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标准 世界历史知识大全——古代卷之二

世界历史知识大全——古代卷之二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世界历史知识大全——古代卷之二

目录

☆佛祖和佛教
☆伟大的阿育王
☆《摩诃婆罗多》
☆地下迷宫
☆荷  马
☆木 马 计
☆奥林匹亚赛会
☆斯 巴 达
☆改革家梭伦
☆马 拉 松
☆血战温泉关
☆萨拉米湾海战
☆伯里克利与雅典
☆雅典的民主
☆希罗多德
☆苏格拉底
☆希波克拉底
☆柏 拉 图
☆西西里之战
☆亚里士多德
☆雄辩家德摩斯梯尼
☆伊索的寓言

 

01、佛祖和佛教
    在公元前6世纪,在喜马拉雅山山麓和恒河之间有一个小国,国王叫做净饭王。有一
天,正在宫中的净饭王接到皇后家中送来的喜报,皇后为他生了一个王子。这位王子就是佛
教的创始人佛祖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牟尼的母亲在生他之后的第七天就死了,所以他是由他姨母抚养长大的。从小释迦
牟尼就特别的聪明,无论什么事情一学就会,而且对任何事情都愿意问一个为什么,非要得
出答案不可。
    净饭王非常喜欢小王子,希望有一天小王子能成为一个统一天下的大王。但是老国王总
为这个小王子担心,因为他总愿意思考一些在老国王看来十分荒唐的事情。比如他问,同样
是人,为什么有的人是婆罗门,有的人却是首陀罗?而且,婆罗门的子子孙孙都是婆罗门,
首陀罗的子子孙孙永远是首陀罗,这又是为什么?老国王回答不出来,只好说这是上天安排
的,但悉达多说,他不相信,又说他要找到一个让人人平等的办法。
    悉达多19岁的时候,同表妹结了婚,家庭生活也十分美满。
    有一天,悉达多出城游玩,看见一位老人拄着木棍,艰难地移动着脚步,走出不远又看
见一个病人倒卧在污泥中,正遇着一群鸟啄食一具尸体。他问一个过路人,这是怎么回事,
过路人说:“真是少见多怪,这种事经常发生,又不是第一次”。回宫后,他一直在思考这
个问题,十分的烦闷和苦恼。他在想:难道人的一生就不能免除生、老、病、死的痛苦吗?
又有一天,悉达多看见一个人穿着破烂的衣服,捧着一个瓦钵,现出一副悠然自得,富足快
乐的样子。王子问随从这是什么人。随从说:“这是出家修道的人。”悉达多赶忙向修道者
行礼,并问他为什么会这样的快乐。修道者对他说:“世事无常,只有出家人可以得到解
脱。”
    回宫后,王子又在想那个修道者的话,很激动,并产生了出家的念头。第二天早晨,他
的妻子为他生下一个儿子。消息传出后,全城都在庆祝净饭王得了孙子,悉达多有了儿子。
但悉达多在思考了一夜之后,决定出家修道。他悄悄走过妻子的房间,看见她怀抱着儿子,
想走进去看上一眼。但是,他终于停住了脚步,叹息说:“要修道是多难啊!”终于,他下
定决心,抛开妻儿,毅然离开了家。
    第二天,悉达多走出了国境,在一条河边拔剑剃掉自己的头发,做了一个修道者。
    老国王不见了儿子,急得要命,派了几个人出去寻找,终于在森林里找到了悉达多,但
他坚决不肯回家。此后,悉达多四处周游寻访有名的学者学习哲学,又跟随苦行僧学道。当
时印度流行所谓“苦行”,就是要用各种自找苦吃的办法来求道,比如不吃不睡。悉达多也
曾经用过这种修行法,结果弄得精神和体力几乎衰竭,仍然一无所得。后来他意识到,只有
身体强壮,才能找到真理。于是,他开始注意锻炼身体和意志。
    一天,他来到一条小河边,想洗个澡,把出家后6年来积在身上的污垢统统洗净。河边
放牛的小姑娘看到悉达多身心交瘁的样子,很是担心,便给他喝了许多牛奶。悉达多终于恢
复了元气。他走到一棵菩提树下,盘膝而坐,在那里闭目沉思,静修了6年。
    在他35岁那年,他终于想通了解脱人间痛苦的道理,创立了佛教。后来,悉达多就到
各地去传教,招收信徒,希望大家相信他说的一切,并且照着去做。佛教就这样产生了。作
为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被他的弟子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释加牟尼的学说和精神感动好许多人,其中也有许多婆罗门和刹帝利种姓的人。越来越
多的人接受了释加牟尼的的教诲。
    释加牟尼把佛教解释为“四谛”,“谛”的意思是真理,四谛也就是四个“真理”:苦
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说人的一生到处都是苦,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其实都是
苦。“集谛”指人受苦的原因。因为人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将愿望付诸行动,就会出现相应
的结果,那么在来世就要为今世的行为付出代价,即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灭谛”
是说如何消灭致苦的原因。要摆脱苦就要消灭欲望。“道谛”是说如何消灭苦因,消灭苦因
就得修道。
    释加牟尼还为教徒制定了“戒律”。在家的和出家的教徒都必须遵守“五戒”:不杀
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出家的教徒男的叫僧(和尚),女的叫尼(尼
姑)。他们必须剃光头,穿僧袍,完全脱离家庭生活。另外他们还要遵守一些出家人的戒律。
    佛教主张人人生而平等,同情不幸的受苦人,宣扬只要今世做了善事,来世就有好报;
今世做了坏事,来世就有恶报。释迦牟尼的这些主张,逃避严酷的现实,有消极的一面。他
还主张用自我解脱的办法来消除烦恼,否定斗争,所以历代统治阶级往往都利用它。
    公元前485年2月15日,释迦牟尼给几个弟子讲道来到一条河边,然后就到河里洗
了个澡。洗完澡后,弟子们在几棵婆罗树之间架起了一张绳庆,释迦牟尼侧身而卧,枕着右
手,对弟子们说,我老了,马上就要死了,我死之后你们不要因为失去导师而自暴自弃,而
要大力弘扬佛法,拯救世人。说完,他就逝世了。以后,人们为了怀念他对弟子的苦心教
导,就在寺庙里塑造了释迦牟尼的卧像,并把释迦牟尼诞生的那天(农历4月8日)称做
“浴佛节”,把他修道的那天(农历12月8日)称为“腊八节”。
    释迦牟尼的遗体火化以后,骨灰结成许多五光十色的颗粒,佛教把这种颗粒叫做“舍
利”。后来,有8个国王分取舍利,把它珍藏在特地建造起来的高塔中供奉,以表示对释迦
牟尼的景仰。这种塔用金、银、玛瑙、珍珠等7种宝物装饰,人称“宝塔”。在北京西山灵
光寺的“佛牙塔”里,据说就藏着释迦牟尼的一颗牙齿。
    公元1世纪时,佛教传播到中国汉族地区,以后再从中国传播到朝鲜和日本。今天,全
世界有两亿多人还在信奉着佛教。


