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天安门西侧的皇城南垣
北京的皇城墙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仅剩南垣,位於天安门东、西两侧,西至中南海南墙拐向府右街向北的一段西垣,东至贵宾楼前,即皇城南垣东端向北拐角处。北京饭店贵宾楼1988年兴建,其建筑横跨在皇城东垣南头的遗址上,皇城东垣原留存的南端墙体自然全部拆除,所幸皇城南垣东端的墙体虽挡在楼前,最终还是原地保护了下来,转角处的角柱石仍在。皇城墙构造为城砖砌筑,上用“冰盘檐”挑出黄琉璃瓦顶,墙身不抹灰,直接刷红色。现在天安门两侧皇城外墙面为近代修缮时抹灰,内侧仍为原状。金三角”:海说到头来,文化的变迁,总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劳我们庸人自扰。 皇城墙建於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竣工。按当时营建帝都的规制,宫殿之外,环以紫禁城;紫禁城之外,重以皇城;皇城之外为大城,即京城。皇城周长三千六百五十六丈五尺(《大清会典》,约9000馀米),墙高一丈八尺(约6米),基厚六尺(约2米),顶厚五尺二寸(约1.73米)。皇城南端向南伸出千步廊,是为皇城外郛。民国後,1912年兵变(壬子兵变),东安门被烧毁,皇城墙除南垣及千步廊外,开始陆续被拆除,据说是因为北洋政府没钱给公职人员发饷,所以变卖皇城砖充之。明代皇城北安门以内大街两侧尚有两道“黄瓦墙”,各向东西延伸,是当时区隔库署的墙,俗称“内皇城”,墙东、西有门,称“黄瓦门”,後来讹传为“黄华门”、“黄化门”。现在沿地安门大街东侧至景山东街的墙仍保存较完整,是明代的原构,现属区级(北京市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元年(1912年)打通长安街,拆除了长安左、右门两侧围墙。1913年皇城南垣开豁口,拆出“南长街”和“南池子”两个街口,修成拱券随墙门样式(也算是牌楼式)。以後又拆出南河沿街口,没修过梁,只是在豁口墙端各修了一个墙垛子。至1927年,皇城除南墙和千步廊东、西、北墙外,其它几乎全部拆完。1950年西安门被焚毁,1952年长安左、右门被拆除,1955年地安门被拆除,1959年中华门及千步廊东、西、北皇城墙被拆除。 2001年修建皇城根遗址公园,发掘出明代东安门和门内皇恩桥部分基址,对其进行了保护并公开展示,又在北部皇城东垣原址上复建了一小段皇城墙,以标示其原来的位置和形制。
1900,东皇城根。八国联军法国兵翻墙走捷径进攻皇城。 1900s,千步廊皇城墙和大清门。千步廊连房还在,户部街南北尚未打通,东交民巷西口以南已成为美军的场地。 1900s,西长安街上的皇城南垣和三座门,路上行走的驼队。 1901,皇城南垣西段内的南海宝月楼。 1909,东长安街北御河桥,皇城南垣还是完整的。 1910s,西皇城根。 1913,总统府新华门外。 1912,刚打通的皇城南垣南池子街口,为拱券牌楼式门洞,与南长街相同。门洞下还有路障,应该是1912年兵变期间。 1915年前後,打通皇城南垣御河水关处南河沿豁口。 1916,天安门外金水桥,可见千步廊皇城墙。 1916,天安门外金水桥,可见千步廊皇城墙。 1917-7,皇城东垣中段。张勋复辟期间,讨逆军在训练攀爬皇城墙。 1917-1919,新华门外(总统府大门)。 1917-1919,西皇城根的官茅房。 1918,天安门西侧皇城南垣上开辟的中央公园(社稷坛)南门,正对着金水桥西侧的西公生桥。 1918年11月14日,一战庆典游行队伍,学生举着战胜国旗帜通过东长安街新券洞三座门,可见皇城南垣。 1920年前後,美驻军在使馆前操场操练。可见千步廊皇城墙和中华门。 1920年前後,南池子南口。 1920s,天安门前千步廊,两侧连房已拆除,皇城墙还在。 1920s,东长安街北御河桥,皇城东南角,御河南河沿豁口,可见斜么戗儿的到东皇城根的路。 1920s,东长安街,皇城南垣及向北拐角处。天安门、大理院远眺。 1920s,南池子南口。 1925,孙中山葬礼,京师大中小学校追悼孙中山先生大会。中央公园南门外。 1929,中山公园南门,北平市新生活运动促进会成立大会。 1930s,皇城东南隅,可见皇城东垣和南垣,以及东垣内的堂子(满洲萨满教庙宇)和南垣内的菖蒲河。由北京饭店楼顶向西拍摄。 1930s,西长安街新华门前。
