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杖 李伯杰 : 他用一根手杖撼动了整个国家的变革


腓特烈·威廉一世,普鲁士国王,1713年继位,外号“大兵王”。到了晚年,大兵王经常拖着病体,出宫在柏林街头徘徊,凡发现市场上的小贩们在聊天,必然会上去斥责,用他的手杖抽打这些懒虫。他对市场上卖菜的贩妇们说,如果没有人来买菜的时候,也不准聊天消磨时间,应该把宝贵的时间利用起来,比如织织袜子什么的。因此,柏林城里的小贩们对他怕之入骨,见他就躲。

有一次,他又出现在柏林街头,一群小贩见到他时自然抬腿就跑;一个犹太小贩腿脚不够利索,终于被他追上,于是首先遭到他的质问:你为什么要跑?犹太小贩回答说:我怕。国王勃然大怒,于是怒吼道:“你们应当爱我,爱我,你们这些无赖!”接下来的事情当然不必细说,这个倒霉的小贩吃了一顿杖打。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镜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

大兵王即位时,普鲁士正处在一个历史关头。普鲁士本就资源匮乏,土地贫瘠,因此唯一的资源就是人力。对此,大兵王有清醒的认识,所以他有言曰:“我认为人就是最重要的财富。”然而就连这唯一的资源也不眷顾普鲁士。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之后,德意志人口锐减,普鲁士亦然,人口损失三分之一以上。更有甚者,1709年到1711年,也就是大兵王登基前几年,普鲁士爆发鼠疫,好不容易在缓慢回升的人口大量死亡,又损失三分之一。连这唯一的资源也频频损失,普鲁士更加经济落后,国力不振,在欧洲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国家。

登基后,大兵王雄心勃勃,要振兴国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便是继续实行积极的人口政策,大力吸引移民。作为最重要的资源,人当然最受重视。大兵王的国策,一是要增加人口,主要是靠吸引移民,二是迅速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出一流的劳动力和良民。为此,他实行了一次所谓“美德革命”。这主要是大力恢复包括勤奋在内的德意志传统美德,把人民培养成勤奋的人。

当时的普鲁士人,在天灾人祸的打击下,传统的美德几乎丧失殆尽。大兵王于是不得不大力弘扬德意志的市民美德。所谓德意志的市民美德,包括勤奋、节俭、守时、秩序、实在、正直等等价值。与诸如大气、豪放、排场、气派、机智、圆滑、勇敢等贵族和君王的美德相比,市民美德显得小气、俗气,摆不上台场。这也不难理解,本来,市民美德都是些为了谋生的“雕虫小技”,为贵族所不齿。再者,作为下等人,德意志市民本来就与贵族、君主处于尖锐的对立中。贵族和君主蔑视市民,更看不起他们的美德体系。但是在大兵王腓特烈·威廉一世治下的普鲁士,情况却大相径庭,君王拾起了市民的美德,并且用王权强力推行之。

(腓特烈·威廉一世,绰号“军曹国王”、“大兵王”。腓特烈一世之子,腓特烈二世之父。)

在德意志,等级制长期统治着社会,控制着政治。这种等级制的特点之一,在于其血统论,即所谓“龙生龙,凤生凤,……”云云,有贵族血统的人就是所谓“血统贵族”,是社会的上层。而德国的市民作为社会的低等级,血管里流的是平民的血,这就意味着市民们在社会上永远是人下人,永无翻身出头之日。而贵族作为高等级,无需自己奋斗,仍然是人上人,等级的藩篱熔铸在血脉中。

而市民受到贵族的强力挤压,生存空间狭小,没有机会跻身于政治和社会上层,被迫成为劳动的等级,其任务就是供养社会的上层。但是市民们不但积累了财富,也形成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形成了强烈的自豪感。正如市民出身的作家莱辛所说那样,贵族只是“出身的贵族”,而市民则是“心灵的贵族”。市民知识分子作为整个等级的代言人,构建了一整套思想体系,其中就包括市民的美德体系。

在德国,市民的力量小得多,无力挑战贵族们的权力。但是在德国市民走强的过程中,也生发出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市民们也有了强烈的自豪感,这就是所谓“市民意识”。市民们从事民生的行业,劳动在市民的生活中不但是一种求生的手段,也给市民带来了自我意识。这些本来只是被视为谋生手段的东西,却被上升到了精神领域,进入了市民的意识形态。例如勤奋,本来只是一个“次级美德”,却被提升到了市民美德体系的前三甲。于是,一代又一代的德国人,就被德国市民的“德意志美德”培养成勤奋的人。

