。虽然在欧陆有一些地方他们是用学位跟工作经验,就是说某些学校的学位跟工作经验去培养精算人员。不过我想以大家未来发展可能性来讲的话,考试还是比较快的方法,不然你要去欧洲念那些学校成本也是很高,而且你不能从现在就开始做准备。除了通过精算考试之外,你还要有基本的程式写作能力,你的程式写作能力不需要像IT人员一样的高深,可是基本的程式写作能力是必要的。

最后你还需要有那种生意人的特质。应该这样讲好了,有人说混得不太好的精算人员,美国有一种名词去形容他们,叫"numbercrunchingpeople",就是在咀嚼数字的那种人。比较好的精算人员或最后能够晋升高阶管理阶层的,其实是具有生意人特质跟个性的那种人。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生意人特质跟个性,你就想像业务员就对了。不过同时具备这两种特质的人很少,如果刚好就是你,可以好好考虑一下保险公司。另外就是需要科学家跟工程师。

这两种人到底在干嘛?仔细想想,什么是最难的或最有趣的保险,我在这边可以跟大家报告一下:比方说是恐怖攻击险,或者是类似瘟疫的那种险,就是重大传染病的那种保险,而且是一次就会死很多人﹔或者说是气候变迁险,比方说是如果海水温度还再上升个一度的话,那会怎么样?怎样的产业在怎样的国家会有怎么样的损失,或臭氧层的破洞再变大一倍的话会怎么样?然后还有就是……像是什么药如果你长期使用之后或大范围使用之后会有什么副作用?比方说如果这些抗生素你再拼命用,那到最后所有细菌都不怕抗生素了,那怎么办?

这些风险到底该怎么样转换成保险用语?那种国际再保险集团他们会雇用科学家定期监看各种科学期刊,他们会组成一个小组去决定说什么东西大概值多少价钱。像之前我看到一个报导他说,气候变迁将会使全球损失三千亿美金,不过我不知道这个东西怎么来的,但他们就算得出这个数字。那这个当然是科学家和精算人员合作的一个结果。那工程师的话就是,其实很简单嘛,比方说北京奥运的场地,那北京奥运的场地,他这个地方这个东西,比方说你保额就是它的建造费用的话,你这个保费到底要定到多少?盖的时候有没有偷工减料,或是设计的好不好,或是其他週边的各种因素,就是所谓的工程的专业知识有在里面。这个东西你要怎么换成保险的术语跟价格?这是工程师在保险公司的一个作用。还有就是财务跟经济学家。

像现在大家比较熟的一个词就是财务工程,也就是说现在衡量风险的方法比起以前要复杂很多,有一些已经不是传统精算人员能够做了。所以保险集团里面有些这样的人。那经济那不用讲了,就景气上上下下,或投资热潮从中国移到不知道是哪一国,哪些国家会有怎么样的风险……。还有就是律师,有些律师是帮忙准备诉讼用的,有些是帮忙定保单用的,因为真正那种大额的保单上,每一条规矩、每一条限制到底相对是多少风险的调整,多少的可能损失,万一上法庭可能有什么样的结果?这部分都需要律师的加入。保险公司里还需要IT人员,当然就是搞电脑的,这就不用说了。

那另外一种人叫做underwriter,他在投资银行里面叫做承销人员,但在再保险集团里面他叫做核保人员,他在再保险集团里面有关键性的地位,他是再保险集团里面做生意的那种人。Toinsure or not to insure, that is thequestion……就是underwriter在做的事情。他们做的事情就是比方说一个非常大额的保单,你要保还是不保,或者说是条约里面有没有哪一条要修改,或者说是价格如果比对手高的时候,万一我们提出来价格比对手还要差的时候,你是不是能够当场立即反应知道成本是多少?能不能够把价格降下来,这就是underwriter在做的事情。那你要做underwriter的话你需要比在投资银行或资产管理公司的人比较好的数学能力,和不比他们差的做生意的本事。这种人坦白讲不多。各位有机会的话,可以再多研究一下underwriter这个工作。

再来我就要讲说,你要在金融业发展比较一般化的走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拉高你的大学成绩->学好英文->申请国外英语系国家交换学生->进外商暑期工读->进外商当分析师,或是所谓大学毕业能够做正职。接下来就是过了三五年去国外读个MBA,接下来进外商申请那种MBA读完能做的那份工作,一般而言叫做associate。可是我蛮怀疑说,在场的各位有多少人能走这条路的,因为路很窄,位子很少,非常非常的少。所以如果你还没仔细考虑过其他路线,接下来可要仔细听了。我们在金融界到底在干嘛?我们做的事情其实就是constrainedoptimization。也就是在限定条件下最佳化你的表现,要表现的比你的对手还要好。

你可以想像是奥运,每一项比赛都有他的比赛规则,你怎么在这比赛规则之下锻炼你自己,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表现得比你对手还要好。那在古时候要做这种事情其实非常简单的,基本上你只要会加减乘除会看财务报表,特别是那时候电脑还没出来,凭人脑要做即时的连续时间函数的运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你现在看起来用excel能很快算出来的东西,在那时候就要一组精算师或一组数学家算个好几天呢!

现在在保险业,你需要用到应用数学、应用统计统计的知识,和要会使用一些保险相关的套装软体。如果是现在满红的财务工程的话呢,那就更麻烦了。你需要写程式然后及时代入交易所给你的报价,然后解那个随机微分方程。你怎样解的比你的对快、比你的对手好,先比你对手快一步做出正确方向的投资决定,你就可以打败你对手了。

面对这样高度复杂的状况,专业还是最基本的,因为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变成是......当代财务学是建构在数学和电脑之上的一门学问。这些所谓硬功夫的各种专业是最重要的事情。大学的时候或研究所阶段如何修习相关课程呢?我想这是跟各位比较有关的部分,也就是你要怎么准备你未来的人生?大学你修课的时候要以此方向为准则。这个部分我在板上有po过三种参考的课表,各位可以回去看一看。简单来讲就是数学电脑经济会计这些东西,再往上有财务工程和金融计算,最上有连续时间财务之类的东西。总而言之,想在金融界闯荡,如果没有坚实的专业能力,就像是赤手空拳在丛林里搏斗一样,还能活着,纯粹是靠运气。

请大家务必把握时间,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不论是计量还是程式能力都好。讲到这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呢?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有两种人,数学电脑很厉害,在世界上非常有名,这两种人是哪两种人,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第一种人叫做华人,华人意思就是中港台,你也可以算进新加坡。第二种人就是印度人。我这样讲你可能很快就想起来,这两种人数学和电脑的功力在世界上都是有名的,在硅谷的部分不管是软体还是硬体都有相当好的发展,我不敢说这两种人已经支配全世界的IC产业,但基本上他们在IC产业的表现大家已经是有目共睹的。甚至有人把所谓的ICindustry叫做India ChinaIndustry。

现在问题就来了。为什么金融业不会是另外一种、至少现在还看不出来,不是另外一种IC产业?为什么印度裔的人跟华人在金融界的表现还没有非常突出,那反而是犹太人在这个领域如此出色?到底是为什么?犹太人到底是掌握了什么?或者我该这样讲,犹太裔的银行家到底掌握了什么,使他们今天在金融界有这样的地位?我们的目标是不是应该要放在学习犹太银行家成功的秘诀?那这个秘诀到底在哪边?其实我刚才已经把答桉写在黑板上了。秘密就在……像这个时候就要来一段工商服务了。马上走开,不要回来!
 