1933,天安门外金水桥,可见千步廊皇城墙,中华门,正阳门。 1940s,东长安街新三座门外,可见皇城南垣。
1940s,南池子南口 1946,东长安街上的驴车,可见皇城南垣。 1946,东长安街新三座门外,可见皇城南垣。 1946,六部口东,新华门西,西长安街牌楼(东向),可见皇城南垣(中南海南墙)。 1946,天安门外金水桥,可见千步廊皇城墙,中华门,正阳门。 1946,西长安街南池子南口外,可见皇城南垣。 1946,新华门外,此时华北剿总驻此。 1949年6月, 清理千步廊广场,为开国大典做准备。可见千步廊西侧的皇城墙。
1949年8月,千步廊除皇城墙保留外,树木移除,完全清理成为了广场。这是现在天安门广场的雏形,国旗杆已在北端中心甬道正中竖起。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的天安门前,画面下方的琉璃脊瓦是长安左门南侧的一段皇城墙,属于千步廊北部东墙的一段。 1950,长安右门连接皇城南垣西段和千步廊皇城墙的稍矮的连接墙已拆除。西南方向的建筑是大理院(司法部)。
1950,长安左门连接皇城南垣东段的连接墙还在,连接千步廊皇城墙的一段已拆除。 1950s,中山公园南门外。
1950年10月1日,国庆阅兵。由天安门城楼上向东南方向拍摄,可见东端的千步廊皇城墙和长安左门。 1950年10月1日,国庆阅兵式上,解放军骑兵部队从天安门前通过。广场东、西两边的皇城墙还在诠释着曾经的千步廊的存在。 1950年前後,六部口东,西长安街牌楼。可见皇城南垣和新华门的门楼顶。 1952,长安街改造。长安左门已拆除,可见天安门以东的皇城南垣,行驶在道路中间的有轨电车。 1954,东长安街,可见皇城南垣东段,有轨电车行驶在路中间。 1956-2-15,东长安街南河沿路口东,可见皇城南垣东头。正在举行北京、天津、唐山、保定、石家庄、张家口六城市青年自行车赛。 1957年前後,皇城南垣南河沿路口,东长安街中间还有隔离绿化带,还未进行改造。 1958,纪念碑已经落成,标明千步廊范围的皇城墙还在,中华门还在。转过年来,这裏一切皇城和千步廊的影子就荡然无存了。棋盘街的范围已成了前门公共汽车站。
1959年3月,为迎接国庆十周年进行的长安街改造。可见皇城南垣东段。 1960,改造後的东长安街,皇城南垣保留了下来。 1960s,东长安街皇城南垣最东头,北京饭店西楼(1954年落成)。
1961,南池子南口。 1961,南长街南口。 1965,东长安街皇城南垣南河沿豁口。由北京饭店西楼顶上向广场方向拍摄,可见拖斗的4路环行公共汽车(捷克柯罗莎大轿车,文革时取消)。 1977,南池子大街南口。 1977,南河沿大街南口,以及皇城南垣。 1980年前後,南河沿大街南口,以及路口东的一小段皇城南墙。 1980年前後,东长安街南河沿路口东向,皇城南垣东头。 1980年前後,南池子南口门洞下。
2000s,皇城南垣西段(西长安街)。 2000s,西长安街新华门夜景。
2007,北京饭店贵宾楼1988年兴建,其建筑横跨在皇城东垣南头的遗址上,皇城东垣原留存的南端墙体自然全部拆除,所幸皇城南垣东端的墙体虽挡在楼前,最终还是原地保护了下来。
2011-1-15,文化宫南门。皇城南垣与金水河东公生桥。
2013-8-8,南河沿路口东,贵宾楼前,保存下来的最东头一小段皇城南垣。
歡迎進入還舊樓主個人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