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和大卖场发现自己的生意难做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最近,尼尔森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便利店和电商在持续地“偷”走大卖场和超市这两个渠道的客流。而年轻人则构成了这些新兴渠道的主力军。
便利店和网购的渗透率分别从去年的32%和19%上升到38%和35%,增长速度远超大卖场/超市(分别为2%和1%)的渗透率回升速度。
大量网购经验沉淀出的一套生存智慧,也已经演变成一种当代中庸哲学:同类产品价格差异大的情况下,既不能买太便宜的次货,又要在质量还行的情况下不让自己吃亏。这个平衡感的掌控难度堪比一门玄学。
在网购者比例趋势中,“价格敏感型”的网购者上升了4%,这表明网购者越来越重视价格这一因素。“网购理性型”,“网购依赖性”和“轻度网购型”的比例都略有下降。
当然,对价格敏感并不完全意味着网购消费者喜欢购买低价商品,而是表明消费者在购买同类产品时,对合理价钱的度量更认真了。
另外,网购者们的比价范围不仅限于同一个平台上。随着可选择电商渠道的增加,有人甚至总结出了“逐优惠而动”的网购民间智慧:
手机里同时下着几个不同的电商或者团购App
哪儿便宜上哪买
周期性更换App——这些平台都会不定期发放优惠券
用完红包或优惠券就跑
换句话说,消费者们在价格面前显得“不那么忠诚”。除了这一点,我们看到的另一个消费者特点是挑剔。
尼尔森指出,店员服务质量好(94%)和方便到达(90%)仍旧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因素。
好奇心研究所之前发起的调查话题中,“哪些配套设施是小区必备款”和“你真心呼唤便利店推出哪些功能”,其实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购物体验和便利性很重要。
而面对便利店,我们则变成依赖型巨婴,希望这些出现频率极高的街口便利店,能24小时服务,为我们包办生活场景中出现的一切问题。
即便是有日常超市补货习惯的消费者,购物篮中的商品价格也变少了。
平均购物篮金额从2015年的172.4元下降至162.7元,反映因为“大量囤货”而进行的购物有所减少,受访者定期的大型采购由2014年的24%下降至22%。
水果饮料之类难提的东西,年轻消费者还是更愿意在网上下单,等别人送货上门。
超市和大卖场的颓势,他们自己也清楚——他们都在谈“多渠道”和“小型便利店”。
各大超市和大卖场在中国的业绩从几年前起就开始下滑。不光是一些国内超市,国外连锁商超也在关门。过去三年,就有30家家乐福大型超市关闭。在中国区遭遇最大降幅之后,家乐福在上海的社区内开出了10家小业态店以缓减颓势。
不过,面对同时拥有精明和巨婴面孔的消费者,大型超市妥协和适应的背后会是转型带来的巨大成本。他们最大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无法理解新消费方式,而是无法让过去塑造其辉煌的体系围绕这种新消费方式运转。但凡有企业高喊年轻化,它就很有可能处于这种阵痛之中。
这种局面,有时想来颇为令人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