高盛不会教你的事:如何在金融界出类拔粹?(下)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刚上半堂跟各位讲的呢,是各位在这辈子,我是说如果你对金融有兴趣的话,大概会是各位这辈子听说过的最大的谎言。听过的人就当作是在帮各位复习一下这个谎言,没有听说过的,我保证你以后一定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听到。我所谓谎言的部分就是,金融专业是无比的重要这档事。这句话本身是一个谎言。但即使是要去学习犹太银行家或金融家成功的秘诀,这也是一种幻觉,或者说是误会。因为,如果你现在还在学习他们的话,你一辈子只能追在犹太人的后面而已。如果你想要跟他们并驾齐驱,或是超越他们的话,你要学习的是比他们更高竿的人。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比犹太人更有影响力的人,包括日尔曼人和盎格鲁、萨克逊人,特别是有美国国籍的那些,这个才是你应该要效法的对象。问题的关键其实我已经写在黑板上,其实大家会犯这种错误,其实都是犯了一种毛病,就是斜眼。所谓邪眼呢,就是飞影头上那一颗,哦不行,讲这种话,会泄露我的年龄。

我十八岁,大家要记得喔好,不盖了,接下来我们要讲更严肃的部分。真正的秘袂就在:Constrain(ed)

很多人看到这个字,就只看到他的形容词型式,接下来,就从此被constrained而万劫不复,然后一头栽进optimization的深井中,从此不可自拔。然后谁跟他讲其他意见,他都以为那是在唬烂的。其实你看到这个字的话,你应该就要想到它另外一种型式,constraint也可以是名词呀。小钱跟大钱,法金或消金,或者是上层或下层,最大的差别就是在:当牵涉到的利益非常、非常、非常巨大的时候,我们可以为此改变游戏规则,不见得是单纯的被游戏规则所限制。所谓的constraint有很多形态,大家第一个可以想到的就是法律。可是在法律里面,如果你有看过法律的话,它里面它会写很多什么什么什么由主管机关订之,也就是说,行政规则或者是命令,或是主管机关的一个意见,也是constraint的一种。甚至很多时候都是油水出现在法律之前,当法令完备之后,利润已经被一大堆竞争者分食完毕了。

其实constraint你再继续讲下去的话可以包括很多,比方说民族性其实也算是其中一种。或者说是你这个地方的地理条件也可以算是一种,还有很多很多。在历史上,真正在玩大钱的时候,这个才是重点。constraint就算没有比optimization更重要,至少也一样重要。大家一定要记得这句话。如果你还有时间的话,应该用生命努力钻研constraint更多一点。

如果你真的想站在金字塔顶端的话,这才是你要追求的目标。在历史上的金融创新能够实现,大部分的状况都是因为constraint的改变,而不是因为什么伟大的财务专家发明了什么东西。因为那些东西你发明出来,不能做还是没有用。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金融业的历史,我在这边简单举几个例子。之前辜仲莹不是和陈敏薰在争夺开发吗,后来财政部做了一个关键性的决定,就是说,开发工银持有的开发金的股票不能行使同意权。那结果就底定啦,陈敏薰就输定了,辜仲莹就赢定了。可是为什么财政部会做这样子的决定呢?这里面一个很关键的人物叫做刘绍樑,他以前是理律法律事务所的合伙律师,现在已经到中信金担任策略长的职务了。这个人你可以去网路上搜寻一下之前的新闻就可以看到了。我现在要讲的是说,法律专业不是改变constraint的充要条件,其他的律师做不到和刘绍樑一样的事情,刘绍樑做的事情是很巧妙的。

刘绍樑以前就很有名,他看法律的观点和其他人很不一样。其他的律师看法律的方式是,把状况拆解到现有的法条当中,然后把解答给他的客户看。刘绍樑的看法是反过来的,他的看法是,要做某些生意的话,目前还少了哪一条法条?或者是少了哪一部法,然后他想办法去制造这种东西出来。像那个企业并购法就是他做的。他在这个case就是要帮辜家嘛,他做了很多非常匪夷所思的事情。首先他先去投书,或去开记者会制造各种舆论,然后让大家觉得说,子公司持有母公司股票行使同意权是不对的。然后他在一场关键性的记者会上,他大声疾呼说子公司持母公司的股票然后行使同意权,是「大逆不道」。然后这个东西就被媒体大幅报导,接着这形成一股社会风气,最后财政部就顺水推舟,做出这样的决定。这真的是运用各种管道达成改变constraint(在这里是主管机关的意见)而达到自己的目的的一个绝妙例子。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在亚洲金融风暴的时候,不是很多国家应声倒地吗?然后IMF就在鬼唱一堆狗屎屁,什么「坚持市场自由化,从事金融改革,然后我们就会提供你一大堆贷款,让你能应付投机客」(最近美国前财长鲁宾出了一本「不确定的世界」,又在鼓吹这种论调)。可是贷款再多也没有用,全世界每天有上兆美元的热钱在跑在跑去,更何况投机客的必杀技就是杠杆操作,一块钱等于十块二十块,你政府有多少外汇存底和IMF的贷款都没用。也许你会问:政府也可以槓杆操作啊?不过史有明证,不灵活的公务员如果从事杠杆操作的话,只会以光速赔钱而已。这个时候呢,就有某些国家误信IMF那套,于是货币不断狂贬。

