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育笔记 教育笔记 教育笔记_教育笔记

中午值班,总是有那么几个孩子不睡觉,叫人很伤脑筋,若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帮

小魔怪们断然是不会理你的。拒绝校园暴力的同时又恨的牙根痒痒。到现在,用什么警察叔叔,捡破烂的老早就吓唬不住了,现在的小孩谁还怕这啊。

对于这件事还真想了不少办法,比如夸奖,某某小朋友表现很好,老师一说就睡了。夸多了,就麻木了。再比如奖励,如果小朋友睡得好,奖励一块奶糖。可是长此以往,牙也该出问题了,还有那个小朋友会对一块糖抱着期待呢?再比如利诱,表现好的小朋友下午就先带他去做游戏,可是万一阴天下雨就行不通了。

那次中午值班,孩子们刚刚躺下,嘴巴安静下来,手脚却不安分的乱动,我一边转悠一边翻看刚发的《字宝宝乐园》,这本书里面很多好的儿歌,翻看的同时顺嘴读了出来,并跟孩子说,我读儿歌给你们听,但是我只念十次,念完了还没睡的小朋友起来背儿歌!谁想,读了几遍之后发现有的孩子已经能背过了,再读几遍那些个调皮孩子孩子们竟然都睡了……

当时真是有点哭笑不得,不过倒是由此发现了这个方法,试着用了几次,发现真的很有用,孩子们不但学了儿歌,还能按时入睡。推荐给其他老师,他们也都说这个方法很好,大家不妨都试试吧!

幼儿园离园组织有感

--小小窗口,大大学问

时间: 2011-7-28 作者: 俞静 单位:浦东新区冰厂田幼儿园

离园环节是幼儿一日生活的最后环节,我想它不仅仅是幼儿告别老师、告别同伴,它应该有更丰富的内涵、更广泛的作用。幼儿园的离园活动一直是一个展示的窗口,是家长经常接触的并可以看见的教学活动,离园活动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家长对班级的印象。那么,在离园环节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其实在我工作的几年生涯中,在来离园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中也遇到过困难、发现过问题,还有就是在这些问题困难中反思、解决,找到良好的契合点。所以就在这里说说我小结的一些离园小妙招。

离园小妙招一:《再见还要拍拍手》

案例(小班):

家长一来接,孩子就如鸟兽散般,教室里开始嘈杂了起来。我努力的和每个孩子打招呼告别,过了一会儿,阳阳妈妈来接了,她问:“我们阳阳呢?”我清楚地记得阳阳是和我打了

招呼再见然后走的,但是谁来接她我有些记不清了。我忙说:“阳阳已经被接走了,你打个电话到家里吧!”最后果然是爸爸早下班就来接女儿了,没有通知妈妈。事情总算过去了,但是看着阳阳妈妈的背影,我有点不是滋味。我在想这样的事情是不应该发生的,特别是对于幼儿的安全的措施,在这里是有所缺失的。

第二天,游戏时间,有个小女孩跑到我这里说要和我拍拍手,其他孩子看到了纷纷模仿也和我击掌,大家都很高兴。我灵机一动,对于小班孩子模仿是他们的天性,如果每天让他们在离园的时候和老师击掌并告诉老师是谁来接,这样就可以使得安全的系数高了许多。当天下午我就和孩子们说了这个小小的要求,孩子们觉得很有趣,离园的时候争着和我击掌说道别。以后的日子里再也没有发生过上面的事情,我都能告知家长孩子的行踪。更让我惊喜的是他们还开始用别的方法和我道别,拥抱、飞吻等等,就连最最胆小的小圆也能开心的和我拍手道别一点也不害羞。

分析:

小班的幼儿在离园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和孩子情绪的安抚问题,所以在小班的孩子进行离园的活动时候,就是以角色游戏的情景结束比较的合理,这样可以让孩子能够不用在家长还没有到,而产生焦虑的情绪,可以在情境中进行后续的活动。

同样的小班的幼儿是以模仿为主进行发展的,所以在上面的案例中我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了关注并运用到离园的活动中,这样让孩子就向是在游戏中向老师进行道别,小班幼儿非常的乐意,同时让家长也觉得孩子能够主动、大胆地和老师进行互动,效果是很理想的。对于家长来说其实幼儿刚到幼儿园的情绪最为在意,当他们在来接孩子时看到的是笑脸,是与老师一起玩玩具,这样的情境对于家长是一种心安,鼓起的是对老师的信任。 离园小妙招二:《小小值日生》

案例(大班):

“老师我可以玩玩具吗?”大班的孩子在离园的时候就是喜欢玩玩具,和同伴一起。而且家长来了,他们也不愿意马上离开,特别是两个好朋友那更要在一起玩很久,最后是老师关灯、家长催促了才离开的,别的孩子看到了也留得晚了。其实一段时间我很困惑,如何将这样的情况改善过来呢?后来我发现了我们大班的孩子特别有任务意识,对于给他的一个任务他总是非常愿意完成,而且有了强烈的竞争的意识。所以我就要求每个孩子能够在家长还没有来接的时候,就找找“教室的碴”,哪里还有比较乱的地方,大家来整理,比较一下哪个地方在整理得比较干净。

