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生于江苏常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1917年秋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22年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主编中央的另一机关刊物《前锋》,参加编辑《向导》。 1925年,瞿秋白先后在中共的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共领袖之一。1927年2月7日,自编《瞿秋白论文集》。1934年,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慷慨就义,时年36岁。
瞿秋白简介
瞿秋白为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是伟大的卓越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他同时也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我们所唱的《国际歌》就是瞿秋白翻译的,同时他参与并建立了上海大学,身兼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等职。现葬于北京八宝山公墓。
电视剧中瞿秋白形象
瞿秋白于1917年秋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并于1922年正式入党,1923年任中央机关刊物《前锋》主编,并参与编辑了刊物《向导》。瞿秋白先后在中共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局委员及中央政治局委员,1927年2月他自编了《瞿秋白论文集》,1934年出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和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要职,1935年瞿秋白被国民党军逮捕就义,时年36岁。
瞿秋白曾创造了六个第一,即是:他是中国第一个报道十月革命后苏俄实况的人;中国第一个用文艺体裁描写列宁风采的人;中国第一个完整译配《国际歌》词曲的人;第一首歌颂中国工农革命的歌曲(《赤潮歌》)出自他手;我党第一张日报(《热血日报》)是由他创办的;他是第一个系统地给中国读者介绍马列主义文学艺术理论的人。
瞿秋白主要作品有《赤都心史》、《俄乡纪程》、《多余的话》、译作《高尔基创作选集》、编译《现实-马克思主义文艺论文集》
瞿秋白和杨之华
在瞿秋白和杨之华相恋之前,杨之华已经和沈剑龙成为了夫妻,而促使他们结婚的原因是沈剑龙的爸爸沈定一。他们两家都是浙江杭州萧山的,沈剑龙家在当地属于望族,杨之华家庭也比较富裕,虽然后来不及沈家,但是论起来门第高低,也算是“门当户对”。
瞿秋白和杨之华剧照
瞿秋白和杨之华在上海大学期间开始相恋。瞿秋白在1923年来到上海大学担任社会系的主任,杨之华在1923年年底考到了上海大学社会系,成为了瞿秋白的学生。杨之华开始被这个细瘦的男人吸引,杨之华开始被这个带着散光眼镜的男人吸引,瞿秋白的思想给了杨之华耳目一新的感受,她感觉有一股力量让自己抑制不住对这个男人的喜爱。
但是另一方面,杨之华已经与沈剑龙有婚约在先,在杨之华父亲的努力和劝说下,沈剑龙终于同意跟杨之华解除婚约,瞿秋白和杨之华、沈剑龙这场“三角恋”也就此结束,同年,瞿秋白与杨之华喜结百年之好,沈剑龙也前往祝福,在瞿秋白的介绍下,沈剑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都是后话。
瞿秋白和杨之华之间的爱情更多的是思想上的交流,他们彼此之间更喜欢他们不同的思想状态,这也是他们最终走在一起的原因,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沈剑龙的理解,理解爱情是不可以被阻挡的,放手了杨之华也使她变得豁然。
瞿秋白后代
瞿秋白出生于江苏常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瞿秋白后代又是谁呢?
