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的端午一日为例;那就是极传统与极潮的混搭式,所谓的传统,就是端午前一日,我回妈妈家过夜,因为隔天要「早起」,端午当日须早起,陪爸、妈晨起一柱香,敬天地、谢鬼神,在我家过节十分神圣,仪式万分复杂,都只为了守护我妈妈敬天谢地的心!而极潮的方面,就是可以尝到各种变化万千的粽子口味,妈妈亲手做的北部粽,南部朋友送来的南部粽,还有碱粽、客家粽,甚至还有目前南部屏东流行的一口粽。
说到过节,台湾人一年过三大节;端午、中秋、春节!逢此三节,拿奖金、放假、回乡、送礼!于是乎全民卸下劳务,集体走上节庆的舞台!端午节在台湾是放假的,当天最受欢迎的礼物当然也就是粽子。
这是正宗北部粽,也是我母亲的作法
台湾的粽子以中部浊水溪为地界,分出了南部粽、北部粽两种口味与作法,其口味、做法不一而足,就像台湾人庙宇文化符号之一的电音三太子被潮流化了一样,一种融合了传统与「潮」的过节方式在台湾彻底的被实践了!简单而说,台湾北部作法是将糯米浸泡于水中,沥干后用油炒香,并加入五香粉、胡椒粉、酱油等调味料。米蒸熟后类似于台湾美食之一的「油饭」,再以竹叶包裹填馅,再一次使入味;而南部粽作法又不一样,南部粽又称水煮粽,作法是用纯白糯米浸泡后加瘦肉、五花肉、香菇、鸭蛋黄、红葱头、花生、栗子等,比较讲究的还有加鱿鱼、虾米,馅料须先行腌制,以粽竹叶包裹,入大锅中,以大火水煮,中间或添冷水一至二次,持续加热至熟透,费时大约一时半至两小时。
选用长糯米以竹笼蒸熟,米最好是选用旧米
大颗饱满的栗子,包在粽子里还得不软烂,这需要功力
炒好的香菇对半切片
不能少的红葱头,母亲都是自己亲自炸的,酥、香!
已拨好壳的干虾米,在熟悉的市场老店买来的
饱满带油沙的咸蛋黄,同样是市场买来
卤肉,北部粽少了这一味,就如同舞台没有主演一般,乏味。
「一颗粽子」与「一艘龙舟」则是端午节庆舞台上的灵魂角色。这出戏,早在节前一个月就开始演上了!从饭店到商场,为了迎合节气、创造商机,无不在「一颗粽子」上大作文章,绞尽脑汁创造出一颗出奇制胜的粽子,以蠃得媒体青睐!媒体则极致铺陈,从棕子外型尺寸到奇特饀料一一着墨,末了总有一颗粽子脱颖而出,拔得头筹,成为当年的粽王,这颗粽王从此得道升天,至少在人间风光一年!但无论这颗横行天下的粽子抢?多少风头,其威力还是抵不过妈妈亲手包的。
蒸熟的糯米拌入卤肉汤,这工程通常需要两人一起大锅搅拌
趁著米饭拌入汤汁热呼时,以木杓快速搅拌均匀是重点
在台湾,端午赛龙舟是年度大事,早从在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便有龙舟竞渡,古称「斗船」;演变到今日则成为全民运动,记得小时候逢端午,电视一定会转播龙舟赛,如今的龙舟赛已演变成各单位机关表演的一部份,而商场往往会举办「立蛋」活动,在端午当日正午,号称是一年之中唯一可以将鸡蛋立起来的时刻,依造民众参与立蛋站立的时间为胜负,胜者通常可以获得商场提供的大奖,虽然立蛋习俗在科学上的根据也有说法(见备注),但我宁愿相信是节气所致,台湾人依然乐此不疲,将传统习俗寓于娱乐当中,我想这也是台湾人喜欢热闹的心态所致,保留文化之余,倒也不乏乐趣。
台湾人对端午的印象,百分之九十其实都是粽子的滋味,在比较乡间的地方,往往一早就会看到妈妈们扛出大锅,三三两两群聚一起包粽子,或话家常或聊是非,在充满氤氤热气大锅中飘散的粽叶香,也是异乡游子们记忆的味道,其实,不论哪一年媒体报导端午的粽王多么新奇丰盛,在我自己的心中,每年陪着母亲在厨房吃亲手包的粽子,才是任何粽子都无法比较的好滋味。
每颗粽子都必须包入扎扎实实的内馅,这样的粽子才极品
热气伴著粽叶香随著竹蒸笼窜出,是每年端午的味道
来一口正宗家乡的北部粽,抚慰了我游子的思乡
备注:立蛋的由来
立蛋的习俗来自4000多年前,在传说中的春分时节立蛋最容易立起来,因为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都一样长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竖蛋。重要的是,鸡蛋的蛋壳表面高低不平,有许多突起不平的小地方,只要找到好施力及粗糙的地方,蛋就能立起来了。
其次,端午节立蛋的说法有另一说,那就是因为端午节当天,太阳照射在北半球,中午太阳引力与地球引力互相拉扯,使得立在地上的蛋很容易就能达到平衡站起来,不过我对这说法迟疑,毕竟透过引力将蛋立起来感觉夸张了些!无论如何,立蛋还是依于节气而生的习俗,也是挺有趣的。
照片=贴布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