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草科名禾本科牧草科拉丁名Gramineae牧草科英文名Grass Family牧草属名隐子草属牧草属拉丁名C1eistogenes Keng牧草属英文名C1eistogenes天然牧草无芒隐子草牧草学名C1eistogenes songorica (Roshev.) Ohwi=C.Mutica Keng牧草英文名Awnless Cleistogenes牧草图片地理分布无芒隐子草(别名羊胡子草)分布于中国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及新疆等地;蒙古、中亚及西伯利亚南部也有分布。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秆丛生,直立或倾斜,高15~50厘米,基部具密集的枯叶鞘。叶片条形,长2~6厘米,扁平或边缘稍内卷。圆锥花序开展,分枝近于平展;小穗长4~8毫米,含3~6小花;颖卵状披针形,质较薄;第一外稃长3~4毫米,先端无芒或具短尖头;内稃短于外稃。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为多年生疏丛型小禾草。据在内蒙古伊克昭盟观察,5月开始生长,7月中旬抽穗,8月上旬开花,8月中旬至9月中旬结实,9月下旬地上部分干枯。地下部分具须根系和砂套。据陈世镁观察研究,须根可入土25厘米左右,斜向扩展,根幅可达10厘米左右。无芒隐子草是荒漠草原旱生种,为荒漠草原的建群种和优势种。在克列门茨针茅草原、沙生针茅 (Stipa glareosa) 群落中为优势成分,进入草原化荒漠则成为伴生种或亚优势种。一般不进入典型草原带。在荒漠草原及荒漠,成为糙隐子草的替代种。喜生于壤质土、沙壤质土及砾质化土壤,不耐土壤盐渍化和碱化。饲用价值茎叶柔嫩,适口性良好。从5月返青到9月枯黄,羊和马最喜食。由于株丛多成斜升状态,因而牛和骆驼采食较差,但也乐食。营养价值较高,据分析,含有较高的粗蛋白质,即使到结实期其含量仍不降低。为优等放牧型小禾草。耐干旱,被利用的时间较长,干枯后残留较好,不易被风刮走,能为家畜充分利用。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无芒隐子草"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