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患者如亲人 亲人有必要为患者尝药吗?——亲有疾,药先尝_罗大伦

亲人有必要为患者尝药吗?——亲有疾,药先尝2015-05-03 15:49阅读: 在清朝的时候,按照规矩,御医要每天都进宫,给皇帝诊脉调理身体,这个过程叫做请脉。在请脉的时候,皇帝伸出两手,每天当值的两位御医,要一边一位,给皇帝号脉,诊好了后,要两人对调,再诊,然后退出,回到值事房,要两人分别开出方子,然后对照,看看对皇帝的身体分析得是否一样,如果一样,开出方子,如果不同,则需要引经据典地讨论,取得一致后,开方子。然后御药房取药,药熬出三份(曾经是四份,后来改成三份),当值太监,先喝一份,当值御医,再喝一份,然后,剩下的,看太监和御医没有任何问题后,才给皇帝喝。
为什么这么做呢?这是皇帝为自己的安危考虑,担心一旦这个药有什么问题,自己直接喝下去就糟糕了,于是让开方子的御医先喝一杯,这样御医就不会心怀叵测地下毒了。而太监喝这杯,纯粹是冤枉的,跟着倒霉,为皇帝试验了药的安全性。
而且,在古代这么做,是有根据的,在《礼记曲礼》里面,就记载了这样的规矩:“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
视患者如亲人 亲人有必要为患者尝药吗?——亲有疾,药先尝_罗大伦
所以,在清代的《弟子规》里面,也这样说的:“亲有疾 药先尝”。
那么,为何要这么做呢?
首先,当年这么做,对于君主,是担心有人下毒暗杀,或者担心药物有什么毒性,他们先让大臣服药,这是把大臣当做自己的奴才,认为自己的生命价值高于大臣,所以如此去做,很显然,这已经不符合现代人人平等的思想了。古代文化,并非全部可以继承,这就是一个例子。
但是,排除古代君主的这种担忧,对于亲人来讲,这里面有值得探讨的地方吗?亲人生病了,我们先替他们尝尝药,有什么必要吗?
替别人尝药,看看药物是否有效,这么做有用吗?
答案是:没有用的。因为,药物只是针对某种病理状态而开的,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
比如,开出滋阴的清凉之药,来调理一个阴虚之人,此人常常觉得眼干口干,五心烦热,夜里盗汗。可是,如果按照前面这么说的试药,如果试药的人,是阳虚之人,感觉怕冷,冷风一吹就腹泻,浑身冰凉,喝了这个滋阴的药物,则会更加怕冷,会很难受,他会认为这个药很糟糕。岂不知这个患者的身体,正在渴望这个药,他喝了这个滋阴的药物,会变得舒服!这样,试药岂不是提供了虚假信息?
这是中医的思路,如果违反,则会让人无所适从的。
所以,如果亲人患病,自己想用先替亲人服用的方式,来看看这个方子开的是否对症,这是徒劳无益的。
那么,这种做法,还有什么值得探讨的呢?
我觉得,学习古代文化,有的内容,是要照着学习,有的内容,要领会精神的。
这里面的“亲有疾,药先尝”的“尝”字,我觉得要领会成“了解”。
这句话里面,包含着这样的含义,因为我们的父母,是我们最亲爱的人,他们为养育我们,付出了很多心血,做为孩子的,应该想到要学习一些养生的知识,在父母身体出问题的时候,可以帮助到他们。
很多人认为,身体出了问题,就是医生的事情,其实,自己才是家人的保护神,因为医生不能24小时陪着您,可是,自己却能,自己对自己的身体最了解,如果有些医学知识,可以提前预防,让自己少生病,也可以在医生治疗的同时,辅助调理。
举个例子,我曾经看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节目,讲一位妇女,瘫痪,成了植物人,没有一点知觉,西医已经无能为力,中医只能给扎扎针灸,她爱人每周几次请医生到家里来扎针灸。后来,他就想,这针灸自己能扎吗?于是就向医生学习,自己在自己的身体上练习,后来自己给妻子扎。这样,就可以每天都扎了,有一天,外面打雷,他发现,妻子的手指突然动了一下,于是他信心倍增,继续扎,后来让他的妻子,逐渐身体恢复,不但苏醒,而且还可以活动,后来恢复得越来越好,最后可以外出打太极拳,居然成为了奥运火炬手,还曾经出国参加比赛!
当时这个片子看得我很赞叹,这是亲人爱的力量,如果请医生扎,一般的医生真的未必有此效果。而自己家人的随时调理,救了这位女士,所以我真的认为自己是家人的保护神。
可是,如果不懂医学知识,则会适得其反。
曾经有位企业家,向我咨询他父亲的身体问题,我一看他父亲的体检结果,是肾功能衰竭,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体检单位居然没有向他们解释清楚,他还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患了肾功能衰竭。
我在了解情况时,发现他们家是很讲究保健的,常年买上好的人参服用。我觉得,这就是不了解医学知识的后果,本来是为了家人好,可是,不了解体质,会适得其反的。
我们每个人,都可是是某种体质的,比如阴虚、阳虚等等的。这是我们要了解的,否则不应该乱用中药的补品。
比如这个人参,有人吃了,浑身有力气,有人吃了,流鼻血,为什么呢?因为人参大补元气,气虚体质的人,吃了就很合适,可是,阴虚有热的人,或者身体有热邪之人,吃了就会出问题的,而现在的慢性肾病,多数是湿热导致,因此吃人参就不合适,他们长期吃,我相信对病情起到了相反的作用的。
现在铁皮枫斗很流行,几乎被炒作成了仙药。可是,这种药物就是滋阴润燥的,对于阴虚之人,吃了确实可以改善体质,可是,如果阳虚之人服用,则会加重身体的不适,这也是必须要了解家人的体质,了解药物的特性,才能做到的。否则,自己仅仅有对家人的爱心,却胡乱买来给家人吃,就会耽误了家人的身体的。
所以,家人了解健康知识,了解一些药物知识,是多么的重要啊。
在我的身边,曾经看到有太多太多的遗憾,因为做子女的自己不懂医学知识,结果没有更好地保护父母家人的例子。我常常由衷感慨,普及医学知识是多么的重要啊。
再给大家举个另外角度的例子,我在学习中医的时候,在自己身体有问题的时候,总是自己要尝试一下药物,这样对药物会更有把握,我不建议普通百姓这么做,但是,有的时候,医学工作者是有必要这么做的。
比如,我曾经研究药物打成散服用的方法,古代在药物缺乏时期,会把药物打成粉末,然后煮,这叫煮散,一般药物的用量和熬汤药相比,用量会减少下来,会节省药物。记得我有一次感冒,判断自己可以服用银翘解毒散,一般现在都开汤药了,我就觉得想试试煮散,于是就将一副药,打成粉末,然后逐渐实验每次煮散的药量,和熬汤药的量,两者对身体的反应有何不同。记得当时体会,煮散的药物,药量如果用多了,身体反应确实会比较大的。
这样用过之后,我就会比较了解,煮散和熬汤药,两者的差别,药量应该有什么变化,什么样的药物适合煮散,什么样的药物不适合,这样对药物会更有把握。
我知道,很多中医,都会自己体会药物的不同特性,很多中医都会对药物的性味归经,如数家珍。对于医学工作者来说,患者就是亲人,在自己生病的时候,借这个机会熟悉药物,以后可以更加有效地应用于患者,这是另一种“亲有疾,药先尝”。
总之,古人所讲之事,未必都对,但是,我们可以领悟其中有启发的思想,为今天所用,这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态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8951/537942082092.html

