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真实原文 还原真实的《道德经》、真实老子的思想和理念

『煮酒论史』 [国学宗教]还原真实的《道德经》、真实老子的思想和理念点击:2688  回复:99作者:zealotjb  发表日期:2011-12-30 22:30:00回复         老子写《道德经》的本意,中国现在陷入一个大的误区,认为老子是谈天说地,说宇宙之奥义的,根本不是这样,《道德经》是在谈人事,是谈治国之最高理念,不是研究哲学和宇宙奥义。
  
  为什么呢?我先谈一下老子这个人的历史背景、来源和结局。
  
  老子是周朝末期的一个公务员,他的职位是周朝历史文献档案室的主任。周朝所有的历史文字记录、档案、礼乐典籍,都集中存放在老子管理的这个科室里面。老子任职的时候,随着周宣王“烽火戏诸侯”,管仲相齐出现诸侯称霸的情况,周朝的“礼乐正宗”已经不能号令天下诸侯了,各路诸侯开始互相攻伐,周朝自己的军队“王师”已经没人惧怕了,也就是说,周天子认为“天下乱了”,后人称之为“中国进入春秋时代”。
  
  但是周天子朝廷的那文官士人,也就是在朝廷主持礼乐的行政文官,面对这种情况都很愤怒:如果朝廷讲话没有威信,那他们也要没得混了。这种混乱是逐步发展、愈演愈烈的,那些文官士人肯定做了很多努力,他们劝告各路诸侯:“要遵循朝廷的礼乐典章,大局为重,天下第一、保持冷静、稳定和谐。”但是没有作用,事态越来越糟糕,他们快绝望了。
  
  老子也是这帮文官士人的一员,他肯定也参与大辩论和思考,由于他可以直接查血历史典籍和资料,故可以总揽周朝800年由盛转衰的历史。但是经过研究之后,他提出:“周朝的礼乐制度就是导致现在混乱的根本原因,所以要放弃礼乐,不然就算强行去恢复礼乐,未来还是要乱!所以放弃吧,不要再谈礼乐了!”
  
  老子一定把他的研究成果跟朝廷其他所有的文官士人们谈过了,引起了大部分人的思考,他们认为老子说很有道理。但现在天下大乱,又该怎么办呢?老子说:“由他们去吧,我不会插手的,插手只会越弄越乱。”
  
  之后,老子就离开了朝廷,辞职归隐去了。出关的时候,碰到一个守关的长官——关令尹喜,关令尹喜说:”您就这样走啦?您的智慧应该写成书记录下来给后人看啊!”于是老子写出5000字《道德经》,内容就是分析“为什么周朝的礼乐制度就是导致现在混乱的根本原因,为什么放弃礼乐才是治国的办法”。
  
  老子走了,朝廷的那帮文官士人听了老子的分析,大部分都散去了,周朝兵将衰弱,士官皆走,800年大周就这样结束了。
  
  这些文官士人后来各自跑去各诸侯国,从新思考实践如何治国的方法,彼此产生的观点大分化,各自形成治国的主张。这些人就是今后的"诸子百家”,这次事件叫做“诸子分家”。其中有一派是保守派,坚持主张周朝的礼乐制度本身是好的,现在只是要改进一下教育体制:“要把礼乐教育给天下百姓,搞礼乐平民化,而不是像以前只教育天子、诸侯、家臣、士人”,这派就叫“儒家”。老子因为写了《道德经》别人就称他为“道家”。
  
  老子道家,就是诸子百家之首。老子学说的出现,是导致出现诸子百家的一个直接原因。
  
  待续今日开始得空,继续正文。

  版本说明:本问采用版本为《道德经》影响最广之通行本王弼本。其他考古所得的古墓版本如“郭店三本”,“汉初马王堆本”,我不采用,因为墓主人身份不明,版本来源不详,不能排除是讹传本。

  而通行之“王弼本”作者王弼,此人为西汉极有名望的“易”、“老”学者,根据其《老子注集》序文,他援用《道德经》来源于“诸河上公”,就是说他收集了当时很多的古本流传本,多年的研究才作成《老子注集》,其中整理了《道德经》原本,分为上道下德两篇。

