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的,你没有看错,是王菲和李双江。
这两位著名艺人,在演艺事业上成就辉煌,粉丝众多,他们有不止一段的婚姻,有孩子。只是,他们在各自的婚姻里都还没有成为被期待的那个人。而婚姻,是成人才能坚守的阵地。
爱情总是来去无踪。无迹可寻。而婚姻,却似乎有一些规则得去遵守,否则,只能以失败收场。
王菲被丈夫李亚鹏称为“高中女生”,认定她只是一个传奇,言下之意,显然不是李亚鹏期盼的那个“成熟主妇”,王菲是个制服控,她的朋友圈叫“六一班”,她曾经组织发小们穿制服,戴红领巾聚会。当然,抽烟、喝酒、麻将等,但愿在今日已经信佛的她那里成为过往,歌声轻灵、清澈的她仍然是那个拥有浪漫情怀的高中女生,还无法熟练地驾驭一段婚姻,如果像坊间传言:婆媳不和,王菲显然不是那种可以放下身段,活在对方期待里的人,尽管她曾经努力过。对于坊间另一传说:“出家”推测,那是一个最美好的未来,是需要大福报、现世因缘具足,才能实现的解脱计划。
李天一事件出来后,李双江作为丈夫,一直未曾陪伴过妻子梦鸽在公众面前露过脸,只见梦鸽费尽心思,力保爱子。李双江作为父亲,也没有露过面,当一个男孩子面临生命里的重大危机事件时,作为父亲的却一直没有成为后面的支持力量,可想而知,李天一内心是多么的黯然神伤。
父母一方的价值占主导,孩子表面上追随服从双亲中强大的一方,私下却在效仿忠诚于较弱的一方,他们会变得越来越相像,有时,会产生破坏性的后果。
孩子是家庭的镜子,他们身上折射出父母的问题。
伴侣关系里,每个人都会倾向于父母、成人、孩子三个角色中的一种,所有的组合里,只有当成人与成人结合时,才可能维持一段持久、坚实的婚姻。而其他父母——孩子,成人——孩子,父母——父母,孩子——孩子,成人——父母等组合,除非双方心甘情愿地扮演其中角色,否则,很难持续。
而在男女性的关系序位里,女人跟随男人,男人为女人服务是重要原则,而这一点,身处盛产“女汉子”的中国。一胎制等外部环境,重男轻女等内在文化基因,很难寻见愿意像月亮一样滋养、包容、支持对方的中国女性,丰饶的阴性力量被歧视、曲解为“无能”。
当女人过于强悍,男人势必阳性力量会被削弱。尤其是男人如果有位强悍、掌控性强的母亲,那么他在婚姻里容易吸引来母亲的“替身”。男人,也有可能就此拒绝长大,宁愿停留在婴幼儿被安排、被控制、被管束的状态。
曾经在二十年前采访过李双江老师,记得采访完,李老师给我留下了他的BB机号:隐约记得后面是0000,李老师还带着天真的表情叮咛:来北京CALL我哦,不CALL我就是小狗!这句话让自以为阅人无数的我还是惊愕了一阵。虽然去北京多次,从未CALL过他,但20年后,我却仍然记得当时他天真的表情与话语。
而梦鸽,是一位可以数年坚持不用真名的女人。跟自己的家族、亲生父母缺乏连接的女人,只有基于恐惧的掌控,哪有安适自在的爱?李老师确实也不容易。天一这个孩子选择这对父母,也有许多功课要做。
如果希望在婚姻里胜任丈夫、妻子、父亲、母亲的角色,高枕无忧,相安无事,那么,也许只有这条路:先学着长大成人。
而长大成人有风险,那会抹杀一些内心充满创意、天真、无邪的“成年儿童”,也许天才们,真不适合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