分析:

对于大班的幼儿年龄特点来说,是幼小衔接的阶段,对于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是需要重点培养的,在离园的时间段同样可以进行这样的指导。大班幼儿对于同伴和幼儿园环境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喜欢在幼儿园中的环境进行游戏和同伴之间的交流,所以会出现上面的情况。把这变换一个思路就成为幼儿一个自我服务、相互良性竞争的小平台。这样让孩子同样在一个环境中既能够养成良好的整理、取放的习惯,同样也可以将大班幼儿的特点进行很好的诠释。

由此可见,在离园这一环节中隐含着幼儿生活技能的掌握、生活习惯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其实离园活动作为画龙点睛的一笔,在一日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从一个侧面向家长反映了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是家园互动的一个窗口。那孩子们经过一天的游戏、生活、学习后,竭力寻找一个放松自我的机会,因此在下午等待家长来接的过程中,显得比较兴奋。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既自主又有序地进行离园活动。我们做了以下的尝试:

1、关注小班安全与生活

? 家园的互动:微笑的有礼貌的与每个孩子、家长打招呼,简单的说说今天孩子的吃饭、学习的情况。(建议:对幼儿的自理能力的方法和初步保护自己的措施与家长进行交流) ? 老师的指导:针对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弱、依赖性强的特点,在幼儿离园换鞋子、穿脱衣服的时候,鼓励孩子自己动手试一试,经常以鼓励表扬的方式激励幼儿,并用儿歌的形式指导幼儿。有的祖辈家长比较的溺爱孩子,看到这种现象我们会以聊天的形式告诉这些爷爷奶奶什么样的教养方式才是真正对孩子有帮助的。

? 离园的游戏:创设情境的游戏环境的一角,幼儿可以在这个地方自主的进行游戏,以角色游戏为主,使幼儿减小焦虑感,增加喜欢幼儿园的情感,以及社会意识的萌芽。

2、促进中班自主与独立

? 家园的互动:说说今天孩子的进步点或改进点(建议使用记录本把孩子今天的一些表现进行记录,然后在每天离园前与不同的家长交流,让家长体会老师对于孩子的观察仔细以及高度的关注度)。

? 老师的指导:离园时人数相对比较少,没有拥挤和等待,孩子们可以任意选择活动,就可以选到到平时选不到的玩具和材料,或同时可以选择多种材料。但由于这个自由度比较大,因此在活动前要和孩子讲好规则。比如,不管操作什么材料要认真;选了多少种材料,操作后要一样一样的送回去;更换另一项活动时要轻轻的。如果谁违反的规则,就只能到老师指定的一个地方玩一种,不能再自己选择了。孩子们都想玩玩这个,操作一下那个,因此,只要老师稍加提醒,他们就能很好的进行活动。

? 离园的游戏:我们在白天很难抽出时间让孩子来进行一些建构游戏,但建构游戏对孩子发展的作用也是相当大的。因此,下午可以拿出一整段的时间让幼儿来进行建构游戏。我们基本上是利用塌塌米的空间让孩子来搭木头积木。

3、鼓励大班合作与自我服务

? 家园的互动: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幼儿园中学习、书写、交往以及注意力等的内容,给予一些幼小衔接的建议和指导,探讨关于幼儿习惯、能力的问题(建议:有相似问题的家长可以共同与老师进行交流与讨论。)

? 教师的指导:活动了一天的教室总是有些凌乱。组织幼儿适当的劳动,既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又愿意为大家集体做事。比如:教室中各种区域的材料,虽然孩子每次玩完后都会物归原处,但难免会有一些凌乱或材料收拾的不整齐,因此,下午离园的时间把孩子分成几个组,分别来整理各个活动区,一点一点的整理每种活动材料,有坏了的或旧了的就休整好或仍掉,整理好后,孩子们就可以在自己整理的活动区玩一会儿。因为,是他们自己辛辛苦苦整理好的,所以他们再玩各种材料的时候就会很小心、很仔细。

? 离园的游戏:结合主题活动或当天的教育活动来开展进行一些相应的活动。比如:活动后的延伸活动,白天进行了一个语言活动、英语活动或游戏,在离园时可以请幼儿做领读

员或游戏组织者,就可以让幼儿根据当日进行的学习活动进行复习和巩固,同时也能让家长了解相应的幼儿园生活以及对于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提供了机会,同时符合大班幼儿年龄阶段的特点。

其实,对于离园活动的组织和实施都是基于对孩子从整个一日活动的完美的谢幕,这个谢幕是家长天天看到,孩子天天感受,老师天天经过的。所以合理的运用各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以及班本的特色进行操作和实施,对于家园的良好的互动和谐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与家长交流的主要途径之一;家长侧面了解幼儿园生活和老师教育理念;幼儿和老师增进感情;幼儿发展相关的行为和习惯等等。希望在以后的离园活动中以小见大,通过这个小小的窗口进行更加全面合理的沟通与完善!