  从王弼序中可以推断,西汉武帝之前时代,市面上流传的《老子》语录版本非常之多。另外从二个近代考古挖出的“郭店三本”和“汉初马王堆本”,都可以印证,这些传本的文句多有不通顺,错别字多。广一个“郭店墓”就挖出三个版本的《老子》放在一起,可能是墓主人收集的传本。这些版本与王弼版《道德经》相比,在总体用语上基本类似,只有细节的不同,而这些不同大都体现在文句是否通顺之上。我估计,老子《道德经》可能存在真实的原本或记录,在流传过程中出现抄错、漏失、讹误现象应该是经常发生的,但是各版本《道德经》并不因此彻底走样,还是保持了大致的一致,这证明历史上《道德经》蓝本是很早就存在了,但是限于古代的传播和保存手段比较有限,目前我们能看到最通顺的版本就是王弼版。此版本经过1500年的考验,无后人出其右者,可证明是事实上的经典。
从老子在周王室的官职和历史背景,我们知道老子写《道德经》目的是出于对周朝“礼乐”制度的反思。

  老子在《道德经》中,是彻底否定“仁义礼乐”的,能给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样完全否定的评价,可见老子不仅理论上否定“仁义礼乐”,而且对之深恶痛绝。

  本贴解老,从《德经》开始,因为《德经》讲述的是老子对国家治理的看法,是一种国家理论。
先解释一下“道德”二字,从战国版本“郭店三本”看,其书名为《老子》,并无“道德”二字连用的写法,而“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则标明《道德经》,如此,“道德”作为一个词的写法应该是老子之后的人所为。从《道德经》文字中,也没有“道德”连用,而是分别讲述“道”、“德”的关联。那这2字分别撒意义呢,这要从汉字成形更为久远的上古时代来看这2字的含义。

  "道"字,指可以通达目的地的路,特点是稳定、可以反复使用,让没有方向感的人也能走到要去的地方。最早现于《易经》——“复自道,何其咎”(《小畜》),“履道坦坦”(《履》),“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复》),都为道路之义。

  “德”字,相对复杂,现最早见于甲骨文,字型跟今日有区别,是左首“彳”表示一个人在走路,右部是“目”字上加一“〡”,表示这个走路的人是眼睛盯着路的前方看着,目不斜视,双脚不偏离道路,直达目标。之后发展在西周金文中,右部“一目”下又添加了“一心”的象形,强调了不仅要按目光直视,而且必须这样去想。这就是周人对“德”的发展。至此,“德”字大致成熟为今天的样子。

  现在中文甚至“仁义道德”组成一个词,这是搞笑。中国的《道德经》的书名,是第一次见到“道德”连用成词,《道德经》本身反对“仁义”
对“道”、“德”二字的形成、来源了解后,可以讲述《道德经》正文了。我还是先从《德篇》开始。《德篇》在通行版中排列第38篇,之前1-37篇被王弼标为《道篇》,《道篇》为玄学,我甚至怀疑老子是否著过《道篇》,里面也许只有几句话是老子说的。《道篇》充满了“易学”的思想,而老子对《周易》并不精通,但是王弼版《道德经》的整理人——王弼,他的“易学家”名声远大于“老学”和“儒学”,难保他没有借《道篇》阐述易理的可能。如《道篇》第36篇有“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就是王弼自己的语言。
《德篇》第一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关键字“德”:上贴已有解释,“德”字原来为人在路上走目光紧盯前方的象形字,后周朝在"目下添心”强调了不仅要按目光直视,走通行大路的准则去行,而且必须这样去想。从此“德”字有了“行动要遵从一定的思想和行为规范,有些事不能做也不能想”的意味。

  “德”字变异分析:最初的甲骨文只表示“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是标准的象形字,走路时为了安全不要东张西望。但是“目下添心”则表示了心也不能乱想,于是出现通过束缚人的心思和思考自由,去实现一些具体的行为约束。其实,这时候跟走路安全原则已经没有了联系了,发展之后的“德”,已经是“是非善恶的标准,意识形态、宗教信仰、良心约束、灵魂拷问”。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这句话几个“德”字引申义不同,“德”除了指“某种思想、行为准则、价值标准”,在中国文化里有一个特殊的意义——带有明确褒义、表扬、肯定的含义。这在其他文化中是不存在的,一种行为规范本身而言只是中性词,并不带感情色彩,这点也是中国文化至今与其他文化的重大冲突之一。

