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札读音
季札的读音为“jì zhá”。季札是一个人的名字,又称延陵季子,是一个春秋时期吴国的人,对于他还有一些小故事流传世间,如:季子挂剑。
季札雕塑
这则小故事讲述的是季子出使晋国,当时的君主徐君看上了这把剑,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从他的眼神里还是可以看出对这把剑的喜爱,季子由于出使任务而没有将剑赠与徐君,后来,季子赠剑的时候,徐君已经死了,就将剑挂在了徐君的墓碑上。
这个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很多的小学老师都会为学生们讲诉这个故事,告诉学生们学习季子这种不忘故友,脱千金之剑带到丘墓的精神。
另外,看到季札两个字,很多人肯定认为“季”便是他的姓氏,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很多人都知道,古代人都会有很多的字或是称号,如苏轼,字东坡,又如陶渊明,人称五柳先生,而季札便是这类了。
季札为姬姓,名札,又称公子札,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或是季子,季札生于皇室,是吴王寿梦最小的儿子。季札寄情山水,吴王本有意传位与他,他却退居乡野之中,之后,吴王只能另作他人之选。
虽说如今的史书上还有着关于季札的记载,甚至不断地有人提及这位昔日的春秋时代的风云人物,但是对于他的介绍却是少之又少。人们只知道他的一些基本情况,生于那个时期,出身如何,出使过哪些国家等,但是真正意义上研究他的却很少见。
吴季札认为诗经中哪种音乐最好
吴季札到底是我国古代的那个吴季札,还是与1931年出生的台湾著名钢琴演奏家、音乐家、资深音乐教育家,甚至精通多门语言的名人吴季札。不过不论是哪个吴季札,都不是无名之辈。在这里我们就来说一下春秋时期的吴季札。
季札图
季札,“吴”是他所属国家的名称,他是春秋时期的风云人物,是古代的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关于吴季札认为诗经中的那种音乐最好,现在网络上也是流传着各式各样的答案,其中有人认为是“风”,也有人认为是“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答案都不能持肯定态度。
而我个人则认为是“风”,因为《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墉、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多个地区收集而来的民间地方歌谣。这类的民间地方歌谣充满了强烈的生活气息,它的体裁千变万化,其中包括了爱情歌曲、劳动歌曲;而在情感上的表达上也是丰富多彩,包含了轻松愉快、深沉抑郁、欢乐明快、慷慨激昂、怨天尤人、兴高采烈等多种情绪;同样的在表现形式上,也有独唱、对唱、帮腔等多种形式;曲式结构也有很多形式。
而我们从吴季札听歌中的“吴公子札来聘……请关于周氏。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墉》、《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可以看出,他所喜欢的是风。
季札观乐
季子,名札,春秋时代吴国人,为吴王寿梦之子,因封地于延陵,又称延陵季子,其人品德高尚,才学渊博,富有远见,结交当世有能之士,是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吴王馀祭四年,派遣季子出访列国,首先去的便是当时的鲁国,季子到达鲁国时受到国君的热情款待,大摆筵席,席间季子要求观赏周朝的歌舞,鲁国大臣便安排乐师和舞者。
季子认真倾听,当乐师唱到《周南》和《召南》时,季子说,“教化已经慢慢开始了,百姓们勤劳而不怨恨。”
乐师又唱到《邶风》、《庸风》和《卫风》,季子又说道,“百姓虽有忧愁却无困窘不堪,他们国君德行就如这卫风中所唱。”
乐师又唱《王风》,他赞赏这是周室东迁后的乐歌。
唱到《郑风》时,他批评百姓烦琐不堪,一定会最先亡国。
唱《齐风》时他又赞叹说这是大国才有的风范国运昌盛,当是诸国的表率。
接着乐师又唱了《南风》季子评价说,“这是周公东征时博大坦荡的乐歌。”乐师又继续唱《秦风》,他继续评价说,“这乐曲自然宏大,当是周室故地的乐歌。”
乐师陆陆续续的唱了很多,季子都一一点评并发出赞美之情,他以自己的才能与远见卓识透析了这些乐曲中所包含的深远蕴涵,既听出了周朝的盛衰之势又听出了文王的贤能之德,他说出的那些评价让在座的鲁国大臣为之震惊,无不对其刮目相看。
直到《招箭》之舞的舞蹈开始时,他才惊叹的说道,“这才是让人叹为观止的乐章,盛德之至。”
季子故里
网上对于季子的故里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说是丹阳的,有人说是常州的,但不管怎样,季子这个人在历史上还是很有名气的。最出名就有“季子挂剑”的历史典故,著名的“季子挂剑台”就位于今徐州境内的泉山区云龙山的山麓之上,是徐州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
季子故里图
季子,姬姓,名札,人称公子札,因其封地在常州(古时称延陵),故又称延陵季子,是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他的品德非常高尚,为人又仁厚谦和,知书达理,不仅才学渊博,且富有远见,结交当世有能之士,是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吴王寿梦非常的喜欢他,更是有意要将王位传与他。
因为他的才识渊博,吴王馀祭曾派遣他出使各国游历,他自身才能本就出类拔萃,出访他国时皆受到列国的有能之士的赏识。在齐国,他为齐国的政治家宴婴出谋划策,并且得到宴婴的采纳。
在郑国时又与郑国的政治家子产想谈甚欢,他预言子产日后一定会成为郑国的掌权人,便奉劝子产一定要以礼治国。后来等到子产真的掌权时,他却没有听从季子的建议,倡导以法治国导致国家大乱。
后来他又出使晋国,奉劝晋国政治家叔向早做打算,晋国迟早会被瓜分为韩、赵、魏三家,最后他的预言又成真了。
季子在出使各国途中又途径徐国,并且同当时的徐国公留下“季子挂剑”的美谈,得到徐国子民的称赞。
这件事过后,季子为了让出王位不得已逃到延陵,从此隐居山下,延陵(今常州)便被称为季子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