02、伟大的阿育王
    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又被称为“无忧王”,他的祖父,
就是孔雀王朝的建立者旃陀罗笈多。
    公元前325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从印度河流域撤走,在旁遮普设立了总督,留下了
一支军队。这时,旃陀罗笈多率领当地人民揭竿而起,组织了一支军队,赶走了马其顿军
队。随后,他又推翻了难陀王朝,建了新的王朝。由于他出身在一个养孔雀的家族,因此,
后来人们把旃陀罗笈多建立的王朝叫“孔雀王朝”。
    阿育王的父亲是帝国的第二代国王宾头沙罗。阿育王只是宾头沙罗王众多王子中的一
个。他从小就特别崇敬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喜欢听佛祖如何经过许多肉体和内心的痛苦终于
成佛的故事。他对他的兄弟们说:佛教可以教人消灭个人欲望,使人安分守已,这对治理国
家很有用处。
    公元前273年,宾头沙罗王病逝。不久,为了夺取王位,王子和公主们进行了残酷的
内战,其中最为激烈的是阿育王和长兄之间的战争。在这场争夺王位的斗争中,阿育王曾经
谋杀的兄弟姐妹有99人。最后,阿育王夺取了王位,但直到称王后的第4年,阿育王才举
行正式的登极典礼(灌顶信仰式)。
    阿育王即位后,就追随祖父旃陀罗笈多的事业,开始向外扩张。他曾征服过湿婆萨国,
但最大规模的扩张是对羯陵伽的远征。羯陵伽是孟加拉湾沿岸的一个强国,拥有步兵6万,
骑兵1万,战象几百头。这个国家不仅在军事上很强大,而且由于海外贸易发达,在经济上
也很富庶,这就引起了阿育王的注目。在他举行登极典礼后的第八年(约公元前262年)
开始向羯陵伽大举进犯。最后羯陵伽国被他征服,被俘虏的羯陵伽人有15万人,被杀的有
10万人。
    羯陵伽战争对阿育王影响极大。在羯陵伽战争结束不久,阿育王同佛教高僧优波毯多进
行了多次的长谈。最后,在他的感召下,皈依了佛教,成了一名虔诚的教徒。
    成为教徒后,阿育王对残酷的战争给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感到十分后悔。他曾经发布过一
个敕令,在敕令中他说:他对羯陵伽人民在战争中所遭受的苦难,“感到深切的忧虑和悔
恨。”后来他又一次向全国的人民宣布:“战鼓的响声”沉寂了,代替它的将是“法的声
音”。今后代替暴力统治和侵略的将是不竭余力的宣扬佛法,从此以后,他将不再向邻国派
遣军队,而是宣扬佛法的高僧。
    阿育王所说的“法”,就是以佛教的伦理道德观为基础,强调仁慈的实践和虔诚的思
想。他认为,对于每一个人来讲,信仰佛法,重要的在于行动。一个人能否向善,不是看他
参加了多少次佛教的仪式,而是看他在每一件事情上是否能按照佛法去做。
    阿育王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以家庭作为人生的基点,首先在家庭中体现他所说的那些道
德。主要是要服从父亲,尊崇老师和长辈;对亲朋好友要慷慨和友好;对待仆人和贫苦的人
要乐善好施;对待动物要仁慈,不能滥杀。
    阿育王首先以身做则。他宣布在全国废除斗兽之类的血腥娱乐,不充许用动物做杀生祭
礼,在宫庭里对王公大臣们喜欢的狩猎游戏也加以限制。
    阿育王不久又宣布佛教为印度的国教,下令在王宫和印度各地树立石柱,开凿石壁,将
他的诏令刊刻在上面。他还召集了全国的一大批佛教高僧,编纂整理佛教经典,在各地修建
了许多佛教寺院和佛塔。
    为了弘扬佛法,阿育王派出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大批使者和僧侣,到邻近的国家和
地区去传教。印度公主在去锡兰(今天的斯里兰卡)传教时,不仅带去了许多僧侣和佛典,
还带去了一枝神圣的菩提树的树枝,并亲自种植在锡兰,这棵菩提树在锡兰一直生长到今天。
    经过一番宣传和使节往来,佛教不仅传遍了锡兰,而且很快传到了埃及、叙利亚、缅
甸、中国和世界各地。
    除了宣传佛教,阿育王还为老百姓做了许多的好事。如扩大灌溉工程,修筑道路,建立
医院等等。在阿育王在位的40多年里,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印度和其它一些国
家的历史著作里,他被称为“伟大的阿育王”。印度的孔雀王朝也成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强
大的统一帝国。就连我国的宁波,还曾经有过阿育王寺,说明阿育王在中国也是有影响的。
    佛教的创始当然应该归功于释迦牟尼,但它的大规模的传播,则要归功于阿育王。


03、《摩诃婆罗多》
    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天上8位神仙兄弟,带着他们美丽的妻子们下到人间游玩。在一
片绿油油的草地上,一只漂亮的母牛带着小牛犊在吃草。母牛有着锦缎般的皮毛和惹人怜爱
的姿态。一位妇人被母牛吸引了,她要求神仙们把母牛带走,她的丈夫知道这是极裕仙人的
母牛,劝她放弃这个想法,但她执意不从。最后,在众兄弟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偷走了母牛
和牛犊。
    极裕仙人是位很有法力的大仙。他回来后发现母牛不见了,运用法力很快就知道了谁是
偷牛的人。他发出诅咒:8位神仙兄弟都将降到人间做凡人。极裕大仙和诅咒是很灵验的,
肯定能变成现实。8位神仙兄弟非常后悔,他们一起向大仙请求宽恕。大仙在他们的恳求
下,把诅咒减轻了:7位兄弟都必须到人间走一遭,但偷牛的主谋将留在人世间。
    8位神仙兄弟又去求恒河女神做他们的母亲,商量好恒河女神生下前7个孩子都扔入恒
河,让他们洗去罪过,重新复活为神。恒河妇神被他们的诚心感动了,她答应他们的请求,
便化作一位美貌的女子到人间。她娇美的容颜和婀娜的身姿,使她得到人间国王福身王的爱
情。
    在结婚前,他们订了一个协议;福身王不许问她的来历,不得干涉她的行为,迷恋中的
福身王答应了。他们成亲了,生活幸福美满,每年都生下一个俊美的孩子,但母亲每次都将
孩子扔入恒河,然后笑容满面地回到丈夫身边。国王极为震惊,但因婚前有约,只好默默忍
受,这样延续了7年,第8年生第八个孩子的时候,福身王忍无可忍,终于要制止妻子了。
丈夫违约,大仙的诅咒也实现了。恒河女神向丈夫讲明原委,带走了小儿子。儿子被送到大
仙那里,学习各种知识,练就了各种本领,长大后回到福身王身边,成为英武、博学、善良
的人物。国王立他为太子。
    福身王失去爱妻后,十几年都闷闷不乐,也没再娶。有一次,他在河边看到一位大眼细
腰,似花似玉,浑身发着异香的渔家女子。他要求这位女子嫁给他。但女子父亲提出的条件
是要让他女儿生下的儿子继承王位。福身王已将恒河女天神般的儿子立为太子,无法答应。
他又开始郁郁不乐了。太子知道原因后,他向渔父发誓他要放弃太子的地位,并发誓一辈子
不结婚,这样来保证渔家女的后代稳坐王位。渔家女终于和福身王结婚了,他们生下花钏和
奇武两个儿子。花钏很早就死去了。奇武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持国,一个叫般度。持国是个
瞎子,但他有以难敌为首的100个儿子。般度有以坚战为首的5个儿子,但个个武功出众。
    持国百子和般度五子从小就产生了竞争和矛盾,长大后又开始争夺王位。难敌为了独占
江山,经常想谋杀坚战兄弟。有一次他建造了一个涂满树胶的房子,让坚战五兄弟去住,当
他们一住进去的时候,又派人去放火,树胶房子最容易着火,一下子就烧得精光。幸好有人
报信,坚战兄弟从事先挖好的地道跑走了。
    坚战兄弟们逃过了森林。在一次邻国公主招亲大会上,坚战兄弟中的一个人,一箭射中
远处旋转的鱼的眼睛,他可以娶美丽的黑公主为妻了。但遵从母亲的旨意,他们五兄弟共同
娶了这位妻子。
    黑公主的国家势力强大。有了这样的支持,坚战五兄弟又回国了。国王分给他们一半国
土,但都是荒凉的土地。难敌又想起一个坏主意,他让般度王兄弟和他玩掷骰子的赌博。条
件是输了的一方必须流放12年,第12年还不能被认出来,否则又得增加12年的流放。
般度王兄弟被迫无奈答应,结果输了,他们只好到森林中去过流放的生活。第13年时,他
们乔装打扮,到一个国家的王宫里干活。等一年过去了,他们派使者回国要求归还他们的一
半国土。
    难敌拒绝了坚战五兄弟的要求。双方终于爆发战争了。难敌和坚战都联络了许多国家做
他们的支持者,当时印度半岛上的国家几乎都参加了这场大战——俱卢大战。
    这场大战进行了18天,死伤无数人,难敌的99个兄弟都被杀死了,只有难敌一人逃
跑了。他躲进一个湖里,用一根芦管呼吸。但被坚战五兄弟发现了。他们用语言羞辱他,逼
得难敌从湖里冒起来,和他们决斗。难敌寡不敌众,也被杀死了。
    难敌的战士们决心为难敌报仇,他们夜袭坚战五兄弟的军营,把酣睡的战士都杀死了。
幸好五兄弟当时不在,得以逃生。坚战回国做了国王,想到兄弟家族间的残杀给人民带来了
那么严重的灾难,他们心里感到很愧疚。不久,他们把王位交给了孙子,带着妻子黑公主到
喜马拉雅山去修道了。最后他们都升入天堂。
    这些故事是印度史诗《摩词婆罗多》的主要情节,据说它是印度传说中的大圣人毗(p
í)耶娑创作的,反映了古代印度各阶层的生活,被誉为印度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长达2
0多万行,是荷马史诗的8倍,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在印度一年一度的庙会上,艺人们都
要分段朗诵它,听众常常会被感动得流下眼泪。


