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浩劫 新中国前进道路上最黑暗的十年浩劫。
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自主科技研究和支援非洲的政策,却是曾经停止过十年。
这十年,就是1979年-1989年。
科技发展与做生意不一样。科研项目必须是几代人用几十几百年连续不断的开发研究。
而一个国家要想真正成为工业大国,必须是将科技发展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东亚三国中,日本在战败后1945年到1965年二十年,全国上下勒紧裤腰带集结一切资源,消化吸收西方的先进重工业技术。
当时人们生活水平也是很低,饿死不少人,过劳死更是常见。(许多日本文学作品甚至漫画作品都有过相应的描写)
而在1960年代后期,日本的工业便基本成型,开始提升国民的生活水平,在70年代末达到西方平均水平,其后继续提高,到80年代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日本花了50年将国家工业提升到世界领先水平,其中前20年在国家工业资本的原始再积累上的艰难困苦不比中国大跃进时期好多少,甚至拿1959-1961年时期对比,在日本也可以找出相应的时期(人口负增长)。
而日本的生活水平提高,也是在积累20多年后才开始有所提升。
在工业技术的引进上有一条绝对标准,那就是有利于提升本国的工业水平,每项技术的引进不准重复,防止浪费资金,全国一盘棋,如果花1元钱用于引进技术,那肯定有配套的3到5元用于技术吸收消化和再提升,因此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提升极快。
只要了解整个7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状就能看出,改开前的中国正在日本60年代末的阶段上。
即是:开始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和加速引进吸收消化西方技术的阶段上。
如果改开前的路线能延续下来,根据日本经验中国在2010年前后不说整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达到英法这样的二流发达国家水平总没有难度。
中国底子比日本差,但是在79年时中国已经走到日本60年代中期的水平,毛主席的路子如果坚持下来一直走到2014年的今天,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达到英法这样发达国家第二梯队很是容易,综合国力肯定已经超过美国。
1979年前,中国同日本相比最大的差距是教育水平,中国是在1949年之后开始实现普及教育,在1975年才算是基本解决文盲问题。
之前中国的科学技术人才极为匮乏,人们接受教育的目的也不是为发展科学技术,而是做官。
直到文革中,青年上山下乡对中国社会的科学文化普及起到极为巨大的作用,在文革十年中,中国实现了亘古未有的全民普及教育,彻底扭转中国社会不重视民众教育的问题,也初步扭转传统社会读书就是为做官成为寄生虫的社会恶习,将人们的教育转变为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使人民成为合格的现代劳动者,为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打下坚实的教育基础,并通过文化大革命打击官僚集团,迫使整个国家最优秀的人才将其才智用于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是升官发财上,转变人们接受教育的目的,实现了3000多年来中国教育目的的伟大转变。
而日本在1900年前后就初步实现教育的普及,教育的目的也转变为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一差距使得,日本在1945年以后,工业的重建中,拥有大量的科学技术人才,有足够多的接受现代基础教育的国民,转入和平后立即就能吸收消化先进的科学技术。而1949年的中国却不行,中国要首先实现教育的普及,并将教育的目的进行革命性的扭转,同时要改造旧中国留下的极少数科学技术人才,防止这一群体将知识资源转向做官上。
现代工业社会对整个国家的教育水平要求相当高,科学技术的整体进步离不开数以亿计的现代劳动者,由于文革前中国的国民教育普及水平极低,所以建国前十年,苏联援助的工业技术因为没有足够的科学技术人才,所以吸收消化速度很慢,直到文革中,普及现代教育的劳动者进入社会生产,才在文革末完全将其吸收消化,并依据这些成果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70年代后中国对技术的吸收能力大大增强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对引进西方生产线和技术的消化能力缩短为5年上下。而之前引进苏联技术完成真正吸收却花费20年。因此,1970年前的中国,即便所有先进技术都堆在面前,由于教育的问题也无法吸收消化,或是吸收极慢。
随着邓的上台,中国的整个国家工业体系逐步解体,吸收消化能力都大倒退,更不要说提升,浪费至少15年时间,本来中国可以媲美日本的科学技术升级体系,可以充分利用毛主席的开放政策,加快科学技术进步,因为中国在1979年前下了大力气磨刀,就是为了七十八十年代的技术大进步,偏偏整个升级体系被邓整个毁掉,直到九十年代中江开始重建中国的工业体系,但是新的体系已经远远不能同1979年的体系相比,所以技术进步极为缓慢。如果毛主席的工业体系不解体,不被官僚代表者浪费十几年,中国在1972年到1989年可以成体系大规模引进西方技术,1989到2000年可以大规模引进苏联技术,那么中国就有至少25年的技术吸收提高的黄金期。
拿汽车工业为例,全国一盘棋,外国要想进中国市场,就要拿出技术,只要一次技术引进就可以,随后安排几倍的资金去吸收消化再提升,花上20年时间足够赶上西方水平,重走一下日本汽车的发展道路,整个过程顶多花几十亿元,还能留下一个可以自我升级的汽车装备制造业体系。那么事实是,由于工业体系解体,中国重复引进十几次技术,卖家在提供过时技术的情况下哄抬价格,中国已经花30多年时间花费几千亿资金,也没能建立独立的,有较高水平的汽车工业装备体系。由于过多的资金用于重复引进技术,因此没有消化提升的资金,只能走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同时也窒息了本国汽车工业装备体系的生存发展。
总之,日本人有足够的耐性,统治集团有足够长远的眼光,整个民族有足够的自信心,所以日本人走同一条艰难的路,而中国只是走到中途,邓为首的新官僚买办集团就迫不及待的为自己谋福利而葬送这次技术的跃进。断送了整个国家以最小代价实现现代化的进程。30多年来,中国花费多得多的代价,也只能在技术壁垒下苦苦挣扎。
