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1946年开始,派胡宗南23万部队和50架飞机对延安和陕甘边区进行重点进攻。毛泽东率中央机关几百人撤出枣林沟后,于1947年6月中旬遭遇了国民党部队的多次围追堵截,部队被迫冒着倾盆大雨来到正在泛滥滚滚洪水的黄河岔——葭庐河边。
毛泽东望望洪水咆哮的葭庐河,望望堤岸上焦急等待的几百名干部战士,又转身盯住枪炮大作喊杀连天的高山,神色肃穆严峻。
敌人的子弹从头顶上掠过的声音,几名卫士呼啦一声围住毛泽东。在他们的外围,十几名战士肩并肩枪口向外又围上一圈,同时,河堤上下响起子弹钻入泥土的噗噗声,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两座山头上已经出现了敌人,百余人的警卫部队是无法控制住所有山头而不叫7个旅的追兵饮马黄河的。
毛泽东习惯地吮一吮下唇,右手在前面轻轻一拨,卫士立刻闪开一条路。他缓缓下堤,几百人的目光追踪着他的脚步,注视着他每一个细微的动作,似乎要从中找到希望和信心。
这时,毛泽东要抽烟。马夫侯登科递来了一颗烟,火柴燃了,毛泽东那支烟燃出圆圆的深红的火头,升起袅袅青烟。
干部战士们一堆一堆伙立着望,不敢前进,也不敢远离,毛泽东怎么想?一边是7个旅追兵,一边是洪水咆哮的黄河岔。过了黄河可以获得安全。可眼前滔天的洪水,又怎么能过得了呢?
子弹在头上飞掠,有两名战士中了弹,一名不声不响的倒下去,停止了呼吸,另一名不声不响的捂住左臂,鲜血从指缝间缓缓淌出,没有中弹的人们不躲不闪,就那么直立在敌人的枪口前,紧紧盯住毛泽东和他手中的烟,那烟灰在伸长、折断、跌落。
毛泽东在一个劲地抽烟,深沉地思索。
蓦地,毛泽东立起身,把烟头掼于地下,用脚踩去,嘴里迸出一声:“不过黄河!”
毛泽东用讥嘲藐视地目光朝敌人射击的山头瞟一眼,从容转身走上黄河岔的堤岸。不紧不慢,顺堤向西北方向走去……。
在敌人的枪口下,毛泽东步行了三百米,并且脚步稳健,旁若无人,跟随其后的一百多人一个个目瞪口呆!
党中央、毛主席留在陕北前线,这是一个英明的战略决策,它既稳定了人心,也鼓舞了士气,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借以牵制胡宗南的主力,减轻了华北、山东等战场我军的压力,有利于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早日转入全国规模的大反攻。全国最高统帅部有意放在战争最前线,这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