04、地下迷宫
    在远古的时代,有位国王叫弥诺斯,他统治着爱琴海的一个岛屿克里特岛。弥诺斯的儿
子在雅典的阿提刻被人阴谋杀害了。为了替儿子复仇,弥诺斯向雅典的人民挑战。在神的惩
罚下,雅典正充满灾荒和瘟疫。在弥诺斯的挑战下,雅典人向弥诺斯王求和。弥诺斯要求他
们每隔9年送7对童男童女到克里特岛。
    弥诺斯在克里特岛建造一座有无数宫殿的迷宫,迷宫中道路曲折纵横,谁进去都别想出
来。在迷宫的纵深处,弥诺斯养了一只人身牛头的野兽米诺牛。雅典每次送来的7对童男童
女都是供奉给米诺牛吃的。
    这一年,又是供奉童男童女的年头了。有童男童女的家长们都惶恐不安。雅典的国王爱
琴的儿子忒修斯看到人们遭受这样的不幸而深深不安。他决心和童男童女们一起出发,并发
誓要杀死米诺牛。
    雅典民众在一片哭泣的悲哀声中,送别忒修斯在内的七对童男童女。忒修斯和父亲约
定,如果杀死米诺牛,他在返航时就把船上的黑帆变成白帆。只要船上的黑帆变成白的,就
证明爱琴国王能再见到自己的儿子忒修斯了。
    忒修斯领着童男童女在克里特上岸了。他的英俊潇洒引起弥修斯国王的女儿,美丽聪明
的阿里阿德涅公主的注意。公主向忒修斯表示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并偷偷和他相会。当她知
道忒修斯的使命后,她送给他一把魔剑和一个线球,以免忒修斯受到米诺牛的伤害。
    聪明而勇敢的忒修斯一进入迷宫,就将线球的一端拴在迷宫的入口处,然后放开线团,
沿着曲折复杂的通道,向迷宫深处走去。最后,他终于找到了怪物米诺牛。他抓住米诺牛的
角,用阿里阿德涅公主给的剑,奋力杀死米诺牛。然后,他带着童男童女,顺着线路走出了
迷宫。为了预防弥诺斯国王的追击,他们凿穿了海边所有克里特船的船底。阿里阿德涅公主
帮助他们,并和他们一起逃出了克里特岛,启航回国。经过几天的航行,终于又看到祖国雅
典了。忒修斯和他的伙伴兴奋异常,又唱又跳,但他忘了和父亲的约定,没有把黑帆改成白
帆。翘首等待儿子归来的爱琴国王在海边等待儿子的归来,当他看到归来的船挂的仍是黑帆
时,以为儿子已被米诺牛吃了,他悲痛欲绝,跳海自杀了。为了纪念琴爱国王,他跳入的那
片海,从此就叫爱琴海。
    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阿瑟·伊文思和他率领的考古队来到了地中海的克里特岛,
他们想找出传说中有关迷宫的历史古迹。经过三年的艰苦发掘,他们终于在克里特岛的克诺
萨斯发现了弥诺斯王宫的遗址和大量文物,找到了迷宫。迷宫坐落在克诺萨斯一座叫做凯夫
拉山的缓坡上,占地面积有22000平方米,有大小宫室1500多间,周围曾经古木参
天。迷宫由东宫和西宫,由国宝殿、王后寝宫、有宗教意义的双斧宫、楼房、贮藏室、仓库
等组成。占地1400多平方米的长方形中央庭院把东宫和西宫联结为一个整体。位于高坡
地位的西宫大部分宫室是三层建筑。这些华丽的建筑物之间,有长廊、门厅、通道和阶梯相
连,真是千门万户,曲经通幽。这些建筑廊道迂回、宫室交替,一走进去特别难于找到出
路,说它是迷宫,真是恰到好处。直到今天,人们仍用“迷宫”这个词比喻错综复杂,难以
找到明确方向的东西呢。在迷宫的墙上,还有壁画。这些壁画历经3000多年,但刚出土
时,还色泽鲜艳。墙上的壁画有斗牛戏的内容,这些也许和希腊神话中所说的南海迷宫和宫
中饲养的吃童男童女的人头牛身怪物米诺牛的情节隐隐约约相符合。在宫殿的长廊中,有表
现国王、贵族活动和集合的壁画。有一幅是塑造王国的,他戴的王冠是用百合花编成的,他
脖子上戴着项圈,手上套着镯子,正在百花丛中散步。有的壁画中,男子们拿着金银器皿,
女子们穿着镶白边的黑裙,体态婀娜,神情栩栩如生。
    在迷宫中,还发现了2000多快泥板,上面刻着许多由线条构成的文字。在一些印章
和器皿上也发现了一样的文字,后人学者称它为线形文字。一直到1953年,才有学者破
译了这些线形文字的意思,原来它记载着王宫财物的帐目,其中有国王向各地征收贡赋的情
况,计算法是十进位。这些文字和古希腊使用的文字只有细徽的不同,从中可以推算出也许
克里特岛文化和希腊文化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在迷宫的周围,还发现有豪华的住宅,里面居然有冷热水管俱全的浴室。在豪华住宅的
旁边,有极为简陋的小屋和茅舍,这显然是穷人和奴隶居住的地方。
    由于地下迷宫的发现,人们发现了公元前15世纪曾有过的灿烂文明,这一文明被后人
誉为“克里特文化”。


