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三地理模拟试题 2015届高三名校地理试题解析(山东版)专题 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专题03 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2015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水体是不断相互转化的,右图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9--20题。19.监测显示,近年来,该流域蒸腾作用明显减弱,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流域内降水明显增加  
B.流域内地表径流增加 
C.流域内粮食产量减少
D.流域内水汽蒸发减少
20.若要进一步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人工降雨   B.围湖造田   C.开发地下水  D.封山育林
【答案】19、B  20、D
【解析】
试题分析:
19、读图可知,大气降水直接转化为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水汽蒸腾、水汽蒸发,蒸腾作用明显减弱,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地表径学科网流增加。
20、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可以进一步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
考点:水循环

(山东省淄博第六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沉积作用表现明显的地区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ⅠⅡ ⅢⅣ岩层或地质构造的形成由先到后的顺序是        (    )
A.ⅢⅠⅣⅡ     B.ⅣⅢⅡⅠ    C.ⅢⅣⅠⅡ    D.ⅢⅣⅡⅠ
【答案】3.B        4.A

【解析】

试题分析:

3、根据“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原理,结合图可知:图中①是凹岸,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A错;②是河流凸岸,主要是流水沉积作用,B正确;③、④位于山坡上,坡度大,主要是侵蚀为主,C、D错;所以本题B正确。

4、根据岩层的相互关系分析:沉积岩层中III在下面,I在上面,所以III比I早;沉积岩层被IV切断,所以后出现的IV岩层;II层把前三种都切断,形成最晚。所以II是最后形成的,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河流地貌的发育。

(山东省菏泽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湖陆风是固湖水和周围陆地热力性质差异而在滨湖地区形成的一种周期为一日的风(在夜问风从陆地吹向湖面,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周4中L是我国著名湖泊。据此完成5-6题。5.依据水循环的原理,直接补给湖水最多的水体是
 A.大气降水     B.下渗水    C.地表径流水   D.冰雪融水
6.每年7~8月份湖陆风最显著,因为这个时期
  ①湖水面积较大 ②湖周围陆地面积较大  ③人类活动对环境干扰频繁 ④影响此地的盛行风比较弱
 A.①②           B.②③   C.①⑤           D.①④
【答案】5.C  6.D  
【解析】
试题分析:
5.根据湖泊轮廓和地理位置可知,该湖为洞庭湖,其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和河流水,注入该湖的河流数量多且水量大,流域面积广,因此河流水(地表径流水)是直接补给湖水最多的水体。
6.每年春末夏初该地降水多,因此7、8月份时湖面水位最学科网高,湖泊面积最大,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显著;且此时该区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影响此地的盛行风比较弱,因此湖陆风最显著。
考点:水循环、热力环流

(山东省菏泽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图5为某地地质剖面图,L1、L2分别为④岩层形成前后的地表形态。读图完成7~8题。7.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I.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侵蚀强弱的不同   II.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岩层年代不同   III.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伴随着图中褶皱的产生   IV.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地壳经历了下降运动
  A.I II              B.III  Ⅳ
  C. I IV             D.  II  III
8.图中各岩层的形成,按由新到老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一②一①一④    B.①一③一②一④
 C.④一③—②一①   D.①一②一③一④
【答案】7.C  8.C

【解析】

试题分析:

7、a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其顶部受张裂作用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b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槽部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岭,因此I正确、II错误;图中褶皱发生于④岩层形成之前,因此III错误;④岩层由沉积作用所形成。因此地表由L1演化为L2的过程中,地壳经历了下降运动,IV正确。

