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鲜馒头,通过包装和杀菌技术,不加防腐剂,就可以延长3个月的保质期;皮蛋,使用新型食品添加剂生产的无铅松花蛋,消费者再也不必担心铅含量超标;蕃茄红素,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就可以告别化学合成的,用发酵的方法生产出天然的……科技力量使食品更加安全。
6月15日下午,在第七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科技创新与食品安全”分论坛现场,一场关于科技进步如何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的讨论如火如荼地进行。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安全的食品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而无论是在生产的过程中,还是在监管的环节上,科技支撑都是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不可缺少的力量。
食品监管离不开科技创新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科技与标准司副司长颜敏在论坛上表示,科技创新在推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换言之,食品安全监管离不开科技创新。
颜敏分析,从国家总体战略的需要上看,面对生产经营主体量大面广、各类风险交织的形势,在目前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条件下,“人海战术”打不赢也打不起。
“十三五”期间是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着力依靠科技手段构建严格的、科学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是关键时期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实现国家战略部署的需要。
从食品安全形势的需要上看,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升级的关键时期,食品安全状况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群众期待,仍然有较大差距,风险高发和矛盾凸显的阶段性特征比较突出,现实情况依然严峻。
进一步增强监管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在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加强科技研究和成果应用,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的监管手段、检测技术和检测标准,是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的必然需要。
从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上看,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大问题,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国际组织和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计划,加强国际和国家间的合作,制定国际标准和国际规范,构建以预防为主导、以科学为依托和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食品安全防护体系,正在成为国际食品安全科技领域的共识。中国作为食品大国,也必须发挥科技力量的作用来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从依法行政的需要上看,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的第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鼓励和支持食品生产经营者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规范。
这里所提出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正是科技创新的题中之义,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监管、保障食品安全,是落实依法行政、履行职责的需要。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科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本上建立了我国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系——食品风险因子的精准检测技术水平基本与国际接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兽药快速检测试剂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到80%以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品安全电子溯源技术研究及示范”立项批复工作已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