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笔者有着同样旅游兴趣和爱好的老伴,参与了国庆长假中的一天的小园林寻访。不好意思让她跟着笔者尽看些年久失修的“控保建筑”,行前先将目的地定在赢得“世遗”美誉的“艺圃”,她还是初次前往。
之前嘛,自观前街始,朝着“艺圃”的方向,走到哪儿算哪儿。
路过“太平天国军械所”。改为“和平里书场”的大厅西侧备弄的门敞开着,一喜,可为上次没去成的后几进补补课。
里面的住户有的开始搬迁,搭接的脚手架横七竖八,显然正在修葺、恢复。至于将来的前景、用途,现有的住户也说不出个子卯寅丑。朝着这栋两百余年历史的古建筑(中间肯定有过维修、改造)拍了几张照片。
住户说,这十余阶的木楼梯已经一百多年,至今还挺结实。
(楼梯)
沿途又经过一栋“控保建筑”——马大箓巷26号。老伴兴致勃勃地向住户问这问那,而笔者只顾着拍照。如果不仔细考证,看起来还是一样的花窗、一样小天井、一样的砖雕门楼(可惜上面的刻字以被铲掉)。
来到包衙前的“敦仁里”,红砖砌筑的门楼中透出典型的欧陆风情,在众多粉墙黛瓦的建筑群中,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但巷子内一家家的石库门后仍然是中式的木构建筑,同样缺乏上下水和卫生设施。不过可喜的是已经由地方政府出资改造,谈起来住户们还是挺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