8、从上题分析可知,④形成最晚。岩层②侵入到岩层①内部,说明岩层②较岩层①新;同理岩层③较岩层②新。 

考点:地质作用

(山东省济宁市2015届高三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主峰海拔5199米,是非洲距离赤道最近的雪山。读肯尼亚山降水量、蒸发量及植被垂直分带剖面示意图,完成1~3题。1.肯尼亚山西北坡降水量最大的地方的海拔约是
  A.5000米   B.3000米 C.2000米   D.1000米
2. 关于该地区降水和湿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逐渐增加   B.西北坡降水量比东南坡丰富
 C.山下草原的湿度大于山坡   D.东南坡湿度大于西北坡
3.图中甲处的植被类型是
 A.热带荒漠   B.山地雨林   C.常绿硬叶林   D.落叶阔叶林
【答案】1.B 2.D  3.B
【解析】
试题分析:
1.过降水量曲线的最大点做横坐标垂线,其与地形剖面的交点所对应的海拔纵坐标数值即降水量最大的地方的海拔,约为3000米。
2.从降水量曲线可以看出,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先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再减少;东南坡降水量比西北坡丰富;湿度由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差值所决定,从图中可以看出,山下草原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湿度小;东南坡大部分坡段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湿度较大,而西北坡大部分坡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湿度小。
3.图中甲处降水多,海拔较低,位于热带地区,其制备 类型可能是山地雨林。
考点: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山东省滕州市第三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全称“钓鱼台群岛”,位于台湾东北部,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飞濑岛等岛礁组成,总面积约6平方千米。据此完成11题。
11.钓鱼岛的成因是
A.由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岛          B.板块碰撞形成的大陆岛
C.由河流泥沙沉积形成的冲积岛      D.由珊瑚虫死亡后的遗体堆积而成
【答案】11.B
【解析】
试题分析:钓鱼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地带,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方,使亚欧板块东部部分大陆架断裂、隆升,形成大学科网陆岛或海岸山。
考点:地壳运动

(山东省烟台市2015届高三一模诊断测试)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表为北半球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读表完成3~4题。3.该水库储水总量最大的月份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4.该水库所在区域,植被的主要特点是
  A.多高大乔木,藤本植物层层缠绕,板根植物丰富
  B.多常绿乔木或灌木群落,叶片常绿坚硬
  C.冬季落叶,夏季绿叶,具有较宽的叶片
D.终年常绿,多针叶林,一般呈暗绿色
【答案】3.A 4.B 
【解析】
试题分析:
3.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因此水量盈余率大于1说明流入量大于流出量,储水量增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地9月份到次年3月份之间储水量一直增加,因此储水总量最大值出现在3月份。
4.该地位于北半球,且水库冬半年水量增加,说明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说明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形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多常绿乔木或灌木群落,叶片常绿坚硬。A、C、D分别是热带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的特征。
考点:陆地自然带分布

(山东省烟台市2015届高三一模诊断测试)海绵城市,是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的城市。就是在城市小区里布置若干地块,用吸水材料建设(如图),作为海绵体,暴雨的时候就作为蓄水的地方,那些被海绵体充分吸收的雨水还可以再次利用,如浇花、洗车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据此回答5~6题。5.“海绵城市”最主要是改变了水循环环节中的
A.径流   B.降水   C.下渗   D.蒸腾(蒸发)
6.“海绵城市”的建设有利于
①缓解城市缺水问题②补充地下水③延长径流集聚时间  ④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5.C  6.A 
【解析】
试题分析:
5.从材料中关于海绵城市的定义可知,海绵城市通过在地面铺设吸水材料从而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
6.从上题分析可知,海绵城市学科网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可有效补充地下水;根据材料可知,海绵城市建设有助于缓解城市水资源紧张局面。
考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山东省烟台市2015届高三一模诊断测试)7.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科罗拉多高原西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之一,也是地球上自然界七大奇景之一。峡谷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风力沉积和风力侵蚀   B.地壳抬升和风力侵蚀
C.风力沉积和流水侵蚀   D.地壳抬升和流水侵蚀
【答案】7.D 
【解析】
试题分析:美国西部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地壳向上抬升过程中,流水侵蚀作用尤其是下蚀作用增强,形成峡学科网谷地貌。
考点:地质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山东省招远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阶段检测)读云南高黎贡山北段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回答5~6题。5.图中信息反映出
  A.木本物种丰富度在2900m左右最低
B.2600m处木本物种比草本物种丰富
C.木本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上升
D.草本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升高,先降低后升高
6.影响木本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光照     C.降水     D.坡向
【答案】5.B  6.A
【解析】
试题分析:
5.读图,横轴是海拔高度,纵轴是物种丰富度。根据图例,木本物种丰富度在3500m左右最低,不是2900m,A错。2600m处木本物种比草本物种丰富,B对。木本物种丰富度大致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下降,C错。草本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升高,呈波状变化,D错。
6.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一致,题目要求的是木本物种丰富度,所以水分条件差异不大,都成满足森林的生长,所以主导因素是热量,A对。B、C、D错。
考点: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2015届高三10月月考)图中甲海区曾是世界著名渔场,历史上产量非常丰富,甚至“供养了欧洲”。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鱼群减少,延续了500年的捕鱼业逐渐衰落。读图完成21~22题。21.与甲地渔场的形成相关性较弱的因素是(    )
A.夏季盛行偏南风      B.位于河流入海口
C.位于洋流交汇处      D.位于沿海大陆架
22.历史上,导致该渔场“供养了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当地鱼类消费构成低   B.欧洲市场广阔
C.捕捞技术发达         D.距离欧洲较近
【答案】21、A  22、B
【解析】
试题分析:
21、读图,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分析,甲地是纽芬兰渔场。该地纬度较高,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不是季风气候,夏季风影响较弱,A对。该地位于河口地区,从陆地带来的营养物质丰富,B不符合。是寒流、暖流交汇处,C不符合。位于沿海大陆架区域,海水较浅,D不符合。所以选A。
22、历史上,当地人口数量少,鱼类消费构学科网成低,与供养欧洲没有直接联系,A错。渔业属于大农业,决定因素是市场的需求。正是欧洲市场广阔,推动了渔业的发展,B对。捕捞技术发达,影响当地的产量,与供养欧洲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C错。距离欧洲不如距当地近,D错。
考点:世界性渔场的分布和成因,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决定作用

