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 欧阳修 欧阳修 司马光 科举 【文史随笔】欧阳修的科举之路

  一代文宗、唐宋八大家领军人物欧阳修,小时候有神童之誉,但是科举之路却是非常坎坷和充满戏剧性的。


  

▲欧阳修画像


  出生在官宦之家,父亲担任地方官,为官清廉,家无积蓄,在欧阳修4岁那年,其父病逝任上,留下孤儿寡母。因为生计所迫,欧阳修母亲带着4岁的欧阳修投奔叔叔,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可以说,欧阳修的童年生活是不幸的。但是,欧阳修勤奋好学,并且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因此深得叔父喜欢。家贫买不起文具,便“以荻画地”。由于欧阳修博闻强记,悟性又高,很快他的诗赋文章,就写得遒劲老到。有一次,欧阳修的叔父欧阳晔读到欧阳修写的文章,大喜过望,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子不必担心家贫子幼,这个孩子算得上是个奇儿,他将来不仅会光耀门庭,而且一定会名扬天下。”有了叔叔的鼓励,欧阳修更加用功,夜以继日,诵经读典,不知疲倦,为自己的科举之路积蓄能量。
  天圣元年(1023年)秋天,欧阳修正式踏上科举之路,准备实现自己致君尧舜的人生理想。那年,他刚好17岁,他在家乡参加随州州试。州试,又称为“乡试”,是科举时代地方举行的一级考试,考试合格者方可参加朝廷组织的会试。欧阳修参加的这次考试有一道题叫《左氏失之诬论》,这对自幼熟读《春秋》的欧阳修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他拿到试题后,一挥而就,很快就完成了答卷。但是,让欧阳修想不到的是,他竟然落榜了。因为他一直以为,这次考试自己必中无疑,并且可能要夺得头筹,但是居然会名落孙山。史载他这次考试的文章一出,就四方传颂,不胫而走。可是,因为他在写文章时,有个别韵脚超出了官韵的规定范围,考官泥古不化,就将才华横溢的欧阳修给落黜了,这对欧阳修来说简直是摧残性的打击,因为他又要在这种呆板枯燥的文章里再埋头苦读三年时间。
  这段经历可见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二:欧阳文忠公年十七,随州取解,以落官韵而不收。天圣已后,文章多尚四六,是时随州试《左氏失之诬论》,文忠论之,条列左氏之诬甚悉,句有“石言于宋,神降于莘。外蛇斗而内蛇伤,新鬼大而故鬼小”。虽被黜落,而奇警之句,大传于时。今集中无此论,顷见连庠诵之耳。
  尽管满腹怨愤,但是还要面对残酷的现实,欧阳修痛定思痛后,又在家里发奋用功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公元1026年秋天,经过3年的刻苦攻读,20岁的欧阳修再次信心满满地进入考场,这次终于如愿以偿,顺利通过了州试,获得参加第二年春天礼部组织的会试。
  公元1027年春天,各地选送的“举人”、“贡生”云集当时首都开封。年轻的随州举人欧阳修第一次来到皇城,既为当时帝都的繁华富足大开眼界,又对自己的春闱考试充满期待。
  史载,主持那年礼部考试的考官是著名的西昆派领袖之一的刘筠,他是以枢密直学士、礼部侍郎的身份出任本届考试主考官。经过三场考试,欧阳修以为可以稳操胜券,在考完试后等待发榜的一段时间里,他交结名流,饱览胜迹,只待佳音。孰料命运再次跟这位青年才俊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在甲、乙两榜的进士一千多人中,他再次名落孙山。跟近在咫尺的功名失之交臂,漫漫仕途之路还在煎熬着一代才子。尽管这次欧阳修没有考取进士,但是跟三年前的随州乡试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因为这里毕竟是皇城要地,各路精英都云集在这里,他这次考试失败了,但是他的学问才华已经冠盖满京华,跟许多上流社会名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经历两次挫折后的欧阳修老练了不少,也成熟了许多,他决定要像勾践那样卧薪尝胆,东山再起。这次,在经过自己的检讨,他终于决定暂时向考场要求的时文低头,寻访时文名师。经友人推荐,他决定拜时文高手汉阳军知军胥偃为师,学习时文。欧阳修带了两部自己的诗稿和一些文章作为见面礼,胥偃读了欧阳修的文章,拍案叫绝,当即决定收欧阳修为徒。对欧阳修循循诱导,殷殷启迪,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传给这位年轻才子,欧阳修的时文在胥偃的耐心指导下,进步神速。一年后,胥偃回京述职,顺便领着欧阳修结交社会名流,出席文人聚会,在官宦学者中广为延誉。
  1029年春天,由胥偃保举,欧阳修就试开封府最高学府国子监,国子监是封建时代最高学府,一般招收七品以上官宦子弟,欧阳修以布衣出身入读国子监,完全归功于恩师胥偃。同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这次考试类似于之前各地举行的乡试,考中者就可以直接参加次年春天朝廷礼部组织的春闱。由于欧阳修对时文的研究已经非常透彻,所以,这次考试他考得非常轻松,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类似于解元),恩师胥偃也大感欣慰。
  1030年,欧阳修再次参加礼部组织的春闱。据记载,这次担任主考官的是前状元临川才子晏殊,当时晏殊担任御史中丞(副宰相)。这次考试的题目是《司空章舆地图赋》,欧阳修这篇文章收录在《永叔集·居士外集》卷二十四,全文四百零六个字,文章切中肯綮,平稳工整,符合时文程式。待到放榜时欧阳修果然名列第一,中了这一榜的“省元”(也就是会元),至此,年仅23岁的欧阳修已经连中两元,如果能够在殿试中夺魁,那他就成为荣耀无比、万众瞩目的“连中三元”。


