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风光(1735)贝子庙
当你来到贝子庙的古建筑前,仰望环顾这青砖、灰瓦、红墙组成的古老庙宇,你会感到什么是历史的悠久、岁月的沧桑!
贝子庙是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因当年主持修建此庙的是当地贝子巴拉吉道尔吉,而且是建在贝子旗,寺庙因此而得名。
贝子庙蒙古语名为“班智达葛根庙”,由乾隆皇帝钦赐汉名“崇善寺”。
贝子庙由自成一体的五个大殿组成——朝克沁(行政教务)殿、却日(哲学)殿、明干(活佛)殿、珠都巴(天文数学)殿以及新拉布仁殿。各殿为相互独立,又有联系院落,实际上是一片古建筑群。
本想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看一看贝子庙的建筑特色,遗憾的是所有大殿均没有开门,等了一个下午也没有开。只有站在围墙外看看门楼,殿内建筑只有远距离仰望了!
【2】建筑布局
贝子庙位于额尔敦敖包山的南麓,依山傍水、负阴抱阳,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自然和谐的建筑环境要求。贝子庙的五个大殿以主殿朝克沁殿为中心一字排开,其建筑布局、规划严谨而规范。各殿堂、院落严格依照建筑的中轴线,采用左右对称、主次分明的汉式传统的建筑布局、形制、章法而建。
各殿堂依山就势、布局井然,形成了错落有秩、严谨有序、气势恢弘的建筑格局。每个大殿之间不仅有围墙,而且各大殿围墙间还设有通道,将各大殿分为独立的区域,这样既有利于夏季雨水的下泻,又便于人们平时登山望远和祭祀敖包。
【3】建筑形制
贝子庙的建筑形制,以清代官式手法为主,且有明代遗风。主要大殿为重檐歇山顶,并在二层设置回廊,抱厦为卷朋歇山顶,厢、配殿为硬山顶,均前置檐廊,倒座与僧房则为卷朋硬山顶。由此,构画出自然和谐、美观,且又富于变化的建筑景观,充分展示了中国古典建筑的风格与特点。
各院落门楼的的形式按等级不同设置,朝克沁殿是贝子庙的主殿,采用高等级的歇山顶建筑,却日殿、明干殿、珠都巴殿采用硬山顶,而新拉布仁殿则是卷棚硬山顶。
却日殿与明干殿的门楼:
珠都巴殿与新拉布仁殿的门楼:
为了烘托朝克沁殿的重要地位和等级,院内增设了钟楼与鼓楼。
所有这些建筑形制都表达了尊宗敬祖,尊卑有等,长幼有序,内外有差的传统礼制秩序和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古典建筑的传统文化寓意与内涵。
【4】庙宇入口
朝克沁殿门楼前立有经幡杆以及汉白玉石狮,显示该大殿的地位高于其它殿。
各大殿的入口大门均不相同,只有朝克沁殿的大门设有门钉,朱红大门的门钉为七行五列,建筑的等级为“中上”级(最高等级的大门门钉可达九行九列)。
【5】建筑屋脊
在贝子庙的主要建筑屋脊上,都置有藏传佛教特有的法轮、金刹、经锺等镏金饰物。这些金光灿灿的镏金饰物及装饰,与建筑的青砖、灰瓦、红墙和绿地相互映衬,展示出草原佛教建筑别具一格的风韵与气势。
贝子庙建筑屋脊的正吻(吞脊兽),为传统的“龙首鱼尾” 造型,置于正脊的两端,以示消灾灭祸、镇宅辟邪。
贝子庙建筑的蹲脊兽也与传统汉式建筑一致。建筑的蹲脊兽配置一般为一、三、五、七、九个(北京故宫太和殿为配置齐全十个的唯一建筑,乾清宫、中和殿、保和殿和天安门是九个)。贝子庙建筑的蹲脊兽大多为五个。
建筑的双角垂兽等建筑小品虽然经过了二百多年大自然的侵蚀,却依然保存完好,保持了它应有的艺术魅力。
建筑的山花与悬鱼也很有特色。
【6】建筑彩画
贝子庙的建筑彩画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显民族特色又具传统风格。从几个门楼的额枋、梁架就能看到“和玺彩画”、“旋子彩画”以及 “苏式彩画”。
据说,贝子庙的壁画也很有特色,遗憾的是未能进庙宇一睹其风采,我想下次一定会有机会的。
贝子庙建筑无论是的选址、布局与建筑的等级、形制和内外装饰的内容、手法与技艺的表现及文化的寓意,还是整体环境与气势的塑造,都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研究价值,不愧为一处民族文化艺术之瑰宝,一曲古老凝固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