2017高三地理模拟试题 2015届高三名校地理试题解析(山东版)专题 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2015届高三10月月考)图中甲海区曾是世界著名渔场,历史上产量非常丰富,甚至“供养了欧洲”。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鱼群减少,延续了500年的捕鱼业逐渐衰落。读图完成21~22题。21.与甲地渔场的形成相关性较弱的因素是(    )
A.夏季盛行偏南风      B.位于河流入海口
C.位于洋流交汇处      D.位于沿海大陆架
23.历史上,导致该渔场“供养了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当 地鱼类消费构成低   B.欧洲市场广阔
C.捕捞技术发达         D.距离欧洲较近
【答案】21、A  22、B
【解析】
试题分析:
21、读图,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分析,甲地是纽芬兰渔场。该地纬度较高,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不是季风气候,夏季风影响较弱,A对。该地位于河口地区,从陆地学科网带来的营养物质丰富,B不符合。是寒流、暖流交汇处,C不符合。位于沿海大陆架区域,海水较浅,D不符合。所以选A。
22、历史上,当地人口数量少,鱼类消费构成低,与供养欧洲没有直接联系,A错。渔业属于大农业,决定因素是市场的需求。正是欧洲市场广阔,推动了渔业的发展,B对。捕捞技术发达,影响当地的产量,与供养欧洲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C错。距离欧洲不如距当地近,D错。
考点:世界性渔场的分布和成因,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决定作用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2015届高三10月月考)读我国某山脉90°E附近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23--24题。23.M坡最有可能是(     )
A.东坡     B.西坡    C.南坡    D.北坡
24.N坡缺失云杉林带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气温低            B.海拔高,气温低
C.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D.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答案】23、D  24、C
【解析】
试题分析:
23、该山脉位于90°E附近且基带为温带荒漠带,则必然位于我国新疆地区,该山海拔达5000米以上,可能为天山。干旱区山地森林带分布在水分条件较好的山坡,M坡有云杉林、而N坡无森林带,说明M坡水分条件较好,则M坡为迎风坡和阴坡(即北坡)。故选D项。
24、依上题分析,N坡处于背风坡而水分条件较差,故无森林带分布。所以选择C项。
考点: 垂直地域分异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2015届高三10月月考)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25.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正确的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26.河谷发育到阶段④后表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地壳上升    B.断裂下沉   C.变质作用   D.流水沉积
【答案】25、C  26、D
【解析】
试题分析:
25、河谷在不同发育阶段所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同,在河谷发育初期以下切侵蚀为主,河谷呈现出“V”形;随着河谷的发育,河流的侧蚀越来越强,河谷呈现“U”形。根据四图可以看出③地河谷最窄、以下切为主,故其发育最早。所以选择C项。
26、河谷发育到④阶段时,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减弱,在河流凸岸沉积,河谷变宽。故选D项。
考点:流水作用与河流

(山东省德州一中2015届高三10月月考)下图中①②分别表示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3、关于图中①~④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该海域夏季洋流流向            B.②④洋流的性质都是寒流
C.③洋流为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的风海流   D.④洋流使沿岸地区形成温带荒漠
4.图中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为①所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开普敦正值炎热多雨的季节          B.从大连驶往上海的海轮一路顺风顺水
C.夏威夷高压强盛                    D. 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答案】3、C   4、B
【解析 】
试题分析:
3、①为季风洋流,图为北半球冬季,故A错误;②为赤道逆流,属于暖流,故B错误;③为南赤道暖流,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由东向西的暖流,为风海流,故C正确;④为西澳大利亚寒流,降温减湿的作用,使沿岸地区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故D错误。
4、当图中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为①所示时,即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此时开普敦正值高温干燥的季节,南极地区出现极昼正值科考繁忙时期,华北平原小麦正值越冬生长的时候,亚欧大陆气温较海洋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故B正确。
考点:洋流。