室内环境布置十要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因为环境以它特有的无声的形式,对幼儿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实践中,我们得出:室内环境布置在形式、内容、过程、材料、作用等方面要做到“十要”。

一、 要充分利用“三维空间”,要在环境布置的“立体性”上大做 文章。

我们主张在地面、墙面和空间,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接受各种知识或信息刺激的机会和条件,以发挥幼儿无意识学习的能力,发挥环境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让幼儿自觉地吸收知识、接受熏陶。

二、 墙面布置的高度要科学,要适合幼儿的特点。

以前,我们室内的墙面布置大都在离地面90公分以上,通过实践,我们认为那样的高度对幼儿的发展来说不合适,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不利于幼儿观察,二是不利于幼儿参与,三是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以前墙饰过高的原因之一,是怕幼儿伸手抬脚触及墙面,而破坏画面。我们说,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采取回避的态度,如果墙面上的画幼儿伸手可及,他很有可能去摸一摸,拉一拉,教师只要注意在平时对幼儿进行正面引导,幼儿就会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养成爱护墙饰的良好习惯。

三、 环境布置要讲究艺术性,要重视审美效果。

环境布置要做到适度、得体。适度就是不能太多,多则杂,杂则乱。得体就是说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需要,要做到恰到好处。在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和条件的同时,还要少而精。只要做到适度、得体,才能使环境布置具有赏心悦目的审美价值,在视觉上给人增添一份开阔、亮堂、舒畅的感觉。

四、 环境布置要追求教育意义。

环境布置不能一味地讲究美观、华巧,而远离幼儿生活实践。布置环境时,要认真研究幼儿的兴趣、生活实际、理解能力,才能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五、 环境布置要推陈出新。

环境布置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应随季节的变换和教育的要求经常更换,让幼儿常见常新。

六、 要尽量减少说教的因素,多给幼儿提供各种展示能力的机会。 比如,我们可以布置有情节的图画,引导幼儿讲述;可以用幼儿的美工作品来布置,表现他们的创造才能;可以布置出神奇的太空世界,让幼儿的想象插上翅膀,发展幼儿的思维等。

七、在环境的布置过程中,要多让幼儿参与。

以前,我们这方面做的不够,自从我们降低了墙饰高度,并引导幼儿动手动脑、积极谋化、亲自参与以后,觉得让幼儿参与设置环境有两点好处:一是幼儿参与环境布置的过程就是幼儿获取新的知识经验、锻炼双手技能的过程。二是幼儿看到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布置出了这么优美的环境,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特别珍视自己的劳动成果,对自己布置的环境有一种钟爱和亲切感,养成了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八、在环境布置的材料上,要提倡勤俭节约,废物利用。

能利用的无毒无害的废物种类很多,来源广泛。我们的做法是争取家长的支持,发动幼儿搜集。这些材料不用花钱,家长看到孩子们用废旧物品做出了这么多精巧的东西,自然会支持。

九、环境布置要注意自然物的作用。

春天到了,可以在玻璃瓶里养些小蝌蚪,在小盆里盛上土、洒上几粒种子……一方面,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通过自己的亲自体验获取了知识经验,另一方面,培养了幼儿的劳动习惯。同时,动物、植物又可以给活动室增添一份生机,可谓是一举多得。

十、要充分发挥环境布置的作用。

仅供观赏的环境布置,其作用是有限的。活动室布置好后,要依靠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去认知,在创设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环境,使环境尽可能地转化为适合幼儿的教育因素,从而实现环境教育的价值,否则的话,就形同虚设,环境布置的作用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最伤孩子自尊的4句鼓励话

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大多数父母都十分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但不知道爸爸妈妈们是否意识到,鼓励性的言语说得不恰当也可能破坏了孩子的自信心呢。这里我们列举了几种听起来没错,但实际上对孩子成长不利的鼓励之辞,希望引起爸爸妈妈们足够的重视。

“妈妈完全了解你的感觉”

女儿从幼儿园回来,会和您抱怨她的小伙伴“太自私”,这时妈妈也许会说:“妈妈完全了解你的感觉。”事实上,你不可能了解她的感受,因为她是你心爱的孩子,你心疼她,你怎么可能完全了解她的感受?自然,你是想告诉她,妈妈理解她,并且想让她知道愤怒、难过之类的感受都是正常的。但是,你这样的安慰更容易激怒孩子,孩子会觉得你这么说是觉得他经历的事情很正常,她的不快不仅没平息,很可能,以后她什么都不愿告诉你了。

正确做法:从问一些简单的问题着手,了解事情的全过程及细节,让孩子觉得自己被理解比简单的安慰有效得多。

“你是最棒的”

