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现存最早的根雕作品,是战国时期的“辟邪”和角形器,是20世纪80年代先后在湖北的古墓中发现的。这表明根雕在古代已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并形成为一个独特的艺术门类,受到人们的珍爱。南齐书中有齐高祖赠予隐士僧绍竹根“如意”的记载,同时出现了一些根制实用品、陈设品和家具。
唐代诗人韩愈的《题木居士》诗中,也描述了一件根雕“人物”作品。宋元时期根雕作品在宫廷和民间发展,而且有些画家也以根雕作品作为创作的素材。《百乐鼓琴图》中画的许多摆放就是根雕作品。明代,根雕作品更加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清代涌现出一大批根雕艺术家,使根雕创作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他们承继了木雕艺术的传统,创作了许多优秀根艺作品,至今在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及上海的豫园中,仍收藏着许多清代的根雕珍品。
巧藉天然要贯穿于创作的始终。当选到一块具有自然形态美和创作价值的根材时,有的可以一目了然,确定创作主题,但这种情况极少。大多数是第一印象觉得其形态美,可以利用来创作点什么,但究竟创作什么并不清楚。对于一个七枝八杈、形态复杂的根体。经过作者推敲确定主题后,下一步就是制作阶段。在制作时要贯彻“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的制作原则,围绕着主题思想的要求,巧用心计,合理而慎重地取舍。除对局部作少量的修饰和必要的雕琢外,重点应放在巧妙地利用根的自然形态上,如枝、须、洞、节、疤、纹理、色泽、态势等,尽量使这些天然特点和神韵,在已确定的艺术形象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充分的体现。在这种创作思想指导下,因材施艺,进行取舍、雕琢、磨制等一系列精到的加工,做到巧藉天然,美有所用,使自然美的“奇”与人工美的“巧”,自然地结合起来,实现原定的创作设想。
实用观赏类的根雕作品,集实用和观赏于一体,以实用价值为主,兼有观赏价值。常见的有根椅、根床、根桌、根凳以及根制条几、沙发、茶几、屏风、花架等常用家具;有用根制成的笔架、镇尺、砚座等书案用品。陈设观赏类的根雕作品,主要用于陈设观赏,是根雕作品的主体部分,占绝大多数。按其造型特点,又可分为人物型、动物型、鸟禽型、鱼虫型、花木型、器物型、审美型及其他自然形态。
审美型,是指自然形态很美,极富有欣赏价值,但很难确定名称的一些无名根艺作品,根艺家统称之为审美型作品,或叫无名作品。
其他形态的根艺品,要经过根艺家加工而成,一般具有非具象的特征,给人以天然之美的感受。根雕制作的材料及工具根雕,顾名思义,是根的艺术。它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根。大自然造就了千姿百态的根,为根艺工作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材料。一块自然根不经加工就是一件根艺作品的情况,几乎是没有的。但具有自然美的根材却是极其丰富的,到处都有。能否发现它的美,这取决于人们是否留心及审美能力如何。不从事根艺创作的人来说,一般是视而不见其美,引不起注意的。但是根艺爱好者却能替眼识材,进而创作出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品。
一是拣:从山坡上、道路旁、梯田边拣;从农家的柴火堆和园林丢弃的桩头、废根中挑选。
二是选:从市场上选购。
寻找根材的过程,是运用生活经验和艺术修养寻找创作题材的过程。但寻觅根材也不能没有重点。根艺家的共同经验是:奇特的根往往生长在环境最险恶、最艰苦的条件下。相反在平原上、沃土里生长的根,则很少有奇特形态。因此,要根据各自的生活环境,确定寻根的重点方向。
自然界可供选择的根材是很多的,有乔木、灌木、藤萝、竹子等。古人进行根雕创作的根材有擅香、紫檀、樟木、松、竹、藤、桑等,质地坚硬、光滑、细腻,纹理清晰,适宜进行艺术加工。现代根艺家拓宽了用材的品类。各地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不同,可供选择的根也不同。在东北有柞、栎、杨、榆、椴、桦、映山红等硬杂木的根。华北地区有山枣(也叫酸枣)、荆条、松树、刺槐、椿树、山葡萄等。在南方有黄杨、铁杉、金钱松、龙眼、老君、紫香、竹、藤等木本植物的根。在西北和西南也有一些奇根可供选用。这些树木之根因生长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了天然的奇态怪形,可供根艺爱好者借以造型,实“奇”与“巧”的结合,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根雕的创作手法
根雕创作的基本手法,就是运用夸张、幻想和抽象等手法去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具体他说,就是对所选定的根材作全面而细致的观察,进行巧妙构思。借其形态、纹理、节疤、凹凸、曲线、窟窿等天然殊姿异态,进行虚实结合的大胆设想。以多种题材和内容来寻找材料本身的可用价值,并善于从平凡中找非凡,逐步确定创作的整体形象。明确创作思想,大胆地想象,对根艺创作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