05、荷  马
    他双目失明,四处漂泊,像中国的卖唱艺人似的,背着希腊古代的乐器——七弦竖琴,
把自己的诗吟唱给大家听。他的诗在七弦竖琴的伴奏下,美妙动听,情节精彩,吸引了一批
又一批的观众。他的诗有关希腊的历史事迹、神话和传说。他自己没有用笔写下那些锦绣珠
玑般的诗句。他死了,但他的伟大的诗篇却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他活着时,穷困潦倒,
乞讨为生,他死时,却有九座城市争着说他诞生在他们城里。正如诗中说的:“九城争夺盲
荷马,生前乞讨长飘零。”他就是希腊史诗的作者荷马,他的伟大诗篇就是史诗《伊利亚
特》和《奥德修斯》。这两部史诗既是古希腊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艺术
瑰宝。《伊利亚特》大约写于公元前9世纪,但是史诗的故事则发生在公元前12世纪(相
当于我国的商朝)。当时希腊联军和特洛伊发动了持续10年的战争,《伊利亚特》主要叙
述战争中传奇式的情节,着重描绘了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的伟大形象。
    希腊人远征特洛伊城,特洛伊人严阵以待,双方打了数个回合。希腊人虽然连连取胜,
但却不能攻克城池,战争终于变成持久战了,不觉9年过去,第10年终于发生戏剧性的变
化。
    希腊联军的主将阿喀琉斯英勇善战,屡创奇功,令特洛伊人闻风丧胆。一次,希腊联军
的统帅阿伽门农,夺走了阿喀琉斯心爱的女奴,阿喀琉斯非常气愤,从此拒绝出战,他吟诗
饮酒,对战争不闻不问,特洛伊人乘机反攻,大举获胜,希腊人面临全军惨败的危险。阿喀
琉斯拒绝和阿伽门农讲和,但看到惊天动地的血战,他心里暗暗为希腊人的命运着急。他让
自己的好朋友帕特洛克拉穿上自己的盔甲,让他去应战。特洛伊人误以为是阿喀琉斯又回来
参战了,纷纷向后退去,帕特洛克拉杀了特洛伊联军的主将,大获全胜。
    特洛伊的王子赫克托尔是个智勇双全的英雄,他发现帕特洛克拉并非阿喀琉斯本人,冲
上前去将一柄标枪投向他的后背,并将阿喀琉斯的盔甲剥下穿上,向希腊人杀来。
    形势万分危急。阿喀琉斯悲痛万分,他身先士卒,重上战场。他亲手杀死了赫克托尔,
为好朋友复仇,并把赫克托尔的尸体绑在战车后面,拖在地上,绕特洛伊城三周。
    深夜,月光如水,赫克托尔的老父突然来到阿喀琉斯的宫帐。他亲吻阿喀琉斯的双手,
老泪纵横地说:“天神般的阿喀琉斯,想想您的父亲,可怜一下我吧。没有什么比看到自己
的儿子死在自己之前更心痛的了。”阿喀琉斯心中郁积的怒火被冲洗得干干净净,他让女奴
洗净赫克托尔的尸首,涂上橄榄油,裹上衣服,亲手将赫克托尔放在马上,交给他的父亲。
双方停战12天,分别为赫克托尔和帕特洛克拉举行了葬礼。
    几天后,特洛伊和希腊联军又恢复了战斗。阿喀琉斯虽英勇,但也有打肫的时候。一
次,特洛伊的花花分子帕里斯,借助神的力量,用暗箭将阿喀琉斯射死了。阿喀琉斯小时
候,他的母亲提着他的脚跟,把他放在魔水中沐浴,他因而可以刀枪不入,但他母亲握住的
脚跟没有被魔水沐浴到,因而他的脚最容易受伤。帕里斯的箭就射在他的脚跟上。现在,
“阿喀琉斯的脚跟”在欧洲就是“致命伤”的意思。
    战到后来,多谋善断的希腊将领奥德修斯想了一条妙计。他让木工制作一匹大木马,内
藏精兵强将,希腊人假装撤退,把大木马留在特洛伊城外。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退兵,欣喜
万分,将木马当做战利品拖到城内。深夜,木马上的希腊人不失时机地爬了出来,将城门打
开,埋伏在城外的希腊人闯进城中,一举夺下城池,一把火将繁华的特洛伊城烧为灰烬。
《奥德修斯》着重描写想出“木马计”的希腊将领奥德修斯回国途中的传说。
    希腊人攻陷特洛伊城后,大肆杀戮和掠夺后,胜利回国了。归途中,他们触犯了天神,
希腊的船队被海风掀翻,很多人淹死在大海中。奥德修斯带着剩下的少数人在大海中漂泊。
他们受尽了各种磨难,不能回家。奥德修斯在海上飘泊时,和狂风巨浪斗争,和吃人妖精斗
智,拒绝了女巫的爱情。他在海上整整飘泊了十年。在奥德修斯的国家流传他已经死去。当
地的贵族恶少都来纠缠他的妻子珀涅罗珀,妄想夺得他的地位和财产。奥德修斯的儿子走遍
希腊各地去寻找他。那帮恶少整天在他的家里大吵大闹,又吃又喝。
    奥德修斯后来漂泊到斯赫里岛,当地国王热情地接待了他,得知他不幸的遭遇后,又派
人送他回国。
    回国后奥德修斯扮成一个老年的乞丐,见到了他的儿子。他们俩齐心协力,终于除掉了
所有在他家中胡作非为的贵族恶少。他不仅和忠于他的妻子团圆,而且重新做了国王。现
在,人们都认为,“荷马史诗”不但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而且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文
献。史诗反映的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历史也因荷马史诗被称为“荷马时
代”。荷马是历史上争议最大的一位诗人。经过考古学家和学者们的研究,我们现在知道荷
马是一位生活在公元前850年左右的诗人,“历史之父”希罗德曾为他写了第一个简要传
记。传记中说他是爱奥尼亚人(古希腊的一个民族),曾办过一所修辞学校,后游历过地中
海的所有地区,最后死在爱斯奥岛上。爱斯奥岛现在叫尼奥岛,是爱琴海沿岸的一个希腊小
岛,荷马的坟墓就在那里。


06、木 马 计
    大约在公元前13世纪,据说斯巴达有一人家生了个女儿,取名海伦。这小姑娘俏丽无
比,渐渐长成一个举世罕见的美女。人人都公认她是全希腊各国最美丽的女子。希腊各国的
公子王孙们都纷纷追求她,追求不成者也以看到她的芳容为一生最大的愿望。海伦成了各国
公子王孙们的偶像和精心保护的珍宝。后来,海伦的未婚者们达成了协议:让海伦自己选择
丈夫,大家保证尊重她的选择,而且要共同保护她丈夫的权利。
    后来,斯巴达王阿特柔斯的儿子墨涅依斯为海伦看中,两人成亲。不久,墨涅依斯做了
国王,两人相亲相爱,是一对美满的夫妻。
    一天,墨涅依斯的王宫里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他是特洛伊国王的儿子——帕里斯。特
洛伊是小亚细亚半岛(今土耳其)上的一个小王国,它和希腊隔海相望。墨涅依斯对帕里斯
盛情款待,连年轻的王后海伦也亲自出来接见。帕里斯长得风度翩翩,风流潇洒,很讨女人
喜欢。海伦和他一见钟情,竟鬼迷心窍地和帕里斯一起逃回特洛伊城了。帕里斯还掠走了王
宫中的许多财宝。
    斯巴达国王墨涅依斯觉得这是一个极大的侮辱,他连夜赶到迈锡城,请国王阿伽门农,
也是他的哥哥帮他复仇。阿伽门农当时是希腊各国的霸主,他马上邀请了希腊许多小国的国
王来开会,会上大家决定联合起来,用武力消灭特洛伊城。阿伽门农被推选为统帅。不久,
一支有10万人马,一千多条战舰的大军,浩浩荡荡地攻打特洛伊城去了。希腊人和特洛伊
人的战争爆发了。
    希腊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是由神安排的,他们给这场战争的起因编了个美丽的
神话。
    神话中说,英雄阿喀琉斯的父母——国王珀琉斯和海中女神的女儿忒提斯举行婚礼,奥
林匹斯山上的许多神仙都应邀而来了。宴会十分热闹。忽然,来了一位怒气冲冲的女神,她
把一个金苹果扔在桌子上,上面刻着一行字:“给最美丽的女神”。
    扔苹果的女神是“争吵女神”。珀琉斯国王本来就不敢邀请她,没想到她却自己来了,
而且引起一场争吵。因为女神们都想得到金苹果,以此证明自己是最美丽的。
    于是,众神的首领宙斯命令女神们到特洛伊去,请一个叫帕里斯的牧羊来评判。为了得
到金苹果,女神们都给帕里斯最大的许诺:天后赫拉答应使他成为一个国王;智慧女神雅典
娜保证使他成为一个最聪明的人;爱与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发誓让他娶到全希腊最美丽的女
子做妻子。
    帕里斯把金苹果给了阿佛洛狄忒,因为他不要智慧,不要当国王,只要一个最美丽的妻
子。帕里斯其实也不是真正的牧羊童,是特洛伊国的王子伪装的。
    在阿佛洛狄忒的帮助下,帕里斯拐走了当时最美的女子海伦——斯巴达王墨涅依斯的王
后。由此,引发了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间的战争。
    却说希腊人联合起来攻打特洛伊城,但特洛伊城是个十分坚固的城市,希腊人攻打了九
年也没有打下来。
    第十年,希腊一位多谋善断的将领奥德修斯想出了一条妙计。
    这一天的早晨非常奇怪。希腊联军的战舰突然扬帆离开了。平时喧闹的战场变得寂静无
声。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撤军回国了,他们跑到城外,却发现海滩上留下一只巨大的木马。
特洛伊人惊讶地围住木马,他们不知道这木马是干什么用的。有人要把它拉进城里,有人建
议把它烧掉或推到海里。正在这时,有几个牧人捉住了一个希腊人,他被绑着去见特洛伊国
王。这个希腊人告诉国王,这个木马是希腊人用来祭祀雅典娜女神的。希腊人估计特洛伊人
会毁掉它,这样就会引起天神的愤怒。但如果特洛伊人把木马拉进城里,就会给特洛人带来
神的赐福,所以希腊人把木马造得这样巨大,使特洛伊人无法拉进城去。
    特洛伊国王相信了这话,正准备把木马拉进城时,特洛伊的祭司拉奥孔跑来制止,他要
求把木马烧掉,并拿长矛刺向木马。木马发出了可怕的响声,这时从海里窜出两条可怕的
蛇,扑向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拉奥孔和他的儿子拚命和巨蛇搏斗,但很快被蛇缠死了。
两条巨蛇从容地钻到雅典娜女神的雕像下,不见了。
    希腊人又说,“这是因为他想毁掉献给女神的礼物,所以得到了惩罚”特洛伊人赶紧把
木马往城里拉。但木马实在太大了,它比城墙还高,特洛伊人只好把城墙拆开了一段。当天
晚上,特洛伊人欢天喜地,庆祝胜利,他们跳着唱着,喝光了一桶又一桶的酒,直到深夜才
回家休息,做着关于和平的美梦。
    深夜,一片寂静。劝说特洛伊人把木马拉进城的希腊人其实是个间谍。他走到木马边,
轻轻地敲了三下,这是约好的暗号。藏在木马中的全副武装的希腊战士一个又一个地跳了出
来。他们悄悄地摸向城门,杀死了睡梦中的守军,迅速打开了城门,并在城里到处点火。
    隐蔽在附近的大批希腊军队如潮水般涌入特洛伊城。10年的战争终于结束了。希腊人
把特洛伊城掠夺成空,烧成一片灰烬。男人大多被杀死了,妇女和儿童大多被卖为奴隶,特
洛伊的财宝都装进了希腊人的战舰。海伦也被墨涅依斯带回了希腊。
    “当心希腊人造的礼物”这一成语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流传着,它提醒人们警惕,防止被
敌人的伪装欺骗,使敌人钻进自己的心脏。这句话来自木马记。“特洛伊木马”现在已成了
“挖心战”的同义语,比喻打进敌人心脏的战术。


