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京十一学校学习:不是选择题,而是必做题

向北京十一学校学习:不是选择题,而是必做题

  华龙网特约评论员许明学  2014-03-07

 

北京十一学校一景资料图

2月27日上午,一场教育部新春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十一学校举行。这是教育部第一次把新闻发布会现场搬到一所中学,专门推荐这所学校的改革经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该校的走班制、选修课程、学科教室、咨询师和教育顾问制度等创新做法,让人们看到,一所中学完全可以通过课程改革,带来“既破又立”的可喜变化。

教育改革千难万难,万难之中的万难就在课程改革。北京十一学校李校长希贵说,课程是学校的核心,课程不变,学校就不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改革也不是一句新鲜话。但以往大都在做“修鞋匠”的工作,多在给传统教育打补丁、贴药膏,“伤筋动骨”的手术却少有人做。其实,很多人不缺乏教育理想情怀,也不缺乏宏大的教育改革愿景,但往往一旦动起改革的真功来,要么就差点“真的勇气”,要么就缺点“真的智慧”,这很难让人感受得到改革的力量,也见不到教育改革“真的曙光”。

诚如李希贵校长说,北京十一学校作出的最大努力,就是全面推动课程改革,使传统的所有学生读一样的书、上一样的课的单一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4000多学生,完完全全做到了课表私人定制、人人皆不同。这样的改革,肯定是在多年实践探索上的深层次改革,无论力度还是幅度都是惊人的,甚至具有颠覆性的!如果从启动改革的2007年5月算起,该校的教育改革已历近7年。7年间,改革带给学生、教师、学校巨大的变化,也有效实现了社会担忧的素质教育和考试制度的统一问题,“不为考试,赢得考试”。其实,十一学校的学生,收获的何止是考试呢。这些实事足以证明,在当前中学教育时代背景下,以提供选择性课程为起点的教育改革是成功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那么,北京十一学校的改革,我们能不能“复制”?能不能突破传统教育的模式框架,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育途径等方面进行内源性、结构性、系统性改革?这既考验我们的智慧,又考验我们的勇气。各个学校面临的情况虽然千差万别,改革不可照搬,但已经有先行者探路,探出了一条成功的路,那么考验我们的就是勇气,敢不敢走、愿不愿走这条路!

必须走这条路。不敢走、不愿走的,迟早也要走,早走比晚走好!走这条路,就要以尊重和满足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需求为目的,以提供丰富多彩可供选择的课程为起点,从价值选择到教学组织形式、从课程结构到管理制度、从教学方式方法到学校组织文化等进行全方位转变,努力构建新型育人模式,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学习十一学校的改革,就要学习这个改革的精髓,这个科学的路径。不要再走弯路、少绕远路,不做“表面功夫”,而去实质行动。

走这条路,不是单纯依葫芦画瓢式的形式模仿,而是要上升到对改革精神、基本理念的深刻内化和自我剖析,进而转化成适合学校实际的具体实施。这些基本的理念和目标,在不同的地区和学校可以有不同的实践操作。发展条件好的学校,完全可以再学习;基础条件较薄弱的学校,也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大胆尝试。那些畏首畏尾、驻足旁观的人和学校,最终必然会被改革的洪流裹挟淘汰。

向北京十一学校学习:不是选择题,而是必做题

向北京十一学校学习,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做题,无法回避。需要做的,也不仅仅是“点赞”。面对时代的急剧变化,面对广大师生对教育改革的深切呼唤,我们必须肩负起时代责任,勇敢地迈开脚步,以壮士断腕之决心,以滴雨穿石之毅力,去推进教育改革,最大程度地释放学生活力、教师活力、教育活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改变,学校才能有改变,教育才能有改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8951/917714489198.html

更多阅读

关于十一学校的秘密 秘密潜入第十一关

作者:崔永元来源:中国教育报关于北京十一学校的“传闻”有很多,这里没有班级,没有班主任,学生们每天根据兴趣在不同教室“走班上课”;校园里有学生自己开办的“银行”、广告公司、基金会,还有学生设立的奖学金……真实的十一学校到底是不是

声明:《向北京十一学校学习:不是选择题,而是必做题》为网友临淵不羡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