(山东省德州一中2015届高三10月月考)下图为甲河流域(局部)不同时期地质剖面示意图。7.图中地层形成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8.与1980年代相比,图示区域2000年代
A.河流含沙量增大                   B.坡面径流量增加
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D.坡面下渗量增加
【答案】7、B   8、D
【解析】
试题分析:
7、沉积岩层的沉积顺序是下面的先沉积,上面的后沉积,把其它岩层切断的岩层形成的晚,所以图中①沉积层形成最早,然后是③,之后因岩学科网浆侵入,形成了岩层②,④是上覆沉积层,形成最晚,故B正确,A、C、D错误。
8、读图,与1980年相比,图示区域2000年植被覆盖率提高了,水土流失减少,河流泥沙含量减少,故A错误;下渗增多,径流量减少,故B错误,D正确;森林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水位季节变化小,故C错误。
考点:地壳物质组成和循环。

(山东省德州一中2015届高三10月月考)下图为世界某大洋环流局部模式图。9.如果该海域完全位于东半球,则下列洋流属于此环流的是
A.西澳大利亚寒流   B.加那利寒流
C.拉布拉多寒流    D.千岛寒流
10.如果如果该海域位于太平洋,则
A.①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C.③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答案】9、A   10、B
【解析】
试题分析:
9、根据题中“完全位于东半球”可知该区域位于印度洋,在根据该环流为逆时针(低纬环流北顺南逆)判断其位于南太平洋低纬环流,则①为西风漂流,②为西澳大利亚学科网寒流,③为南赤道暖流,④为马达加斯加暖流,故A正确。
10、①附近广阔海洋,形成西风漂流,故A错误;②为上升补偿流,容易形成大型渔场,由低纬流向高纬为寒流,降温减湿,易形成沙漠,故B正确;③为南赤道暖流,故C错误;此洋流圈是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故D错误。
考点:世界洋流。

(山东省德州一中2015届高三10月月考)某探险队在新疆某地形区进行考察,从某地出发,由南向北依次看到不同的自然景观,如下图所示。下图中数据表示海拔(单位:米)。13.考察队沿途所见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水平方向上的地域分异规律
14.图中海拔2 100~3 000米的高度为云杉林,其成因为(  )
  A.位于向阳坡,热量条件充足  B.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
  C.受山谷风的影响,多夜雨   D.受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控制,多降雪
【答案】13、C   14、B
【解析】
试题分析:
13、读题可知,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出现了不同的植被带类型,这种因海拔高度变化而出现的植被带类型的变化现象,反映了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故C正确。
14、读题“某探险队在新疆某地形区进行考察”和该地位于42°N-44°N之间,可判断该山地为天山,天山北坡为西风迎风坡,降水较多,因此有云杉林分,故B正确。
考点:地带性分异规律。

(山东省德州一中2015届高三10月月考)水位是指河流某处水面的海拔,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天数之和称为历时。读“某河流某观测站测得的水位过程线与水位历时曲线图”。19.该观测站最可能位于  (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0.若在该观测站上游修建一水库,则历时曲线上  (  )
A.M、N同时右移                            B.M左移、N右移
C.M、N同时左移                            D.M右移、N左移
【答案】19、D   20、D
【解析】
试题分析:
19、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该河流6月和9月流量较大,该地这两个月降水较多,结合选项可知,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学科网区最符合条件,故D正确。
20、若在该观测站上游修建水库,由于水库的调蓄作用,会使河流流量平稳,M和N更接近相同,历时曲线上M右移,N左移,故D正确。
考点:水位变化曲线分析。

(山东省德州一中2015届高三10月月考)下图为太平洋沿30°纬线的表层水温变化示意图。25.有关图中a、b、c、d四处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a—西邻荒漠地带          B.b—洋流由北向南
   C.c—常年高压中心          D.d—全年温和多雨
26.对于水循环说,水汽贡献率最大的海域是
A.a        B.b      C.c      D. d
【答案】25、C   26、B
【解析】
试题分析:
25、读图中信息可知,8月份温度最高,应该为北半球海域,所以a附近我国东部季风区;b洋流为日本暖流,由南向北;c为副热带高压-夏威夷高压,是常年高学科网压中心;d附近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干燥少雨,故C正确。
26、b洋流为日本暖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水汽贡献率最大,故B正确。
考点:洋流冰层温度分析。

