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息肉 浅谈中医对消化道息肉病蓄毒久瘀乃生瘤



  浅谈中医对消化道息肉病蓄毒久瘀乃生瘤;   
消化道息肉 浅谈中医对消化道息肉病蓄毒久瘀乃生瘤
 一、现代医学对息肉病的研究:       息肉是任何起源于胃肠粘膜表面并凸入腔内的病变。在消化道内窥镜检查时发现的胃肠道息肉  可呈单发或多发,有蒂或无蒂,散发或是遗传综合症的一部分。消化道息肉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引起出血或有恶性转变的可能。二、息肉病的分类及病理转归:     (一)、P—J综合症:(色斑性息肉、) 又称黑斑息肉病,是由皮肤粘膜黑斑合并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很高的外显率,男女均可携带因子,约有30-50%患者有明显的家族史.息肉分布的广泛性与遗传并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但黑斑的发生部位常较一致.该病由1921年Peutz首先描述,1949年Jeghers对本病进行了详细的系统的介绍.临床症状及病理转归:  本症临床表现不一,有色素沉着及胃肠道息肉,个体差异很大。病情轻者可无自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腹痛、腹泻、黏液便、便血、便秘、呕血等消化道症状。  1、色素沉着:①部位:色素斑主要发生于面部、口唇周围、颊黏膜、指和趾,以及手掌、足底部皮肤等处;②色泽:多数患者发生在上下唇和颊黏膜的色素斑为黑色,其余部位多为棕色或黑褐色;③出现时间:可出现于任何年龄,斑点多在婴幼儿时发生,至青春期明显,部分患者在30岁后可逐渐减退或消失;④与息肉关系:绝大多数病例为两者同时存在,约5%的患者仅有胃肠道多发性息肉或色素沉着。两者在出现顺序上,临床多为先有色素斑点,然后才发生息肉,但色素斑的数目和深浅与息肉的数目无相关性;⑤色素斑的特征:其外形为圆形、椭圆形、梭形等多种形态,一般界限清楚,以口唇及颊黏膜最明显,下唇尤为突出。色素斑常紧密相连,不高出于皮肤及黏膜表面。  2.胃肠道息肉:常呈多发性,息肉可发生在整个胃肠道,以小肠多见,在胃、大肠、阑尾腔也有生长。这些息肉大小不定,小者仅为针头般大小的隆起,大者直径可达10.0cm,多为0.2~0.5cm,表面光滑,质硬,蒂的长短粗细不—,也可无蒂,较大息肉可呈菜花样。  此外,胃肠道息肉所引起的长期腹泻和便血可导致贫血;当息肉发展成大型息肉时,可发生肠梗阻;也可因息肉过多或息肉牵拉引起肠套叠,有时还可并发直肠脱垂、肠套叠大多数可自行复位,如不能及时复位,延误较久可引起肠坏死。  宇都宫等随诊102例,在死亡病例中,30岁前有42.9%,死于肠套叠及消化道出血;30岁后约60%,死于恶性肿瘤。刘汶统计168例中死亡8例,其中2例分别于26岁及27岁死于肠套叠及肠扭转;2例于25岁及40岁时死于呕血;2例于38岁及40岁时死于小肠癌;另2例于34岁时死于消化道以外癌肿。(二)、家族性大肠腺瘤病: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归属于腺瘤性息肉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偶见于无家族史者,全结肠与直肠均可有多发性腺瘤,多数腺瘤有蒂,乳头状较少见,息肉数从100左右到数千个不等,自黄豆大小至直径数厘米,常密集排列,有时成串,其组织结构与一般腺瘤无异。 本病患者大多数可无症状,最早的症状为腹泻,大便带粘液血便便次增多消瘦乏力贫血及程度不同的腹部不适或腹痛,成年发病,症状以腹泻最常见,80%以上病例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含脂肪或肉眼血液,大多有体重减轻,其次是腹痛、厌食、乏力,性欲和味觉减退。或伴软骨瘤等肠道外肿瘤,肛门指诊可触及息肉,可以伴有色素斑或色素沉着以及其他组织器官肿瘤。临床症状及病理转归:  随着患者年龄增大,腺瘤的数量和大小也在增加。FAP最重要的临床特点是,一个或更多的结肠、直肠腺瘤几乎不可变地发展成癌。发展成结肠、直肠癌的平均年龄约为40岁,但在20~2丫肠癌甚至可以发生于儿童FAP患者。儿童可能出现结肠外表现,比如表皮样囊肿、下颌骨骨瘤、硬纤维瘤或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增生(congenital hypertrophy of the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CHRPE),这些可以作为FAP的标记物。iVa影像园XCTMR.com(三)、增生型(化生型)、炎症型息肉的病理转归:    炎症型息肉病是指特发性(包括Crohn氏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炎症性胃肠病等病因而形成,如病毒和细菌或寄生虫感染,药物或毒素引起的慢性炎症,老年人常有胃酸分泌减少和胃肠道运动异常细菌过度生长,炎症细胞可出现异常增生。