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04月10日 20:30:18分享人:妳長茬峩訫仩来源:互联网24
在历史上赐人死罪都是说的“秋后问斩”,那么古代为什么要秋后问斩?秋后问斩又是什么意思?爱华网网来为大家解答~秋天有杀机 中国古代死囚为何“秋后问斩”?早在汉代便有“秋冬行刑”的规定,除谋反、谋大逆等罪犯即时处死外,其他的死囚均待秋季霜降后至冬至前进行。 那为什么古人对犯人执行死刑要选择秋冬季节,而不选择春夏呢?古人认为,春夏两季万木葱茏,正是植物和动物生长的季节,是一切生发的季节,这个时候是不能起杀心的。而秋冬季节一片萧瑟的景象,为了顺应这个肃杀之气,古人就选择这个时候对犯人执行死刑。这个问题可以从《黄帝内经》中的东南西北方位图看出,春天是生发的,而秋天却是收敛的,春天不能有杀机,而秋天就可以有杀机。
秋属西,西代表收敛 那秋后算账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北方的农作物每年只耕作一次,所以秋后农作物收割后就有了经济收入,而在这一年中欠下的费用就可以在秋后算清了。现在北方的一些农村,农民常在一些小的经销店购买生活用品,经常到秋收后一起结算,这就称为秋后算账。秋天在五行中属于西,西代表收敛,这个时候也是收钱的时候了,也可以这样理解。
死刑的规定在秋季 汉代法津规定,刑杀只能在秋冬进行,立春之后不得刑杀。唐、宋律规定:从立春到秋分,除犯恶逆以上及部曲、奴婢杀主之外,其他罪均不得春决死刑。清代规定,经朝审应处决的犯人,也需在秋季处决。 西汉时期行刑的时间在农历九、十、十一、十二月,到了唐代,死刑执行的时间定在十、十一和十二月。唐代这一规定一直为后世采用,直到清末。因为古代的死刑一般都在秋季,所以古书上和历史剧中都经常有“秋后问斩”这样的话。
春季不宜用刑,甚至可能遇赦 《魏其武安侯列传》是司马迁《史记》中的名篇,作品叙述了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蚡(fen)之间的矛盾斗争,既曲折地反映了汉武帝(前140~前86)与其祖母窦太后、其母王太后之间的斗争,也深刻地反映了重黄老刑名的西汉初期,向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西汉中期过渡的复杂激烈的斗争。 虽然同是外戚贵族,但是窦婴凭借赫赫战功获得了爵位,田蚡以裙带关系平步青云,窦婴为人正直、忠于汉室、不贪钱财;田袜则善于权术、专横跋扈、贪婪骄奢。结果因汉武帝依违其间,不主公道,窦婴遭田蚡陷害。 终于在元光五年(前130年)十二月(农历)的最后一天被田蚡杀头示众干渭城,田蚡之所以急杀窦婴,是因为按当时制度,春季不宜用刑,甚至可能遇赦,这就是古代的“秋冬行刑”的制度。 我国历史上,有关“秋冬行刑”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月令》“仲春之月……毋肆掠,止狱讼”。

符合天意,顺应四时 古时候,由于科学文化的落后,人们不能正确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认为在人类和自然界万事万物之外存在着一个能支配万物的造世主。灾害、瘟疫、祥瑞、丰年都是上天赐予的,因而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天意。 设官、立制不仅要与天意相和谐,刑杀、赦免也不能与天意相违背。春夏是万物滋育生长的季节,秋冬是肃杀蛰藏的季节,古人认为,这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则,人间的司法也应当适应天意,顺乎四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8351/173593098278.html
更多阅读

〖野史乱弹〗你知道八月十五为什么要吃月饼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七、八、九这三个月为“秋”。一年分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个月,因此,这秋季中

【每个女人很漂亮】一个男孩问他妈妈:“你为什么要哭呢?”妈妈说:“因为我是女人啊。”男孩说:"我不懂。"妈妈抱起他说:“你永远不会懂得。”每个女人都漂亮一个男孩问他的妈妈:“你为什么要哭呢?”妈妈说:“因为我是女人啊。”男孩说:

对于营销的人,你的产品卖不出去,很多人归结到产品不好,消费者为什么要卖你的产品,消费从自身的消费角度问的问题,更多的是从产品本身的专业角度出发的,一个优秀的营销人员,应该对自己的产品了如指掌,消费者因为你的专业才买你的产品,而

南怀瑾老师讲述:古人为什么要为父母守孝三年呢?【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这提到我们中国的古礼,这个制度,现在改变得很厉害了,历史时代到底挽不回的,我们不要去管现代的情形了。孔子当时,是比较保守

斩首是古代执行死刑的手段之一,就是杀头。所谓枭首或弃市其实也都是斩首,只不过枭首指斩首后把人头悬挂在高竿上示众,弃市指将囚犯在闹市处死。从秦时起斩首正式列入法典。隋代以后直至明、清的死刑执行方式主要是斩首,它的处罚程度比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