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需求》
作者: 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卡尔?韦伯
译者:龙志勇、魏薇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这世上本没有什么刚需,需的人多了,也便成了刚需。只有关注软需,挖掘软需,甚至创造软需,并通过艰辛的努力制造能满足这些软需的产品的人,才是文明的推动者,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面向未来的梦想家和实干家。在个人层面,“需求”就是满足人类基本的需要,在社会层面,“需求”则关系产业的兴起和就业机会的创造,让人们获得能源、洁净的水、医疗保障、金融服务、有用的信息,以及人们迫切需要的一切东西。从这个角度看,需求改变了整个世界。
《需求》一书讲的是国外12个优秀的公司以及他们杰出的领导者。这些领导者富有创新精神,而且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在如今这个“客户驱动”的世界中取得成功,不但要赢得客户的钱包,更要赢得他们的心,俘虏他们的想象力。
中国的发展也要从出口导向型逐渐转换为国内消费驱动型,这时《需求》一书或许对国内许多商界人士就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下文来自陈傲寒所写书评,从人性的角度来解读需求,解释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需求的变化。
-------------------------------------------------------------
最近接触到一些风投业人士,在初步了解我们的可视化产品和业务之后,他们最经常提出的疑问就是:“你们做的这个不是刚需啊?”。刚开始碰到这个问题,我会认真地向对方解释我们产品究竟给客户解决了什么问题和创造了什么价值,为什么在一个数据过载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需要可视化来改变认知和管理世界的方式,解释过后,经常会有这样的反馈:“你说的蛮有道理,可似乎依然不是刚需,今天企业没有这样的工具不也可以吗?”
类似情况碰到了几次,不由让我想起一个故事: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后,试图将电话专利以10万美金卖给当时电报业霸主美国西部联盟电报公司,被西联总裁威廉?奥顿断然拒绝:“电报能清晰传递信息,有谁会需要这么一个听声音的玩具?”,贝尔最终建立了贝尔电话公司(后来的AT&T),取代西联成为通讯业的新霸主。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奥顿非常愚蠢,其实当时持奥顿这样看法的人是绝大多数,尤其是在精英阶层,比如英国邮政大臣(相当于后来的邮电部部长?)阿诺德?莫利,甚至在电话发明20年后,还说:“煤气和水对每一个国民来说都是必需品,而电话不是,永远也不会是。”
以当时情形论,这句话的前半句并不错,毕竟当时人们的生活中并没有电话,似乎也并没有感觉到什么不便和缺失。但后半句“永远也不会是”则大错特错,今天有谁会说电话不是必需品呢?阿诺德?莫利的错误在于他对人性的认识不足。不知这位邮政大臣当时有没有看过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七十多年前(1819年)出版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书中说意欲是人生的本质,欲望没有得到满足,人们就痛苦,欲望满足了,人们就无聊,于是又追逐新的欲望,再次满足后再次无聊,再寻找新的欲望。
叔本华所说的只是人性的一部分,过分放大这部分而得出悲剧的人生观我并不认同,但不正视这一人性的真实存在则更不可取。所谓需求,就是欲望,自然也是不断增长的。回到一万年前,除了吃喝,有什么是刚需?艺术,游戏,乃至科技,都不是刚需。人类文明的进步过程,就是不断产生软需,满足软需,将软需变成刚需,又再产生新的软需的过程。套用一句鲁迅的话:“这世上本没有什么刚需,需的人多了,也便成了刚需。”那些始终将眼睛盯着刚需的人,是活在过去的人,只有关注软需,挖掘软需,甚至创造软需,并通过艰辛的努力制造能满足这些软需的产品的人,才是文明的推动者,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面向未来的梦想家和实干家。
本书中就提供了这样一些“需求创造者”的案例,Zipcar、Netflix、Nespresso、Kindle、Tetra Pak等一系列精彩和激动人心的真实故事,让我们看到那些心怀梦想勇于前行的人们是如何深入研究人性潜在的需求,又如何以艰苦卓绝的努力创造出能满足并引爆这些过去人们视而不见的需求的卓越产品(某种意义上,产品就是对需求的一种描述),从而将一个个的“无所谓-Nice to have”变成了“必须买-Must to have”,这些案例让我们看到,缔造伟大的商业传奇,不仅需要梦想和勇气,还需要站在顾客角度的悉心琢磨、细致入微的工作和持续不断的努力。
我们的创业团队靠梦想和勇气推开了通向未来的一扇门,也已经以一年多艰苦卓绝的努力打造了优秀的产品(虽然还没有达到我心目中的卓越),并在市场上成功树立了许多大型行业用户案例,实现了盈利,而在未来如何能保持45度角的精进曲线,持续改进并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魔力产品,是我们要不断努力的目标。在这方面此书给了我们不少启发和帮助,因此也推荐给朋友们,有空时可以一读。
本文是我的微信公众号“傲寒荐书”中推荐的文章,其中有近期接触VC的一些感想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