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116222 〉 徐有全
刘寄奴苦温无毒 , 破血通经 , 消瘀止痛 , 古人称为" 破血之仙剂 " 。笔者多年来运用该药治疗因瘀血阻滞、 脉络受损 , 缠绵难愈之腹痛 , 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举例如下:
1、盆腔炎
盆腔炎 , 中医称为小腹痛、带下病等 , 临床上多出现顽固性腹痛 , 伴有白带异常、性冷淡、月经不调等症 , 笔者用刘寄奴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张某 ,43 岁 , 患盆腔炎数年 , 多医罔效 , 表现为顽固性少腹疼痛 , 频频发作 , 白带有异味 , 月经短少 , 性生活痛苦 ,B 超、化验检查均未见异常 , 察其原用药方 , 较为对证 , 遂在原方基础上 , 加刘寄奴一味。处方 : 刘寄奴 2Og, 当归 15g, 白苟 15g, 益母草 155, 延胡索 15g, 花椒 5g, 两面针 1Og, 败酱草 15g, 肿节风 15g, 水煎服。先后服用 18 剂 , 腹痛渐止 , 月经正常 , 房事和谐。上方增损 , 复用 6 剂 , 症状消失。
《本草新编》谓 :" 刘寄奴下气止心腹急疼 , 下血消肿 , 解痛毒。 " 本症乃瘀血停滞 , 脉络不通所致 , 运用该 药起到了温经通络、活血止疼之效。
2、肠粘连
肠粘连一症 , 多系术中组织创伤 , 经脉受损 , 肠中受寒 , 寒主收引 , 瘀血停滞 , 滞而不行 , 不通则痛。表现为腹中孪急 , 疼痛难忍 , 时作时止 , 经久不愈。刘寄奴通经消肿 , 是治疗本病之良药。《本草求真》称 :"刘寄奴味苦性温 , 多能破瘀通经 , 除瘀下胀。刘寄奴总为破血之品 , 故能使滞者破而即通 , 而通者破而即收也。 "
奕某 , 女 ,43 岁 , 阑尾炎术后遗小腹微痛 , 阵阵发作 , 逐年加重。大连市某医院诊为肠粘连。症见腹痛拒按 , 得温则减 , 大便不调 , 食减体弱。处方 : 刘寄奴 25g, 黄芪 20g, 白芍 15g, 甘草 15g, 荔枝核 15g, 牛膝 15g, 花 椒 5g, 两面针 15g, 桃仁 10g, 红花 5g, 丹参 20g 。上方出 人 , 先后服用 20 余剂 , 诸症消失 , 随访未再复作。
3、痛经
痛经经久不愈 , 多为瘀血阻络 , 宫寒血凝。《本草经 疏》称 :" 刘寄奴草 , 其味苦其气温。苦能降下 , 辛温通行 , 血得热则行 , 故能主破血下胀。 " 笔者在治疗痛经方中 , 重加刘寄奴 ,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田某 ,17 岁 , 患痛经 3 年 , 每月来潮腹痛、腹胀剧烈 , 需注射止痛针剂止痛。 2005 年 4 月初诊 , 症状同 前。症系血瘀寒凝 , 冲任络阻 , 血流不畅 , 痛则不通。治 以温经通络 , 化瘀止痛法。处方 : 刘寄奴 2Og,川芎 15g, 益母草 15g, 桃仁 lOg, 马鞭草 15g, 红花 5g, 牛膝 15g, 丹参 15g, 郁金 15g, 白芷 10g, 香附 1Og, 土获苓 15g水煎服 , 初进 5 剂 , 略见效 , 继进 10 剂 , 痛失大半 , 复进 5 剂 , 以善其后 , 随访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