如果总是用“最漂亮的”、“最可爱的”、“最能干的”这样的词鼓励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会令孩子对自己期望过高,以致不能承受。而且,孩子同小伙伴一比较,发现“玲玲跑得比我快”,“露露唱歌比我好”。她渐渐发觉她并不是样样都比别人好的。心理学家做过一项调查,发现盲目夸大地表扬孩子会导致孩子的自我怀疑,令孩子不自信。只有恰当的符合事实的表扬和鼓励才会真正对孩子有益。 正确做法:不要再不切实际地表扬孩子。“今天真漂亮”比“你是最漂亮的”合适得多。“这个故事真有趣”比“你讲故事是全班最棒的”更合理。

“我想让你知道,爸爸妈妈今天下午吵些什么”

父母吵架的时候,让孩子听到了,妈妈想对孩子作一番解释,便说:“我想让你知道,爸爸妈妈今天下午吵些什么。”在这个开放的年代,我们有时候让孩子知道得太多了。没错,听到父母发生激烈争吵孩子会害怕、不快,但是把大人之间的事全盘托出反而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担忧。在他们的小脑瓜里,生活就像他们在电视里看到的那样混乱、易碎,父母或许觉得激烈的争吵不过是漫长婚姻道路上的一点小波折,孩子却马上会跳到最坏的状态:我们的家要散了,爸爸妈妈不要我了。

正确做法: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刚才火气都太大了,这跟他没关系。因为听到父母在大吵,孩子跳出来的第一个念头是这争吵是不是我引起的?爸爸妈妈还会和好吗?然后,在孩子面前同你的配偶来个简单的拥抱或是说句调侃的话,这样孩子才会放心,觉得警报解除了。

“你这样子就很好看啊”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闷闷不乐,因为同伴嘲笑她有个大蒜鼻子。这时妈妈也就会说:“你的鼻子挺漂亮啊,妈妈就喜欢你这个样子。”妈妈不过是在宽慰孩子,告诉她无论她长得什么模样,妈妈一样爱她。但是这其实等于告诉孩子她担心的东西是真的。事实上,二三岁的孩子就开始注意自己的长相了。到了五六岁,他们会同别人比较,然后,会抱怨:“我的腿太粗了。”“我是不是太矮了?”你告诉他:“ 你这样子就很好看啊。”可能令他怀疑自己的判断力,他会用你告诉他的标准去看周围的人。他也可能觉得你不理解他的伤心,会一个人把不快压在心底,不再对你说什么,在今后的社交中出现心理障碍。

正确做法:如果孩子觉得自己哪里长的不好看,先问问他,是不是在和谁做比较。然后可以同他讨论,看看能不能帮他。如果孩子觉得自己不如同伴高大,可以告诉他各人有各人漂亮的地方,如果真的想高大一点,可以鼓励他多去打打篮球,学习游泳。当然,有时候对于孩子的抱怨我们实在无能为力,在那种情形下,你可以对他的不快表示理解,千万不要置之不理。

激发孩子想象力五大妙招

导读:知识越多想象就越丰富吗?这不一定。如果儿童从小不把知识学活,不会联想,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他只能再现过去曾感知过的形象。所以要激发儿童的好奇心,鼓励他们问几个为什么,引起他们思维活动的兴趣。实践证明以下五种方法,可为促进幼童想象力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小班教育笔记 教育笔记 教育笔记_教育笔记

听音乐:放一段孩子较易听懂的乐曲,让孩子想象乐曲表达的情景,并将这一情景说出来。

补画面和画意愿画:补画面是画一幅未完成的画,让孩子去补画其余的内容;意愿画是让孩子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不要硬行规定画的主题和内容。

由说到想:向孩子提供一些特定情景,让孩子去想它的具体情况,如问孩子“天下大雪了,外面是什么样啦?”等等。

“你将怎么办”:向孩子提供一个问题情景,让孩子想出各种解决办法,如“走路遇到一片水洼,你将怎么办?”

续讲故事:给孩子讲故事时,不要都讲完,可以中途停下来让孩子去想象故事的结尾。

孩子没有主见怎么办

从众心理,表现为人云亦云,随大流,没有自己的主见,缺乏个性和自信。那么,怎样转变

孩子的从众心理,帮助他成为一个有主见的孩子呢?

1、 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孩子看

不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干什么都行,总觉得不如别人,对自己力量的认识和可能达到的成就估计很肤浅,不稳定,完全从属于别人的评价。因此,做父母的要以肯定的语言评价孩子的各方面的表现,切忌以怀疑或否定的语言对孩子说话,如“你看×××做得多好”,“你看×××穿的衣服多好看”等。这很容易使孩子怀疑自己的力量,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导致孩子要

向别人看齐,加重了孩子的从众心理。

父母要不断丰富孩子的知识,从各方面提高他的能力;创造条件,使孩子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孩子的事情让他自己做,对他做的事情,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增强他对自己的认识,