07、奥林匹亚赛会
    波斯王薛西斯统率的大军横扫了希腊北部,来到了南下唯一的通道,德摩比勒隘口前。
令他十分奇怪的是,把守关隘的只有几千名希腊士兵。“难道希腊人另有埋伏?”直到派去
侦察的人回来向他报告,他才恍然大悟。
    原来,此时正是希腊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时间。而在希腊,奥林匹克是高于一切的大
事,运动会期间是禁止打仗的,甚至在外敌入侵时也不受影响。
    那么,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古代希腊神话传说: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的天神宙斯主宰着天地万物、整个世界。为了
表达对宙斯的崇敬祈求,希腊人在伯罗奔尼撒半岛西部的奥林匹亚举行盛大的祭祀。他们进
献上整牛整羊作为祭品,载歌载舞,欢庆宴饮,同时还要进行短跑竞赛活动。
    到公元前766年时,希腊规定每隔4年在奥林匹亚举行一次竞技大会,也就是运动
会。这就是最初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最早的竞赛项目只是200码(大约182米)短跑,后来逐渐增多,有:摔跤、掷铁
饼、投标枪、赛马和赛车等。除了那些犯叛国罪和对神不敬的人,每个有气力,身体灵活的
希腊公民都可以参加比赛。最受观众欢迎的是驾着马车赛跑的项目。比赛时,众马奔腾,车
轮滚滚,尘雾飞扬;观众的欢呼声伴着隆隆的车声、骏马的嘶鸣,方圆数十里都能感受到那
热烈的气氛。因为这种比赛,需要自己有马,又要接受专门训练,所以参加的往往是贵族的
代表。
    运动会结束,竞赛优胜者要戴上用月桂编成的王冠,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桂冠。戴着桂冠
的优胜者比国王还要受到人们的崇敬和爱戴。有人甚至把他们当作神一样来崇拜。竞技大会
的闭幕式上,还要举行“国宴”招待他们。最著名的诗人向他们奉献赞美诗,第一流的艺术
家为他们在奥林匹亚建造纪念雕像。他们的名字很快传遍了整个希腊,有的时候还要通过各
种方式向国外传扬。优胜者的家乡把他们当作出征凯旋的英雄来欢迎。有的城市还故意把城
墙打开一个缺口,让他们像征服者那样进城。如果优胜者是雅典人,还可以得到500银币
的奖励。
    古老的运动会还树立起了一种优良的运动作风,优胜者得到最高的荣誉,受到普遍的尊
敬;而那些在运动会上使用不正当手段进行作弊的人,要被立即赶出竞技场,遭受大家的耻
笑。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古代希腊生活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事件。甚至战争也要为运动会让路。
交战的双方会暂停攻击,等到5天运动会结束以后再继续开火。后来,休战期延长到一个
月,最后延长到3个月。最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即使在外敌入侵的时候,希腊人仍把运动会
放在第一位。竞赛期间是希腊全国性的节日,每个希腊人都把能看到奥运会当作一生幸福的
大事。
    奥运会对希腊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希腊的各个城邦,因为这一全国性的运
动会,就有了共同的社会活动,有利于彼此接近,也增加了各城邦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
来。很多城邦之间的紧张的关系一定程序上得到了缓解。此外,运动会还促进了希腊文化艺
术,特别是雕刻艺术的发展。希腊著名雕刻家迈伦塑的掷铁饼者,肌肉健壮,线条流畅,准
确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青年运动员在掷出铁饼前一刹那间的紧张状态,被誉为不朽的艺术珍
品。希腊人中曾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没有奥林匹克,就没有希腊雕刻。
    古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一共举行了293次。到公元394年,侵入希腊的罗马皇帝狄
奥多西下令禁止举行比赛,奥林匹克运动会从此中断了1500多年。后来,经过法国人顾
拜旦的倡议和努力,公元1896年,奥运会又在雅典恢复了。以后仍然是4年一次,分别
在不同的国家举行,而且参加者也不再限定为希腊人。如今,奥运会已经成为全世界瞩目的
体育盛会。比赛项目更多,参赛的选手更多。每隔4年,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员们会集在田
径场上,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竞争拼搏,传递着人类大家庭的和平和友谊。奥
运会又成为了人类和平友谊的盛会。


08、斯 巴 达
    古代希腊最强大的的城邦中,雅典第一,斯巴达第二。所谓城邦,就是一个国家,它以
城市为中心,周围是乡镇。斯巴达位于希腊半岛南部的拉哥尼亚平原。拉哥尼亚三面环山,
中间有一块小平原。“斯巴达”原来的意思就是“可以耕种的平原”。约在公元前11世
纪,一批叫做多利亚人的希腊部落,南下侵入拉哥尼亚,他们毁掉原有的城邦,在这里居住
下来,这就是多利亚人的斯巴达城——不过它既没有城墙,也没有象样的街道。斯巴达人就
是指来到这里的多利亚人。
    斯巴达人在征服拉哥尼亚的过程中,把原有的居民变成奴隶,称作希洛人。公元前8世
纪,斯巴达人又向邻邦美塞尼亚发动长达10年的战争,最后征服了美塞尼亚,将多数美塞
尼亚人变成奴隶,并为希洛人。希洛人被固定在土地上,从事艰苦的农业劳动,每年将一半
以上的收获缴给奴隶主,自己过着半饥半饱、牛马不如的生活。有一首诗中写道;
      像驴子似地背着无可忍受的负担,
    他们受着暴力的压迫;
    从勤苦耕作中得来的果实,
    一半要送进主人的仓屋。
    斯巴达人经常对外发动战争,因此希洛人的军役负担十分沉重。希波战争期间,斯巴达
人一次就征发了3.5万希洛人随军出征。他们被迫去打头阵,用自己的生命去探明敌方的
虚实,消耗敌方的兵力。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希洛人忍受不了斯巴达人的残酷剥削和野蛮暴行,经常举
行武装起义。再加上希洛人在数量上比斯巴达人多得多,斯巴达人就用一种叫“克里普提”
的方法来迫害和消灭希洛人。克里普提是秘密行动的意思,史诗中记载:“长官们时常派遣
大批最谨慎的青年战士下乡,他们只带着短剑和一些必需的给养品。在白天,他们分散隐蔽
在偏僻的地方,杀死他们所能捉到的每一个希洛人。有时,他们也来到希洛人正在劳动的田
地里,杀死其中最强壮最优秀者”。在斯巴达和雅典的一次战争中,2000希洛人立下战
功,斯巴达人答应给他们自由,把他们带到大庙中给神谢恩。但他们被埋伏在大庙中的奴隶
主屠杀了。希洛人作为所有斯巴达人的公共财产,个别斯巴达人无权买卖希洛人,但可以任
意伤害希洛人。在节日里,斯巴达人常用劣酒灌醉希洛人,把他们拖到公共场所肆意侮辱。
希洛人既使没有过错,每年也要被鞭笞一次,目的是要希洛人记住自己的奴隶身份。为了维
持对希洛人的压迫与剥削,镇压希洛人的反抗,斯巴达人需要一只强壮的军队。斯巴达人形
成了一种独特的政治制度,整个社会过着军事化的生活,孩子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军事训
练。为了防止斯巴达人内部贫富分化,斯巴达人不许从事工商业,不用金银做货币,而用价
值低廉的铁币。斯巴达人除了军事外,不得从事其它生计。斯巴达人崇尚武力精神,整个斯
巴达社会等于是个管理严格的大军营。斯巴达的婴儿呱呱落地时,就抱到长老哪里接受检
查,如果长老认为他不健康,他就被抛到荒山野外的弃婴场去;母亲用烈酒给婴儿洗澡,如
果他抽风或失去知觉,这就证明他体质不坚强,任他死去,因为他不可能成长为良好的战
士。男孩子7岁前,由双亲抚养。父母从小就注意培养他们不爱哭、不挑食、不吵闹、不怕
黑暗、不怕孤独的习惯。7岁后的男孩,被编入团队过集体的军事生活。他们要求对首领绝
对服从,要求增强勇气、体力和残忍性,他们练习跑步、掷铁饼、拳击、击剑和殴斗等。为
了训练孩子的服从性和忍耐性,他们每年在节日敬神时都要被皮鞭鞭打一次。他们跪在神殿
前,火辣辣的皮鞭如雨点般落下,但不许求饶,不许喊叫。
    在军事训练同时,斯巴达人还向儿童灌输斯巴达人高贵、希洛人低贱的观点。教官常在
儿童面前任意侮辱和鞭打希洛人,甚至带他们参加“克里普提”活动,直接屠杀希洛人。男
孩到12岁,编入少年队。他们的生活更严酷了,光头赤脚,无论冬夏只穿一件外衣,平时
食物很少,但鼓励他们到外面偷食物吃。如果被人发现,回来要挨重打,因为他偷窃的本领
不高明。传说有一个少年,偷一只狐狸藏在胸前,狐狸在衣服内咬他,为了不被人发现,他
不动声,直至被狐狸咬死。
    满20岁后,斯巴达男青年正式成为军人。30岁成亲,但每天还要参加军事训练。6
0岁时退伍,但仍是预备军人。斯巴达女孩7岁仍留在家里,但她们不是整天织布做家务,
而是从事体育锻炼,学习跑步、竞走、掷铁饼、搏斗等。斯巴达人认为只有身体强健的母
亲,才能生下刚强的战士。斯巴达妇女很勇敢和坚强,她们不怕看到儿子在战场上负伤或死
亡。一个斯巴达母亲送儿子上战场时,不是祝他平安归来,而是给他一个盾牌,说:“要么
拿着,要么躺在上面。”意思是说,要么拿着盾牌光荣胜利归来,要么光荣战死被别人用盾
牌抬回来。
    斯巴达人轻视文化教育。青少年只要求会写命令和便条就可以了。斯巴达人要求他们的
子弟语言简明,直截了当,从小养成沉默寡言的习惯。他们的说话就象军事口令一样。有一
次,一个国王威胁斯巴达国王,要斯巴达听从他的命令,否则把斯巴达夷为平地,斯巴达国
王的回答是:“请!”这种简洁的回答后来被称做斯巴达式的回答。同样,斯巴达人轻视文
学艺术、自然科学。斯巴达城里,几乎看不到一座宏伟的建筑物,斯巴达人也没有制作出一
件精致的艺术品传到后世。斯巴达人实行“二王制”。两个国王只有在打仗时才拥有无限的
权力,一个国王充任统帅,一个国王留守国内。平时,一切重大问题都由30个人组成的
“长老会议”决定。有5个执政官协助国王处理政务。一切有关城邦的重大事务,均由长老
会议作出决定。然而,名义上还要由公民大会通过,方可有效。
    斯巴达在长期的对外战争中,不断加剧对希洛人的压迫和剥削。英勇的希洛人多次举行
起义。约公元前640年,希洛人发动长达十几年的武装起义。公元前464年,斯巴达境
内的希洛人再次起义。他们英勇顽强,直逼斯巴达城下,坚持了长达10年的斗争。斯巴达
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给了起义军自由。斯巴达的统治也因此受到沉重的打击。公元前4
世纪中叶以后,斯巴达一天天走向衰亡。