这个时候马来西亚想要关闭外汇市场,可是被美国施压,于是没有立刻施行。这个时候投机客把脑筋动到香港上头,而伟大的阿共仔虽然不甩老美,可是还是宣称要动用中国的外汇存底捍卫香港(这真的做了的话,就是送钱给投机客),结果到了对决的那天......阿共仔宣布调高期货交易税,也就等于是藉由行政手段垫高炒手的成本,索罗斯一伙人一听到这个消息,马上知道玩不下去了,闪得不见踪影。而马来西亚总理狂批IMF和美国已经来不及了,他如果老早动用类似手段,也就是由constraint下手,马来西亚受伤会轻很多。喂,你想想,连这么自由,外汇存底这么多的台湾,当年都把NDF关了呢!虽然也是受到各国很大压力,动作慢了点。你今天政府拿钱去和投机客玩,比操盘(optimization)哪有可能会赢呢?当然是要用政府的强项,玩规定(constraint)啊,政府规定够机车,投机客完全没有施展空间。

再来又讲回金控。

1933的时候,因为经济大恐慌,美国通过Glass-Steagall法,禁止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跨业经营。1956年时,又通过BankHoldingCompany法,禁止商业银行持有保险公司且降低银行承销保险之风险;但是1998年时对于citi及travelers的合并桉给予两年试用期。1999年时,终于通过了Gramm-Leach-BlileyAct,废除了Glass-Steagall and Bank holdingActs从此美国金融业才能成立金控。但是欧洲一直没有这种限制。美国如果不是经过这几关的话,全球金控排名绝不是你今天看到的这样。应该美商金控的势力会比今天大一点。喂,那些金融巨兽每差一名是相当于多少资产啊?

问题是,跨业经营的各种道德风险一直都是所有人都知道啊,而金控的种种好处(如跨业销售)也是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在某些时刻才发生那些改变?那之前一到五年的历程是什么呢?政府为什么在某些时候封闭,某些时候又开放了?大家好好研究研究吧。最后就是因安隆桉和世界通讯而生的Sarbanes-Oxley法案。这项法桉使得美国上市公司董监事酬劳大幅增加,也限制了会计师-管理顾问-投顾跨业经营的可能性。不然本来可能会出现会计/法律/管理顾问/资讯系统四合一的整合企业服务巨兽。此法并扩大了董监事责任险和企业风险管理的市场。

不过......英国没有这样的规定,也许有些公司因此就跑到英国上市,美国主管机关也不得不考量到接下来可能的后果。请大家密切注意后续发展。还有之前不是华尔街十大投资银行被罚款十四亿美元吗?他们之前的干的坏事大概就是发布不实的利多报告以招揽承销生意,并且优先把报告给大客户(资产管理)看再公布给一般投资人,藉此谋取不道德暴利。如果把研究部门和承销部门/交易部门切割正式立法的话,金融界马上就大洗牌,大家可以先预想一下。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到很多人未来的人生规划。

接下来的重点就是说,跟各位分享说,你怎么样培养有驾驭constraint的能力。这种事情是需要天份的……需要一分的天份加上九十九分的努力。这也是比犹太人更有影响力的民族他真正成功的秘诀。因为犹太人在这个世界上影响力当然很大,可是你可以这样讲,就是说这个世界基本上不是他们在主宰的。主宰这个世界的另有其人,就是那些继承罗马时代伟大的精神,祖先从英国或是德国渡过大西洋,现在住在美国东北角的那些人,也就是新英格兰地区英裔和德裔美国人。

接下来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我整理出来的,就是怎么样培养你能驾驭constraint能力的几个做法。那我会分成:要做什么?什么时候要做?为什么要这么做?然后,做了对你有什么好处?」几个部份加以叙述。

一、深入参与期货社
二、大三或以后去上李锡锟一年共六学分的政治学
三、练好经济、会计、统计、数学和程式这五种财务学基本功
四、双修文学士和理学士
五、尽量少修商管课程、少看商管书报杂志
六、研究罗马史
七、钻研演化心理学和决策科学
八、学习领导艺术和策略
九、实践生命哲学,特别是「某些」存在主义哲学

一、深入参与期货社

第一个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加入期货社。这不是我老王卖瓜,我相信各位今天来这边之前,没有人去想过这个问题(constraint才是最大的关键),你在其他的金融社团,也没有人在讨论这个问题。现在国内其他的社团,你大概也没有听说过有谁是专门在搞这些事情的。所谓参与,不是指你每个礼拜在这边听课就好了。你在这边听再多的课,也只是被动接受而已,况且,在这边听得再多,一个学期也不过二十个小时,还不如一个财金系教授开的一门课一半的时数,干部上课的经验也不会有教授好,是吧?我所谓「深入参与」的意思是,你对这个社团有足够的投入和付出,包括热烈参与讨论,加入社团运作,投入时间、心力和热情,上台讲课,出任干部和社长等等,最后你总算变期货社杰出老骨头之一,并走出自己的一片天,但还一直找时间和学弟妹心得分享。期货社「骨灰团」聚会的时候,除了闲嗑牙、八卦之外,在聊、在研究、在讨论的就是怎样去驾驭constraint。那如果你能够和期货社社友变成好友的话,你的进步会比较快,因为很少人在研究constraint,而且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那什么时候来做呢,快加入期货社吧!

期货社是国内研究constraint最顶尖的社团喔!

二、大三或以后去上李锡锟一年共六学分的政治学

第二件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去上李鍚坤的政治学。你要听清楚,是政治学不是政治概论哦!他大概是国内研究所谓比犹太人更具影响力的民族,或者说是在影响力背后的机制最深刻的教授了。到底有哪些人?这些人、这些比犹太人更屌的民族从那里来?他们是怎么样培育他们的下一代,他们倒底做了什么事情?他们倒底在现代的社会中,隐身在那里?他们还有什么样的影响力?还有他们怎么样把他们的影响力延续下去?这些东西就是他政治学里面的内容。

虽然他叫政治学,但是他教的是这种东西,而不是你在一般教科书上看到的那种东西。你去上他的课,可以说是对培养驾驭constraint做最好的准备。因为他的课你一年上一上应该有九十到一百个小时吧,这一百个小时可以说是你这辈子打底最重要的工夫。在NTUcourse版上对他的课当然有很多好坏不一的评语,不过我只能跟你讲,如果你要研究constraint的话,在台大里面没有一门课比这门课更重要。至于什么时候要上呢,我比较建议各位大三以后再去上,大四也不嫌晚,如果你是研究所的话,最理想的时间应该是在你大三以后到你离开学校前的一年。