  这句话的白话翻译是“最高的价值标准,就是不去规范人们的行为思想,这才是好的;比较烂的价值标准,就是去弄一套东西规范人们的行为思想,这其实很不好。”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关键字“为”:繁体“爲”在甲骨文和周金文的象形字中,都表明一个图像“一个奴隶主正抓着你的头发逼迫你耕田”,这个字演变的意义是“责任”,这“责任”又在中国语言里是褒义、表扬的情感色彩,成为中国文明和其他文明的有一个重大文化冲突之一。

  关键字“以为”:以之为,表示“为”的目的,就是奴隶主为了达到什么目的而逼迫你干活。

  这句话的意思是:好的国家统治不应该强迫人们承担责任,也不应该图取什么回报;不太好国家统治不仅强迫人们承担责任,同时也明确图取着回报;仁的概念是人们要承担责任,而却说并不是为图取回报;义的概念是要人们承担责任,同时也明确图取着回报(跟下德一样);礼的概念却是强迫人们承担责任,但欺骗他们不给他们回报,当人们发现了后,就会甩动手臂来挣脱强加给他们的责任。(这是说人们造反了)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关键字“华”:繁体“蕐”象形字,表示树木上开的花太多,把树木主干给遮住看不清楚了,但是外表看上去却锦绣美丽。《说文》释“华”为“(木)荣”,看好的东西。华而不实—开花不结果。

  这句话的意识是:那些自以为认识路的人(真的按照德来做的人),就像看到树上开的花,就把花当成树一样,愚蠢就是从他们那里流传开的。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一旦走错路,德只能让你按错的方向走下去而不知,之后仁会行不通,义接着行不通,最后礼也被彻底怀疑。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大丈夫要里子,不要老是争面子,脑子要清楚,要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面子这玩意没用,没有里子,活下去都困难。
看来中国的历史,基本就是

  商:暴力奴隶制。
  周:洗脑奴隶制。
  秦:制度奴隶制。
  汉武:洗脑+制度奴隶制。

  是一个不停地从低级奴隶制度向高等级奴隶制度发展的过程。统治的范围、面积、人数几何级增加,一直只到受到西藏高原、草原沙漠、大海的地理限制而停滞扩张的一个过程。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关键字“礼”,明确指“周礼”,是周朝统治集团发明的一种等级制度,主要内容是上下级的分定。它发明了”天子-诸侯-大夫-家臣“这样的等级序列,明确各等级对应享受的土地范围面积、可以奴役的民众数量、军队数量,明确了各级别对应的行为规范(德),上级对上级的“为”(责任)。但是它没有提出上级对下级的“义务”,这个不平等的理论之所以被接受,是因为礼的核心理论是“天子受命于天,对天负有责任;天会给天子回报,天子就给诸侯回报,以此惠泽各等级”,这样一整套单向的责任链条串连起来。事实上,“天子对天的责任”跟“诸侯对天子的责任”是两回事,这不是公平的事情。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这句说:周礼这套东西,骗大家说因为天子对天负责,天就会回报天子,天子就会回报大家。然而天没有感情,只是按照天道运作,天子祭天,天并不一定给他什么回报。所以”礼”最不讲忠诚信义,是导致整个国家动荡祸乱的根本原因。《德篇》第39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
  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
  ,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
  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关键字“得一”,此处“一”为老子发明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要想的玄妙,很简单,这个“一”就是大家学的数学里的“1”。数学中各数、各定律,皆由定义了“1”之后开始推演。老子这句话掐头去脚,就是“道生万物”,中间一、二、三都是过程。老子并不仔细研究这个过程,他只是做出感悟性的描述,所以他没有发明数学。“得一”就是“得道之本源”的过程,最终结果是“万物生”,但这当中有很多中间过程,并不是一目了然的,是自然的规律,并不是人为的——这是就老子要表达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
  天空晴朗无云,是自然的规律;大地安定没有发生地震,是自然的规律;奇迹能出现,是自然的规律;河道里水流充沛,是自然的规律,这样万物得以生长。诸侯天子能一统天下,是他们做事迎合了这些自然规律,使得天长地久,神佑河丰,万物滋润。如果做事不合自然规律,那就要天崩地裂,神灭河枯,万物凋敝。贵贱(等级制度)的关系,是有贱才能有贵,低等级的在支撑高等级的,侯王都自己用“孤、寡、不谷”贬称自己,难道是他们故作清高的虚伪说辞?不是的,因为他们知道称呼好听没有意义,民众才是供养他们的来源,所以宁可做一块难看的石头,也不要去做一块华丽的美玉。
 德篇 53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饜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