(山东省德州一中2015届高三10月月考)下图示意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情况。27.甲地的植被应为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叶林   D.落叶阔叶林
28.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C.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D.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答案】27、C   28、B
【解析】
试题分析:
27、甲位于针阔混交林和高山草甸之间,应该为需要热量位于二者之间的针叶林,故C正确。
28、基带为针阔混交林,其纬度带为学科网中纬度地区,南坡植被带分布较高,说明该地南坡为阳坡,为北半球,故B正确。
考点: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山东省德州一中2015届高三10月月考)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29.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下渗   B.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30.该类房屋的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
A.补充城市地下水   B.减缓城市内涝
C.缓解城市缺水     D.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答案】29、B     30、C
【解析】
试题分析:
29、读图中信息可知,收集房屋雨水,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故B正确。
30、该类房屋的雨水处理方式,可以增加雨水的利用率,减少其他水体需求,进而缓解城市缺水,这是其最突出的效益,故C正确。
考点:水循环、雨水处理方式。

(山东省济宁市“五校联盟”2015届高三第一次检测)下图为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海驹是肉食性海洋动物,克罗斯角的海豹自然保护区不到平方千米的海滩上,常年聚集着8万—lO万头海豹。据此完成4~5题。4.克罗斯角海豹聚集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丰富,植被茂密                 B.地势低平,沙滩广布
  C.离岸风和上升流明显,鱼类资源丰富   D.位于寒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
5.图示地区可观赏“倒沙人海”的奇景: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大西洋,高大沙丘的滚滚沙流飞泻人海,这种奇景的形成原因是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影响    B.人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C.中纬西风带的携沙能力强            D.沿岸洋流侵蚀作用强
【答案】4、C 5、A 
【解析】
试题分析:
4、根据所学知识,克罗斯角附近有本格拉寒流经过(上升流从海底把大量饵料带到表层),鱼类众多,形成规模较大的渔场,C对D错;克罗斯角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信风学科网带和寒流影响,降水稀少,植被稀疏,为热带沙漠气候,A错;地势低平,沙滩广布为次要因素,B错。
5、通过上题分析:图示地区受副高、气压带(东南信风)影响,滚滚流沙飞泻入海,A正确;此地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较少,河水量少,入海河流含沙量小,B错;中纬西风带控制中纬度地区,而图示区域为低纬度地区,C错;沿岸洋流为上升流,对沿岸没有侵蚀作用,D错。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非洲西海岸自然地理环境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倒沙入海”奇景成因分析。

(山东省济宁市“五校联盟”2015届高三第一次检测)目前安徽省正试点“海绵城市”建设:缺水地区,优先利用透水砖、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其他地区,优先利用雨水湿地、蓄水池等措施,构建新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据此完成8—9题。8.“海绵城市”建设对图中水循环环节的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A.①增加   B.②减少   C.③减少   D.④增加
9.“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①减少城市用水量②促进雨水资源利用③增强城市排水能力④缓解城市内涝
 A.④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8、D  9、C
【解析】
试题分析:
8、“海绵城市”的建设,使下渗两(图中②)增多,地表径流(图中①)减少,地下径流(图中③)增多,A、B、C错;“海绵城市”使当地空气变得湿润,蒸发量(图中④增大),D正确。
9、通过图中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一是缺水地区,改善城市小气候,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二是其他地区,增强城市排水能力,缓解城市学科网内涝,因此C符合题意。
考点:“海绵城市”建设的目的及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山东省济宁市“五校联盟”2015届高三第一次检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14年12月27日正式通水,据此完成19—20题。1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需关注的突出问题有
   ①汉江中下游灌溉和航运受到影响  ②库区及沿线移民搬迁安置量大
   ③沿线干渠开挖后诱发水土流失   ④北段冬季结冰,调水量受限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南水”进入北京后将与北京市五条主要河流渠道相连,沟通各条水系最主要的目的是
   A.增加水量,促进水能资源开发  B.解决北京全市区的生产、生活用水
C.最大限度地改善北京市的生态环境   D.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就业机会
【答案】19、B  20、C
【解析】
试题分析:
19、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是汉江的上游,汉江中下游灌溉和航运受到影响;丹江口水库位于河南和湖北两省交界和调水所经地区人口稠密,移民搬迁量很大;南水北调所经地形区以平原和盆地为主,不会引发水土流失;沿线北段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学科网季寒冷,易结冰,调水受限制。综上所述,B项正确。
20、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入北京后将与北京市五条主要河流渠道相连其主要目的是增加生态用水,从而达到绿化美化北京城市环境的目的。选项C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南水北调的意义;水库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山东省济宁市“五校联盟”2015届高三第一次检测)右图为长江流域某湖泊的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该湖泊TSS通量季节变化的直接原因有
   ①流域内降水变化  ②湖水流向变化 ③上游地区植被破坏   ④当地围湖造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 2.关于该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湖泊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增加  B.湖泊深度增加,航运条件得以改善
   C.TSS通量为负值时,湖水补给河水  D.河流枯水期时,TSS通量以流人为主
【答案】21、A 22、C    
【解析】
试题分析:
21、图示为长江流域的一湖泊,属于季风气候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夏季为丰水期,河流的水位高于湖泊,则河流补给湖泊,河流会带来泥沙注入湖泊,湖泊TSS通量为正值;冬季为枯水期,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湖泊补给河水,湖泊水含的泥学科网沙量小,湖泊TSS通量为负值。因此湖泊TSS通量季节变化的直接原因与流域内降水变化、湖水流向有关,A项正确。
22、冬季为枯水期,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湖泊补给河水,湖泊水含的泥沙量小,以流出为主,湖泊TSS通量为负值,C对D错;湖泊的泥沙淤积会影响通航能力,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调节洪水的能力,因此A、B错。
考点:湖泊与河流的补给关系。