如果你在大一去上的话,它对你只有零学分的价值。那大二的话就是上下学期各三学分就是六学分了。那大三你去上李锡锟政治学的话,对你来讲会有「六十学分」的价值。我这样讲一点都不夸张,你自己想想看你在大学里投资多少时间,多少学分是在optimization上?说不定有破百,是吧?而constraint位于结构的上层,比optimization还要更重要。至于上他的课,有人会说他给分都乱给嘛?你只要记住一件事情,上他的不是要专心听的,是等到你生命的经验够了,看到的事情多了,上他课的时候,突然听到他一句话,然后开始跟你的生命经验做结合,然后你就开始陷入自己的沉思中,然后神游一段时间后回来,又听到一句话,又开始思考......这样子大概过一个学期之后,你好像是拿了他的笔记,就是那些条列的重点大纲,可是配合上你的经验和你的体会去对他……你就想像李锡锟是你的学生好了,去对他讲述这个故事,这样我保证你的分数在八十五分以上。可是如果你只是背笔记的话,那分数应该会蛮惨的。他那门课只有期末考,一试定终身嘛,这是风险。

可是我是真的觉得,就算你有被当的可能性,你还是应该要去上。因为真的没有人上的比他还要好,可是你一定要在「对的时间」抱持着正确的心态去上。他在上的时候他也会告诉你说,他这些东西是从那边浓缩而来的,你也可以得到很多进阶阅读的材料,知道以后要看什么样的书,要怎样精进。总之,「大学的时候没有比李锡锟政治学更重要的课」,你一定要记得这句话。千万不要为了什么某某数学某某统计某某经济或是某某金融商品而放弃修这门课的机会,这些optimization面的枝微末节以后再学都还来得及,而且能学的地方多的是,可是李鍚坤的政治学,离开大学这个环境,你的机会真的就不在了,而且我不知道他会继续上多久,所以请大家一定要把握时机。不过如果你还是大一大二的话就算了,再等等吧,反正他是不敢随便退休的,不然我去他家把他架来上课接下来我要讲跟财金基本功唯一有关的部分了。大学修课的重点不应该放在学习以后会用到的应用知识上,或是修一大堆的商管课程;而是假设以后的东西都要自学的话,那些课程是基本功中的基本功?能够帮助你以后在自学时候的迅速掌握那些应用知识,不管那些应用知识是什么?(所以小弟以前写的财金/财工/精算课程基本上是垃圾,给大家当笑话看吧)

三、练好经济、会计、统计、数学和程式这五种财务学基本功

所谓财金基本功大约分为五大类:经济、会计、统计、数学跟电脑这五部分,都有分基础跟进阶,依你的天分和兴趣决定修读的深度。

分类 基础 进阶
经济 经济学原理 个体经济学
(经济学甲) 总体经济学

会计 会计学甲 中级会计学

统计 统计学 数理(或高等)统计学

数学 微积分 微分方程、线性代数、高等微积分

程式 程式设计 资料结构、物件导向程式设计、演算法

经济的部分,基础的当然就是大一的经济学,经济学原理或经济学甲;比较进阶的部分就是经济系开的,大二的个体经济学跟总体经济学。会计的话就是会计学跟中级会计学。统计学部分的话,在初阶的部分就是不需要微积分的统计,就是你们一般学的课名叫统计学的那种课;进阶的话就是需要以微积分为基础的统计,像数理统计学和高等统计学这个部分。数学的话比较基础的就是微积分和线性代数,比较深的话就是微分方程和高等微积分;程式......一开始的话,你可以学程式设计和物件导向程式设计(C++或java),这样子的话你就会写程式了,但如果你想要写出好的、有品质的、不是土法炼钢的那种程式,你就要学资料结构和演算法。

不过我这里虽然列出五大类,还包括初级跟中级,不是要你全部都学会。比方说,你微积分就修到快要被当了,你干嘛去修高微?而是说在修这些课程的时候,你慢慢可以发现,你自己比较需要哪方面的知识,或者是说个性和天份比较适合哪方面。像是反过来说,有些人就是看到高微他觉得就像在看小说,也许他就比较适合往财工这边钻下去。

我这样讲还不够夸张,像我以前的室友,他的娱乐就是打电动和看数学,量子力学跟泛函分析,天啊!他是当休闲用书在看的。所谓泛函分析就是,你微积分学完学高等微积分,高等微积分学完可能会学复变吧!复变学完了,你要学研究所的实分析跟复分析,就是实数函数的分析,复数函数的分析,最后一个对所有各种类型函数的讨论那就叫泛函分析,也就是说从微积分开始算,可以算是第四层了。有人可以把这种东西当作是在看小说,而那种人就住在我房间,后来我就对自己说:「我这辈子玩数学没有比较利益!」学这种东西是帮助你认识自己在财金领域要走哪一块,那如果是一般财金的话,会计和经济学到中级会比较好;那如果你要玩保险精算的话,数理统计学是必要的,中级的经济学最好也修一下,那财务工程的话,你数学、程式当然得比较强。

那接下来我们还是把重点回到constraint的这个部分:

第一个就是加入期货社,第二个就是修政治学,第三个是如果还来的及的话,我请你慎重考虑双主修或辅系这档事。

四、双修文学士和理学士

文理双主修(最佳) > 跨学院双主修(也不错) >修其他学系专业必修课(起码)

在国外先进的大学里面,他们把大学定位成一种全人的教育,大二开始他们才会开始分系,比较慢找到方向的人,甚至在大三的时候才决定主修,也就是说基本上他们在之前学的东西都是通识课(corecurriculum),所谓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在帮助你探索知识的各个学门或取向,英文叫approach或discipline。在国内的话,对不起,这一切都是教育部的错!各位大概在高二开始就分组了吧,在分组之后,所有的人就分成理组和文组这两个部分,理组的这个部分他们讲究的是实验,然后他们讲的话和思考的方式会比较精确,然后他们掌握的是这个世界的一些技术。

而文组的人他们做研究的方法是比较偏向论述方面的,那他们面对模煳的能力是比较好,像学理工的人他在这个环境就不是这么舒适,然后他掌握这个世界的制度,然后台湾的高级知识份子就分为两个世界,这两边的人永远无法去理解对方到底在干嘛,互相歧视。可是,如果这个时候你刚好横跨两边,你有办法和两边的人沟通的话,你的眼界就比他们大一倍囉!这个也算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所以如果只有一种世界观的时候,你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只有一半,一半的意思是说不只你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半而已,你连问问题的方法都只剩下一半。问问题其实比解决问题重要多了,一但你问出了对的问题,你就知道要去找哪些专家学者组成专桉小组来研究。有些问题是用理的方式,也就是科学的方式去问是比较好的,你不得不用人文的方法去问,效果就差多了,或者是如果你是理工类组的你的状况就相反,明明是一个人文问题你硬要把他搞成科学问题,就是用错办法。