从而相信自己的力量。

2、 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孩子年龄小,道德观念尚未完全形成,是非判断标准还很模糊,他们主要是按自己喜爱和厌恶的情绪来判断人物和事物的是与非。孩子模仿性强,控制能力差,往往不分好坏,看别人怎样,自己就跟着别人学,难免会有些不当的言行。对此,家长既不能忽视也不可羞辱惩罚。恰当的做法是耐心地正面诱导、纠正,使孩子通过成人对其行为、言语的评价,逐步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是非,从而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如孩子听见某些人说了脏话,于是就跟着学,这时父母需要解释清楚,这句话是骂人的话,不好听,不文明,不要学说等。这样屡经疏导,

幼儿便不至因从众心理而仿学不良行为,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孩子有了自信心,又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做事就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盲目地随从别人。关注孩子从众心理的种种消极表现并引导其向积极方面转化,对形成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有

着重要意义。

最近在看一本书《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美,蔡真妮著)里面有一段美国人家里常用的101句赞美词,他们会把它贴在冰箱上, 门上,起居室等显眼的可以随时看到的地方!这些父母每天都会对孩子说些赞美的话,也会给孩子拥抱和亲吻,“我爱你”更是随时挂在嘴边!

之前我们鼓励小苗的时候也就是“你真棒”,“你太棒了!”看了这本书以后,才发现原来表扬孩子的话可以如此丰富多彩!

1. Good Job! 干得好!2. Excellent! 太出色了!

3. You tried very hard. 你很努力了。4. You’re so sweet. 你真贴心。

5. Thank you. 谢谢。6. Good for you!这对你太好了!

7. I can see the progress. 我已经看到了进步。8. You’re special. 你是独特的。9. Wow!哇!( 叫绝声 )10. I trust you. 我相信你。11. That’s amazing!这太令人惊叹了!12. How nice!多好啊!13. Great!太伟大了!14. You’re adorable. 你真可爱。15. I’m proud of you. 我为你骄傲。16. I knew you could do it. 我知道你能做到。17. Awesome!了不起!18. Super!好极了!19. You’re a good helper. 你是个好帮手。

20. You’re exciting. 你真令人激动。21. You’re beautiful. 你真美丽。

22. That’s incredible!简直令人难以置信!23. How smart!多聪明啊!

24. Well done!完成得很好。25. Beautiful work. 完美的工作。

26. You made my day. 你给了我美好的一天。27. You are so

responsible. 你真负责任。28. Let’s try it again. 让我们再试试。

29. You really tried. 你尽力了。30. You’re so creative. 你太有创造力了31. Great work!做得太好了。32. Fantastic!太奇妙了!

33. You can do it!你能做到!34. Bingo!做对了!

35. You figured it out. 你解决了问题。36. That’s the best. 这是最好的。37. You did that very well. 你做得非常好。38. Good learning!掌握得很好。39. You’re a good listener. 你听讲认真。

40. You’re so much fun. 你真是太有趣了。

41. You’re caring. 你有爱心。42. Wonderful sharing. 极好的分享。

43. You’re a winner. 你赢了。44. You’re a treasure. 你真是个宝。

45. Bravo!欢呼!46. You’re wonderful. 你真是太出色了。47. You are precious. 你是宝贵的。48. Remarkable job. 出色的工作。

49. Terrific!太妙了!50. You have a great sense of humor. 你非常有幽默感 。1、提高教师的基本音乐素养。

音乐欣赏不只包括了音乐知识,还包括了对歌唱能力方面的要求以及较强的音乐节奏感、丰富的舞蹈肢体动作。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才能够对音乐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理解,才能够通过协调的动作、优美的嗓音歌唱以及精彩的动作表现来完整地展示音乐的艺术魅力,从而感染沉浸在音乐之中的幼儿,并跟随着教师的引导,循序渐进地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 ①教师鉴赏、分析音乐的能力

教师应该具备鉴赏、分析音乐作品的一般能力。鉴赏、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有多方面的内容。一般情况下,教师应该首先具备把握作品思想内容和情绪性质的能力;其次,能够辨别出音乐作品的基本结构,如:前奏、间奏、尾奏;乐句、乐段及其重复变化的规律等基本情况。

②教师表达、表现音乐的能力

表现音乐的能力是建立在一定的分析、鉴赏音乐的能力和一定的表现技巧的基础之上的。

③教师的基本音乐素质与涵养

除了一般的音乐舞蹈知识以外,教师还应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加深自己对各种文化艺术知识的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素质与涵养。

2、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欣赏音乐打好基础。

音乐是反映人们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欣赏音乐需要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艺术修养。生活经验是感受音乐作品的基础。教师在开展欣赏活动前,应该事先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基础,及时丰富幼儿欣赏音乐作品时必需的知识与经验。 倾听周围环境中的音响:

1、倾听活动室中的声音;

2、倾听庭院、活动场所中的声音;

3、倾听厨房中的声音;(餐具、茶杯的丁冬声、水笼头的滴答声)

4、倾听卧室中的声音;(踩踏地板的声音)

5、倾听马路上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

6、倾听建筑工地上各种建筑机械的声音;

7、倾听在公园、郊外游玩时听到的声音;(鸟叫、风声……)