慢性炎症上皮新生性增生改变、粘膜不典型增生被公认是癌前病变,不典型增生的上皮可能其本身就覆盖在直接浸润至粘膜下层的癌病变区上。不典型增生区域可以是平坦的、或是增生性的。如出现与不典型增生有关的病变或肿块时,癌变的可能性显著增加。三、中医对息肉病的研究: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内的息肉肿瘤均为痰湿邪火、寒凝气滞、阻塞脉络、气机不畅、血瘀不通、蓄毒久聚、热腐化生形成,和现代医学认为息肉的常见病因有遗传、炎症刺激、代谢紊乱、理化因素等有相同之处。黄帝内经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之善病,往往在内伤的基础上、外邪才能乘虚而入、造成人体内环境紊乱而发病。蓄毒乃:痰浊、食滞、气阻、血瘀、郁热、湿聚、寒凝、溃腐、烟酒等,蓄毒久瘀能造成局部组织细胞缺氧、产生酸性环境,为息肉肿瘤生长提供了适宜生存的环境、养料。蓄毒久瘀使人体经络受阻、脉络损坏、气滞血瘀、淤阻不通,使五脏六腑的解毒、排毒能力下降、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湿毒痰火滋生,粘膜下的淋巴组织受炎症机化、非典型增生,息肉、良、恶性肿瘤即形成。四、息肉病为什么容易复发?    现代医学认为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治愈息肉的有效办法。1、遗传因素的基因变科学还无法掌握。2、普通型的导致息肉病因还不清楚。3、生理代谢紊乱不能完全纠正。4、慢性炎症问题还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中医认为,自然界由木、火、土、金、水五行组成,人体也由五行组成,生理机能由五行生克制化来完成、以平衡人体气血运行。一个生理健康、气血通畅的人,肤色应该是红润透亮,相反则是亚健康或病态肤色,人体生理机能是由物质运动变化所产生,五行构成了这个物质,若五行生克制化功能障碍,就会气血运行不畅,大的叫梗塞,小的叫微循环障碍是一切发病的根源,功能性病变、器质性病变皆由此产生。所以说炎症、息肉、肿瘤的根本原因是早期不通、然后才“蓄毒久瘀”,瘀在人体三焦脉络也叫淋巴系统,久聚畜积而生根,若不从根源上进行彻底清除,只从表面用“割韭菜”的方法能把它切除彻底吗?息肉的本质不在粘膜表面,其基底部的大小要比整个息肉大三分之二倍,且根部较硬,而化生是在深部或周围淋巴组织进行的,而畜毒瘀积才是真正的病因。任何切除的手段都是暂时治表不治本的方法,这就是息肉、肿瘤复发、恶变、转移的根本!    胃肠息肉病在电灼术后还会再长,就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而且一次比一次凶猛。病理组织学观点认为,专家们从外科手术中观察到,切开腹腔后,凡长有息肉的胃肠管壁外的肠系膜、大网膜及腹腔淋巴群周围,能看到、或摸到、数量较多、大小不等、硬度不一、色泽灰暗、肿大的淋巴结,经病理学切片这些腹腔淋巴结发现,分别有炎症型、增生型、腺瘤型、未分化型、可宜癌细胞等组织,又经生物学培养,“未见致病菌生长”。 从这个意外发现说明了长在胃肠道黏膜内的息肉不是病因(病根),所以手术切除了表面的息肉后还会再长,而真正的病因是来自消化道管壁以外的淋巴系统,这些炎症性、增生性、腺瘤性淋巴结正是息肉病产生的根源。而淋巴结的炎症、增生、腺瘤、癌胚细胞究竟来自何种感染?目前还不清楚。 五、息肉病的中西医辩证治疗特点:    中医讲宏观理念、看病难在辩证,他把一个人复杂的问题用宏观的方式综合分析、总结其简明性,然后做出诊断、再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来立法、用药,这就叫中医辩证医学,治病特点为一方治多病,分阶段用药。而西医恰恰相反,他用微观理念来分析看待疾病,特点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复杂的问题细致化,用分割法将人身体分段、化块为局部,来分别研究、治疗。中医把人当成一个自然体、按整体对待:而西医把人当成活的机器,可以灵活的安装拆卸:从生物发展观上看两者都没有错,符合易经学讲的宏观无边大、微观无极小的理论。中医诊病用四诊八纲的方法,从整体观的思路入手全面分析人与自然、人体与疾病、生理与病理、发生与转归之间的关系,找出疾病产生的根源来对症治疗,如:虚则补、热则泻、火则清、浊则降、实则通、瘀则化、腐则排等辩证治法。而西医针对局部病变采取对症治疗,如消炎、化疗、放疗、切除、替换、移植等方法。两种医学的区别在于思维、认识的不同,而确定理念和治疗方法。六. 现代人疾病的特点:    1、不合理的饮食、营养过盛是构成了现代人不健康的隐患之一:八十年代后倡导西方文化,人们渴望西方文明,在文化、宗教、信仰、道德、礼仪等社会教育、宣传及现实生活上无羁追求、学的不伦不类,这种精神病因体现在饮食上,如洋快餐、各种小食品、饮料、生活上胡吃海喝、引进食品添加剂、米面搞精细加工,养殖搞激素催肥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形成,03年吃出来了非典。