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分低碳环保,且又情趣盎然
天气越来越热,烦人的蚊子也越来越肆虐。它们飞舞着,嗡嗡嗡,嗡嗡嗡,总在你毫无防备的时候来个突然袭击,让你浑身痛痒难耐。北宋欧阳修在《憎蚊》一诗中说蚊子:“虽微无奈众,惟小难防毒。”无论古今,小小的蚊子的确成了不少人夏季的困扰。好在如今我们有蚊香、蚊帐和各种电子灭蚊器。可千百年前,古人又是如何驱蚊灭蚊的呢?
“蚊虻豽肤,则通夕不寐矣。”庄子在《天运篇》中写出了被蚊子叮咬后彻夜不能睡的无奈。到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有感而发,在《蚊蟆》一诗里说:“咂肤拂不去,绕耳薨薨声。斯物虽微细,中人初甚轻。有如肤受谮,久则疮痕成。”为了防止蚊子侵害,古人想到的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家里种养一些防蚊的植物,常见的有驱蚊草、食虫草、藿香、紫罗兰、薰衣草、凤仙花、夜来香等,这些花草不仅能驱蚊,还可以芳香空气,观赏起来也赏心悦目。
烟熏也是古人驱蚊的一种不错选择,即把蒿草、艾草编织成草绳湿润后点燃,散发出的独特气味可以驱蚊子。“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块。”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中描述了用扇子无法彻底驱赶蚊子的时候,就用艾草点燃后熏蚊子。
说到防蚊子,不能不提到蚊帐。这个驱蚊的办法,古人其实早已开始使用了。“怕君撩乱锦窗中,十轴轻绡围夜玉。”中国古代防蚊工具主要是帐幔,春秋时期,齐桓公就有了“翠纱之帱”,使蚊子不得入内。
小小蚊子,东躲西藏,让人防不胜防,但古人还设计了一种神奇的灭蚊利器,就是用灭蚊缸养青蛙。在一个盛着水和石头的大缸里养上一些青蛙,蚊子喜水,不仅需要解渴,而且还必须在水里产卵以繁殖后代,如此一来,盛水的大缸便成了最吸引它们的去处。而它们一旦飞进来,便会被缸中的青蛙一口吞下。
古人驱蚊方法可谓多种多样,相比于科技发达的现代,他们驱蚊不但充分体现了智慧,还十分低碳环保,且又情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