09、改革家梭伦
    这是公元前594年的一个清晨,古城雅典的中心广场上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农民、手工
业者和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兴致勃勃的人们正急切地等待着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新上任
的首席执政官梭伦将在此宣布一项重要的法律。
    只见梭伦在众人的注视下大步登上讲坛,环顾四周,径直走到一个大林框前。此时,嘈
杂的会场立时变得鸦雀无声,人们凝神屏息,视线随着梭伦不约而同地投向了那个大木框。
梭伦用手一拨,将架在木框中的木板翻转过来,刻在木板上的新法律条文便呈现在人们面
前。梭伦高声宣读了这项旨在打击没落氏族贵族、促进奴隶制经济发展的法律“解负令”,
由于欠债而****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所有债契全部废除,被抵掉的土地归还原主,因欠
债而被卖到外邦作奴隶的公民,由城邦拨款赎回。并以洪亮的声音庄严声明;“此法律的有
效期为一百年”。顷刻间,掌声雷动,欢声四起,那些无力还债的农民更是起劲地欢呼,整
个雅典城被一片异常热烈的气氛所笼罩。
    在此之前,雅典农民的境况是极其艰苦的,借了财主的债若还不清,财主就在借债者的
土地上竖起债务碑石,借债者就会沦为“六一农”,他们为财主做工,收成的六分之五给财
主,自己只有六分之一。如果收成不够缴纳利息,财主便有权在一年后把欠债的农民及其
妻、子变卖为奴。现在,财主再也不能这样做了,广大平民摆脱了沦为奴隶的厄运,那些因
欠债而被卖到异邦的人也能回来了。正如梭伦在诗中所写的,他拔掉了竖在被抵押的土地上
的债权碑。梭伦自然因此受到了广大平民的爱戴。
    梭伦(约公元前630—560年)是古希腊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和诗人。他出身于贵族
家庭,年轻时一面经商,一面游历,到过许多地方,漫游名胜古迹,考察社会风情,后被誉
为古希腊“七贤”之一。
    梭伦在游历中写过许多诗篇,如“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受穷;但是,我们不
愿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
我们不难从中看出他的诗人气质,虽以经商为业,却坚信道德胜于财富。他还在诗中谴责、
抨击贵族的贪婪、专横和残暴。这些诗篇为他赢得了“雅典第一位诗人”的美誉。
    梭伦早期的游历经商生涯,不仅丰富了他的知识和经验,而且使他了解了下层平民的疾
苦,从而抛弃了贵族的骄矜,对他一生的改革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5世纪,雅典与邻邦墨加拉为争夺萨拉米斯岛而发生战争。结果雅典失败了,当
局竟颁布了一条屈辱的法令;任何人都不得提议去争夺萨拉米斯岛,违者必处死刑。萨拉米
斯岛地处雅典的出海口,对海外贸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梭伦从文献资料、历史传
统、风俗习惯等考证出萨拉米斯本应属雅典所有,他对当局的这种懦弱行为深为不满,为了
唤醒雅典人的爱国热情,同时避开不公正的法律的残酷制裁,他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佯
装疯癫。于是“疯”了的梭伦经常出现在雅典的中心广场上。只见他脸色苍白,呼吸急促,
双手不住地擂打着自己的胸部,招来许多围观的百姓。这时,他就会对着人群大声朗读他的
诗篇:“啊,我们的萨拉米斯,她是多么美丽,又多么使我们留恋,让我们向萨拉米斯进
军,我们要为收复这座海岛而战,我们要雪洗雅典人身上的奇耻大辱……”在不明真相的人
们的惊叹、惋惜声中,梭伦滔滔不绝地朗诵着,终于用激越的诗篇激起了雅典人的爱国热情
和民族尊严。禁令废除,战事再起。公元前600年左右,年约30岁的梭伦被任命为指挥
官,统帅部队,一举夺回了萨拉米斯岛。
    赫赫军功使梭伦声望大增,成为雅典最负名气和影响的人物,也为他日后实现改革弊政
的宿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担任首席执政官后,他立即实施了一系列改革,颁布多项法令,
向氏族贵族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他按财产的多少将全体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谁
的财产多,谁的等级就高,谁就享有高的政治权利。第一、二等公民可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
的最高官职,第三等只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任何官职。
    这一制度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但它意味着身为贵族,如果财产少,也享受不
到过去那么多政治权利了,而新兴的工商农奴主可凭借自己的私有财产,跻身于城邦政权。
这就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奴隶主开辟了取得政治权利
的途径。
    当时,战神山议事会是国家权力结构的中枢。贵族借助这个机构操纵了立法、行政、司
法等大权。梭伦恢复了公民大会,使它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城邦大事,选举行政官,一
切公民,不管是穷是富,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设立了新的政府机关——400人会议,类
似公民会议的常设机构,由雅典的四个部落各选一百人组成,除第四等级外,其它各级公民
都可当选;设立了陪审法庭,每个公民都可被选为陪审员,参与案件的审理,陪审法庭成为
雅典的最高司法机关。这一切,为雅典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在梭伦改革之前,雅典行使的德拉古法以严酷著称、对偷窃水果、懒惰等过失都要判处
死刑。人们指责它不是用墨水写的,而是用血写的,梭伦改革了这一酷刑。他还采取了许多
鼓励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措施,如除自给有余的橄榄油外,禁止任何农副产品出口;凡雅典
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种手艺;奖励有技术的重工业者移居雅典,给予其公民权;改革币
制;确定私有财产继承自由的原则等。
    梭伦制定的这一系列法律条文均刻在木板或石板上,镶在可转动的长方形框子里,公诸
于众。
    梭伦首席执政官任满后,即放弃全部权利离开雅典去远游了。据说他到过埃及、塞浦路
斯、小亚细亚等地,一路上留下不少佳话和美谈。晚年他退隐在家,从事研究和著述,死后
骨灰撒在了他曾为之战斗过的美丽的萨拉米斯岛上。