  关键字“施”:施,予也-《广雅》;德施普也-《易·乾》“与也。”是施舍,给予的意思。

  关键字“盗竽”-强盗头子,匪首(竽在”周乐“里为引导乐器)。《韩非子·解老》:“竽也者,五声之长者也,故竽先则钟瑟皆随,竽唱则诸乐皆和。今大姦作则俗之民唱,俗之民唱则小盗必和。。。是之谓盗竽矣。” 

  关键字”夷“-看到了也不懂。-视而不见名曰夷-《道德经 道经14章》。

  这章的译文为:
  如果我坚定专一地按”大道”(自然规律)行动,那就怕跑来“好心施舍”的家伙。他们一来做这事,人们就算看到大道也不走了,而全部从旁边的小路绕过去争抢“施舍”。这样一长久,朝廷的官员越来越多、种地做事的越来越少、粮仓越来越空虚;那些人巧言令色、崇尚武力、大吃大喝、钱财多地用不掉,朝廷里的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江洋大盗。

 德篇 79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
  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关键字“怨”:周金文字形为“令被心挤”,对上级命令的不满很愤懑。

  关键字“左契”:古时借债,债主执左契(借条),欠债者执右契(收据)。

  关键字“契”:合同、凭据。、

  关键字“彻”:彻墙,设置硬性规定。

  这章的译文为:
  人们对于国家的政令不满时,如派官员去做他们思想工作,最后不满还是留在人们心里的,最多敢怒不敢言而已。统治者用想用这种所谓德育教化的方式去消解人民的不满,他怎么可能是个好人呢?圣人治国,应该放债、印钱却不要求人民偿还。好的政府只监督并维护民众之间互相重合同信承诺,不好的政府却一直为人民设立他定的规则。天道并不偏向统治者或者民众,它只对守道的人回报。
老子道德经真实原文 还原真实的《道德经》、真实老子的思想和理念
德篇 74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关键字“奇”:与正相反,违反忠信之事,指诈骗千术。

  关键字“大匠”:专业的木匠。

  这章的译文为:
  人民不怕死,怎么可以用死去吓唬他们。如果谁利用人民怕死的心理吓唬他们,欺诈巧伪以牟利的人,我抓到他们就杀,谁还敢做?这只让有专门的部门来做,不能让其他人代干,如果让其他人代干,就好比让不会砍树的人去伐木,只会弄伤他自己。

 德篇 第75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关键字“贤”-“賢”字,商甲骨文无此字,周金文起出现。最初为“臤”形,左“臣”象,意为眼睛向下看,表示“对上顺从,对下注视监督之人”;右“又”,意为抓、控制,“又”字在商甲骨文、周金文中均表示一只人手在抓取东西,手掌不动时为“手,手掌动时为“又”。合在一起的“臤”,表示控制民众首领。其后“臤”下加“贝”变成“賢”,“贝”就是古代的贝壳,就是当时的硬通货钞票,代表财物、利益。此字非常形象地说明:控制社会的基础是利益。“贤”字在汉语里褒义色彩极为浓厚,延伸含义是:好的治国办法、善于治国的人。

  关键字“治"-今天的“治”来源复杂。最早出现于周金文,由“辞”+“司”连写成一字,“辞”表示有人互相争执僵持不下,”“司”表示由某人主持公道结束争执,原意义为平息纠纷;因平息纠纷,就需要有一个说了算、大家都服气的人,这就是权力的来源,引申意义为控制、强权。后战国至秦朝间出“治”字现型,表示“建筑河堤防止洪水”,并通假周金文之“辞+司”,至此原“辞+司”型不见,全部以“治”字型取代,强调“控制、平息”之意。

