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欢喜佛 喇嘛教双修 男女双修——藏传佛教密宗“欢喜佛”图像精粹汇集!
宗教化的性,无非表现在纵欲和禁欲两个方面。在不同的宗教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佛教相传是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即释迦牟尼)所创立,是当时反婆罗门教的思潮之一。它以以众生平等的思想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因而受到刹帝利和吠舍等阶层民众的支持,迅速地得到传播。 密宗佛像十分特殊,多作男女交合状,俗称“欢喜佛”,或“欢喜天”。佛教本来戒淫,但《大日经》云:“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这“究竟”可理解为彻底和极尽,是目的之所在;而“方便”多理解为变通和善巧,是手段的运用,也就是说,为了达到成佛的目的,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不受某些佛教戒律的约束。如密宗佛教则可以利用女性作修法的伴侣(通称“明妃”)。欢喜佛的形象多变,常见的有金刚、明王、观世音菩萨等,大都拥抱“明妃”作交欢状。
欢喜佛有单身、双身两种。除了表示大愤怒、大胜利、大欢喜之外,单体、双体都是裸体,象征脱离尘垢界。双体拥抱,男天代表方法,女天代表智慧,即所谓方法与智慧双成之意。还有一种含义,说“欢喜天”是佛教中的“欲天”“爱神”,双体拥抱是男女通过性交以“合炼”“双修”。
据考证,当初密宗佛教的并无阴阳相拥相交之事,可是由于佛教原本是提倡独身主义,视女色为不洁,西藏不少地方的民众因奉佛过于虔诚,人人不近女色,人口日渐减少。当权者(宗教领袖)忧之,就发明了阴阳相交的欢喜佛,倡言神佛尚且不免交欢之事,何况凡人,以鼓励人口繁殖,于是各种充满了性含义的密宗佛像就产生了。
从历史记载看来,最早提到作交媾状的欢喜佛的文献是南宁末年郑思肖的《心史》。元朝时,由于蒙古人崇奉喇嘛教,欢喜佛更是大行其道,《元史》卷一一四后妃传上说:“京师创建万宁寺,中塑秘密佛像,其形丑怪,后(指元成宗卜鲁罕后)以手帕蒙覆其面”。所谓丑怪云云,如果不是性暴露,卜鲁罕皇后也不会羞得不敢看,用手帕遮面了。
元朝时大量塑造的欢喜佛,流传到明朝时,曾被卫道之士屡屡上书谏言销毁。明世宗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有大臣要求除去皇宫中的欢喜佛像,《通俗编》记载:
禁中自来有佛堂释殿,嘉靖时议降去。大学士李时、礼部尚书夏言入看大喜殿,内有金银铸男女淫亵状者,名曰欢喜佛。传闻,欲以教太子,虑其长于深宫,不知人事也,十五年五月,夏言题请毁灭。
从以上所述的最后几句看来,欢喜佛还有性教育工具的作用了。
到了清代,皇宫中仍有不少欢喜佛。《清稗类钞》中说:“大内交泰殿,即供奉欢喜佛之所”。在清代,欢喜佛也曾被用来作为教皇子们房事的模型,“流弊所及,遂主淫风大甚,男女无别”。在北京雍和宫和承德外八庙都有许多皇家的欢喜佛,作为中国古代神秘文化的遗产留传至今。
、
#佛教
分享到:
举报 浏览(14784) 评论(1) 转载(1)
你可能也喜欢
印象——残荷 山村秋来早 赏春 宁静的山村 暮春三月:烟水寒(十) 那座山,那片海。。。 他赫然发现21岁的女朋友,竟是28年前离世的父亲转世!
本文最近访客
麻麻烦繁 3月24日
通天真人 3月20日
夜恋什么 3月19日
渠鹏 3月17日
奇怪一号 3月7日
虚空法灯 3月7日
话胡 2月26日
百吧人 2月19日
评论
同时评论给原文作者
发布
奇怪一号生命的奥妙,无法言说。
2013-03-07 19:34
回复
|
更多阅读
藏传佛教典籍较全面(推荐)! 佛教典籍语录
藏传佛教典籍较全面(推荐)!-十方世界(十方)-搜狐空间收藏人:释佛成 2011-04-23 | 阅:171 转:5 | 分享 微信朋友圈●【中华传统文化】圈---佛、道、儒、医、武多元化教育传承与弘扬!china360.q.sohu.com藏传佛教典籍较全面(推荐)!标签: 藏传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是邪教
藏传佛教(藏文:,威利:bod brgyud nang bstan;蒙古语:Т?вдийн Буддизм),或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称喇嘛教,是指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属北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地理体系,归属于大乘佛教之中,但以密宗传承为其主要特色
藏传佛教属于大乘佛教密宗 藏传佛教密宗奇观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又称为喇嘛教,是指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藏传佛教是以大乘佛教为主,其下又可分成密教与显教传承。虽然藏传佛教中并没有小乘佛教传承,但是说一
佛教密宗与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密宗音乐
很多读者不明白本书中的藏教密宗,说句实在话,偶也只略懂一些。有的读者朋友说,藏传佛教分为红教和黄教,这并不是错误的,但是他们把佛教的“宗”和“派系”混淆所致。通常来说,藏传佛教属于密宗,而红教和黄教都属于密宗范畴内,是密宗的派系。
藏传佛教六道轮回图 藏传佛教十八层地狱
生死轮回图系藏传佛教图式和生死流转,又称六道轮回,是佛教因缘生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信仰佛教的第一步就是深信六道轮回和因果相续,因缘生法,从而产生怖畏心和出离心。这是促进学佛的善士修行的最基本的动力,不了解六道轮回,就无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