10、马 拉 松
    “我是居鲁士,宇宙的王,伟大的王,强有力的王,巴比伦的王。……世界四方的
王……”这样昭示天下的居鲁士就是波斯帝国的开国君主居鲁士。他从公元前553年开
始,只用了3年的时间,就摧毁了小亚细亚强国米底亚,灭亡了古老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
底河流域的新巴比伦王国。到第三代——大流士时,波斯帝国已经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横
跨亚、欧、非的庞大帝国。
    公元前492年的春天,波斯又想征服美丽富饶,欣欣向荣的希腊城邦了。波斯派出大
批战舰入侵和他们隔海相望的希腊,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希波战争。天有不测风云,波斯的
海军在海上遭到飓风袭击,300艘战舰,20000多名海军官兵全部葬身海底。波斯的
陆军失去海军的呼应,好象一支独臂,遭到色雷斯人的袭击,波斯的统帅也身负重伤。这次
侵略希腊的军事行动不得不半途而废了。
    波斯国王暴跳如雷。第二年,他幻想不战而降服希腊。他派出使者到希腊各城邦要“水
和土”,意思是让他们臣服归顺波斯。希腊中部和北部的小城邦惧怕波斯帝国的武力,都屈
膝投降了。但希腊最大的两个城邦——雅典和斯巴达岂能低下他们高傲的头?雅典人把波斯
使者从悬崖抛入大海,斯巴达人把使者丢进井里,让他们自己去取“水和土?。
    大流士一生也没受到这样的羞辱,他恼羞成怒,他决定派最有经验的大将军第二次出征
希腊。
    公元前490年,波斯大军横渡爱琴海,在雅典郊外的马拉松平原登陆。
    处境险恶的雅典,一面紧密动员,加强戒备,一面派当时的长跑能手斐里庇第斯日夜兼
程去200多公里远的斯巴达城邦求助。这位长跑健将以惊人的速度只用了一天多的时间便
到达斯巴达。但斯巴达人却以祖宗规定,月不圆不能出兵为由拒绝出兵。斐里庇第斯苦苦哀
求,但斯巴达人无动于衷,斐里庇第斯无奈,只好赶回马拉松复命。
    雅典人听到斯巴达人不出兵的消息后,他们并不气馁,他们立即把全体公民组织起来,
甚至奴隶也编入军队,赶往马拉松,占据有力地形。
    按雅典法律,雅典的10位将军在出征期间应轮流掌握兵权,每人一天。采取重大军事
行动时须事先经过10将军商量,最后以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做出决议。在雅典军事执政官卡
利乌斯的主持下召开了军事会议。会上10位将军围绕着是被动防御,还是主动出击的问
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一位叫米太亚得的将军主张主动出击。表决时,5票对5票。执政
官卡利乌斯支持了米太亚得将军。为了发挥米太亚得的指挥才能,其它将军都自愿放弃自己
轮流当总司令的权利,让米太亚得一人全权指挥这场战争。
    当时雅典军队有一万人,加上一千援军,总共不过一万一千人。而波斯军队有10万
人,而且装备精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米太亚得决定不与敌人硬拚,而是把战线稍稍拉
长,把精锐步兵安排在两侧,正面战线上的兵力比较薄弱。公元前490年9月12日清
晨,大战前夕,米太亚得对希腊将士做战斗动员,他说:“雅典是永远保持自由,还是戴上
奴隶的枷锁,关键就在你们。”他激动人心的话语,激励了士兵们保家卫国的决心。
    激战开始了,希腊士兵在下面发起进攻,波斯军队不知是计,立即反攻。希腊军队边战
边退,波斯军队步步进逼。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埋伏在两侧的士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
出,从两侧夹击波斯军。波斯军队由于追击希腊人,战线拉得过长,这时陷入希腊军队的包
围,首尾不能相顾,连忙慌忙逃向海边,想上船逃跑。希腊军队尾追至海边,和波斯军展开
夺取军舰的战斗。一位叫基纳尔的希腊战士,他奋不顾身地用手抓住战船,被敌人砍掉了一
只手,他忍住疼痛,用另一只手抓住战船,终于和战友们一起夺取了一艘战船。这场战役
中,波斯人丢下了6400具尸体和7条战船。雅典人牺牲了192人,其中有执政官卡利
乌斯和几位将军。当天晚上,斯巴达派来的2000名前锋战士赶到时,只见月光下尸首遍
野的战场。
    米太亚得急于把胜利的消息告诉正在焦急等待的雅典人民,他又选中长跑能手斐里庇得
斯去传送消息。这位长跑能手当时已受了伤,可是,为了让同胞们早点知道胜利的消息,他
拚命奔跑,当他跑到雅典城的中央广场时,已上气不接下气,他激动地喊到:“欢……乐
吧,雅典人,我们……胜利啦!”喊声刚落,他便一头裁倒在场,再也没有醒来。
    希波战争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马拉松战役是希腊人和波斯人交锋的第一仗,这场战役
极大地鼓舞了希腊人为自由和独立而战的斗志。
    为了纪念这场战役的胜利和表彰尽职尽力的英雄斐里庇得斯的功绩,1896年,雅典
人在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规定了一个新的竞赛项目——马拉松赛跑。距离是马拉松至
雅典的距离,根据当年斐里庇得斯经过的路线确定为全程40公里又200米。1920
年,经过仔细测定又把距离改为40公里又195米。斐里庇得斯的名字和马拉松战役将随
着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圣火一代又一代地留存在人间。