8、倾听家庭、社区生活中听到的声音。(风铃声、公园里环卫工人扫落叶声)

(2)创设良好音乐环境,让欣赏活动"生动"起来。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创造一个与作品相吻合的音乐环境能有效提高幼儿对欣赏活动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音乐作品的内容创设相应的音乐情境,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触动幼儿的心灵,让幼儿真正参与进来,不由自主地进入音乐的情境之中。

(3)适时适度的介入引导,让幼儿自主参与活动。

在许多教学活动中,常常存在着教师指导过多、提问频繁等问题,幼儿常常失去了思考与创造的时间与机会。要让幼儿真正自主地参与到活动中,教师就必须改变指导策略,看准时机,从中心退向边缘,从控制者的"前台"走向引导者的"后台",适时、适度地介入与引导;及时、恰当地隐退与让位,将活动的主动权归还给幼儿。

(三)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教学策略”。

1、借助语言材料,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2、利用动作材料,帮助幼儿更好地表现音乐作品。

3、运用视觉材料,帮助幼儿更好地欣赏音乐作品。

要求:综合运用多种形式与策略。

幼儿欣赏音乐应是一种积极的活动,而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感受,应使整个欣赏音乐的过程都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其想象活跃,情感有所触动。因此,我们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相互渗透,让幼儿多通道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1、借助语言材料,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语言材料在这里特指含有艺术形象的有声文学材料,如故事、散文、诗歌、童谣等。在音乐欣赏中适当地运用语言材料能把抽象的音乐变得形象化,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与表现音乐作品。

2、利用动作材料,帮助幼儿更好地表现音乐作品。

高尔基说过:"在听音乐时,得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去补充。"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但是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并不差,而且他们都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当音乐响起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运用肢体语言与音乐相渗透被视为一种有价值的欣赏形式。

中班音乐欣赏《玩具兵进行曲》

活动背景:

曲调欢快,ABA结构非常明显,极易感受,活泼跳跃的旋律能激发幼儿的情绪,使他们积极投入活动。而玩具兵进行操练这一情节又深受幼儿喜爱,利用他们喜欢模仿的特点,组织并开展了这次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ABA的结构特点,体验乐曲轻松、活泼的情绪。

2、根据A段乐曲进行操练,并创编各种玩具形象表现B段乐曲。

3、仔细倾听音乐,能根据乐段及时更换动作,动作合拍、有节奏。

活动流程:

1、完整欣赏音乐,熟悉旋律,了解音乐性质。

2、再次完整欣赏音乐,感受乐曲ABA的结构特点,尝试将乐曲分成三段。

3、分段欣赏乐曲,创编动作表现乐曲。

?? ①创编玩具兵的不同操练动作表现A段乐曲。

? ②创编不同玩具形象表现B段乐曲。

4、借助乐曲结构图谱,完整感知三段体乐曲结构特点。

5、教师讲解音乐游戏规则,幼儿跟随音乐完整进行游戏。

活动介绍:

教学活动中,教师调动幼儿多种感官,让幼儿主动操作、感受音乐,引导幼儿把对音乐性质的感受和对音乐结构的理解用各种体态动作表现出来。教师引导幼儿“创编玩具兵的不同操练动作”、“创编不同玩具形象”这两个不同的要求,

将幼儿整齐划一的动作表演与幼儿自由发挥创编整合起来,激发幼儿有目的倾听音乐的兴趣,满足不同幼儿表现的需求,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运用视觉材料,帮助幼儿更好地欣赏音乐作品。

视觉材料形象具体,即可以是在时空中静止的(如图画、雕塑等),又可以是在时空中流动的(如录相、可活动的教具操作等)。音乐是流动的,稍纵即逝。我们可以通用提供形象具体的视觉材料帮助幼儿"留"住那一瞬间,让幼儿不断地欣赏与感受。

我的实践反思与体会:

(一)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敏感性

1、培养幼儿安静倾听的能力。

幼儿进行音乐欣赏最关键的要素就是倾听,倾听音乐的快慢、音响效果、情绪情感,然后让每个不同的幼儿说一说自己倾听后对该乐曲的感受与理解。在个体先行欣赏的基础上进行集体交流,有助于幼儿之间产生有效的互动,通过集体的力量共同来熟悉音乐、解读音乐。幼儿对乐曲有了粗浅的认识与理解之后,教师可再提一些有效性提问,引导幼儿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深一层次的倾听与欣赏,比如关注音乐的音响、音色效果;关注音乐的节奏、速度变化;关注音乐的情绪、情感,完整地倾听与辨别,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与感悟音乐。

