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观后感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在这30多年轰轰烈烈的时代变迁中,我们国家走出了十年动乱的阴影,从一片百废待兴逐步发展成一个初具现代化的小康社会,这正是中国的改变,《岁月如歌》通过描写里面一个一个人物成名的艰辛,也间接的反映了祖国的变化,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对物质的追求不断地变化,都表现出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自1977年恢复高考,人民生活又怎么样的改变,国家又有怎么样的改变呢。
我们可以在歌声中体会出国家的变化,首先是1977年,那时候刚恢复高考,一批批怀着激情的年轻人走进校园,一些前卫的思想也在他们心中蔓延,随着两岸关系的融冰,一批带着青春朝气的台湾歌曲流入内地,这是一个剧烈变动、思潮涌动的年代,呐喊式的摇滚也在这一时代诞生,校园是张扬生命美好的净土,他们体会青春,拥有真诚,绝不媚俗。由此《童年》、《外婆的澎湖湾》、《光阴的故事》等一大批校园民谣通过收音机传到了大陆内地,在经历了十年文革,文化生活枯竭的生活之后,人们第一次听到如此悦耳的音乐,邓丽君、罗大佑几乎成为那个时代的符号人物,他们的歌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
在娱乐氛围并不发达的八十年代,刘欢成为家喻户晓的实力派娱乐人物之一是因为他的厚积薄发,那个年代的音乐人不似今日的浮躁和包装,他们缺乏包装,却原汁原味地打动你我,想当年二十出头风华正茂的刘欢起初只是将音乐作为业余爱好,那时他的性格因子中也
充满了腼腆内向的一面,热爱艺术的人都有那么一点“不合时宜”,陶醉在对艺术的追求中我行我素,可是一肚子的盖世才华博闻强识却遮掩不住,《少年壮志不言愁》、《好汉歌》等到现在都让我们记忆犹新,这体现了一个人追求的变化,更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变化。
1989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时候校园里面出现了‘托福’一类的词汇,人民也流行起来出国风,越来越多的西方思想涌入进来,出国留学,深造成为当时的一阵热风,然而国外的日子并不像我们想的更好,所以更多的人选择留学后回国发展,此时的作品大多都是呐喊风格,用这种风格完美的诠释了生活的艰辛和苦难。费翔、齐秦、郑智化等人在内地走红,体现了当时社会转型时期大众对于表达生活的需求。
20世纪90年代初期,港台歌星大举占领内地市场,这是后涌现出来的词汇就是‘追星族’,张学友、郭富城、刘德华、黎明、体现了港台歌星进入内地,人民生活富裕不再是追求吃饱物质上面的,而是追求精神文化方面的表现。 现在,各种流行歌曲,各种的流派,各种的风格,岁月真的可以如歌曲一样,体现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历史造就了音乐,而我又听着音乐感受着历史,感受着这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变化。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