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偏激”的话,往往也就没什么价值,所以,我基本不说。而对于一些有价值的话,你之所以觉得它偏激,其实,关键是因为你被刺痛了、受伤了。但问题是,我们往往只有在受到伤害的时候才开始觉醒。
作者:苏清涛(微信charitableman)
如果你是冲着标题点开的,那我向你道个歉,我是标题党。不过,标题,虽然未能涵盖本文的全部主旨,却也是主旨的一部分。
每天晚上,为了不让跑步的过程显得那么漫长和枯燥,我总是一边跑一边听百家讲坛,偶尔也听听音乐。昨晚听曾仕强讲的《胡雪岩的启示》,有一段,立刻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以至于我好几次放缓了步伐,在手机上草稿本上写了几十个关键词。
“我们要研究胡雪岩,一定要知道,他一生的良好基础,是在家庭里面培育出来的。”“胡雪岩 12岁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到了胡雪岩母亲一个人的肩上。在那个时代,一个寡妇抚养照顾5个孩子,生活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对胡雪岩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就是他的母亲——金太夫人。” “在这样的一个单亲家庭,一个没有读过什么书的寡妇,为什么能够把儿子教得如此出色?金太夫人给胡雪岩的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格,这正是胡雪岩成功的基础。”
最打动我的那段话是:“面对窘困的家境,金太夫人从来没有在胡雪岩面前抱怨父亲早早离世,使得孤儿寡母无人照顾。现在的单亲家庭很多,不少父母整天在孩子面前抱怨另外一半,这样的父母本身心理就不健全。同样是单亲家庭,胡雪岩的母亲把他教得这么好,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不少父母整天在孩子面前抱怨另外一半,这样的父母本身心理就不健全”,醍醐灌顶,我似乎瞬间明白为什么在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比较容易“有问题”了——原来,是其父或其母的“心理不健全”传染给了他啊。其实,这种“在孩子面前抱怨另一半”,并不只是在单亲家庭里有,而且,在双亲家庭照样如此——甚至,在双亲家庭里,这种抱怨,还要更激烈一些。当然,以母亲在孩子面前抱怨父亲居多。
我相信,看到“以母亲在孩子面前抱怨父亲面前居多”,必定会有不少母亲出来批判我:你太偏激了。对此,我想提醒一下,请务必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搞清楚“居多”是个什么意思。此外,你看到这句话生气,还有如下几种可能:1.你自己属于不太抱怨、不太发牢骚的母亲,那么,恭喜你,我为不喜欢传播负能量的你点个赞。我这里说的不是你,你犯不着生气。2.你对号入座了,中枪了。如果是这样,那我必须承认一下,几乎任何真理、新观点,在其尚未被广泛接受之前,都是“偏激”的;并且,“不偏激”的话,往往也就没什么价值,所以,我基本不说。而对于一些有价值的话,你之所以觉得它偏激,其实,关键是因为你被刺痛了、受伤了。但问题是,我们往往只有在受到伤害的时候才开始觉醒。
峰回路转,我们接着聊聊单亲家庭的话题。如果是双亲一方突然离世,孩子由谁来抚养,通常是个没有选择的问题。但如果是离婚,双方对孩子的抚养权争论不下,孩子自己的意见也不明朗的话,法院一般会倾向于判定孩子随妈妈,因为,“众所周知”,“妈妈更有能力照顾好孩子”。对此,我想不负责任地乱说一句:法官极有可能是错的。通常,假如爸爸会再婚,孩子由妈妈带会更好(无论母亲是否再婚);但假如爸爸不会再婚,则显然,孩子由单亲妈妈来带,要比由单亲爸爸来带更糟糕一些。
如果有单亲妈妈或即将成为单亲妈妈者看到这个武断的结论后很生气,那我向你真诚地道歉。并且,我也祝愿你,能成为一个很棒的单亲妈妈,然后,以实际的漂亮的成绩单来推翻我上述谬论。(当然,我说的是“通常”,而不是全部,并没有将所有单亲妈妈都一棍子打死的意思。)
我之所以以如此偏激甚或恶毒的方式说孩子跟着单亲妈妈不如跟着单亲爸爸,理由其实很简单:无论是否单亲家庭里,妈妈都比爸爸更喜欢抱怨、更喜欢发牢骚。(通常)到了单亲家庭里,妈妈可能不会抱怨爸爸怎么不好(假设爸爸已经不在人世了),但她们百分之九十九地会经常在孩子面前表达“我一个人拉扯你是多么不容易”,尤其是,当遇到孩子“不学好”或“不争气”的时候,单亲妈妈就更有可能留着眼泪讲述自己一个人带孩子的艰辛了。(反过来想想,单亲爸爸可能会这么做吗?如果有可能,概率有多少?)昨天看到一篇文章的标题《自怨自怜,中国女人的文艺范?》,内容没有来得及看,但我觉得这标题很赞。我们想想,在单亲妈妈们这种“文艺范”的熏陶下,孩子得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啊,他们的人格能健全吗?