  本章译文:民众挨饿,是因为公粮交的太多。民众争吵不休难以控制,是因为统治者要他们承担太多责任和义务。民众的人命不被当一回事,是因为统治者把自己的命看得很值钱,驱使民众去为他拼命。所以不要给民众附加责任负担,治理民众的正途是尊重民众的生命。
德篇 第76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本章译文:人生下来,身体柔软,没有主见;人要死了,身体僵硬,想法顽固。草木之类的也一样,刚出生的时候又柔又脆,要死的时候枯萎变硬。所以力气大、意志坚定的人容易赴死,柔软、意志不坚定的人容易生存下来。这样看来,兵力强大就容易被消灭,木头硬了容易折断;强大并不是什么好事,柔软才是生存之道。
 德篇 第76的一些解释:德篇第76,前2句话”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为通感援引,跟后来要表达的意思没有逻辑联系,只有会意联系。老子说的“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在现在的博弈论中符合的原理为:善于应变,不拘泥于刻板的做法,才能生存;如果不善变通,一意孤行,不根据周边现实的环境选择策略,不根据对手的特点研究应对之法,是会导致灭亡。所以灵活应对,随时分析才是博弈高手。
德篇 第77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
  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
  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
  贤。

  译文:天道,不就像一张弓吗?你把弓弦往上拉,放开它就会缩下去;你把弓弦往下压,放开它就会弹上去,多了就减少些,少了就增多些,总是有力量会保持弓的原样。所以天道运作,是减少过头的事情,增加不足的地方。人类社会的做法呢,则是相反的,不够的人还要被剥夺,很多了却给你更多。那个人能够多的以至于可以补全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道了(人是不行的)。所以圣人做好事后不要标榜自己能一直做好事,成功地解决了某一困难后不要以为凡是这种困难都要你来解决,他是不愿意被人们标榜为一个治国的贤者的。
 德篇 第78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关键字“垢”:象形字,右部“后”象形田里的沟渠,左部“土”代表挖沟渠挖出来的废土渣,“垢”代表垃圾或不需要的东西。

  关键字“祥”:象形字,左部“示”代表祭坛,右部”羊”代表祭品烤羊,“祥”原意为受到进贡和拜祭。

  关键字“主”:周金文中“主”跟今天的字型完全不同,看上去是房子正中的柱子,代表“顶梁柱”之意。

  关键字“王”:甲骨文中“王”由”士“发展而来,”士“为一把斧子,代表一个持斧士兵;“王”是表示最大的斧子,表示士兵中之最能杀之人,远古时代打仗,最猛之人自发成为士兵的统领,指通过暴力威胁获得别人敬仰的人,周朝时候这种人等价于今天的流氓土匪。

  译文:天下最柔软的就是水了,但是发起洪水来那力量谁也比不过,因为水是没有一个固定的外形的(组织结构),你不可能用蛮力去摧毁它。软的战胜硬的,柔的战胜刚的,天下人都知道,但是不能学习这个道理。所以圣人说:“把全国人挖渠出来的废土都清理掉的人,才是国家的支柱;接受全国人的进贡和膜拜的人,只能叫做天下最大的流氓土匪。”听上去像在说反话一样,其实这是大实话。
德篇 第50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关键字“出”:甲骨文、周金文字型跟今日差异较大,象形字,看上去为“一个人离开居住的地方向外走”,表示“远行”之意。

  关键字“入”:象形字,表示收纳器皿的盖子,表示收藏封闭之意。

  关键字“徒”:象形字,表示赤脚走路。


  译文:远行而生,闭塞而死:人们赤着脚也要外出谋生,成功而生存的十个有三个,失败而死亡的十个有三个;从会导致死亡的地方跑出来而生存下来的,也是十个有三个。为什么人们愿意不辞辛劳地跑出去寻生呢?因为人想要活命的意志很强啊!我说听,善于求生的人,在陆上行走不会碰到老虎和犀牛,参军打仗而不被杀掉,犀牛的犄角顶不到他,老虎的爪子扑不住他。为什么?因为他总是能会导致死亡的地方逃走。


  译文:出去
德篇 第80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关键字“寡”:象形字,象形“一个人在屋檐下却举目对外张望”,形容对外界向往却不能外出。

  关键词“什伯之器”:什为十人一组,十个什组就是一个佰组,什伯之器指众人可以共用的大型农具。

  关键字“陈”:周金文本字为“阵”,象形字,象形“战车列于山丘平原之上”,表示战阵。

  关键词“至治之极”:按老子“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之意,“至治之极”就是已经治理过头将要衰败之像。

  关键字“相”:象形字,甲骨文、周金文字型象形“一个人爬在树上张望”,表示“爬上高树远眺侦察,预警放哨”。

  译文:小国家困死民众,不让民众迁徙。有大型农具不让民众使用,利用民众怕死的心理阻止他们远行求生。(参见第74章“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有船有车,却不能乘坐;有兵有甲,却不能列阵。民众悲哀地回到远古结绳记事的状态中去了。这种治国方式发展到极致的时候,民众自以为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自己很喜欢这种风俗。但邻国的人却警惕地看着这个国家,听到他们的鸡犬之声,死也不会来这个国家定居。

