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寒针法及大叉穴整理篇
大叉,大白,灵骨 提阳,治阳萎,单取,热力十足
1,男右支沟,左公孙。女左支沟,右公孙。缓解肢体寒凉。行针45分,但要记住,左升右降的运作程序,不要刻意去追求。
2,立即针法。为排寒针法。针时。有寒气排除。逐渐转热感,双太白。双支沟,0.18或。16的针,轻轻进针,支沟捻针。要四肢或双下肢出来排寒的感觉停止
3,男左女右,女先扎1右火主,2左火主进针,一个个捻转,,客人会告诉你热哪里了,然后3左大叉针灸,4右大叉捻转,
4,四正位艾灸1支
5,先喝一点姜糖茶,或者艾叶茶
上面都是排寒针法
下面讲讲我临床上使用的方法,绝对的效果。
一,男左女右,女先扎1右火主,2左火主进针,一个个捻转,,客人会告诉你热哪里了,然后3左大叉针灸,4右大叉捻转15-20分钟,
二,脐针四正位用艾条1支
支沟 zhigou (SJ6)
【标准定位】手背腕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
【取法】伸臂俯掌,于手背腕横纹中点直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与间使穴相对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小指伸肌、拇长伸肌、前臂骨间膜。皮肤由前臂后皮伸经分布。皮下组织内有贵要静脉和头静脉的属支。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前臂深筋膜,入小指伸肌,深抵其下面的拇长伸肌。前臂后区的血管神经束由桡神经深支(骨间背侧神经)和骨间背侧动脉及两条静脉组成。在前臂后区的下段,拇长伸肌的深面,有骨间掌侧动脉的穿支,穿过骨间膜的下缘,进入前臂前区。
【特异性】五输穴之一,本经经穴,五行属火。
【功用】清利三焦,通腑降逆。
【主治病症】
针麻常用穴之一。多用于治疗胁痛,习惯性便秘等。
头面五官疾病:暴喑,咽肿,耳聋耳鸣,目赤目痛。
消化系统疾病:习惯性便秘,呕吐泄泻。
妇科疾病:经闭,产后血晕不省人事,产后乳汁分泌不足。
运动系统疾病:上肢麻痹瘫痪,肩背部软组织损伤,急性腰扭伤。
其他疾病:肋间神经痛,胸膜炎,肺炎,心绞痛,心肌炎,急性舌骨肌麻痹。
康源.针灸公益讲座,开讲啦!“针”技术,“真”公益!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带您常年免费学习针灸技术!从零开始,系统讲解,趣味分析!用通俗的语言、有趣的故事,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完美演绎针灸传奇!本讲座长期免费,期待您的参与!关注微信:13343951568,注明:参加康源.针灸公益讲座。或者加入Q群:598162229,注明:参加康源.针灸公益讲座【群内可免费下载“三维立体解剖软件”和珍藏医学电子书】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1.0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上扩散至肘部,有时有麻电感向指端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公孙穴
足太阴络脉, 是十五络脉之一,亦是八脉交会穴,通冲脉,名曰公孙。位于人体的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主治呕吐,胃痛腹痛,泄泻痢疾。配中脘穴、内关穴治胃酸过多、胃痛。
中文名:公孙穴
所 属:足太阴络脉,足太阴脾经的络穴
出 处:最早《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
通 于: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
功 效:健脾益胃、通调冲脉、消除痞疾