与单亲爸爸相比,单亲妈妈更容易把孩子作为自己人生的重心、甚至是生命的全部意义,进而,把全部心思都倾注到孩子身上。(通常来说,男人的人生追求要更多元化一些)这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孩子在单亲妈妈的人生意义中所占的比重越高,则当孩子达不到期望值的时候,单亲妈妈的失望就会越大,埋怨也就会越多。相反,如果单亲妈妈能有更多的个人爱好和追求,对孩子的关心,稍微少一些,则母女(子)关系会健康得多。(我很早之前就鼓励我妈有自己的爱好和追求,还奉劝她,绝对没必要把孩子看得太重,尤其是,对于我这种不知好歹的儿子。我还对她说:“那些把所有心思全都花在子女身上的父母,根本就谈不上伟大,相反,他们其实是很可怜的。父母把子女当成生活的全部,并不意味着他们对孩子爱得有多少——且不说爱的方式是不是对了,而是,他们没有发现自我,没有找到自己的事情做,不注重精神上的成长。这样的父母,表面上看,他们很爱孩子,可是,一旦孩子表现稍微不如他们所愿,他们都会不高兴。他们特别喜欢在子女面前埋怨,“我为你牺牲了多少”,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既然你是自愿付出的,那算得上“牺牲”吗?并且,在孩子日渐长大、有了自己的生活之后,这些缺乏个体意识的父母,还无法做到精神上的断奶,他们无法接受孩子已经长大的事实,甚至对孩子‘已经不需要我了’感到无比恐惧。一旦儿女不在身边了,他们就会不知道“我是谁”了,觉得“活得没意思”。)
倘若这个单亲妈妈是离过婚的,并且,离婚原因是她被男人辜负了(或自认为被辜负了),那就更糟糕了,尤其是,在孩子是女儿的情况下。不用猜,都能猜得出来,十之八九,这个女儿,从小就会被妈妈灌输各种负能量。比如,“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你以后应该找个长得丑的男人,他才不会出轨”。(具体,参考我两周前推送的文章“too old,too naive”或“缺乏安全感的女人,你无论嫁给谁都是错的”)可以预料,这个女儿,在长大之后,根本不具备拥有爱情的能力,爱无能。她或许各种硬素质确实很出色,但却不会爱别人,尤其是,对男人缺乏信任,缺乏安全感,喜欢“作死”。这样,每一个跟她恋爱的男子,基本上都会被坑惨——缺乏安全感的女人,因为害怕被甩,所以,她们常常“先下手为强”,但这种有罪推定,会使一大批无辜者被冤杀。实际上,这是在用她父亲的过错来惩罚无辜的男朋友。倘若不是她的那个单亲妈妈从小就向其灌输负能量,会这样吗?所以,这个可怜的女儿,真是被她老娘给害惨了。(“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愚蠢之处在于,它没有想明白的是,一个人如果成天都活在“不可无”的“防人之心”中,那她能活得轻松吗?能快乐吗?)
现在,我们再做个假定。如果夫妻俩离婚了(假定是妻子的过错),孩子跟着单亲爸爸。你觉得,爸爸会天天向孩子灌输“女人没一个是好东西”这种愚蠢的论调吗?(如果会,肯定比女人散布“男人没一个是好东西”要少得多)尤其是,单亲爸爸会教儿子怎么防范“坏女人”吗?
除了上面所说的这些情况外,单身妈妈比单身爸爸更容易传播负能量,还可以从以下一些事实中得到佐证。1.通常,女人要比男人更容易有抑郁倾向,对生活缺乏激情。2.女人也更难于持久地对一件事情/一个人保持激情。(请不要用“大家还不都是这样”这种恶毒的拉别人下水的方式来为自己“免罪”。本人就“不是这样”)如果说男人在感情上出问题是“喜新厌旧”或“虽然喜新却不厌旧”的话,那么,女人在感情中出问题,则更多的是,“即便是未喜新,也照样厌旧”——没激情。如果第二条,你看了很生气,不服气,说自己被误伤了,那么,你就是我理想的、也最想遇见但至今从未遇见过的女人。欢迎联系我(微信charitableman)
当然,说句良心话,女人与男人在向孩子散播负能量方面表现出如此大的差异,其实与道德品行没有丝毫关系,主要还是,女人太感性了,心理素质也不够好,因而,不遵守游戏规则。甚至是,她们即便是明知自己不应该向孩子灌输负能量,却还是忍不住那样做。
在传播负能量方面,我把女人说的这么“差”,是要犯众怒的,因此,我得再次声明,我说的是“大多数”,而不是全部。如果你还不服气的话,看一看,在你们自己家里,是你妈在你面前埋怨你爸多,还是你爸在你面前埋怨你妈多;再问问你同学家、亲戚家是个什么情况就清楚了。当然,有很多女人会辩称,“我们平时埋怨男人,只是随便说说啦,并不是真心的”。对此,我只能说声“呵呵”了。你们是要情商低到何种程度才会搞出这么个“随便说说”的?
小学语文没学好,前面说得太啰嗦,概括起来,本文主要就两个意思:1.做父母的要想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就不要老是在孩子面前念叨“我养你有多么不容易”;2.如果父母离婚,孩子最好随父亲。当然,前提是父亲既不是个有很多恶习的家伙也不会再婚;如果父亲再婚,再将孩子的抚养权交给母亲。(可以在法庭的调节下达成一个协议,并经过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