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1924.3.22~2009.1.22),原名陈文统,中国著名武侠小说家,与金庸、古龙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旗,梁羽生摒弃了旧派武侠小说一味复仇与嗜杀的倾向,将侠行建立在正义、尊严、爱民的基础上,提出“以侠胜武”的理念。梁羽生为人正派,创作了三十余部武侠佳作,开创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2009年1月22日,梁羽生因病在悉尼去世,享年85岁。代表作品有《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等。在评价自己的武侠创作地位时,梁羽生曾说:“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 另有笔名陈鲁、冯瑜宁、梁慧如、李夫人、冯显华、幻萍、佟硕之、凤雏生。
梁羽生_梁羽生 -人物简单介绍
(www.aIhUaU.com)梁羽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另有笔名陈鲁、冯瑜宁、梁慧如、李夫人、冯显华、幻萍、佟硕之、凤雏生。
童年
1924年出生;3月22日,生于广西蒙山县文圩乡屯治村,名陈文统。
梁羽生
1929年五岁 ,年间,随姥爷刘瑞球学习传统文化;
1930年六岁 ,年间,爷爷仕康公去世,享年八十、至文圩小学读书。
![梁羽生小说人物关系图 梁羽生:梁羽生-人物简介,梁羽生-写作理念 梁羽生](http://img.aihuau.com/images/e/77098/3408060508342494979115.jpg)
1931年七岁 ,9月18日,日军大举侵华。
1932年八岁 ,4月,母刘淑贞去世,享年廿八。年间,随姥爷学习围棋、对联、填词。
1933年九岁 ,年间,姥爷刘瑞球去世。
少年
1936年十二岁 ,春季,因成绩优异,仅读了五年小学便跳级考入蒙山县初级中学,被编在第十班。年间,父陈品瑞续娶李氏。年间,期末考试的英语、数学不及格,留级。
1938年十四岁 ,下半年间,因患疟疾腹泻,休学半年。阅读了大量的名家词集和两份象棋棋谱,并补习数学。
1939年十五岁 ,春季,再度回校,开始阅读《救亡日报》等进步报刊。
1940年十六岁 ,夏季,初中毕业。考入平乐高中,对新诗产生兴趣。
1941年十七岁 ,夏季,转学到桂林高中,广泛接触新文学,喜爱看电影。作《扬州慢·龙出深渊》、《蝶恋花·春梦香城浑未醒》。
1942年十八岁,年间,向《力报》投稿。作《水龙吟·天边飘渺奇峰》。
青年
1943年十九岁,冬季,中学毕业,作《蝶恋花·盈盈最是漓江苦》、《金人捧露盘·引离杯》。到良丰租房自修,准备报考广西大学。
1944年20岁,5月,湘桂战役失利,作《水龙吟·洞庭湖畔斜阳》。7月,因战况变化,被迫返回家中。9月中旬,简又文、饶宗颐等人来到蒙山避难。不久,拜简又文为师。10月,桂林沦陷,作《哀榕城》。
1945年二十一岁,月15日,日寇入据蒙山县城;16日,陈家上下同简又文等人,出发前往六排山暂避,次日清晨抵达目的地;住约半月,返回。4月,日寇血洗文圩镇;16日,众人出发前往鹏汉村暂避,次日晚七时抵达。5月50日下午,日军及汉奸全部退出蒙山。6月1日,蒙山全县治安恢复,众人返回陈家。8月8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6日,随简又文返回广东,作《木兰花慢·谢西江万顷》。不久,考入岭南大学化学系。
1946年二十二岁 ;年间,转入经济系,结识金应熙。加入中文系“艺文社”。一九四七年二十三岁 秋季,任校报《岭南周报》编辑。 年间,夺得岭南大学象棋比赛冠军,作《鹧鸪天·天马行空信不羁》。
1948年二十四岁 ;元旦,担任《岭南周报》总编辑,开始以“幻萍”、“冯显华”的笔名发表左倾文章。作《迎春曲》、《嫦娥夜访冯显华先生》、《孤独者》等。
1949年二十五岁;年初,解放军准备发动渡江战役。6月,只身前往香港谋职。经校长陈序经推荐,至香港《大公报》任英文翻译,不久,回蒙山县参加文艺座谈会,向学校捐钱。8月,工作转正。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和家乡的消息断绝。12月11日,广西全境解放。年底,调副刊科任助理编辑。
1950年二十六岁;2月,任副刊编辑,负责《学习》、《文综》等等周刊。6月,中国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8月,任《大公报》社评委员会成员,是其中最年轻者。不久,社评委员会解散,改任撰述员。向大陆的朋友寄回一些《大公报》。10月5日,香港《新晚报》创刊,被罗孚调至《新晚报》。年底,因爸爸受诬告被拘押,赶回蒙山,至荔浦县被彭荣康劝阻,返港。不久,爸爸被错杀,享年五十六。年间,任香港“南方学院”讲师,负责经济学。年间,以“陈鲁”、“梁慧如”之名,创作棋评和历史小品。
1951年二十七岁 ;3月(至迟5月),任《新晚报》副刊“天方夜谭”编辑;查良镛(金庸)调至《新晚报》编辑副刊“下午茶座”,两人成为同事。
1952年二十八岁 ;年间,香港“南方学院”被迫关闭。
1953年二十九岁;3月14日,以“冯瑜宁”笔名,开《新晚报》“茶座文谈”专栏;24日,以“李夫人”笔名,开《新晚报》“李夫人信箱”专栏。年底,吴公仪和陈克夫决定打擂。 年间开《新晚报》“一日一联”专栏。
1954年30岁 ;1月17日,吴公仪与陈克夫国术表演暨红伶义唱筹款大会;18日,被罗孚说服,决定创作武侠小说;19日,《新晚报》预告“本报增刊武侠小说”;20日,《新晚报》发表《龙虎斗京华》,署名“梁羽生”。8月1日,《龙虎斗京华》刊毕;11日,《新晚报》发表《草莽龙蛇传》。9月,(香港)文宗出版社《龙虎斗京华》,梁羽生小说的第1个版本。年底,(香港)伟青书店成立。
中年
1955年三十一岁;2月5日,《草莽龙蛇传》刊毕,不久,和陈凡同为之题诗,署“中宵看剑楼主”;8日,《新晚报》发表金庸《书剑恩仇录》。9月,以“陈鲁”笔名,负责《大公报》象棋专栏。
1956年三十二岁;2月15日,以“冯瑜宁”笔名,和众人同开《大公报》“上下古今谈”专栏。《大公报》发表《七剑下天山》。6月,(香港)晨风出版社《七剑下天山》,小说的出版权交给沈本瑛。8月18日,《周末报》发表《塞外奇侠传》。9月3日,《新晚报》发表舒巷城〈问李夫人〉。9月7日,《新晚报》发表〈武侠小说的内幕〉;9日,《新晚报》发表百剑堂主《风虎云龙传》。10月23日,和百剑堂主、金庸同开《大公报》“三剑楼随笔”专栏。
牛bb文章网欢迎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