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磊(1891~1939)新桂系高级将领,陆军上将。字燕农,又名梦祥。广西陆川人,原籍广东化州。
抗日战争爆发后,廖磊被任命为第二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七军军长,同年10月升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七军军长,率第七军、四十八军开赴第五战区抗日。在淞沪战场大塘战役中,指挥所部与日军激战几昼夜,消灭敌军6000之众,收复70余村庄。1938年6月,率部以大别山为依托,截断日军交通线,在黄梅、广济地区给日军重大打击。
1938年9月,桂系第七军、四十八军为主干,加上一些地方团队,组成鄂豫皖边区游击部队。廖磊以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身份兼任豫鄂皖边区游击总指挥、安徽省主席、省保安司令、省军管区司令。
廖磊一生最出色的一件事可能便是对大别山根据地的经营。之前,在敌后建立游击根据地被认为是一件苦差,李宗仁不好意思说让谁去,便在召见廖磊与李品仙时沉默不语,廖磊主动说由他去。没想到廖磊在大别山搞得有声有色,对安徽的经营成为桂系在抗战时期的最大“收获”。
廖磊上任后,发布《告全省民众书》,指出要切实做九件事:1、征辟地主绅耆,延揽人才,共济时艰;2、妥筹难民生计,成立难民救济会,设立难民工厂;3、蠲免沦陷区域田赋;4、推行农村合作贷款,改正农村经济,活动金融流通;5、保障法币流通;6、扑灭汉奸及伪组织;7、重行整编民众武力,寇来大家出击,无事各自归农;8、铲除贪污;9、肃清盗匪。同时向民众提出三点希望:1、坚定必胜信心;2、协助军队作战;3、帮助政府除奸。之后,又拟成《安徽省战时施政纲领》,于1939年1月正式颁布。
在军事方面,武汉失守、第五战区主力自鄂东向鄂西撤退后,大别山孤悬敌后。但日军随着占领区的扩大,兵力也日益分散。廖磊趁机对根据地四周之敌作有力的驱逐和抗御,先扫清大别山外围,次第收复了一些为敌所占的县份,对武汉市方面则建立强固的防御线,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游击基地初具规模。由于大别山游击基地的创建和支持,安徽62县中,能保留完整者35县,县境有敌踪者有7县,县城为敌盘踞者仅19县(1939年皖南收复4县,皖中收复8县、皖东及皖东北收复7县,皖北收复2县)。
在政治方面,廖磊狠抓民众的组织与发动,健全安徽动员委会各级机构,派出工作团、政工队,深入各部门,推行动员工作,从政治思想上动员群众起来配合军事行政工作。如帮助军队运送粮食、弹药、伤员,以及防奸、宣传、组训等,使群众团结爱国,不为敌人所利用。省动委会秘书长朱子帆曾指出:“全部动员过程中的主要阶段,便是廖公兼主皖政开始的。”
此外,廖磊还采取措施救助难民,开办难民工厂、设立难民救济会。同时运用合作贷款,供给农民生产奖金,铲除货款为豪绅把持的弊病;拨款办理购屯统运,解决农产品滞销、价格低落问题。发动军队在农忙时帮助农民耕作。以此争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