把几千年来中国养生传统饮食文化视为落后,而造成人体营养不平衡,糖、蛋白质、脂肪堆积,粗纤维营养缺失,肝脏的代谢、解毒负担加重,肥胖、代谢综合症、心脑血管疾病危及普遍。    2、精神高度紧张、学习工作压力大是危及健康的又一隐患:一切向钱看的理念充昏了人们的理性头脑,崩溃了古老的传统文明,各行各业都在当钱不让的浪潮中拚命,不择手段、不求因果,把信仰充当保佑来钱的护身符,挥金如土、造业深重,因果病及精神压抑病应允而生,如:神经内分泌紊乱、失调,头痛、失眠、乏力、心悸、焦虑、烦躁、潮热、虚汗、气短、性欲低下、情绪低落、喜怒无常、情绪错乱、自残自杀等病态现象。现代医学研究长期紧张、压抑会过多释放内分泌激素,这些未被肝脏灭活掉的激素、以介质的形式与神经细胞重新结合、改变了神经传递的生理模式,这就形成了神经毒素。是一个可怕的难题,西医用拮抗介质药来对抗,心理疏导不开,中医治疗棘手。    3、起居无规律、睡眠严重不足是又一危害健康的一大隐患:西方文化是以夜生活来带动第三产业经济。夜生活成为商业活动的一大亮点,工作忙呼一天、晚上出去放松一下,搞社会交际、请客吃饭、烟酒喧嚣、麻将娱乐、影视跳舞、网络游戏、讲座集会等长期作息不正常,已经成为促进社会繁荣的另外一面,中国传统文化讲人与自然都是以赖太阳和月亮的阴阳轨道运行,即日落作息、黎明即起,中医讲究睡子午觉养生,子时是夜里23点至凌晨1点叫太阴时,是阴精最旺盛之时,此时阳火收敛成一个小火球添藏在阴精之中,阴的精血赖依阳气才会不断生成。阴生则阳长,也叫阴包阳时,是阳生阴的时晨、也是阴血加快生成之时,此时阳气被阴精收藏人才会安眠。如《灵枢.大惑论》说:“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乔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暝矣。”白天11点至下午13点叫少阳时,是阳精逐渐衰退之时,稍息半个小时给阳气再补充一点阴精下午的阳气会不断旺盛、精神才会更加充沛,白天阴化生成精血物质为阳气的精神发挥不断补充能量来源,白天阳气得以最大发挥、再生摄取为阴精的夜间生成不断积累物质,这就叫“阴生阳长、阴长阳生”是易经鉴定中医基础的理论核心。现代医学研究长期失眠会造成代谢紊乱、加速血管硬化,影响核酸代谢增加各种细胞癌变的几率,是免疫力下降的主要原因,长期失眠会破坏有益菌夜间繁衍一的环境。    4、长期便秘、排便不畅、及便溏:    (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便秘排便不畅在门诊比较普遍,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中年,临床表现的特点多为肥胖、三高症(血压、血糖、血脂),动脉硬化、心脑疾病、骨质代谢异常,(骨质疏松、腰椎病、膝关节病)。便秘人群的饮食生活多表现为习惯吃肉、精细食偏多、习惯晚饭丰盛、口味偏重、喝茶较多,平时多服用降压药、降糖药、补钙药、镇痛药等,室外活动较少,大便无规律。便秘对身体的最大危害使人的体质由阳转为阴性体质,所以易生糖尿病、肿瘤、心梗、脑梗、脑出血、脑痴呆、前列腺炎、膀胱炎、妇科炎证等。    中医养生讲的就是一个通字,“通则恒久”不通则病,任何种病归根结底都是不通的根源,通畅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健康的体现。出汗、小便、大便构成人体的三大排泄系统,以肺统管、与外界相通,肺主皮毛、肺主肃降通调水道、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足则毛孔开闭畅通,肺气足则尿液通畅,肺气足则排便通,说明了肺气足的重要性:肺气的亏盈受五脏六腑功能的影响,脾胃属土、肺属金、土能生金,肺气的强弱受中焦脾胃气之濡养。现代人活动锻炼少、机械性消化就差,而饮食营养又过盛,加大了脾胃的负担,脾胃属中州之腑(不通则全身不通)若运化、升清降浊功能失司,就是土不含金、就会肺气不足。而现代医学认为:长期饮食过度、无规律、或营养过盛会造成胃肠道的充血、瘀血,消化吸收时间延长,大肠的重吸收水份时间延长,节段性蠕动变慢,就形成了便秘,而便秘对身体的最大危害就是长期粪便贮留改变了正常消化道环境,从而使菌群失调,有益菌群的大量死亡,形成代谢综合证,免疫力下降,加速衰老、增加肿瘤的发生。总的讲正常的排便要养成饭后运动的规律,合理的饮食(包括氮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足够的膳食纤维疏菜),晚饭宜早吃少吃。
便秘_头晕乏力
图一人体内毒源的成因 图二 蓄毒久瘀怎样产生病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1451/398911665364.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浅谈中医的“不传之秘” 转载 寻龙点穴秘笈