看东亚几个赶超型国家的发展,几个基本规律是:
第一,土地革命或改革。
第二,在国家整体稳定后20年,实现教育的普及,大批现代劳动者进入社会,开始经济腾飞。
第三,发展的核心都是提升重工业体系,以重工业为整个经济的发动机,砸锅卖铁也要挤出资金用于重工业,农业,轻工业为重工业服务,提供原始积累。
第四,在技术引进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去谈判,不重复,不内斗,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放在第一位。
重点想说的是,为何几个国家基本都是稳定20年后开始工业和经济的跃进。
其中,日本这一赶超走在第一位,原因是战争使日本成为废墟,工业的物质积累损失殆尽,因此,日本花费20年积累,重建出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以此为根基日本在60年代末开始大跃进,这一过程持续20年,就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就最高,原因在于日本的教育先进,在1945年前就已经有了几代人的国民近现代教育积累。因此教育的投入压力最轻。
其次是韩国,韩国是在1961后稳定下来,而且韩国的教育压力极大,因为国民教育的现代化普及是60年代开始,所以,直到80年代前韩国都没有经济起飞,只是在此期间,建立起一个涵盖范围有限的国家工业体系,20年中完全为工业现代化目的培养的新国民,完成普及教育进入社会劳动,国家的科学技术进步才开始不断加速,对技术的吸收消化能力才大大加强,并开始具备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如果对应起来的话,1975年的中国,1980年代中期的韩国,1965年的日本是站在一条线上。上述3国是在这样三个时间点上,完成科学技术跃进的基础准备,3个国家都具备4个共同的条件。
即是:通过土地革命完成社会的重建,建立一个适应本国的政治体系:
用20年上下的时间,建立一个相对落后但是完整的工业体系,培养出全新一代的劳动者(中韩是从零开始,日本基础好,但也下大力气强化其教育):
在引进技术上,以有利于本国科学技术升级为根本目的,整个国家上下一致,不惜代价为技术的吸收消化提高提供条件。
2000年前后韩国达到1970年代末日本的水平,在科学技术和劳动生产率方面越过发达国家的门槛。
现在,十几年又过去,韩国开始接近发达国家的第二梯队。
而中国,1979年通过土地革命建成的适应本国的政治体系开始瓦解,本国重工业体分崩离析,技术引进上各自为政,不在注重技术消化提升,转而重视效益:也就是利用技术捞取最多的金钱。
也就是说,日本整个70年代,韩国整个80,90年代这一快速跃进跨入发达国家门槛的过程,中国在开始几年后,于1979年开始夭折,本来中国应该是同韩国一样在2000年前后跨过发达国家门槛的进程被人为破坏。中国在经历了1979至1990年代中的科学技术大停滞,工业大倒退的浩劫之后,不得不重建新的体系,而由于“黑猫白猫论”提倡的“一切向钱看”使得整个新体系的基本导向,为效益,不为科学技术进步的路线却承袭下来,在应该要技术进步的时候却时刻想着利润,所以国家对科学技术的引进吸收效率极差,本来应该留待本国的研发和装备制造体系,没能在本国建立起来,却成了西方同日韩的自留地,在科学技术上陷入半殖民地状态。
自1990年代中到2010年代中20年过去,中国仍看不到跨过发达国家门槛的希望,日本10年走完的路,韩国将近20年走完,中国已经走了35年,可是还是看不到尽头。
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在于这个国家的精英阶层为之奋斗的目标与目的。
往上数千年来,中国的文化人,中国的精英,他们学习的目的,只为了做官。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因为读书才能做官。
曾经有伟大的十年,让读书学习的目的从做官变成劳动。
但是很可惜,这伟大十年之后却又经历十年的浩劫,在这十年里,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在这十年里,鼠目寸光的某人甚至停止了哪怕一穷二白也没有停止过的非洲援助。
更可怕的是,在这十年浩劫里,中国人学习知识的目标再次变了,
学习不是为了劳动,不是为了“为中华之崛起”
而是为了金钱
而是为了利益。
更多阅读
客串电视剧《为了新中国前进》 向着新中国前进全集
客串电视《为了新中国前进》(13集)主演:王宝强《为了新中国前进》电视连续剧拍摄地点在河北省,怀来县卧牛山风景区,八一制片厂影视基地《感悟《为了新中国
玩QQ游戏之新中国象棋心得 新中国象棋
象棋是我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我从很小就跟着父亲学棋,直到现在我也还坚持研究棋谱,棋的水平虽然不算高,但和一般水平的人下我还是有把握赢棋。新中国象棋是QQ游戏里面棋牌类的一类游戏,如今下棋的人依然非常多,根据所得的积分来确定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城市规划与人口:矛盾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城市规划与人口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大经典电影歌曲 十大经典摇滚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大经典电影歌曲一1956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乔羽作词、 刘炽作曲、郭兰英演唱。二1956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卢芒作词、吕其明作
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个博士——数学家张筑生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个博士1982年7月6日,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张筑生,顺利通过论文答辩,成为我国第一个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的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张筑生留校任教后,全心全意投入基础教学和教材编写工作。曾带领中国数学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