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财富传家,
只能富足一时,
到底将什么传家,
才能功在万世?
——国馆君按
到了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全国上下都在谈精神文明教育,而所谓的精神文明教育之根,则在于传承。此时,也许每一个家庭都应该沉重地去思考:到底我们该把什么传给后代?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讲究“齐家”,而家训作为规范和传承家族精神的载体,代代相传,对家族后世更是起着无可替代的警示作用。
文人吕坤曾在《孝睦房训辞》中说道:“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忍。”从传家到安家,谨记六字则足矣。
传家二字:曰读与耕
古人的生活环境自然比不得如今,那时“民以食为天”,除了寒窗苦读考取功名外,唯有身体力行,耕种安身。
在现代看来,读与耕的意义更见重要。读,乃为好学之精神,知识未必能改变命运,但知识一定就是力量,往往一个书香世家,除了生活的富裕,更能有精神的富足。
耕,乃为事事亲自躬行。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戏”,人决不能因慵懒而废事。如今,家境的优渥让更多的后辈难以体会到前人的筚路蓝缕,一切困难在他们眼里被弱化、淡化,也导致在这些年轻人在真正遇到困难时不知所措,从而在一次失败的打击下便一蹶不振。
教育其不忘求知、凡事躬身亲行,才能使其受益终生,恩泽万世。
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曾在《咏史》中凝炼了他对家庭社会最深刻的思考:“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兴家之道,不离勤俭二字。
为什么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的后代从未出过败家子?其中的重要原因便在于这“勤俭”二字的奥妙。这位朝廷的绝对权臣,就连买棵白菜、剃次头发都要精打细算,并记录于账本之中,他对子孙后代的教导,更是求俭去奢。
古人说:天道酬勤。苦心人,天不负,回报与努力是成正比的。“勤劳乃兴家之本”,在曾国藩的眼里,勤字当先,方能壮大家业。
欲要家庭相安,无论从外部还是内部说起,让、忍二字皆为根本。让,为谦让。东晋名士葛洪曾说:“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家族之安,当不能与他人有过多争执,而是处处谦让,方能赢得人心与尊重,因而自然家安。
忍,为容忍。中国人向来追求“海纳百川”的气概,这对于化解一切矛盾,无疑也是最有力的。《随唐嘉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唐代宰相娄师德问其弟:“怎样居高位而不遭人妒,从而保全自己,达到孝道父母的目的呢?”弟弟说:“从今以后,就是有人把口水吐在我的脸上,我也不敢有怨言,我就把口水默默地擦掉算了。”娄师德听了后语重心长地说:“人家朝你吐口水,就是对你发怒,如果你把口水擦了,就表示你厌恶人家,对抗人家,顶撞人家,这无异于火上加油。不如不擦掉他,让口水自己干掉,并用笑脸来承受这一切吧。”
在更多时候看来,忍让并非怯懦,更是一种明哲保身而安家的智慧。
耕、读、勤、俭、忍、让,六个看似平凡的字眼,其实它所传承的精神往往是最不平凡的。欲使后代受益终身,这六个字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