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的特点 翻新孩子成长的土壤

每当我们向学生问起“学习是为了什么?对学习感兴趣么?”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会回答:“不知道”,他们说:“家长让学的,学校、老师让学的,不学将来没饭吃,不能过好日子”,“学习枯燥乏味、没兴趣”。只注重知识灌输的传统式的被动学习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要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了。而当今社会需要的恰恰正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才,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很难成为未来的栋梁之才。
其实在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两颗种子,一颗是学习社会期望的知识、技能,完成成人要求的任务;另一颗种子是出于个人的兴趣、动机、愿望而做的事情,从而实现个人理想。第一颗种子的核心品质是自我控制力,是控制自己、按照外界环境提出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的能力。“头悬梁,锥刺骨”、“滴水穿石”、“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我们民族一贯提倡的。对于我们中国学生来说,前一颗种子的生长土壤比较肥沃;第二颗种子的核心成分是自主性和创造性,是出于个人内在兴趣和动机,自动地发起做某些事情的能力。古代虽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话语来激励士子们努力学习,可毕竟还是为了个人的享受而已,并非出自个人内在的兴趣,因此与第一颗种子的生长环境相比,第二颗种子的生长土壤比较贫瘠。
也许老师们会说有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坚韧精神就足够了,可事实却并非如此。有调查显示:中国人和犹太人的智商是世界各民族中最高的;中国中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世界上最好的。可自二十世纪以来,华人获诺贝尔奖的只有8人,但犹太人获诺贝尔奖的人数却超过了240人,是世界各民族平均数的28倍,是华人获奖人数的40倍。另外,华人在涉及创造性的各种世界比赛中获奖也很少。再进一步通过对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其他高成就者的自传、传记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取得高水平成就需要的心理条件主要有:(1)对自己感兴趣事物的巨大的内在兴趣和高度热情;(2)不可阻止的、自发的学习行为;(3)强烈的成长动机;(4)反潮流精神;(5)独立性、创造性、求新求异性;(6)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坚韧精神。
我国几千年来的儒家传统文化只从第六条来要求受教育者,认为学子们只要刻苦、“头悬梁,锥刺骨”就能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对上面六条中的前五条都是不支持、不提倡的。鉴于以上分析,为了改善学生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就需要培植可以使第二颗种子也获得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为此,我们应该实施尊重平等教育。
客观公正的对待学生
尊重人格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受到应有的尊重是人类个体基本的精神需求。教师如此,学生同样如此。杜威曾经说过,“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的最深刻的冲动”,中国俗话也说,“好言一句三冬暖”。因为尊重能给人以温暖,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心理上的平衡,使人感到友善,产生信赖感。教育家艾玛逊指出:“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共同讨论,教学才能相长。
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且视同至宝,精心呵护与引导。即使是所谓“差生”,也应该相信他们不是天生就无能,而是一群“才能未被开发之人”。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留级生经过正确引导转变成特长生、优秀生的事例并不少见。陶行知先生也曾经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轻易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意味着扼杀人才;漫不经心的冷眼和讥笑,无异于夺走溺水者手中的救生圈。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诸如他们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短长、潜能和心理状态、家庭状况以及缺失的成因,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估,教师才能避免偏颇,给学生以尊重和关爱。
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在教学中、班级事务的决策上,师生共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即使学生的见解有偏颇,也应耐心地启发诱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忌批评、斥责。尊重学生,师生成为知心之友、忘年之交,可以使学生在信任中奋起,在温暖中敞开心扉。对话、交流是沟通、理解的捷径,教师跟学生对话,要以肯定学生的优点为先、为主,让学生在激励中显示自我,实现自我;触及缺点、错误,要让学生多作自我剖析;出现歧见,要允许学生争辩;出现对抗要作冷处理,善于等待。
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有一次,魏书生老师讲公开课,一位学生将蔡桓公念成了蔡恒公,引起了哄堂大笑。魏老师说:“我发现这名同学有了进步,他开始独立思考问题了。桓和恒是形近字,上课时,该同学没听课,这是他的错,但他能根据桓字的字形,想到恒字的读音,这说明他进行了一番独立思考,而不是遇到不认识的字就不读。如果他经常这样思考问题,肯定会有大的进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天性,调动其天性中的积极成分、遏制其消极成分,使学生沿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
具有良好的师德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要尊重学生,教师还得从提升自身的素质着手。“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教师应严于律己,善于解剖自我,走出心理误区,力争自我超越。教师应该把尊重学生作为检验师德的试金石,为完善自我,提高教育质量做出不懈的努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老师和学生呢?常言道:“有错即改真君子”。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我们要用高尚的精神和人格魅力来争得学生的信服,我们要敢于放下师道尊严的束缚,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重视自己的工作方法及教育观念,建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师生间的沟通,通过尊重、鼓励,唤醒孩子们,塑造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才能使他们成为优秀的人才。
贫瘠之地绝不会长出参天大树,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让孩子心中的第二颗种子在翻新后的清鲜肥沃的土壤上结出丰硕的果实。老师们,让我们努力培植第二颗种子的生长土壤,使之日益肥沃!
作者单位:河南省宜阳县电大教师进修学校

土壤污染的特点 翻新孩子成长的土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8151/318421221847.html

更多阅读

土壤污染案例二 土壤污染的案例

第一次农业普查污染严重工业固体废物每年倾倒丢弃量4914.87万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8.52亿吨,综合利用量18.04亿吨(其中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2124.44万吨),处置量4.41亿吨(其中处置往年贮存量1964.05万吨),本年贮存量15.99亿吨(其中符合环保要

土壤污染问题研究一 土壤污染问题

土壤污染问题研究对土壤污染的忽略关系到城乡差异的问题,人们意识到要保护城市的环境,却无视农村和偏远矿区,在城市里人们关注LPG、关注焚烧厂的错建,都是因为这些问题与市民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而真正有决策权的政府和有影响力的媒体都

不可忽视的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的特点

土壤污染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 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3,4-苯并芘以及由城

室内放射性污染的来源及特点 室内甲醛来源

室内放射性污染的来源及特点一、室内放射性污染的来源室内存在的放射性主要是天然放射性,按照对人体照射作用的方式把放射性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类。外照射是指天然辐射源和人为辐射源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所产生的β、γ射线对人体

土壤污染防治 土壤环境污染防治的思考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土壤污染总体呈加剧趋势,其造成的环境问题也呈现“压缩型”和“爆发型”的态势。  土壤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通过不同的途径输入土壤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的自

声明:《土壤污染的特点 翻新孩子成长的土壤》为网友章鱼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