定 位:第一跖骨基底部前下方,赤白肉处
解 剖:有跗内侧动脉分支及足背静脉网
近人报道:头晕,胸痛,心悸,下腹部痉挛
操 作:直刺0.6~1.2寸。可灸
方 例:足趾麻痛:公孙、束骨、八风
【火主穴】
部位:在火硬穴上一寸。
解剖:(心脏支神经)
主治:难产、骨骼胀大,心脏病而引起之头痛、肝病、胃病、神经衰弱、心脏麻痹、手脚痛、子宫炎、子宫瘤。
取穴:当第一蹠骨与第二蹠骨连接部之直前陷中取之,即距火硬穴后一寸处取之。
手术:针深五分至寸半。
注意:禁灸、孕妇禁针。
说明及发挥:
※火主穴位置在肝经之太冲穴后之骨陷中,(有些经穴学将太冲定在紧贴骨陷前,则本穴与太冲相符,参见拙著《针灸经穴学》521页之取穴。
※火硬、水主两穴以火命名,皆能治心脏有关病变。
※太冲穴古诀认为能治喉痛,本穴效果更胜一筹。
※太冲穴古诀认为能治口歪眼斜,本穴效果更佳。
※肝经环绕阴部,火硬、火主两穴夹太冲,(肝之俞原)故又能治阴部淋痛及妇科之病有显效。
※本穴治手脚痛,配灵骨穴,作用较开四关(合谷、太冲)效果更好。
大叉穴是在虎口,食指与拇指的中间赤白肉际上.不过针刺的时候要向灵骨的方位刺入。
针灸治病,实质上是调动人体的元气来达成目标的,当把病治好了,要引气归原,把散布全身的阳气收回来,收到丹田,这叫刀枪入库,休养生息。此时,用蕫氏奇穴的火连穴来收手,中节合拍,恰如其分!下针片刻,甚至不到一分钟,全身的温热就消失,只有丹田里面暖暖的了!令病人神守天息,复入本原,命曰归宗,念念在兹,如鸡抱卵,如龙养珠,此法久持有大效。为何会如此设计呢?因为火连穴恰与十二正经的脾经原穴太白相当。看一下太白穴,属于阴土经(脾经)之真土穴,土主纳化,静以守位,只有以土来伏真阳之火,才能真正发挥潜阳的效应(足三里,是阳土胃经之土穴,阳主动,引气归原伏火作用远逊于太白,临床验证,确实如此!)。这有点象四逆汤中大量炙甘草的作用,呵呵。我在想,所谓的“火连穴”是否可以当作“火敛穴”看呢?因为,在董公的平度口音里,此二穴发音一样。就象,董公当年的“建中”穴,叫来叫去,就成了现在书上的“肩中穴”啦!进一步大胆推测,所谓的“火菊穴”是否可以当成“火聚穴”来用呢?
大叉穴的体内反应及巡行路线
1.针刺大叉穴后,进针瞬间第一反应点在同侧的耳部。耳部及耳后部可有明显的胀感。由此可见,宗脉的确会于耳。
2.之后气感往往从同侧肩胛骨附近徘徊,然后从肩胛部转至同侧上肢内侧桡侧缘,大致相当于手太阴肺经,向下传导至手指末端,整个手掌瞬间发热,随后再继续沿同侧上肢尺侧缘,大致相当于手太阳小肠经(有时又有点像手少阴心经),上升到肩部后,转至胁肋部,大致相当于足少阳胆经,(有时又有些像足厥阴肝经)巡行到足部,又从足部沿下肢内侧面,大致相当于足太阴脾经(有时又有些像足厥阴肝经),回归到会阴及小腹部。此时部分人任督二脉较敏感的人,腰部命门处也有发热,沿督脉上至颠顶百会穴,再从百会穴经过印堂穴,此时可有印堂及双眼部不停跳动,然后经任脉再回归到小腹部,完成小周天巡行。由此看来,用当下时髦的话来讲,大叉穴是不是可以打通任督二脉呢?
3.个别人除此之外,还有从肩胛部分两路,一路和上述一致,另一路直接达到颠顶部。其他相同。
4.从上述路线看来,反应路线大多在同侧,针刺左师的大叉穴,有时也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病灶,不一定拘泥于“男左女右”,还未向左师请教过这个问题,不知道左师是不是认可此观点。
5.顺便转发一下某知名民间中医学者讲的六节次序:一阳二阳三阳一阴二阴三阴再一阳 = 一阳(少阳)二阳(阳明)三阳(太阳)三阴(太阴)二阴(少阴)一阴(厥阴)再一阳(少阳)。
三阴三阳标量,在气量和功用上存在分离,这便是《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的“气有多少,异用也”。从阴气的量上看,太阴主气,远不如厥阴藏血。但从功用上看,1)承接三阳的只能是三阴,肃肃出于高原;2)传递到厥阴,功用已开始“风动”向阳。换句话说,三阳在气量和功用上都是递进的;三阴在气量上递进,却在功用上逐渐减弱。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