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微博,看到一个网友吐槽了她拔火罐的经历。
这个网友近段时间感觉身体乏力、容易犯困,同事建议一起去拔火罐。去了相熟的师傅那里,拔完后背上起了好多水泡,密密麻麻,十分恶心,她质疑师傅技术不及格,师傅却反击说是她体内湿气重,这是把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来的正常过程。
师傅理论一套又一套,她说不过,又碍于同事的面子,便郁闷地回家了。但背上的水泡甚至影响到洗澡,她就忍不住发微博吐槽,想问大家是否师傅在狡辩。
拔火罐时出了很多水泡,其实有3个原因
一个确实是师傅技术不佳,主要就是留罐时间没掌握好,一般留罐时间夏季控制在10分钟左右,冬季可以留罐15~20分,超过这个时间就容易起泡,伤害皮肤,引起皮肤感染。
二是个人体质问题,有些人皮肤娇嫩,留罐时间不到10分钟便起泡,这时如果有不适,就应该及时让师傅脱罐。
三是湿气重,这是最常见的原因。
所谓的水泡是皮肤皮下“充水”,体内的水、湿等病理产物以及水分在负压的作用下透过皮下组织,停留在皮肤下面,这样就形成了水泡。
湿气重的人往往还会有头晕身子沉、总觉得困、大便黏乎乎冲不干净、刷牙恶心想吐、四肢水肿、小肚子大、舌苔厚腻等症状,结合网友的症状,真的是湿气重,不能怪师傅。
干货:教你如何通过水泡判断身体是否湿气重?
水泡的大小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机体内水湿的情况。
水泡比较明显,数量较多,色白,周围皮肤温度不高则为寒湿症;水泡不太明显,数量较少,色微黄,或者浑浊,周围皮肤温度较高则为湿热症。
无论是哪种湿,都需要及时祛湿,湿气被中医称作“万病之源”,长期体内湿气重,会导致一系列的慢性病,比如脚气、口臭、肥胖、湿疹、糖尿病、高血脂甚至肿瘤。
祛湿,做好2件事就可以了,很简单
祛湿,说起来复杂,分起来其实无非两样,内部祛湿(食疗)、外部祛湿。
★食疗:
多吃薏米仁、赤小豆、芡实、白扁豆、山药、茯苓、鲫鱼等食物,对懒人来说,可以买点马齿苋薏仁茶来喝,广东是我国湿气最严重的地区,当地人最爱喝的就是这个。
马齿苋薏仁茶是个古方,有薏仁、赤小豆、芡实、马齿苋、淡竹叶、槐米、绿茶等七味药食同源的食材,一方面是祛湿,一方面是健脾(脾是帮助运化体内水气的,脾越好,祛湿越快),还有消炎的作用,那些爱长痘、有口臭的,喝了都能好。
★外部祛湿:
拔罐、艾灸、运动都属于这个范畴,尤其是运动效果更好,运动能促进气血循环,加速体内湿气外发,需注意的是以微微出汗为宜,大汗淋漓会导致适得其反。
互动话题:
拔火罐时出了很多水泡,你觉得师傅说得对吗?
祛湿,你一般用什么方法?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都可以留言互动哦!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