2、培养幼儿随乐联想的能力。

每个幼儿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空间、性格差异等不同,所以对音乐的个性化感受与体验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可引导幼儿进行随乐联想,为幼儿创设一定的音乐情境,鼓励幼儿在这特定的、典型的音乐情境下进行合理想象与随乐联想,有助于拓宽幼儿思维想象的空间。当幼儿的想象合乎逻辑、顺应美好的时候,教师应给予幼儿积极的支持与肯定。当幼儿的想象脱离音乐情境时,教师本着尊重幼儿的原则,可以反复多问几个为什么?通过与幼儿间的对话与交流,通过有效追问在了解幼儿“所思所想”的同时,也给予幼儿一次健康的“心理疏导”,凸显音乐“美好、健康、积极向上”的美育育人作用。

3、培养幼儿辨别音乐的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音乐的耳朵”,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与辨别能力,需要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重点关注,加以教育引导。如在日常散步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丰富幼儿对各种自然声音的感性经验,帮助幼儿积累各种声音经验。在日常音乐教学活动中,我们也可以引导幼儿关注乐曲中的节奏,辨别乐音的高低、力度、速度变化,逐渐引导幼儿关注乐曲的渐变过程,如:渐强、渐弱、渐快、渐慢等,并帮助幼儿理解它们在乐句或乐段中出现,表示该乐曲中所蕴涵的不同的音乐情感。通过一些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的训练,就能有效提高幼儿的辨音能力,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敏感性,同时,也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与理解音乐,从而获得更多的音乐审美享受!

(二)感受在前,表述在中,表现在后。

1、感受:尊重幼儿个性化的感受与理解。

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的开展,其指导要点在于:让幼儿完整地、反复地倾听音乐,然后根据音乐的特定情境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以便幼儿能够深入地感受并理解音乐。教师在组织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时候,可以组织幼儿先行自主欣赏,并询问幼儿浅层倾听到、感受到的对音乐的个性化理解。如可以请幼儿相互间谈一谈对该乐曲的直觉与感受,或者相互间交流一下该音乐是由哪几种乐器进行演奏的,该乐器有什么发声特质?还可以引导幼儿学习倾听乐曲节奏与旋

律的快慢、性质等,教师可以及时了解与掌握幼儿对乐曲的初步感受与浅层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征、学习兴趣与需求,简单介绍一下曲、词作者,让幼儿初步了解一下该乐曲创作的时代背景,或简略介绍一下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创作情感,然后让幼儿再次完整倾听并感受音乐,使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听赏经验,展开合理的想象或联想,这样获得的音乐感受可能会更强烈,积累的音乐情感也会更丰富一些!

2、表述:允许师幼间对于音乐不同的理解与认识。

幼儿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及后天环境影响,对于不同的音乐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哪怕是同一首乐曲,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师在引导幼儿倾听音乐之后,应该给予幼儿一个相互间可以讲述、交流的平台,让幼儿将这些不同的音乐情感通过自己的口语描述、体态动作表现、包括面部表情动作等呈现出来,大家可以共同来交流、分享这些对音乐的独特的、个性化的认识与理解。当幼儿根据自己的听赏经验用各种形式表述出来的时候,教师应该学习认真倾听,及时了解幼儿此时此刻的内心情感,面对幼儿的积极、健康、正面的情感体验做出“支持、肯定、认同”等不同程度的理解性回应。当幼儿的听赏经验出现偏差,内心情感出现消极、副面情绪与抵触情绪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进行简单、有效的追问,及时了解幼儿的心理动态,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工作,让幼儿的这些消极、副面的情绪体验能得到缓冲与减缓,帮助幼儿及时、有效梳理不健康的情绪,尝试学习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也可以建议幼儿适度地发泄这种不良情绪,让自己的内心情绪重新纳入稳定的、积极的、健康的心理层面上来,落实“音乐育人”的美育目标。

3、表现:探讨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不同的幼儿对于相同的音乐,其感受与体验也是不同的,所以呈现出来的表现形式也是各不相同的。在前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我们鼓励幼儿能借助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将幼儿个人对音乐的感受、体验与理解大胆地呈现出来。如可以跟随音乐合拍地翩翩起舞,也可随着音乐进行即兴绘画与创作,还可以跟随音乐的快慢节奏、音高强弱等运用乐器合拍地打击与演奏,让幼儿在这丰富多彩的活动表现中,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音律美和节奏美,鼓励幼儿更深一层次地去获得音乐所带给人的愉悦的审美体验,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

我的教学思考与教育理想:

1、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它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画面,透视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如何将传统民乐欣赏融入幼儿园日常音乐教学,如何将中国传统民乐的国粹特色传承与发展下去,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

2、在欣赏教学中,我们可以介绍一些中国传统民族乐器,比如:古筝、笛子、二胡等器乐,激发幼儿对民族乐器的喜爱。特别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当幼儿或家长在选择学习哪一种乐器演奏时,也许就能多一些选择的渠道。

3、新《纲要》明确地把音乐、美术共同规划为“艺术”领域。音乐为听觉的艺术,美术为视觉的艺术,将音乐融于美术活动,将美术整合于音乐活动,两者完美的结合能将音乐形象化,能使绘画作品更具人文情感、更显盎然情趣。 结束语:

音乐欣赏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是比较有难度的教学项目,同时它又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永恒的课题,只有不断深化其内涵,拓展其外延,才能赋予这一

课题以新的活力。在实践中,我感到音乐欣赏活动的核心价值在于激发幼儿审美情趣与审美情感,感受音乐欣赏活动带来的审美愉悦,体验自由表达与即兴创造的无限乐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摸索、总结,从而为音乐欣赏教学这一课题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心静方能思远。希望所有的教师都能够静下心来,好好琢磨与研究一下各种古典的、经典名曲,为孩子们选择一些优秀的、适宜的音乐作品进行听赏,与此同时,相信,我们的心灵也正是在这反复的“钻研与听赏”中,能够获得新的感悟与启迪!