(山东省莱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水库对于调节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防洪、发展养殖、旅游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功能。下图是某水库一年中流入量、流出量的变化曲线图,已知当地入湖河流以太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方式,据此完成9~10题。9.关于图中甲、乙、丙 、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时期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B.乙时期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C.丙时期的储水量最小       D.丁时期的储水量最大
10.影响该地 大气降水的主导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洋流     D.地面状况
【答案】9、B  10、B
【解析】
试题分析:
9、读图,甲之后,到乙时期,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所以甲时期没有达到最大,乙时期水库的储水量最大,A错,B对。丙时期后,到丁时期,流出量大于流入量,丙时期未达到最小学科网值,丁时期的储水量最小,C、D错。
10、该地水库6月份流入水量少,1月份流入水量大,说明冬季是雨季,夏季炎热干燥,应是地中海气候。降水的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B对。太阳辐射、洋流、地面状况不是地中海气候区降水的主导因素,A、C、D错。
考点:水库水位的影响因素,不同区域气候特征的成因。

(山东省莱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读“丹霞地貌形成示意图”,回答11~12题。11.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c→b→d→a→f→e   B.b→ a→c→d→f→e
C.a→h→c→d→e→f   D.d→c→b→a→f→e
12.e图中“狗头石或骆驼石”属于
A.花岗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玄武岩
【答案】11、A  12、B
【解析】
试题分析:
11、丹霞地貌形成过程,首先是沉积物堆积过程,对应c,然后形成沉积岩b。在干热的气候条件下,岩石变红,对应d。地壳隆起抬升,形成a。再出现节理发育,对应f。最后是风力侵蚀形成丹霞地貌e。A对。
12、结合前面丹霞地貌形成过程,e图中“狗头石或骆驼石”属于沉积岩学科网被侵蚀形成的,B对。形成过程中没有变质作用,C错。花岗岩、玄武岩是岩浆冷凝形成的,A、D错。
考点:丹霞地貌,及形成过程。

(山东省青岛市2015届高三期末考试)图2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图3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5.该河通常位于我国的
A.西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东北地区
6.对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
B.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
C.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Q河道将慢慢变浅
D.若P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
【答案】5.D  6.A
【解析】
试题分析:
5.由右图“该沙洲一年内航拍面积变化统计图”可知该沙洲每年3、4月7、8月面积缩小。说明每年的3、4月,7、8月河流径流量较大,也就是说该河一年有春汛、夏汛两次汛期。由此可知该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6.由左图,图中指向标可知该河为东西向河流。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河水冲刷河道右侧则Q河道将慢慢变深。在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大坝阻挡来自河流上游的泥沙则河心沙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河心沙洲是由河流中的泥沙淤积而成一般在河流下游水流较缓的地方发育形成。
考点:河流水文特征