理组这边他们的专长是找出问题之间的规则时比较有效率,而且比较精确,然后这个结论也是比较有效度(validity),你把他讲成比较强有力好了,效度是什么东西各位以后去修研究法的时候就会学到,你也可以用google大概找一下。文组的专长就是在模煳的环境里面他会觉得很舒适,很多连定义都很难作的问题,文组的人仍然有办法可以处理。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模煳的,而理组的人碰到模煳的状况,不是觉得浑身不对劲就是完全乎略这些无法精确定义的问题。台湾受过高等教育一群人之间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两种人彼此没有办法沟通,或是说这两种人之中能做为沟通媒介的那群人实在是太少了,如果你就是这些沟通媒界之一的话,两边的人都可以为你所用,因为只有你可以跟两边的人沟通。我真的是这样子强烈的建议大家,就是说你修的那个系颁发的是bachelorof art,你就去选修bachelor ofscience的这种系,反之亦然。那在选的时候,如果你是文组的,你能够选数学或资讯以外的系是最好,因为数学跟资讯并不包含太多的实验在里面,也就是说你要做一些逻辑论证或推导的时候,其实你是根据某些假设,那些假设不一定是真的,只有实验才能去验证这样子的假设,所以最好的状况当然是去修物理之类的基础科学,可是对于高二就没有读物理、化学、生物的人来说,痛苦应该蛮大的。

当然我这样讲的文理互跨双主修是最好的,不然也可以跨学院双主修,最起码你要去修一些外系大二、大三的必修课。不过跨学院至少有一种例外,就是管理学院修经济系,就是这两种东西你可以说理论和实务相结合,可是他的世界观是非常非常接近的,或者你可以这样讲,根本就是一样的,那你就没有办法达到我刚讲的那种跨领域学习,开拓自己的世界观的效果。修的时候你也不用去想说另外一个系热不热门,好不好找工作?

最主要是要开你的眼界用的。大学是奠定你一辈子世界观最重要的时光。如果你不在大学的时候建立好自己追求智慧开阔而坚实的基础,离开大学之后再做会非常痛苦,应该讲说不可能,因为大学是型塑你下半辈子价值观最重要的期间,像是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为实验、计量分析和质性研究这三块,那什么东西都可以做质性研究,能够做实验的东西很少,但只有实验能断定因果关系,其他方法都不能,量化研究他的研究速度和导出结论的速度会比质性研究好。只有你大学所学知识是三种并重,你才知道面临什么情境时要怎样问问题,在大学的时候你要尽量追求人文和科学并进的教育,既然教育部提供给你的制度不是这样子,你就要自力救济。人文教育能够帮助你面对混沌,科学教育可以帮助你克服复杂,文理双修的话,你才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连结在两者之中的美丽小世界,没有反应的人,代表你书店逛的太少啰。

五、尽量少修商管课程、少看商管书报杂志

接下来就是请大家在学校尽量少修管理学院的课。念到管理学院的系的同学比较幸运的一点就是,你的同学相对于文组的其他学生是比教聪明的,你的想法比起法律系的学生又比较灵活。可是大学部的商学教育并不算是基本功当中的基本功,那对于建立你比较完整的世界观也没有太大的帮助,在国外的经验更是会和你强调说,有工作经验之后你去学管理,你才会知道这修东西到底该怎么用,少修的意思不是叫你不要修,如果你基于各种考量,譬如想接近心仪对象的话,我求你修!真的!

不过没有工作经验下的管理学教育没有意义,甚至于大学部的管理学教育对研究管理学(如读商博)也没有帮助,大学该做的事情是筑基,而商学的三门基本功是数量方法、经济学和决策科学。这可不是我乱盖的,Stanford和Insead商学院博士班有所谓的院定必修,是不管你主修什么都应该要会的。大学时应该好好学习的是管理学的根本,就是个体经济学、线性代数、数理统计学、计量方法、社会心理学、决策心理学。而不是一大堆乱七八xx管理。商管学院的特别注意到啦:given你已经有一大堆必修课都是管理/金融课程了,你再选修自己院系里面课程的边际效用又再更低,所以,千万别执迷呀!算我求你。至于管院某系双修管院另一系更是头壳坏去(你不要对我辩说会计和资管差很多)。

醒来吧,同志们!外面的花花世界正在等着你们。然后,跟少修管理学院的课一样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少看商管类型的杂志跟书。商管类书报杂志依内容99%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一天之后就是垃圾,
第二类一週之后就是垃圾,
第三类一季之后就是垃圾。

如果你把宝贵的生命花在这些事情上,连续数十年,你怎么能期待自己能够脱颖而出,进而出类拔萃?今天高手和平凡人会有差异,不在于吃喝玩乐或是做一些庶务性工作的时候,你吃饭高手也要吃饭啊,你睡觉高手也要睡觉,你嗑牙高手一样也会,你玩MSN高手照玩啊。会有差距是在高手和平凡人自以为在精进的时候,做了不同的选择。

而这些时间,一年可能只有五百小时,一天只有一小时多一点。五百小时/年能够制造多大的差异呢?平凡人选的是书店里最畅销的管理大师新作品,精读之后觉得很有道理,而高手选的是经过十年、百年、千年岁月洗炼后人类智慧的精华。久而久之,高手全身上下挂满千年神器,信手拈来就是上古神兵。然而,平凡人永远不知道,读那些死人骨头到底有什么用?(商管类的书也不是全部都烂啦,杜拉克、科特勒或是巴菲特这些老鬼早就通过不知道多少个十年的考验了。不过你一定要读足够人类的经典并且有深刻体会,你才能去预测,哪些商管类新书里面写的东西十年之后依然很有用。)

最后我要讲高级班,分历史、科学、艺术、哲学四层次

六、研究罗马史

接下来最后的部分是基于上面的基础之上,你去培养驾驭constraint的能力,第一个你要学的东西就是历史。有句话说:「愚者以自己的经验学习、智者由别人的经验中学习。」自己的经验当然是无法取代的,问题是你每次跌倒受伤能成长多少,和你从别人的经验中学到多少非常有关。读历史有点像是做大量的casestudy,从当中去归纳出一些道理出来,建立自己的史观,以做为日后决策的基础。那你要学怎么样的历史呢?最重要就是罗马史。理由有三:

(一)罗马时代是现代(西方)社会的原形
(二)罗马人在智力、体力和商业能力都不如对手,却能一一打败他们
(三)罗马史是现代西方国家上流社会教养子弟的必备课程

(一)罗马时代是现代(西方)社会的原形

比方说是法律vs.神的戒律、共和制vs.帝制(比较接近现代的总统制vs.内阁制)、同化败者或是强化胜败者之间的差异、男女地位的转变、各种税制等等,全部都在罗马时代上演过,也一一显现出结果。读罗马史可以让你了解在现代社会里,如果施行某些制度(constraint)会有什么结果。