瞿独伊晚年照
瞿秋白一共有两个妻子,第一任是王剑虹,瞿秋白与她相识、相恋,有着共同的革命志向和文学爱好,没多久便结婚了,可没过多久王剑虹便因病去世了,二人没有子女。瞿秋白的第二任妻子是杨之华,杨之华是浙江萧山人,也是上海大学的学生,两人婚后共养一女,并将沈晓光改名瞿独伊,也是瞿秋白唯一的女儿。
瞿秋白的后代瞿独伊,她是杨之华之女,瞿秋白之继女。瞿独伊于1921年出生于上海,瞿秋白牺牲时,瞿独伊只有14岁。瞿独伊从5岁见到父亲,到14岁从报纸上得知父亲被杀害的消息,她在父亲身边只生活了短短的4年,可二人的关系极好,瞿秋白给了她浓浓的父爱。父亲死后,她与母亲去到苏联,在苏联生活一直生活了14年,随后随母亲一起回国。可一切并未就此结束,刚回国就被新疆军阀盛世才囚禁,一直到1946年才被营救而重新获的自由,随后被分配到新华社工作。1950年瞿独伊和丈夫李何一起受组织委派,委派他们一起到苏联创建新华社莫斯科分社,1957年才又一次回国,并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1978年又来到新华社国际部俄文组工作,一直到1982年才离休。瞿独伊的一生也都在为革命奋斗,这是她作为瞿秋白后代应走之路。
作。
瞿秋白的事迹
《国际歌》很有名,这首歌一开始是瞿秋白翻译成中文并且附上简谱的,作为中共早期非常重要的领导人,瞿秋白的事迹,数不胜数。
瞿秋白图片
说到瞿秋白的事迹,不得不说到他在1923年七月份创办的上海大学。1919年他在参与了五四运动半年之后,参加了《新社会》刊物的创办,并且还在第二年年初加入到了马克思的学说研讨会。并且在那一年的十月份,作为特派记者远赴莫斯科进行采访。在1922年加入到了中共组织,第二年瞿秋白不仅仅主持起草了中共三大的纲领草案,还担当了《前锋》、《新青年》的编辑,更是担当了《向导》的主编。
瞿秋白的事迹主要体现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中国的第一个日报,就是瞿秋白主要编辑创办的,名字叫做《热血日报》。他还研究了各种法律,写出了许多的论著,并且翻译了共产党国际性的纲领。还在共产党后期的左联行动当中,起到了领导性的作用。瞿秋白在中共中央工作的时候,一直都是起到主导大局的作用。
后期,瞿秋白作为苏大的校长,甚至还成为了红军长征之后南方主力的队的宣传部长。可惜,在一九三五年,瞿秋白不幸在福建被捕,同年的六月十八日英勇牺牲。虽然,瞿秋白壮烈就义的时候仅才三十六岁,但是这一位共产党的能人志士,瞿秋白的事迹和贡献,绝对不会被遗忘。
瞿秋白的故事
瞿秋白是伟大的革命家,瞿秋白的故事中提到他早年因为没有钱财,家中困苦,所以本来想要报考的北京大学改成了在外交部的俄文专修馆学习俄文。他在青年的时候参加了著名的五四运动,和一伙同学在上街演讲时被警察逮捕,但因为当时全国爱国运动的兴起,瞿秋白一等最终被释放。瞿秋白的故事还有哪些呢?
瞿秋白旧照
他毕业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着手于列林主义的书籍翻译和担任各个报纸的主编或者编辑。因为国民党对红军进行的围剿,红军主力决定长征。当时瞿秋白主编的《红色中华》中的社员也纷纷跟随长征,但是瞿秋白却不幸患上了肺病,只能留在了江西瑞金,可就算在患病期间,瞿秋白还是坚持着把《红色中华》办了下去。到了后来,瞿秋白的肺病实在过于严重,中央派人要送他去往医疗条件好的地方就医。可是在一个小村落里,他们不幸被反动武装人员发现,中央的护送失败,瞿秋白被捕了。
瞿秋白在被捕期间写下了《多余的话》一书,无论敌人如何都坚决不吐露出实情,但被奸细叛徒供出了身份。知晓的蒋介石发来一条密令,要求把瞿秋白就地枪决。1935年6月18日,当廖祥光得令来到囚室要将瞿秋白押到刑场的时候,瞿秋白却是头也不曾抬起,照旧在案台挥笔写下绝笔诗,瞿秋白离去的时候年仅三十六岁。
瞿秋白怎么死的
作为历史上有名的革命家,瞿秋白怎么死的一直很受关注。当时,蒋介石政府的统治给革命分子带来了很大的迫害,作为革命的坚定维护者,瞿秋白的结果可想而知。1935年2月24日这天,瞿秋白在往香港进行转移的过程中,却在福建的一个山村里被当地的反动武装势力给俘获,然后被关进了上杭监狱,自此以后,便再也没有获得过自由。
瞿秋白图片
当时,因为有革命者中的叛徒做了指认,所以瞿秋白的革命身份很快被人识破。当年的5月9日,他被从福建押往长汀,面临着悲惨的未来和命运,瞿秋白还在押解的过程中写下了自己的心理路程,用《多余的话》这一绝笔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懑。后来,当走出囚室的时候,他还在公园前留下一张照片,然后就坦然地走向了刑场。
瞿秋白怎么死的,瞿秋白是被处死的。在他踏入刑场的那一刻,还在俄文唱歌关于红军的歌,瞿秋白在罗汉岭上死去了,这个时候的他只有36岁。但是他自己也说,一生都在为革命而献身,死也是值得的了,至于外在的躯壳,也不是其个人所能做主的了。
其实,瞿秋白死的时候,蒋介石曾经发了密电,责令对瞿秋白当即执行枪决,这一磊落的书生此时也表现出坚毅的个性,他早已经知道会有这一天的到来,因为他说,早就知道蒋介石会这样做。
对瞿秋白的评价