(山东省青岛市2015届高三期末考试)图4为世界某半球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7—9题。7.下列说法正确是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         B.该季节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C.同纬度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D.该季节北印度洋上洋流逆时针旋转
8.关于M地气候分布的大体范围是
A.30°N-40°N大陆西岸   B.30°S-40°S大陆西岸
C.40°N-60°N大陆西岸   D.40°S-60°S大陆西岸
9.影响M、N两地自然带更替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热量   D.水分
【答案】7.C 8.B  9.C
【解析】
试题分析:
7.从等温线数值变化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此时陆地等温线向高值方向凸出,说明同纬度陆地纬度低于海洋温度,为该半球冬季,太阳直射北半球;该季节印度洋上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8.从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则M地纬度低于40°,该地气候分布规律为30°S-40°S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9.M地纬度高于N低,热量较N地丰富,造成两地自学科网然带类型的差异,其中M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而N地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考点:等值线图判读、气候、地域分异规律

(山东省青岛市2015届高三期末考试)读“水的社会循环和自然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12—13题。(注: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
12.水的社会循环
A.包含了水的 自然循环   B.加速了水的自然循环
C.对陆地水有更新作用   D.对水的自然循环造成负面影响
13.城市化对水的自然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①人口增多导致地下径流增多     ②城市硬化面积增加导致地表径流增加
③地表植被减少导致下渗量减少   ④城市规模扩大导致降水减少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12.D  13.C
【解析】
试题分析:
12.根据水的社会循环的含义判断,排除A;水的社会循环在不断的利用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延缓水的自然循环,B错误;对陆地水具有更新作用的为海陆间的水循环,而水的社会循环一定程度上使得河流等自然水体中的水量,对水的更新作用小,排除C;在水的社会循环中,可以造成对水循环的不利影响如污染等,D正确。
13.人口增加,大量的使用地表径流,使得地下径流减少;城市硬底化,导致下渗作用减弱,地表径流增加;地表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影响,植被丰富,地下水多;城市扩大,热岛学科网效应和雨岛效应增强,导致降水量增多。
考点:水循环

(山东省青岛市2015届高三期末考试)29.(10分)根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图14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约2万,面积为500平方公里,以农业为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域最高海拔为1428米。(1)试比较甲乙两河岸水文特征的不同点及原因。(6分)   
(2)试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若乙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4分)
【答案】
(1)甲河流比乙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
原因:甲河流流经林区和湖泊,流经城镇少,人类的破坏小,水土保持和调蓄能力强。
(2)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
【解析】
试题分析:
(1)河流水文特征可从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回答,本小题中提供的甲、乙两河的主要信息是甲和位于林区、而乙河位于种植区,因此两河流域的主要区别表现在植被覆盖状况方面,这一因素主要影响到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和含沙量大小。
(2)组成地理环境的气候、水文、地形、土壤、植被等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一要素改变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的改变。图中乙河径流量减少,将对河流和地下水的水文特征、土壤、生物、地貌等因素产生影响。
 考点:水文特征、地理环境整体性

(山东省泰安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洋流常年受东北信风吹拂
B.②是逆时针洋流系统的组成部分
C.此时北半球为冬季
D.③洋流是西南季风吹拂形成的
5.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Q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
B.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
C.M海域多海雾,对航运造成不利影响
D.K海域的渔场是由于上升流而形成
【答案】4.D  5.C
【解析】
试题分析:
4.仔细读图,注意图中陆地轮廓、纬度数值及变化等信息,结合洋流分布规律等进行分析。由图中亚欧大陆、北美大陆等地轮廓可知,该图位于北半球;图中①洋流位于40°N附近,应该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盛行西南风;②位于20°N附近,属于北半球中低纬洋流模式,是顺时针洋流系统的组成部分;③洋流位于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运动,是西南季风吹拂形成的,此时应该是夏季,故选项D正确。
5.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可知,Q地位于北美40°--60°之间西部海域,沿岸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冬季气温相对较高;P地位于亚洲40°--60°之间俄罗斯东部海域,受千岛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K海域大致位于日本北海道渔场是由于寒暖流交汇而形成;M海域所处纬度高,气温低,此处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水汽丰富,多海雾,对航运造成不利影响,故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山东省泰安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①处的构造地貌为
A.背斜   B.向斜   C.背斜谷   D.向斜谷
7.②处山峰在当地有“飞来峰”之称,其形成过程是
A.褶皱——沉积——断裂   B.褶皱——断裂——沉积
C.断裂——侵蚀——褶皱   D.褶皱——断裂——侵蚀
【答案】6.C  7.D
【解析】
试题分析:
6.根据常见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可知:背斜中间岩层老,两侧岩层新,即“中老边新”,向斜是“中新老”;观察图中①处可知,中间岩层是D1,向两侧依次是D2、D3、C1,结合图中岩层新老关系可知,该地质构造为背斜;根据图中海拔高度变化可知①处地势低,应该为山谷,故选项C正确。
7.由图可知②处地下岩层向下弯曲,可以推断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发生地壳挤压运动,形成褶皱;当挤压超过岩层的承受能力,岩层断裂并发生位移,如图中T1、T2、T3等岩层错位,形成断层;根据图中岩层新老关系可知,②处“飞来峰”部位岩层T3最新,两侧岩层较老,应该是向斜,②处位于槽部,因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两侧容易被侵蚀,所以形成向斜山,故选项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山东省泰安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下图为水利研究部门实验室模拟同一降水过程中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8.图中四条曲线: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依次对应的序号分别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④、①、③     D.①、③、④、②
9.防治城市暴雨时发生内涝的最有效措施是
A.保护城市原有湿地   B.硬化城市所有地面
C.扩大城区绿地面积   D.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答案】8.C  9.D
【解析】
试题分析:
8.根据水循环的一般过程可知,大气降水首先形成地表径流,然后通过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可见同一降水对地下径流的影响最小,故图中④是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地表植被减少,而且路面硬化,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的汇水速度和汇水量增大,所以①是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水库对径流量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即调节径流,所以③是修建水库学科网后的洪水过程线;②介于①③之间应该是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故选项C正确。
9.注意题干要求是防治城市暴雨时发生内涝的“最有效措施”;保护城市原有湿地、扩大城区绿地面积可以增加雨水的下渗量,但是速度较慢;硬化城市所有地面,雨水下渗量更少,地表积水增多,会加剧城市内涝;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可以加快暴雨洪水的排放速度,最大限度的防治城市内涝,故选项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自然灾害与防治。