(二)罗马人在智力、体力和商业能力都不如对手,却能一一打败他们

如果今天罗马人比对手聪明、强壮而且更具经营管理的本事,最后能在地中海四週称霸,那……我们也没什么好研究的啦。但真是太神奇了!今天罗马人智力不如希
腊人、体力不如高卢人、经商的本事不如迦太基人,(罗马人optimization的天赋比对手差多了)却能一一打败这些部族,为什么?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呢?关键就在他们选择奉行某些和他们对手不一样的游戏规则(constraint),使得他们和其他民族的命运大不相同。到底是哪些呢?比方说「同化败者」就是很重要的其
中一项,其他的……各位用心钻研吧。

(三)罗马史是现代西方国家上流社会教养子弟的必备课程

之前我在看许多大头,不管是公领域的或是私部门的,传记、报导文学的时候发现一件事,就是有让人吃惊的高比例都说爱德华、吉朋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是影响他们最深,也是他们一生不断重读的书。世界上的书有多少本啊?一些在不同领域的翘楚都读过同一套书的机率有多少呢?这是不是应该好好追究呢?这到底是什么武林密笈可以让一堆大侠推崇至此?为什么真强者都是吃这个长大的呢?那......要怎么学习罗马史呢?第一就是书店找一本薄薄的小书,叫做「关于罗马人的二十个问题」盐野七生著、三民出版。这本小册可以让你对罗马史能够有一个最迅速而全面的鸟瞰。第二呢:上机实习。

由三国志经验我们可以发现,打电动是学习历史最快的方式。这个游戏的名称是「罗马:全军破敌」松岗出品。请大家支持原版啊,啊,一千多很便宜啦。藉由本游戏加深你对罗马史的了解与兴趣,对你人生的加值最少从一千万起跳,不盖你,真的。最起码玩个一遍之后,你对地中海週遭的地图会倒背如流,这对你以后研读罗马史有极大的帮助。第三,把盐野七生着的「罗马人的故事」(一样是三民出版)全部精读。现在中译本已经出到十一集了,预计出满十五集。听名字就知道这作者是日本人。她写的罗马人的故事有几个特点:一、够新。换句话说她可以综合、比较前人所写罗马史的优点,并加入一些最新的史料,汇整到她的着作中。二、她不是基督徒。基督徒认为他们被罗马「迫害」过,所以在面对罗马史时带有一种特殊的情绪,比方说,基督徒史学家可能会认为迫害基督徒比较用力的那几个罗马皇帝有关的一切都是不好的,其实也许根本没这回事。也就是说盐野七生能从比较超然的角度看罗马史。三、以往的罗马相关历史、小说或是影集处理的不好的部份,在她手下一样精采。

像是奥古斯都(屋大维)或是几个有名的昏君在她手下一样精采。四、她虽然是哲学系毕业的,可是写出来的作品却带有经济学的味道,处处带有机会成本和资源分配的观念。五、她的文笔非常好,写出来的东西已经有经典的条件,经常能写出让人震撼许久的句子和段落。不过呢,你不见得要照顺序看。你可以先看最精采第四、五、六三集,讲的是凯撒和奥古斯都的故事。最后当然是把爱德华,吉朋所写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好好地读一读。各位实在太幸运了,万众期待的繁体中文完整译本竟然有人翻出来了,我那天在诚品看到的时候,兴奋地立刻打电话通知期货社的骨灰哩!联经出版。一共有六卷,目前已经出到第三卷了。

七、钻研演化心理学和决策科学

现在历史学完了,下一个东西你要学的东西就是科学。科学的部分我在这边列出两个东西,第一个是演化心理学。第二个是决策科学。要学演化心理学的。原因是「帮助你了解constraintoptimization最基本的形式」。在没有文化、没有文字、没有任何法规制度之前,之前只有一个最松的、松到不行的constraint,就叫做自然资源,气候之类的天然环境。然后你要optimizatize的也很简单,就是生存跟繁殖,完全不像现在这么累,除了名利权之外还要健康、幸福。

甚至于你在人跟动物的一个比较当中,你可以发现到这种constraintoptimization简单到不用人的大脑去做,动物(甚至是没有大脑的那些)也是在做一样的事情,你可以从演化心理学学到说,由其他动物的观点来反思人类constraintoptimization行为。也可以从狩猎采集社会中学到人类行为的最基本形式。事实上我觉得演化心理学是现有的心理学和各种社会科学中,对人类行为最具解释力的一种。

这里面推荐大家的是两本书:第一个是蛮有名的「自私的基因」,天下出版,那第二本是「心智探奇」(How the Mind Works,有兴趣的可以上Amazon去读读review),一个哈佛教授StevenPinker写的,他以前在MIT教书,现在已经被挖到哈佛去了,这本书中文版由CMU CS PhD student韩定中翻译中,2005年时应该会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大家把这个东西记下来,到时候上市就可以找来看。至于其他号称演化心理学的书有的已经写到社会生物学去了,(甚至还是心理学教授写的呢!)不推荐。第二个你要学的科学就是决策科学,决策科学探讨的是为什么人类作决策没办法像数学家或经济学家描述地那样完美。在生命当中每一个转折你做了什么决择,最后就会决你的命运,而决策科学是帮助你做更好决策的一门,最重要的学问。这个主题得到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大家如果有在注意这方面消息的话应该知道。另外决策科学可以帮助你去解释,人脑如何去处理机率这个部分,事实上如果你只学会数学家、统计学家所会的那种机率,而不知到人脑是怎么对机率做出反应的话,你不能说你了解机率。

You will never know probability until you learned decisionsciences.

我推荐大家的书是「思维与决策」第三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DanielKahneman在普林斯顿大学心理系讲授The Psychology of Decision Making andJudgment指定的教科书。(当然英文好的人上面几本就直接读原文啦)

八、学习领导艺术和策略

接下来要讲的就是艺术的这个部分,历史、科学学完了。接下来就到艺术,艺术的话,这里面有两种艺术我建议大家好好去研究一下,第一个叫做领导的艺术,第二个叫做策略的艺术,你从罗马人的故事中已经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领导方式了,再来你要学习的是什么是领导的本质,进而培养自己的领导力。

领导艺术里面最重要一个主要课题,就是领导人到底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如果他是先天的,我们也就不用在讲下去了,故假设他是后天的,如果是后天的话,领导人到底有什么特质,到底要什么样的养成过程,才能培育出优秀的领导人呢?这个部分,我推荐大家看的书是《为将之道》,麦田出版社出版,普依尔着。(他另外有写一本书叫做《十九颗星》),这本书里面讲到很多知名将领的养成过程,和名将所具备的共同特质。我请大家研究的是名君和名将的领导风格,名企业家......各位已经接触太多了)这些名将的养成过程很多都是在成年以后才发生,二十几岁到五十几岁的时候,一个人本来只是一个平凡的小军官,怎么变成一个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将领,他们读的是哪些书,做的是哪些事情,成长经历是什么?

