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1.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第十六》
2.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组成与用法】
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 一升,顿服之。
【功效】泻火解毒,凉血止血。
【医案】
妊娠恶阻
初诊:2005年8月1日。李某,27岁,妊娠68天,呕吐食物、酸水及血液一周,血色鲜红,胃脘烧灼感,口燥多涎,不欲饮,饮入也舒,大便秘结,一周一行,咽喉似有物噎塞,吞咽不便,纳寐差。检测尿酮体阴性。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清肝和胃止呕。
方剂:泻心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
制大黄5g 黄连3g 炒黄芩6g 半夏15g 党参12g 干姜5g 炙甘草6g 海螵蛸30g 枇杷叶10g,3剂。
二诊:2005年8月4日。呕血已消失,可进少许粥糜,呕吐酸苦胆汁,大便已解一次,身冷毛耸,嗳气频繁。舌淡红,苔白滑,脉沉细。
治法:温胃清肝。
方剂:吴茱萸汤合旋覆代赭汤加味。
吴茱萸5g 党参12g 生姜6片 大枣5个 旋覆花10g 半夏10g 炙甘草5g 炒黄连4g 代赭石20g,4剂。
【方剂比较】
大黄黄连泻心汤、泻心汤和附子泻心汤的比较:
方 剂
药 物 组 成
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
黄连
泻心汤
大黄
黄连
黄芩
附子泻心汤
大黄
黄连
黄芩
附子
三泻心汤均含有大黄和黄连,因此共同构成了清泻内热的功效,泻心汤和附子泻心汤比大黄黄连泻心汤多有黄芩一味,故其清泻内热的作用更强,而附子泻心汤顾名思义还有附子一味,此附子虽可以温中,但是为表阳虚而设,故有“复恶寒汗出”之症。
【按语】
泻心汤是治疗“心下即痞”和“心气不足,吐血衄血”的方剂。这是一条有岐义的文字。张锡纯说:“心气不足者,非不足也,若果不足,何又泻之?盖此证因阳明胃府之热上逆冲心,以致心中怔忡不安,若有不足之象。仲景从浅处立说,冀人易晓,遂以心气不足名之。故其立方独本内经吐血衄血,责重阳明下降之旨。”诚哉斯言!
案系妊娠恶阻,此病轻者为痞,重即吐涎沫食物,甚则吐胆汁、呕血。若痞或吐属于胃府郁热,尤其见大便秘结者,当首选泻心汤,此下通上不为逆也,经过加味,其效斐然。妊娠恶阻并非吐血衄血之症,缘何能以泻心汤治疗?此中因病机相同故也。此案呕食吐酸及血液,血色鲜红,胃脘烧灼,口燥多涎,大便秘结,符合《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之训,系肝热而致肝胃不和,故初诊时以泻心汤合半夏泻心汤加海螵蛸、枇杷叶治疗,大便一行,肝火受折,呕血即止;二诊时身冷毛耸,呕酸吐苦,嗳气频仍,故改用吴茱萸汤合旋覆代赭汤、左金丸治疗而愈。大黄一味,《中华本草》(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年出版)称其可治“胃热呕吐”,而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尚未涉及。大黄用量大时可以泻下,用量少时(0.05~0.3g)可以收敛止泻,此一物二用,具有双向作用,又不可不知。大黄在妊娠期间属于慎用药物,因为它毕竟是一味攻下之药,根据《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故无殒,亦无殒也”的教导,对于认证确切的病案,还是可以慎重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