(山东省泰安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下面图甲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中山地海拔3100米;图乙为M地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20—2l题。20.关于甲图所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山地上有终年积雪
B.自西向东,自然带呈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M地适宜种植葡萄、柑橘、油橄榄等
D.N地为热带荒漠,棉田面积广
21.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山脉东侧自然带成因主要为距离海洋远
C.影响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D.影响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答案】20.C  21.D
【解析】
试题分析:
20.由右图可知,该地1月份气温高,应该位于南半球,而且最高月份气温大于20℃以上,该地山脉海拔3100米,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较低6℃,所以该山脉顶部最低气温大于0℃,山地上没有终年积雪;甲图所示地区由于山脉阻挡,西部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形成荒漠,应该属于非地带性差异;由右图可知该地7月份气温低,大于0℃小于15℃,所以不属于学科网热带,甲图中N地应该是为温带荒漠;该地冬季(7月)低温多雨,夏季(1月)高温少雨,所以M地属于地中海气候,适宜种植葡萄、柑橘、油橄榄等,故选项C正确。
21.由于M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对应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由图可知山脉东侧自然带成因主要是由于位于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形成的;影响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东西侧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西侧是迎风坡降水较多,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较高;故选项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山东省济宁市“五校联盟”2015届高三第一次检测)26.(11分)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AB截面河谷深邃的原因。(4分)
 (2)分析CD截面所在河段成为地上河的原因。(4分)
 (3)若EF截面所在河段中沙洲逐渐向一岸偏移,指出其可能偏移的方向(E岸或F岸),并说明判断依据。(3分)
【答案】
(1)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2分);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流水侵蚀作用强(2分)
(2)河道弯曲,流速较缓,导致泥沙易沉积(2分);人为加高堤坝(2分) 。
(3)F岸(1分)。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水右偏,右(E)岸受到侵蚀作用较强(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AB截面河谷深邃的原因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地质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二是河流地貌受力(水流急,流水侵蚀作用强)。
(2)依据荆江成为“地上河”的成因知识进行迁移即可:自然原因(河道形状)和人为原因(加筑高坝)。
(3)若EF截面所在河段中沙洲逐渐向一岸偏移,其可学科网能偏向F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水向右偏转对E岸侵蚀严重,泥沙淤积到F岸)。
考点:地貌和地上河成因;地转偏向力对三角洲形成的影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9351/476005223100.html

更多阅读

2013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一) 2016年高考地理试题

2013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一)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一中 侯喜林 邮编166200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的)共50分 下面两幅图是鲁尔区和辽中南工业,回答1~2题1.关于两个工业区气候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鲁尔区冬季温少雨B.辽中南地区夏季高温多

声明:《2017高三地理模拟试题 2015届高三名校地理试题解析(山东版)专题 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为网友噬惢拒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