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为规范保健食品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使用禁限用物质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安全,东方市局于3月9日起开展了东方市局2015年上半年保健食品抽检工作。
本次抽检工作由省局统一安排,分配任务,东方市局分配到监督抽检和快检两项任务,其中监督抽检8个批次,包含调节肠道菌群、辅助降血糖、缓解体力疲劳、祛黄褐斑、减肥、抗疲劳、增强免疫力、免疫调节等8种功能类别;快检5个批次,包含缓解体力疲劳、减肥、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调节血脂等5种功能类别。经过该局快检检测,快检样品全部呈阴性,与3月26日将所有样品送至海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4月2日将所有抽样信息上传至“国家保健食品抽检信息系统”。
下一步,该局将继续加大对保健食品市场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农村保健食品市场,进一步加大巡查力度,切实维护好东方市保健食品的市场秩序。
链接 保健食品行业三大乱象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养生意识的增强,保健食品已在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然而,保健食品发展的过度、过热、过乱,致使该行业呈现乱、滥的局面,加上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不明确等,也使得对该行业的监管非常困难。
品种繁杂难辨真假 70%以上的保健食品存在虚假、夸大宣传现象
前不久,江西新余市民薛先生想买一些保健食品去看望乡下的老母亲,一进药店,听说是买保健品的,店员一口气向他推荐了10余个品种,弄得薛先生一头雾水。面对琳琅满目的保健食品,薛先生感叹道:“如今的保健食品真是太多太滥了,分不清真假!”
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经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注册的保健食品达9900个,地方各级卫生部门批准的各种“食字号”、“健字号”、“监字号”、“监健字号”等五花八门的保健食品更达5万种之多,每年销售额为600亿—650亿元。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70%以上的保健食品存在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的现象,有相当比例的保健食品为假冒产品。
非法添加“药”成分 保健食品非但不能补身,反而可能“夺命”
近日,回家度暑假的江西新余女大学生小胡向笔者反映,前不久她在沈阳一家药店购买了一种据说很有效的减肥药(实质是标识“卫食健字”的保健食品)“××塑身素”,可是吃了几天后,就出现口干、心慌、胸闷、恶心、厌食、失眠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买的时候,营业员称不会有任何副作用,怎么会这样呢?”小胡提出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