像罗马帝国衰亡史,一开始我就是从里面找到的,我那时候在看的时候就觉得奇怪说,为什么这个人在看罗马帝国衰亡史,下一个还是罗马帝国衰亡史,有看过罗马帝国衰亡史的比例实在是高的可怕,于是我就打算要找这本书来看一看。后来再看很多人的传记或访谈,也都是爱德华、吉朋巨作的爱好者。

第二个你要研究的东西是strategy,会不会用strategy大概是人类或动物最重要的差别之一,如果你要精进你的策略的能力,你就要去学习策略最基本的形式。一开始strategy这个东西并不是用来追逐商业利益的,他的目的是要追求安全或是国家利益,他探讨的范围其实比你现在看到的策略管理或企业政策还要广还要深,因为策略管理输了就是赔钱破产,了不起几百亿美金吧?如果战略输了,那可是会亡国灭族的,牵涉到的经济价值可能是以兆美元为单位在计算的,这两种完全不一样。换句话说,战略或是商业策略的威力完全是两码子事,你战略学的越多,strategy学的越好,我推荐给大家的是「战略入门」,钮先钟教授写的,麦田出版社出版的,他里面从什么是战略,为什么要研究战略,怎么样去研究strategy这三部分去探讨。记得啊,一个人businessstrategy学得越少,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学得越深,他的strategicplanning的本领就越好。

九、实践生命哲学,特别是「某些」存在主义哲学

为什么要学哲学呢?因为哲学是一种很玄的东西,你会别人不会的话,就可以耍屌啦......哲学主要是在谈有关「终极的意义」的问题,并且可以作为你生命的一个准绳。不过你要学在现代与未来仍然有意义的哲学。像传统哲学的三大支:伦理学、形上学、知识论以今天的观点来看,全部都是bullshit。如果你要了解宇宙是怎样的、或是什么是物质,应该要学的是天文物理,而非形上学,如果你要了解什么是知识,人怎样理解和运用知识,那应该学的是是认知科学,而非知识论。而道德从何而来又往何处去,你该学的是类似经济学之类的社会科学。现今对各位最有用的哲学,只有某些版本的存在主义。这些存在主义可以帮你面对下列问题:

(一)疏离感
(二)虚无感与焦虑不安
(三)荒谬性
(四)死亡
(五)神之死

但因为这三个词都很难精确定义,所以我就不解释啦。可是你们要能体会我的用心,哲学被我排在第九式,代表这招的地位和如来神掌第九式:万佛朝宗是一样的,了吧?至于要看哪些版本的呢?我首推卡谬的瘟疫,至于尼采的书要怎么读,等你上完李锡锟政治学就知道了。只有在内心坚定之后,你才能坚持一辈子当「反俗众的个人」。你才会有即使寂寞、即使身处在绝境当中,也不放弃自己使命的坚强勇气。卡谬和尼采是最棒的引门人,李锡锟就......差了一点点:P

总而言之,金融业是一种服务业,服务业的重点就在人,没有任何硬底子的专业,比的上soft skill还要重要,可是所谓softskill有很多种,比方说人际沟通或是通称为「怎样做人?」的一些技巧。不过其中最难的,最重要的,影响力最大的,就是我今天跟大家讲的,驾驭constraint的能力,如果你真的想要爬到顶端的话,这个是你这辈子追求的目标了,最后我就做一个今天的结语吧。

一、万解皆可包,唯有题无价。

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桉都可以外包,可是怎么样问出关键性重要的问题,这种能力是你自己必须要去培养跟具备的。这也是你这辈子所要拥有的最重要的能力。今天会跟大家讲前面这一大串,其实都是从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开始,就是为什么在金融业,数学和电脑爆强的华人跟印度人,并没有非常出色?然后接下来就会衍生出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并想办法一一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桉。

当然这些解决方桉也只是参考用的,你也不见得需要全部都要会,不然世界上这么多这个领域的博士是在干嘛的?甚至你们可以一组人,就像我们这些老骨头一样,一组人我们每个人专长不太一样,然后共同去探讨这些事情。可是如果一开始你连问这个问题都不知道的话,别人跟你讲专业(optimization)很重要,你就一头栽进专业的世界里,而且可能还是浅薄的专业,别人考十张证照,你就要二十张。别人读硕士,你就读两个硕士或博士......如果这样搞下去,你怎么期待你的人生会跟其他人不一样呢?对不对?培养出问出关键性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一点,最好的方式就是全人教育。因为如果你没有经过这种multi-discipline的训练跟教育跟培养的话,你真的不知道怎么样用不同的方式去问问题,如果你连问关键性问题都不会的话,你这辈子……就好好享受平凡人的小小幸福吧。

二、每个人要珍惜你能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利,光荣的行使你这种自由,然后勇敢的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

今天我跟各位讲这些,我不是一定要你们站到世界的顶端,我在这边也可以直接跟大家讲,金字塔的顶端没有这么多位置。你今天去上完李锡坤的课之后,你可能觉得说,这世界太复杂了,不适合我,我还是一头栽进optimization的世界里。这也是你自己的选择,我也有朋友是这样子的,修完李锡锟的课,却决定research。

当然也有可能你像我刚刚讲的那种,李锡坤上了一学期,喔,一年,然后你就算看了一些罗马史,或是演化心理学,但还是不懂他再讲什么。可是高微翻开来看,喔,这个怎么会这么美妙啊,天啊,这才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东西。如果是这种状况的话,那既然optimization比较适合你的个性,当然你就该往这边走。那可是走完之后你要记得,某一天,你发现,主宰你所生活的世界的人,对你的命运有非常大影响力的人,他们学历比你低,智慧比你低,品德好像也没有你高,可是他们却对你有重大影响的时候,你要知道「为什么?」你要知道你是被怎样的力量在影响着,你也要知道他们不是什么都不会。你的头脑虽然比他们好,但是,butthey haveguts!知道吗?tech当然是必要的,不过说实话,搞tech(optimization)我们再八辈子还是玩不赢MIT出来的人,当然我希望在座的各位有人进得了MIT。不过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MIT,Stanford, CIT毕业的tech超强者,会继续活在Harvard,Yale,Princeton校友主宰之下。因为后面这一群人掌握了constraint,就这么简单。学tech(optimization)再怎么强,了不起就是孙悟空七十二变,还是跑不出如来佛五指山的。

