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老师朋友,你们好!
好老师全新的有声栏目【师声共读】与您见面了!以声音引领阅读,以共读凝聚你我,今后我们与您定期相约,不见不散!
在这里,将会有优美、诚恳的声音,陪伴您品读名家名篇、教育经典、名师专著、教育美文……
近期,我们将从品读远去的大师开始,掀起共读序幕。蔡元培、叶圣陶、陶行知……大师的背影从未远去,让我们一起用心聆听、用心阅读——教育的智慧与美好!
来吧,让我们一起读起来!
共
读
蔡
元
培
“师声共读”大家经典第一期 第一篇·蔡元培
蔡元培,字鹤卿,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他从封建王朝走来,却是民主革命的开拓者,他出身科举制度,却成为现代教育制度的奠基人。他就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
今年,是蔡元培先生任职北大100周年,本周我们将迎来第68个五四青年节,好老师FM【师声共读】栏目将带你走近蔡元培,品读蔡老的教育经典!
今天,我们带大家共读的是蔡元培先生的《教与学》,这篇文章发表于1935年7月《教与学》月刊杂志的创刊号,蔡元培先生针对当时的教育弊病,提出了对教师工作的三种担忧,从“教而不学”,到“学而不教”,再到“不教不学”,至今,对于我们一线教师,都有现实的启发意义。
点击音频,收听经典
《教与学》(蔡元培) 朗读者:郑乐(大学教师)
时长:5分55秒
有声原文:《教与学》
蔡元培
本文据《教与学》月刊第1卷第1期,1935年7月出版
我通常将“教”与“学”分为两事:
(一)“教”指教师教授;
(二)“学”指学生学习。
照我们现在的观察,不能绝对地如此划分,可分三点来说明。
1.不要当“教而不学型”教师
教师不能只是教,还得研究所教的学科
有些教师常有保守的习气。这些教师,或缺乏进修方法,或苦无研究机会,对所任教科,或为被动的、非自动的,不感何种兴趣。于是上焉者就教材范围略事准备,下焉者临时敷衍塞责。
这种习气,足以使青年学生墨守陈腐的见解,而不易获得广大的知识。我们知道科学的研究与发明,瞬息千里。十年前所发明的定律,现在或许要根本推翻,或许要重新估值。如果将陈腐的知识传授给现代的学生,这些学生,即以教师所传授的陈腐的知识,应付当前的问题或进求高深的学理,试问读者可乎不可?
所以我们希望一般教师不只是教,不只是研究教学的方法,还得要继续不断地研究所教的学科,以及所教的有关的学科;组织最新的学理,应用最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对于各科获得具体的概念,从而作进一步的研习。这是我们第一点意思。
2.不要当“学而不教型”教师和学生
我们不仅要自己能学,还得将知识传播给他人
第二点包括两种人:
(一)肯研究学问而不谙教学方法的教师;
(二)肯努力的学生。

好些教师,于所任教科,很能有系统的组织,于相关的学科,亦能多方注意。这种教师,除致力于学科的研究之外,往往忽视教学的方法,虽则他教授的时候,尽可能充实学科的内容,补充较新的材料;因为不谙教学的方法,遂不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至于肯努力的学生,在全校或全级学生中,成绩较优,略窥门径。辅助同学以及指导民众的——如办理民众教育等——固不乏人;还有不少学生,只知个别努力,牺牲切磋的机会,因此教师所传授的学问,亦只囿于学校校门,或囿于肯努力的少数学生,形成教育的浪费,这都是“学而不教”的弊病。
我们希望:(一)肯努力学问的教师,不但研究所教的学科,还要研究教学的方法。(二)肯努力的学生,不但自身努力学习,还得辅助同级的同校的学生共同努力;还得将所得的知识推广到一般民众身上去。
3.不要当“不教不学型”教师和学生
青年们,我们有幸接受了教育,就要努力、传承!
上述的两种教师,一种是“教而不学”的,一种是“学而不教”的,还有一种是“不教不学”的,这种“不教不学”的教师,于所教的学科,既没有彻底的了解与持续的研究,又不请教学的方法;或则敷衍了事,或则背诵教本,或则摭拾陈言,自误误人,为害不浅。这是属于教师方面的。
学生方面,除了上述的“学而不教”的学生之外,也有不教不学的学生。所谓不教不学的学生,第一是“不学”,不研究学问,不感到学业的乐趣。第二是没有学问足以教人,更没有觉到有教人的必要。
青年们呀!我们中国平均一万个人才有一个大学生,一千个人才有一个中学生,你们是一千个人里面或者一万个人里面最幸运的。你们不但自己要努力求学,你还得将你所学的教给一千个人,一万个人。现在有一位陶行知先生竭力推行小先生制度,可以备诸位借鉴的。
最后,我希望教师们、学生们:
(一)从“教而不学”到“既教且学”;
(二)从“学而不教”到“既学且教”;
(三)从“不教不学”到“又教又学”。
▎“蔡元培与北大”专题展览正在进行中
为纪念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学校长100周年,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会同北京大学蔡元培研究会,于2017年4月26日至5月19日举办“蔡元培与北大”专题展览,藉珍贵历史资料,重温北大往事,缅怀蔡元培校长。
本次展览于2017年5月19日闭幕,展览地点为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9:00-16:30(临时闭馆另行通知)。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北京大学蔡元培研究会、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诚邀校内外各界人士参观。
本文编辑:程恺伦
责任编辑:程恺伦
感谢教育科学出版社《蔡元培教育名篇》编辑提供的支持与帮助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