 ▲宋仁宗画像


司马光 欧阳修 欧阳修 司马光 科举 【文史随笔】欧阳修的科举之路

  大比之日终于到了,三月十一日,由宋仁宗赵祯主持的封建社会最高等级的考试——殿试在崇政殿举行。北宋开国以来,统治者非常重视人才收罗,每届殿试都是由皇帝担任主考官,考中者有幸成为天子门生。这年的考题由仁宗皇帝赵祯命题,赋、诗歌、论题目分别是:珠藏于渊赋、博爱无私诗、儒者可以守成论。欧阳修的文章如下:
  赋曰:
  故我斥乃珍奇之用,绝乎侈靡之端。将令物遂乎生,老蚌蔑剖胎之患;民知非尚;骊龙无探颔之难。是则恢至治之风,扬淳古之式。不宝于远,则知用物之足;不见其欲,则无乱心之惑。上苟贱于所好,下岂求于难得。《正文·卷五十九·居士外集卷九》
  论曰:
  若乃畅上古之至道,张亿世之远御。结绳所以为信也,而惧信之未孚,我则有书契之易,于是乎画八卦以由数起。茹毛所以养生也,而惮生之未具,我则有烹饪之利,于是乎尝百谷以粒丞民。网罟利人以为用,使以畋而以渔;牛马异性而必驯,使可乘而可服。壮栋宇以易古者之居,垂衣裳以兴天下之治。凡所以使民不倦者,皆伏牺、神农、黄帝之为也。然而治既行矣,民既赖矣,守之以至静,化之以无为,上有淡泊清净之风,下无薄恶叛离之俗。故言为教诏,非诰誓而自听;言为号令,不鞭扑而自随。《正文·卷六十·居士外集卷十》
  无论诗赋,还是策论,欧阳修的文章都是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所谓“舒畅之中,时露剀切”(清李调元《赋话》),在所有卷子中可谓一枝独秀,独领风骚。礼部考官奏名时将欧阳修排在第一,如果不出意外,只待时日,仁宗皇帝赵祯就将要宣布新科状元乃临川才子欧阳修。
  三月十四日,殿试放榜,最激动人心的时候到了,仁宗皇帝亲自主持唱名仪式。大家都以为状元公就是欧阳修,可是结果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新科状元不是欧阳修而是鲜有名气的开封咸平人王拱辰(后来跟欧阳修结为连襟)。
  在焦急的等待中,眼看前三甲都已经唱完,还没有轮到欧阳修,满以为可以高中状元的欧阳修,连个榜眼(第二)、探花(第三)都没有轮到,欧阳修按捺不住了,就站出来大声自报姓名。因为按照宋代的考试规定,在“传胪”中,只要在省试中考试名列前茅的考生,在殿试唱名超过三人后,还没有传呼到自己的,就可以站出来大声自报姓名。即使考分排队靠后,也可以升高等级,提前唱名。欧阳修因为在省试中考了第一,而现在前三名都没有自己,所以他就迫不及待地站出来自报姓名。因此,欧阳修虽然与前三甲失之交臂,但还是被仁宗皇帝唱十四名,位列二甲,算是得到了一些安慰。
  四十多年后,韩琦替欧阳修撰墓志铭,仍然为当年殿试没有夺魁而深表遗憾。据欧阳修同乡时任主考官晏殊后来对人说,欧阳修未能夺魁,主要是锋芒过于显露,众考官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
  确实,欧阳修经过殿试失状元之后,仿佛明白了考官们的良苦用心,对于考官晏殊也没有计较,而是始终对他恭执弟子之礼,在之后的仕途和文学创作中也始终铭记教训,终于成为一代宗师。

  版权所有:文史天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9951/240124828358.html

更多阅读

“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羞”——欧阳修二三事 云深不知羞

“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羞”——欧阳修二三事黄绍坚我并不认识欧阳修。因为他是北宋初期人,距今已近千年。所以,虽然内心仰慕得很,却实在无缘得见。我不知道有谁敢妄称自己是欧阳修的门生弟子。因为受他提携、尊他为师的,是曾巩、王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生查子 元夕ppt

《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 人约黄昏后 电影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译文] 月儿从柳树上升起,我和心上人啊,相约在黄昏后的时间。[出典] 欧阳修 《生查子》注:1、 《生查子》 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

声明:《司马光 欧阳修 欧阳修 司马光 科举 【文史随笔】欧阳修的科举之路》为网友我是野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