原文地址:浅谈中医的“不传之秘”作者:深圳梧桐山中医学堂浅谈中医的“不传之秘”导读中医不传之秘,不尽在药量,而在中医大家辩证精准,用药如用兵,老辣不拘一格,方显药量精奇,所谓“胆欲大而心欲细”,药量峻猛称奇非为“秘传”,琴心剑胆绝技

浅谈网络对社会的影响 网络直播对社会的影响

浅谈网络对社会的影响随着网络的发展,它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为网络信息多样的传播形式、快捷的传播速度、丰富的传播内容,他也对社会产生了影响。从1945年春天,ENIAC首次试运行成功,随后1969年

浅谈文化类型的理解 浅谈创业者对品牌的理解误区

一个企业或是产品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品牌,一个有清晰品牌定位的企业或者是产品,其服务的客户群也一定是清晰而明确的。如果品牌混乱了,一来用户容易找不到北,二来自己在提供服务时也没有参考标准。品牌对创业者来说尤为重要,事实上很多

思维和行为的方式 浅谈文化对思维方式以及对日常行为

  思维方式的问题看起来是一个比较抽象或者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他涉及到心理学和脑科学等领域的内容。但我们如果从文化的角度切入,仅仅研究探讨不同思维方式形成的文化背景,表现方式以及对日常态度和行为的相关性的话,也并

声明:《消化道息肉 浅谈中医对消化道息肉病蓄毒久瘀乃生瘤》为网友人艰不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