希望各位从今天起就努力学习如来神掌,早日练成万佛朝宗吧!不管是什么时段,比方说今天晚上,那大学四年,或是比方说你二十一岁、二十二岁、二十三岁、三十岁的时候,这都是你一辈子只有一次的。你一旦决定做某些事情,你就永远不会再有,在同一个时间点,选择做另一件事情的机会。反正就是择你所爱,爱你所择。那下个礼拜你还会不会在这边,或者下学期你还会不会来这个社团,其实你的人生就会慢慢开始产生变化。那没有什么怎样一定就好,或是怎么样不好,也没有说是出类拔萃就好,平凡就不好。坦白讲你也不一定要在金融业发展,因为未来的路有无限可能。那反正选了,你就是接受后果就对了。那如果讲到这边,你还是不懂什么叫选择,这边有一部电影推荐给大家,叫做

发条橙子,由名导演库柏力克执导。在台大图书馆的视听教育中心有,你看了之后,再去看看原著小说。「发条橙子」伯吉斯着,脸谱出版,你就会知道到底什么是选择,或什么是自由,什么是命运了。这部电影拍的非常非常的好,可是书的境界比较高一点,理由书的序言里有提到。但是电影的话他有他的声光效果,震撼力是比较大的。讲到这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

Q1:刚刚说到国内的教育制度很不利于培养「全人」,请问要如何突破这限制?

A1:除了自己最好能够文理双修,或是跨学院双修,或是修习其他系所外,你要想办法和不同领域的人结为好友,并且一生都要朝这方面努力。这样在每次闲聊的时候,你就可以慢慢学会,原来还有这种问问题的方式,还有这样看事情的角度。别和系上的人黏太紧,如果上课一起,玩乐一起,谈恋爱一起,系学会一起,未来工作一起,眼光和思考模式不呈一直线也难。可是在认识不同领域朋友的时候,总得有交集吧?我的推荐当然是期货社,还有李锡锟政治学。可是政治学一班一百多人,要认识谁呢?你只要注意一下课堂上的发言,和下课时谁围在李锡锟旁边,聊的是什么就行了。如果你觉得这个人讲话还算有趣,不妨就向对方自我介绍一吧。

搞不好他就是看我这篇才去上的:P

Q2:刚刚讲了一大堆书名,请问要从哪一本开始看呢?

A2:最重要的不是看书啦,而是交到一群朋友。只要人集结起来了,剩下的就容易多了,你们可以自己探索接下来要往哪边走,包括看什么书。别忘了我刚刚是从加入期货社和上李锡锟政治学开始讲的。不过如果你一定要我推荐书的话,我会建议从薄的开始看,这样最没压力也最容易完成。最薄的三本应该是……我想想,应该是「关于罗马人的二十个问题」、「发条橘子」、还有「瘟疫」。(最厚的是吉朋那六本......)

Q3:能不能再多举几个constraint产生重大影响的例子。

A3:文稿会加进去。

各位这一辈子唯一的一次两千零四年九月二十九号的晚上就这么样的结束了。我希望大家体会到一点,台湾人在金融界,或是其他产业,就是这片土地上孕育的人,
能在世界上站到怎么样的位置,真的就靠你们了。希望大家好好珍惜你的生命,特别是在学的学生。已经在工作的人,你对我所讲的可能体会深一些,同时你也会深切的感受到那种时间的压力。因为如果今天,当你十八岁时就有机会听到我今天讲的这些东西,你今天站在的

不会是你今天的位置,你对未来的规划也不会是现在这样子,你对大学时间的使用也不会是以前那样。不过没关系,今天起步也还不晚,我也不是在大学时就已经完全理解这些道理了。

呼~~

今晚用短短的两个小时时间,总算把我毕生功力全部传授完毕,希望各位能省下许多摸索的时间,早日青出于蓝。就算有一天,从我这儿获得力量的人,把这些招式拿来攻击我,我也不会后悔。我相信这么做是有价值的,我也相信,其他人也是为了追寻自己生命的意义而努力活着。

谢谢。非常感谢大家今天来这儿捧场,也感谢社长这么有心,把期货社重建起来。也庆兴有台大,台大期货社,还有台大资讯系的PTT,所以我们才有机会认识。台大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不过资源也已经够充裕了。命运虽然没有把我们所渴求的通通赐予我们,
不过剩下的已经是我们可以努力追求得到的了。不过,我也要提醒你一件事:如果二十年后,你仍然在载浮载沉,那时回首今日,不论你觉得原因是什么,我也对你的生命没有任何责任。我今天已经把不只是金融界,而且是这世界是怎么运作的逻辑,都告诉你了。我还告诉你,这世界上,谁才是老大,还有他们到底掌握了什么核心(constraint),才可以继续当老大。我连怎么样成就卓越的具体步骤都已经整理出来,通通告诉你们了。今天你们知道的,已经远超越那些家境富裕,从小当小留学生,现在在读常春藤盟校的公子千金了。如果这样你仍然不能有所成,是因为你还是不敢,没胆踏上和庸庸碌碌的群众不一样的道路。因为你还是等待着,那些大众主流媒体中万灵丹,可以让你得到救赎。因为你仍然,担心、惧怕、犹豫不决,也许自己没办法实现想。但要记得,只有你自己能,而且要向自己的生命负责。不是我,也不是别人,就是你!如果你在过往的挫折中已经失去自信,要自己想办法找回那勇气。如果你从来就不曾走自己的路,那闭上眼、深呼吸、往前冲就了!

希望各位最后终于能够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我在外面的世界等你们。后会有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7951/70005531605.html

更多阅读

研究生网上报名流程 超详解 2017研究生报名流程

研究生网上报名流程 【超详解】——简介现在开始报名的话,是针对应届的毕业生的,不过过段时间都可以报名的。流程都是一样的。研究生网上报名流程 【超详解】——方法/步骤研究生网上报名流程 【超详解】 1、首先,我们搜索,进入到中国

财务部门职能职责 财务室字画图片

财务部门职能职责  一、财务部职能职责  (一)、职能  财务部是企业财务工作的管理、核算、监督指导部门、其管理职能是根据企业发展规划编制和下达企业财务预算,并对预算的实施情况进行管理;其核算职能是对公司的生产经营、

声明:《公司部门职能划分 超详细Finance部门和职能的划分(外加一篇Quant是什么)(转载啊)_finance是什么意思》为网友奋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