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2010年10月15日,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开幕,蓝印花布、彝族刺绣、藏族唐卡等600多个适合生产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体亮相,吸引了众多民众。人潮涌动的展馆、争先恐后的消费者,似乎给了众多还处在困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复苏的信心。
二、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女士曾经说过,无论哪一座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有历史在诉说乃至歌唱着时间的变迁。
三、150年前,圆明园遭英法联军劫掠并被付之一炬,这成为中国人内心永远的伤痛。时代几经变幻,中国综合国力早已今非昔比,而大水法等劫后废墟依然矗立园中,近日,在圆明园遭劫150周年之际,争论再起。
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载体,无论以何种方式面对它们,“铭记”才是核心。
要求:全面理解以上材料,自主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要套作或抄袭。
思路点吧
三则材料都是围绕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展开,民众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态度;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女士倾听古城楼的诉说和歌唱也是一种态度;围绕圆明园是否应该重建的争论还是一种态度。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文化遗产呢?三则材料后的提示语,“铭记”才是核心,为学生的审题立意提供了方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学生心中会有哪些文化的印记呢?我们的教育是否在他们的心灵中注入了中华文化的元素?在这方面积累丰厚的学生,就会厚积薄发,挥洒自如,如数家珍一般,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的历史有辉煌也有屈辱,作为年轻的一代会有怎样的思考呢?这里可以彰显学生的思辨能力。
外来文化的进入,青年一代是否还会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呢?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就会有所思考,有所阐发。
看到这个作文题,我期待着,希望看到:学生对中国文化遗产的真挚热爱和对中国历史的冷静思考。
佳作欣赏
刻下历史的画卷
文/镡吟汐
那是自唐古拉山脉涌出而流经的沿岸吗?江河叮咚澎湃奏响苗族风趣的山歌。那是扎根于杜甫草堂前随风摇曳的草吗?富有韵律的摆动仿佛在浅浅吟唱着唐时的歌。
巍巍五岳,浩浩九州,华夏五千年的文明文化留给我们无数的珍宝。或是彝族刺绣,或是殿基一角,或是矗立废墟的圆明园。在心中刻下历史的画卷吧,走进文化,铭记历史,文化遗产才会实现它的民族价值。
聆听,谁的低吟浅唱传递着“铭记文化遗产”之声?
多久没有诵读《诗经》,多久没有翻弄《二十四史》。虽然我们不是学者,不必咬文嚼字通解全意,但传承是我们的责任,发展是我们的使命。先秦的编钟我们依旧能够敲响,伯牙的琴弦我们依旧可以抚弄,李白的“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志气我们依旧可以传诵,藏族的唐卡我们依旧可以把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苏,要靠我们铭记,五千年文化不断流,要靠我们新生的注入。在心中刻下文化遗产的画卷,我们载着文化飞翔。
品味,谁的茶艺精湛让“铭记文化古迹”的滋味飘香?
一墙一壁,镌刻着过往浮华的生活画面;一砖一瓦,记载着往昔峥嵘的岁月。古物古迹,人们时常把玩又喜爱收藏或爱好游览拍照留念。口中称“我爱古迹”的同时,希望你明白:心中铭记才是最重最深的爱。古迹象征历史的载体,它只是表面的华丽,浅层的深刻。只有用心品读它,用丰富的知识解读它,才能对古文化有深层的了解。浅尝辄止不是铭记。古迹在焕发着它特有的芳香,需要深刻的你去品评去铭记。
远望,是谁的渐行渐近让“铭记历史”的脚步踏深?
我们荣耀,五千年文明古国有它自己的根基,曾以“司南”“火药”领先世界,这是古物。我们悲伤,英法联军无情的侵略留下了“残迹一片”的圆明园。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留下了731部队的遗址,这是古迹。古物古迹,在我们今人看客的眼中,或是光荣或是心痛。铭记历史需要我们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从民族的惨痛教训中汲取养料,从而由古通今,由铭记历史到古为今用。这样古物古迹作为“历史的载体”便绽放了它应有的光芒。
珍视古物,珍爱古迹,铭记历史,镌刻明天。历史的画卷,前人书写,历史的画卷,刻在心间。
【点评】
文章层次分明,说理透彻。主体部分的三个段落严谨、深刻而又不失文采。第四段的四个“依旧”的句式,内容丰富,语言灵活而有气势。文化遗产的丰厚和今人对待文化遗产肤浅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告诫国人“历史的画卷,刻在心间”,掷地有声。
曾经沧海薪火相传
文/魏小东
盘古开天、三皇五帝、诗书礼乐、儒释道义,历史的脚步已悄悄踏过时间的罗盘。
沧海横流,大江东去,雨打风吹,英雄无觅,历史的车轮已缓缓碾过光阴的印记。
天上人间,五千春秋,华夏文明,薪火传承,历史的胶片已轻轻揭开尘封的印记。
翻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在这波澜壮阔的舞台上,上演过无数或雄伟壮丽、或神秘莫测、或尔虞我诈抑或情真意切的故事。其中,有那么多人值得我们品味;有那么多事值得我们铭记;有那么多精神需要我们弘扬;有一种文化需要我们传承。
文物古迹是历史的载体。贺兰山的烽火和剑阁蜀道的崔嵬映衬着刀光剑影的岁月;乾清宫的石阶和金銮殿的辉煌诉说着权力斗争的阴暗;曲阜孔庙的杏坛和岳麓书院的讲桌,闪耀着儒学思想的火花;圆明园的废墟和敦煌的经卷哭诉着文明流失的幽怨。或许我们没有亲眼目睹历史,但它们足以让我们把那消逝的岁月铭记。
经史子集是历史的内涵。“四书”的博大、“五经”的深邃、《道德经》的睿智、《离骚》的隽永、汉赋的华丽、魏晋的风度、唐诗的潇洒、宋词的委婉、元曲的质朴、明清小说的深刻,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命脉,也是中华历史的内涵。历史本身很枯燥,但因有了内涵,而平添了几分活力,也更值得我们细细体味,用心铭记。
民族精神是历史的脊梁。可曾记得,易水岸边,那壮士离去的悲歌,它叫忠诚;怎会忘记,那身受宫刑后的巨著,那是坚韧;都会回忆,零丁洋上,那悲壮慨叹的绝句,它叫爱国;能否记起,诏狱之中,杨继盛身上的创伤,那是不屈。还有那么多人、那么多事值得我们牢记。因为,他们的精神铸造了中华历史的脊梁,更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身躯。这种民族精神需要每一个华夏儿女铭记。
驻足于雄伟蜿蜒的万里长城;止步于滚滚东去的黄河岸边;静立于烟波浩渺的渤海之滨;屹立于瑰丽壮阔的泰山之巅。仰观宇宙的开阔,体味我中华历史的绵长。其实,历史也是载体,精神才是真谛,文化才是精髓。
愿我中华之历史绵延不绝,中华之精神薪火相传,中华之文化长盛不衰,永立世界文化之林。
【点评】
本文的题目鲜明、生动,“曾经沧海”和“薪火相传”把历史的悠久和今人的态度巧妙地联系起来,真可谓“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看了这个题目,使我想起了《诗经》中的一句“美目盼兮”。这是一双清澈灵动而睿智的眼睛。本文的语言干净利落,富有文采。整散结合的句式,错落有致,意蕴丰厚。论证旁征博引,气势恢弘。
(摘自《美文》2011年第4期)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