三十年战争后,在德意志,市民等级受到了灭顶之灾,普鲁士市民所受的打击就更大。直到大战120多年后的1770年,超过100个雇员的手工作坊,普鲁士也只拥有34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市民美德也一蹶不振,市民等级几乎被消灭。的确,载体没了,市民美德又何处寻觅。所以市民美德起不到鼓舞市民的作用,失去了其对市民的激励机制。而国家的振兴又离不开这些本来属于下等人的德行,所以这时的大兵王,只有放下身段,不惜屈尊接受“下等人”的价值观,把普鲁士市民的美德收编,并把它转化为国家道德,自上而下用国家的机制和国王的权威推动普鲁士实行市民美德。

也许是上帝眷顾普鲁士,赐给了这个国家一个非同一般的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不但需要市民等级的美德体系、需要市民等级的企业家精神,借以发展国家的经济;而且他生性厌恶其父豪华奢侈的巴洛克宫廷生活,即位后随即就把其父的奢侈品变卖殆尽,用所得款项来装备军队。

虽然出身王家,但他身上却体现出诸多市民等级的特点。等到1740年,腓特烈二世、即腓特烈大帝上台时,他同样继续推行其父大兵王的措施,继续用其国王的权威强力推行市民美德。他本人也身体力行,成为普鲁士王国里最勤奋的人。要让高等级的贵族克服其优越感,接受“下等人”的价值,并非轻而易举。

为此,大兵王举起了手杖,用国家的强力来逼迫贵族们克服传统习惯势力的阻碍,克服其出身的优越感,接受并实践市民美德。果然,两代人之后,普鲁士的贵族也接受了市民美德,而且成了极其勤奋、极其强调秩序、极其讲究效率的精英阶层,普鲁士的官僚阶层也以其高效率著称于世。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普鲁士国家不但接受和推行了市民美德,而且也在这个美德体系上鲜明地打上了自己的烙印,形成了所谓“普鲁士美德”。譬如除了勤奋、节俭、秩序等市民美德之外,普鲁士国家强调的服从、纪律、忠于职守等军人和官吏的价值也融入其中。1871年普鲁士统一了德意志之后,普鲁士的文化在德国成了主流文化,极大地影响了德国文化,出现了史称“普鲁士化”的现象,“普鲁士美德”也随着这股潮流影响了德国人。

大兵王推行的“美德革命”也体现在宗教方面。就宗教状况而言,16世纪初的宗教改革之后,西欧的宗教版图发生了巨变,罗马教会分裂,大量新教教会应运而生。经过了长期的宗教战争,最后各方达成妥协,定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即一个国家的宗教信仰由该国国君来定,“一国一教”的宗教格局业已形成,只有德意志是个例外,成为“一国两教”的特例。但是在德意志境内,各邦国还是沿用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基本上形成了德意志邦国的“一国一教”的格局。

德意志北部多数邦国接受了基督教新教的路德教派,南部则大抵是罗马天主教的势力范围。普鲁士成了一个新教国家,其臣民信奉新教的路德宗。但是,为了吸引移民到来,普国王室放下了宗教争端,采取了实用的宗教政策,实行了宗教宽容的国策。普鲁士的国民普遍是新教路德派,王室却是新教加尔文派。

1613年,普鲁士王国还未建立,勃兰登堡选侯西吉斯蒙德为了获得加尔文教国家荷兰的支持,皈依加尔文教,自此普鲁士王室便信奉加尔文教。一个世纪后,腓特烈大帝又向加尔文教里灌注了大量的德国虔诚派内容,国民的工作意识更加被强化。所以在普鲁士,臣民信奉路德宗,王室信奉加尔文教,而通过战争夺得的西里西亚则信奉天主教,三个教派并行,并未产生宗教争端。

手杖 李伯杰 : 他用一根手杖撼动了整个国家的变革

(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威廉一世之子,亦称腓特烈大帝。)

新教自诞生后,发展基督教教义,强调劳动和工作的意义,劳动与得救之间产生了紧密联系,这在韦伯的著作中有详尽的论述。本来,新教中的路德教就已非常强调劳动的意义,而加尔文教更加强调工作与救赎的关系。根据加尔文的教义,人们在出生时便已被上帝定了性,或是选民,或是弃民,人完全没有能力更改这个决定。但是上帝的选择是秘而不宣的,人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选民还是弃民,每个人只有到生命结束时才知道自己是选民还是弃民,根据则是这个人在合乎德行的生活中所取得的成就;无论是社会地位的高低、还是财富之多寡,均为上帝用来考察的标准。

既然人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也无力改变上帝的决定,那么每个人就必须把自己当作选民来看待,也就是说,必须按照选民的标准来生活。只要过的是有德行的生活,那么越是成功,越可以肯定得到了上帝的垂青。所以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意义至关重大。

