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王攘夷运动 尊王攘夷运动 尊王攘夷方略是谁确定的

尊王攘夷运动

尊王攘夷是一种最早出现在中国春秋时期的救国运动,当时的周平王东迁之后,权威开始了减弱。此时华夏面临了空前的危机,北方的山戎和南方当时被成为蛮夷的楚国都开始了对中原你的入侵。但是周天子无力应对,中原周边的一些稍弱的诸侯国大多被敌人蹂躏,华夏文明的存续迎来了一次挑战。

周平王

因为齐国有了一个圣明的君主齐恒公,而且他的旁边还有一个善谋的大臣,管仲。齐国在这两个人的合力之下,国力是蒸蒸日上,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实力都是一路上升。所以当管仲看到中原面临如此危机,就建议齐恒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帜,出兵讨伐外族,齐恒公也采纳了意见。

公元前663年,山戎攻打了燕国,齐恒公接受了求救,发兵击退了在燕国的山戎。公元前661年,又一次出兵帮助刑国赶走山戎,并为刑国重建了国度。后又为卫国报了,杀君之仇。在这次尊王攘夷中,齐恒公是打出风头,无论是武力还是礼节上,都让天下诸侯为之折服,不久被周王封为诸侯之长,天下以齐国为首。可以看出,齐恒公在尊王攘夷的旗帜下,取得了巨大的政治利益。

“尊王攘夷”后来也成了一种复杂的政治术语,也被朝鲜和日本使用过。公元十七世纪,明王朝覆灭,满清入主中原。本来是明朝附属国的朝鲜就有这个“尊王攘夷”的声音。“王”就是帮过朝鲜击退了丰成秀吉率领的侵略军队,“夷”就是满清。海洋隔洋的日本,在幕府末期,随着美国打通了日本的贸易关口后,尊王攘夷一度在日本盛起,只是古老最终阻止不了新时代的到来。

尊王攘夷方略是谁确定的

当北方的山戎侵扰了刑国后,还将刑国的都城毁掉。管仲省时度势,认为中原个诸侯国都是一家,应该亲昵相处,而山戎嗜血杀人,疯狂抢掠,是对华夏的一大祸害,应该一致对外。所以管仲对齐恒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建议,齐恒公在经过思虑之后,接纳了意见,开始了他合法合理的走上春秋首霸的征途。

齐恒公

尊王攘夷运动 尊王攘夷运动 尊王攘夷方略是谁确定的

再经过多年的南征北讨后,齐恒公率军帮助燕国、刑国还有刑国击退了肆掠的山戎。齐恒公又率领多国联军,南下讨伐时常北上侵略中原的楚国。而且楚国也在巨大的军事压力下,被迫向周天子进贡,并且加入了以齐国为首的诸侯联盟,承认齐国春秋首霸的地位。这些归咎到一点上,就是管仲提出的和齐恒公确立的“尊王攘夷”带来的好处。

齐恒公是姜子牙的第十二代孙,是齐僖公三个儿子中最小的。当年齐僖公即位后,是为齐僖公。齐僖公昏庸无能,因为和鲁国姬妾私通一事被发现后,具有远见的管仲和鲍叔牙提前将公子纠和小白护送出齐国避难。后来齐国发生政变,齐僖公公孙无知杀,无知自立为君,但是不久公孙无知被雍林人杀。公子纠和小白急忙往齐国赶去,以继承君位。途中管仲一箭射中了小白的带钩,小白乘机装死,让管仲误以为小白已死。消息传到公子纠那边后,公子纠一行人就缓缓向齐国进发。没想到小白已经提前赶回齐国,成为了齐恒公。

齐恒公派兵大败拥护公子纠的鲁国,并逼鲁国杀死了公子纠。这时候齐恒公不计前嫌,听取了鲍叔牙的举荐,将管仲收为己用,并任命为国相。这才有了后来一个提出“尊王攘夷”的方略,一个拿定主意确立了这样的方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8451/10219534748.html

更多阅读

不动明王不动尊菩萨 不动尊菩萨吊坠

不动明王亦称:不动使者或不动尊,即不动尊菩萨(梵文:अचलनाथAcalanatha),佛教密宗五大明王主尊、八大明王首座,大日如来的教令轮身。在镇守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的五大明王中,为镇守中央方位的明王,也是著名

胡服骑射 规模型企业的“胡服骑射”与“尊王攘夷”

为何古人有“一将难求”的感慨却没有“一相难求”的困扰?为何将领如果挨骂通常因为能力原因被骂无能,而宰相挨骂通常因为人品原因被骂奸相?因为将领处在完全竞争市场中,需要克服诸多不可控因素取得对外的胜利,简直神一般的存在;而宰相则

声明:《尊王攘夷运动 尊王攘夷运动 尊王攘夷方略是谁确定的》为网友坏坏男孩有点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