瞿秋白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几个主要领导人之一,对当时的革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对瞿秋白的评价,一直到今天都在被人们议论着。这位早期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革命的宣传家,在后人心中也有着各不相同的评价。
瞿秋白雕像
1950年,当时的国家主席毛泽东为瞿秋白的一篇文集做了题词,毛泽东在题词里比较高度地评价了瞿秋白,说他为了革命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不畏革命的艰难,敢于向敌人做斗争,同时还说瞿秋白的这种精神将永远不会死去,一直都活着,这是毛泽东本人对瞿秋白的评价,也就瞿秋白受到的比较高度的评价。
后来,在党的第十三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对于瞿秋白的一些说法也无非就是早期的革命人士,无产阶级重要的革命家等,并且还评价他为革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然,在学术界也有着对瞿秋白的一些看法。有学者说,虽然当时在“左”倾的思想错误的领导下,但是瞿秋白的一些实践或者是理论也不完全都是错误的,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不管是对还是错,功还是过,人们对于瞿秋白总的来说还是高度评价的,他在遭受敌人的迫害的时候,仍然没有忘记做斗争,并且他留下的很多革命的作品,都对当时以及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不能被抹去的。
瞿秋白故居
瞿秋白故居原来是瞿氏的私家祠堂,是瞿氏家族供奉和祭祀祖宗的宅院,分为东西两个院落,地势逐渐抬高,寓含步步高升之意。同时也是纪念、宣传、研究瞿秋白的重要基地。
瞿秋白故居
瞿秋白纪念馆在瞿秋白故居内建立,1994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瞿秋白诞辰百周年之际,纪念馆全面整修,完善功能,纪念馆与故居既分开又融为一体,用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瞿秋白同志纪念馆”由邓小平同志题写,“瞿秋白同志故居”由茅盾题写。瞿秋白故居于1996年11月20日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瞿秋白纪念馆位于瞿秋白故居内部,为两层楼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馆门两侧的墙壁上对称地各装镶一方铜雕,右边铜雕的主画面是瞿秋白与列宁,侧重表现的是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的瞿秋白。左边铜雕的主画面是瞿秋白与鲁迅,侧重表现的是文学家、翻译家和文化旗手的瞿秋白。瞿秋白故居有瞿秋白生平事迹的照片、文字、实物和雕像,有《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并推出《纪念瞿秋白书画展》等专题陈列。
现在瞿秋白故居和纪念馆已经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大量的来访者瞻仰和缅怀领袖风度,同时也接待过不少党和国家领导人,英雄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他留下的精神却值得我们传承继承和发扬。
瞿秋白作品
瞿秋白不仅是一位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家,说起瞿秋白作品,一个比较有名的就是他于1927年2月7日编撰的名为《瞿秋白论文集》的作品,其实在此之前,年轻的瞿秋白就是文学爱好者,还曾经远赴俄国学习先进的文学,并且还有着很多其他作品,比如说《赤都心史》,比如说《江南第一燕》等等。
瞿秋白剧照
瞿秋白作品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翻译性质的作品。《论列宁主义基础》便是他做的部分翻译,当时是为了更好地去宣传俄国斯大林的革命的理论,当然还有对著名的文学家高尔基作品的翻译,成为文学教育中常用的教材。与此同时,在1923年担任上海大学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的时候,瞿秋白还发表了自己编写的作品,名字叫做《现代中国所当有的“上海大学”》,对当时的上海大学的整体发展做了长远的规划和设计。
瞿秋白的作品除了一部分带有纯文学性质之外,还有大部分是跟革命思想相关的,包括在1927年的时候,他为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做了序,当时正值革命运动开展火热的时候,瞿秋白因此在当时留下重要的影响。而同时,他还有像《现实-马克思主义文艺论文集》这样的作品,也是为了给其本人的革命思想和革命坚持做斗争的武器,当时,瞿秋白本人的作品很多时候都带上了这样的革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