更多阅读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美到心碎的古诗词红尘

这两句出处为宋·司马光《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相见争如不见”,与纳兰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心境大约一致

“十八大”安保,有必要如临大敌吗? 十八届六中全会安保

“十八大”安保,有必要如临大敌吗?10月20日,《人民网》一篇题为《各地启动十八大安保湖北6万警察进入战时状态》的文章,即日起至11月20日,湖北省公安机关将举全警之力、保大局稳定,全力以赴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十八大安保攻坚战。即日起至十

中国今天有必要来一场思想大辩论 美国大选辩论 中国

中国今天有必要来一场思想大辩论乔良先讲一件事。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是从《军报》转载的。《军报》原文是报道我军潜水艇上一名士官,技术超强,几次在潜艇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他成功排障,使潜艇得以顺利运行。这样一篇完全正面的

真的有必要,请星巴克从故宫里出去吗? 故宫星巴克

最近,关于央视英语节目主播芮成钢的一篇《请星巴克从故宫里出去》的博文。在经过主流媒体的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讨论!而,我在仔细看了相关的文章和电视媒体的报道后。我个人认为:对于多年前因应故宫的邀请,而进驻故

大话西游2全功颜如玉 颜如玉“大”有可为

      十几年前,中国涌现出第一波丰胸浪潮,不过,由于产品功效的不合格,这波浪潮在几年之内就偃旗息鼓,同时也造成了中国丰胸市场的信用透支。  目前,市场上缺乏安全、中高端价位产品,而化妆品企业对于美胸类产品不敢越雷池一步,中国美

声明:《视患者如亲人 亲人有必要为患者尝药吗?——亲有疾,药先尝_罗大伦》为网友品切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