幼儿园大班个案分析:一个调皮孩子的转变

作者: 王明丽 (甘肃庆阳幼儿一班 ) 评论数/浏览数: 7 / 1361 发表日期: 2011-08-18 09:08:20

一、案例现象

赵文豪小朋友胖嘟嘟的,非常可爱,可是他有一些习惯很不好。

观察一:晨间自由活动时他会带着同伴在教室或幼儿园窜来窜去,追逐打闹;玩积木时,他会把所有的积木都扔在地上;小朋友正聚精会神地听讲,他却和周围的小朋友头碰头讲得热火朝天,手舞足蹈…… 观察二:绘画活动开始了,他趁老师不注意,拿着记号笔在画纸上、桌布上乱涂乱画,要不,就拍着桌子大声叫“我画不来”,当老师走近他时,他就对你笑嘻嘻的,让你又好气又好笑。

观察三:他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差,一紧张就小脸涨得通红,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有时也会结结巴巴说不清楚,有时直接说“我不会”。

观察四:自理能力特差,可以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

手,他妈妈对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二、案例分析:

1、好奇心很强。这时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强,不管对什么东西都很感兴趣,而且,我们这里的积木他以前根本没玩过,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自己没有的一些东西他们总想弄个明白,想个究竟,因此他们会玩玩弄弄,甚至把玩具弄坏。事实上,孩子所表现出的恶作剧、小破坏有时并非真的坏行为,但却是一种不利于他人的行为。

2家庭环境的影响,在家里,他是小皇帝,上面还有一个姐姐,长他6岁,他提出的条件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人人都会答应,使他养成了唯他独尊的性格,以致,什么都不会,因为有人包办了。

三、措施与效果:

不良的习惯,不是说一时就能改正的,我软硬皆施,表扬和批评相结合,每天对他吹耳边风,睡午觉时,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背,把他哄睡,孩子也会反思的,逐渐,他慢慢改掉了这些不良习惯。针对赵文豪画画时的表现,我让能力较强的幼儿坐在他的身边,时常关心他,照顾他,还手把手的教他勾线,教他涂色。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在家多为孩子添臵一些绘画工具,让他在家里涂涂画画,培养他的兴趣。针对孩

子口齿不清、说话结结巴巴这一问题,我在平时注意与孩子多交谈,让他重复其他幼儿的回答,并时常找机会让他在集体面前讲述。另外,请家长平时用普通话与孩子交谈,让孩子在家多听故事,多接触语言环境,在每次的外出活动中,陪伴在他身边,引导他描述周围的景色、人们的活动,让他复述别人的话,渐渐地孩子的语言有了较大的进步。还有,午睡起床,让他自己穿衣,他每次都穿的满头大汉,我用鼓励的眼光看着他,向他竖起大拇指,现在,穿衣服对他来说,已经很拿手了。

现在赵文豪已有了可喜的进步。早上来园时很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和小朋友能友好的相处;绘画时不但能根据老师的范画进行勾线,还能通过想象进行添画;有时还主动帮忙清洁教室、给小朋友讲故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8551/72454016205.html

更多阅读

小班教师5月份教育笔记~ 小班教育笔记

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孩子在班里,往往懂事听话的孩子会得到我们更多的关爱,而那些调皮、爱捣乱的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我们的批评,但仔细回想起来,其实那些调皮捣乱的孩子,也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张子睿小朋友是我们班的调皮大王、捣乱鬼。在与

幼儿园小班常规计划 幼儿园小班教育教学常规计划

《幼儿园小班教育教学常规计划》幼儿园工作计划一、让幼儿喜欢我们的幼儿园,能高高兴兴来园,能愉快地和家人道别。二、让幼儿学会简单的的礼貌用语,如:老师早、你早、你好、再见、谢谢等,遇到熟悉的人会问好。三、能与其它小朋友和睦

小班秋季教育教学计划 小班教育教学计划

篇一:小班教育教学计划新的一个学期开始了,大家都高高兴兴的来到幼儿园,又开始了新的学习,本学期我们将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尊重幼儿

幼儿园小班教育心得 幼儿园小班教学心得

篇一:幼儿园小班教学心得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善于

小班教育笔记大全30篇 幼儿园小班教学笔记

幼儿园小班教学笔记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

声明:《小班教育笔记 教育笔记 教育笔记_教育笔记》为网友飘飘然的感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