  注:此段我想了良久,结合前段老子的寓意,一些文字必须看甲骨文和周金文,以防被这些字后世的转义主导。得出这个意思,应该逻辑上与前文没有问题,但是还不是很肯定。
不过大家想想,德篇 第80章,我之翻译,像不像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的状态?人民自以为天朝上国,外界如何看中国呢?
简单的但是主流理解完全相反的:

  道经 第18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翻译到现在,看到这句话基本不用翻译了,老子的精神核心总结。

  译文:有了仁义之说,真正的大道就没人走了;智慧的理论,总是伴随着大伪之说;讲究慈爱孝顺的家庭,最终结果就是六亲不和;做臣子的忠心耿耿,却会把国家治理地昏庸混乱。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作为百家之首,老子的警示,对今天的中国,或者任何一个朝代的中国,都是极强的警示。这句话在告诉我们,我们中国人很多基本的价值观都是错误的!
 在当时这句话,是对周礼的彻底否定。但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仁义、智慧、孝慈、忠诚”不是中国价值观的核心所在吗?老子“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以周王朝800年历史,总结出这些话,将“仁义、智慧、孝慈、忠诚”归结为导致国祸家乱的根本原因,可惜中国人没有能够有效的总结出来,走向民主政治的道路。反而被法家的专制统治技术钻了控制。

  汉武帝已后,真是“喊着仁义反仁义,装起智慧搞愚民,说着孝慈家破人亡,标榜忠诚贪污腐败”,外儒内法,真是大伪之极!
 德篇 第60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关键字“烹”:甲骨文、周金文为“亨”,表示“贡奉食品给阴间祖先受用”。阴间祖先即为“鬼”,古人尚鬼,认为人死入地为鬼,先人之魂会保护子孙太平。
  关键字“鲜”:甲骨文、周金文,表示“活的鱼和羊,新鲜的食品”。
  关键字“神”:天神,主风雷电雨。
  关键字“鬼”:人死入地为鬼,先人之灵,古人相信有德的先人升天成为神。
  关键词“其鬼、其神”:各族各国都有自己信奉祭祀的族鬼族神—“其鬼、其神”。商朝时候,商人认为自己信奉天神是唯一的,要求别人都来祭祀他的神,推行一神论,强行统一宗教信仰。
  “烹小鲜”:将适量的新鲜牛羊供奉本族鬼神,以获得祖先之指点,为活人的生存决策指明道路。烹小鲜相对于烹大鲜,烹大鲜意味着大量的供奉,暗示所祭之神为全天下共有而尊一,而烹小鲜就是各族各国各烹各的鬼神,所用祭品不会太多,暗示不求统一祭拜。

  译文:
  治理大国,应该让各族各祭各的先人和神灵。以道治理天下,允许各族祭祀其本族的鬼,不能要求各族祭祀统一的天神。

  如果各族都不把别族的鬼当成自己的神祭祀,本族的神就不会伤人,不是本族的神也不会伤人,这样圣人也就不会伤人。

  各族祭各族的鬼神,彼此不伤害,互有信仰、互有供奉,不求一统,德行才算遍布天下。
 德篇 第60,老子以当时普遍存在的各族各国不同的宗教信仰的背景,阐述他认为的圣人治大国应持的道,允许各族有自己宗教祭拜和价值信仰,不求一神统天下,不求一教为王,目前已是全世界的共识。是德首篇阐明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一个具体做法。
      后世主流把“治大国,若烹小鲜”解释成老子认为“治理大国就像炒一盆小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为我中华文明之耻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1251/906713876526.html

更多阅读

经典阅读: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

原文地址:经典阅读: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作者: 天路横断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注释:通常译为“

《老子道德经》: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鹿晗 弱者道之用

《老子道德经》著者:林安梧教授老子《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白话译文「道」是可以说的,但说出来了,就不是那

老子道德经译文 【引用】老子道德经译文(21—40)

老子道德经译文(21—40)(季也亲根据网上资料编辑整理)《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

声明:《老子道德经真实原文 还原真实的《道德经》、真实老子的思想和理念》为网友叶繁终唯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