大兵王并未强迫其臣民在信仰问题上改弦更张,皈依加尔文教,但是却大力推行加尔文教的教义,硬是要把普鲁士人培养成实际上的加尔文教徒。但是要迫使臣民们接受这些教义,也是非常困难的,信仰的分歧、习惯的势力,都阻碍着加尔文教教义的接受。所以他不得不动用了国王的权威、国家的力量,来迫使普鲁士人接受新的美德体系,要让他们成为最勤奋、最节俭的人。而且他还身体力行,亲力亲为。

大兵王抛弃了欧洲贵族和君主的奢侈生活,他的生活极其简朴,不讲排场,不竞豪奢,他的纲领是,强调勤奋、秩序、节俭、朴素,极其重视纪律和忠于职守。这样,本是从社会下层发展起来的加尔文教,在普鲁士却走了一条“自上而下”的道路,成为普鲁士的立国之本。而这场革命的成功,是靠王权的力量实现的。本来王权一定会受到贵族阶层的抵制,因为王权过大,必然会危及贵族阶层的利益。但是根据德国历史学家封·克洛科的研究,普鲁士因为是一个新建立的国家,历史太短,尚未形成自己的传统。

在这样一个缺乏传统的国家里,贵族尚未形成足以对抗王权的力量,而市民本就虚弱,再加上战争的破坏,根本无力同国家对抗,于是君主一时间就获得了空前的权力。大兵王“自上而下”的革命之所以成功,正是靠着这样一个最佳的历史时机。

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再加上国王本人的亲力亲为,严厉管制,普鲁士人习惯了吃苦耐劳,养成了节俭朴素的习惯,几个世纪以来教会、政府、学校关于劳动至上的宣传在普鲁士更加见效,终于使普鲁士成为勤奋工作的典范,造就了一个工作狂的民族。可想而知,在这样一个国家里生活,不是很舒服的,大兵王自己说过,他的生活口号“不外乎是艰辛和劳作”,而他的臣民们则说:“做普鲁士人是一种荣耀,但是却不快活。”

大兵王死后,其子腓特烈二世,即腓特烈大帝,接过乃父的手杖,继续抽打着普鲁士,逼迫这个德意志邦国迅速发展壮大。大兵王说,他自己只是上帝的“行政官”而非君主,腓特烈大帝则说,自己是这个国家的“第一公仆”。这个邦国迅速发展,两代人之后很快便跻身于欧洲五大列强。腓特烈的继承者们接过先辈的手杖,继续驱赶普鲁士迅捷地奔入现代。

当然,推动普鲁士迅速发展的力量,并非只是两个明君英主,还有其他因素。但是正如俄国彼得大帝的改革那样,假如没有大兵王父子的“美德革命”,假如他们没有像彼得大帝那样用强力来推行培养“新人”的纲领,普鲁士在步入现代的路上速度也许不会这样快,德意志的统一大业大概不会历史地落到普鲁士的肩上,德意志的封建割据将会持续更长的时间。

大兵王父子用国家和君主的强权来实施这场变革,他们手中的手杖就成了这个强权的象征。本文开头讲述的故事正是这个过程的形象注释。

作者:李伯杰    腾讯《大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2351/47128226144.html

更多阅读

一根白发就是一段光阴的线头李国和 小孩子有一根白头发

踽踽独行在第45个秋天里世界一点都不显得老桂花正散发着美好的香月亮仍保持着童心和星星们躲着迷藏我正在为没能唱好一首歌而惆怅我也想驾上一朵白云去远方夜的蛩音里 我把自己反刍了一遍又一遍身体如一件穿旧了的衣裳一根白发就是

李连杰的太极禅世界:打造新一代健康|太极|李连杰|健康

李连杰的太极禅世界:打造新一代健康2013年04月18日10:01新浪财经微博 我有话说(4人参与)   李连杰在北京体育大学体育馆与莘莘学子一起分享他的“太极禅世界”。“太极是对生命的一种态度,慢下来,有时慢是为了更好地快。”李连杰的“

李连杰图片 李连杰近况

李连杰(1963年4月26日-),英文名JetLi,字阳中,新加坡华人。出生于中国北京,华语知名动作片演员,有“功夫皇帝”之称,是一位具有国际声誉的电影明星、武术家,妻子利智。2007年4月创建了个人慈善基金组织——壹基金。李连杰主演过30多部华语动

李连杰入新加坡国籍新闻中的错误 李连杰新加坡别墅

看到李连杰加入新加坡国籍的新闻,我很高兴,因为又有人选择定居在新加坡。同时我也很郁闷,因为相关新闻中有些错误。新加坡适合中产阶级和小资产生活,最大的吸引力是社会安定,政府清廉高效,双语教育。可是,非常草根的人就有些辛苦了,生活水平

声明:《手杖 李伯杰 : 他用一根手杖撼动了整个国家的变革》为网友我有自己的专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