11、血战温泉关
    “过客啊,
    请带话给斯巴达人,
    说我们踏实地履行了诺言,
    长眠在这里”。
    这是矗立在希腊德摩比勤隘口(俗称温泉关),纪念公元前480年温泉关战役的一尊
狮子状纪念碑上镌刻的铭文。温泉关之战是马拉松战役之后第10年,波斯和希腊的又一次
交锋。
    波斯王大流士一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薛西斯登上王位。薛西斯为实现父亲的遗愿,发
誓要踏平雅典,征服希腊。为此,他精心准备了4年,动员了整个波斯帝国的军力。参加远
征的士兵来自臣服波斯的46个国家,100多个民族。有穿着五光十色的长褂和鳞状护身
甲、携带短剑长矛的波斯人、米底亚人;有头戴铜盔、手持亚麻盾牌和木棍的亚述人;有用
弓箭和斧头作为主要武器的帕提亚人和花刺子模人;有穿长袍的印度人;有穿紧腰斗篷,右
肩挂着长弓的阿拉伯人;有穿豹皮或狮子皮、用红白颜色身的埃塞俄比亚人,他们的武器是
棕榈树制的弓、燧石做的箭头和镶羚羊狐狸皮;身穿鲜艳的红斗篷,手拿标枪和盾的色雷斯
人;还有帽盔上装饰牛耳、手执皮盾和短矛的高加索各族士兵。波斯军队的人员这样庞杂,
武器装备又是这样五花八门,使得这支大军很像一次各族军队和军备的大展览。
    公元前480年春,波斯全军齐集小亚撒尔迪斯,号称500万,实则30—50万人
左右,分海、陆两路,向希腊进发。波斯大军走到赫勒斯邦海峡(现在叫达达尼尔海峡),
薛西斯下令架桥。大桥很快架设起来,是两座索桥,埃及人和腓及尼人各造一座。桥刚修
好,忽然狂风大作,把桥吹断。薛西斯大为恼怒,不但杀掉了造桥的工匠,还命令把铁索扔
进海里,说是要把大海锁住。还命人用鞭子痛击海水300下,惩戒大海阻止他前进的罪
过。他的自命不凡和目空一切,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桥最后还是造好了。不过由索桥变成了浮桥。工匠们把360艘战船整齐排列,
用粗大的绳索相连。船上用木板铺出两条路,一条走人,一条走骡马。浮桥的两边又装上栏
杆,以免人马坠入海中。
    也许你不信,这支波斯大军用了整整7天7夜才全部渡过海峡。有个亲眼看到了这一切
的当地人,惊恐地说:“宙斯啊,为什么你变为一个波斯人的样子,并把名字改成薛西斯,
率领着全人类来灭亡希腊呢?”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一向喜欢内部争斗的希腊各城邦组织了从未有过的联合行动。3
0多个城邦组成了反波斯同盟,同盟军总统帅由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担任。
    渡过赫勒斯邦海峡后,波斯大军迅速席卷了北希腊,七八月间来到了德摩比勒隘口。该
隘口是中希腊的“门户”,依山傍海,关前有两个硫磺温泉,所以又叫“温泉关”。关口极
狭窄,仅能通过一辆战车,是从希腊北部南下的唯一通道。这时希腊人正在举行奥林匹克运
动会,而在希腊,奥林匹克高于一切,运动会期间是禁止打仗的。因此,希腊人在关上布置
的兵力只有几千人。当波斯人临近的时候,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仅带了300人来增援。
    波斯大军在温泉关不远的平原扎下大营以后,薛西斯首先展开了心理攻势。他派人捎信
给希腊守军,说波斯兵多得数不清,光是射击的箭矢就能把太阳遮住。勇敢的斯巴达人那能
被吓着,他们嘲笑说:“那太好了,我们可以在荫凉里杀个痛快”。
    过了两天,薛西斯又派人去打探希腊人的动静,回报说希腊人把武器堆在一边,有的梳
头、有的做操,丝毫没有打仗的样子。薛西斯大为奇怪,问询知情者后方知,战前梳头是斯
巴达人的习惯,意味着将要玩命血战。薛西斯又耐心地等了四天,见守关的希腊人没有丝毫
投降的样子,便下了命令,用武力活捉这些不知好歹的希腊人。
    根据温泉关地势险要、山道狭窄,部队不能展开行动,骑兵和车派不上用场的特点,薛
西斯采取了派重装步兵轮番冲击的强攻战法,企图利用人数的优势打垮斯巴达人。而斯巴达
人却利用温泉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优势,居高临下,用锋利的长矛凶狠地刺向
手持波斯刀的敌人。波斯人倒下了一批又一批,攻打了一天又一天,却没能前进一步。薛西
斯无奈,只好拿出最精锐的一万名御林军投入战斗,但除了抛下大片尸体外,还是攻不上
去。见此情景,薛西斯急得三次从他督战的宝座上站起来,皱着眉头,抖动着胡子,狂躁地
吼叫不已。
    正当薛西斯无计可施的时候,一个名叫埃彼阿提斯的当地农民来报告说,有条小路可以
通到关口的背后。薛西斯一听,大喜过望,立即命令这个希腊叛徒带领御林军沿着荆棘从生
的小道直插后山。他们穿峡谷,渡溪流,攀山崖。黎明的时候,越过一片橡树林,接近了山
顶。本来,列奥尼达在小路旁的山岭上早已布置下1000余名来自佛西斯城邦的守兵。因
数日无战事,他们便放松了警惕,直到寂静的黑暗中传来嘈杂的脚步声时,他们才慌忙披挂
上阵。波斯人已到跟前,羽箭像雨点般射来,佛西斯人败走了。波斯人也不追赶,直向温泉
关背后插了下去。
    斯巴达王列奥尼达得知波斯军迂回到背后时,知道大势已去。为保存实力,他把已无斗
志的其他城邦的军队调到后方去,只留下他带来的300士兵迎战。因为按照斯巴达传统,
士兵永远不能放弃自己的阵地。700名塞斯比亚城邦的战士自愿留下同斯巴达人并肩作战。
    前后夹攻的波斯人潮水般扑向关口,腹背受敌的斯巴达人奋勇迎战。他们用长矛猛刺,
长矛折断了,又拔出佩剑劈砍,佩剑断了,波斯人拥了上来。斯巴达的勇士们杀退了敌人的
四次进攻,拼死保护自己的统帅。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少,逐渐被压缩到一个小山丘上。杀红
了眼的波斯人,将残余的斯巴达人死死围住,在口令声中将雨点般的标枪投向他们,直到最
后一个人倒下。至此,温泉关才最终被攻占了。
    付出两万波斯士兵生命的温泉关血战,对于薛西斯来说,就象是一场恶梦。一想到血战
到底,宁死不屈的斯巴达勇士,他就心惊肉跳地问:“斯巴达人是不是都是这样的?”
    据说,波斯人在打扫战场时只找到了298具斯巴达人的尸体。原来,有两个斯巴达人
没有参加战斗。一个是因为害眼病,一个是因为奉命外出。战后,他俩回到斯巴达时,家乡
的人都非常鄙视他们,谁也不理他们。其中一个人受不了这种屈辱,自杀了。另一个在后来
的战斗中牺牲,但斯巴达人还是拒绝把他安葬在光荣战死者的墓地中。
    大约在温泉关希腊守军死战的同时,双方海军在阿尔铁米西昂附近的水面上发生激战,
互有损伤。不久希腊海军获悉温泉关失夺,遂退出战场,南撤可提卡附近的萨拉米海湾。中
希腊的陆海门户都被打开了,希腊联军首战受挫,雅典岌岌可危。

知识管理标准 世界历史知识大全——古代卷之二


12、萨拉米湾海战
    攻占温泉关以后,波斯军长驱直入希腊直扑雅典城。然而雅典城空空如也,什么都没
有。波斯王薛西斯大怒,下令放火烧毁了希腊这座最大、最富庶的城市。
    那么,雅典城的居民都上哪里去了呢?
    原来,当时在希腊,一直流传着太阳神的一个预言:希腊的命运要靠木墙才能拯救!根
据这个预言,有人主张把居民撤到山上去。可是,雅典杰出的海军统帅提米斯托克利对古老
的预言有自己的理解。他说希腊的未来在海上,太阳神所说的木墙就是指大船。因此他建议
所有的妇女儿童都坐船到亚哥斯的特洛辛和本国的萨拉米斯岛上去躲避,所有的男人都乘着
战船,集中到萨拉米海湾。雅典和其他城邦的人都接受了他的建议。
    就在波斯陆军直扑雅典的时候,波斯海军也绕过优卑亚岛,掠过阿提卡,来到雅典的外
港比里犹斯。他们水陆呼应,大有气吞山河,踏平希腊之势。
    面对波斯军队的水陆夹击,集中在雅典城南萨拉米海湾的希腊联合舰队发生了动摇。大
家对光凭这一点兵力,能否打败波斯大军毫无信心。有些城邦的人打算把船驶离海湾,去保
卫自己的家乡。在这关键的时刻,提米斯托克利挺身而出,建议召开军事会议,商讨作战方
略。在会上,提米斯托克利慷慨陈词,指出必须把战船集中在萨拉米海湾和波斯海军决战,
才能取得胜利。他说,波斯战舰虽多,但船体笨重,因此港窄、水浅的萨拉米海湾能充分限
制其优势,而且波斯水手们也不熟悉海湾水情和航路;而希腊人正相反,战船体积小,机动
灵活,适合在这个狭窄的浅水湾中作战,加上水兵们在本国海湾作战,熟悉水情、航路、能
充分发挥力量。因此,提米斯托克利断言:“我们的舰队在窄海中作战,可以以少胜多。如
果撤出萨拉米湾,在开阔的水面上决战,全希腊都要同归于尽。”尽管提米斯托克利说得很
有道理,军事会议也先后开了两次,众人还是听不进去。
    眼看战机就要失去,提米斯托克利焦急万分。突然,他脑际灵光一闪,想出一条妙计:
为什么不请波斯人来帮一下忙呢?于是,他叫来自己的一个贴身卫士,交给他一封密信,让
他去向波斯王告密,说希腊海军人心浮动,不敢交战,都想逃出海湾。薛西斯见到密信,十
分高兴,立即下令严密封锁海湾,不准放过一条船。
    9月23日凌晨,波斯舰队完成了对希腊舰队的包围。海湾西口,200艘埃及战舰按
时到达指定位置,堵住了希腊舰队的退路;海湾东口,800多艘波斯战舰排成三列,将海
面封锁得严严实实。薛西斯意在必得,把指挥权交给海军将领阿拉米西亚,自己在萨拉米海
湾附近的一个山丘上搭起帐篷,准备悠然观战。站在他身边,手拿纸笔的史官,也正准备如
实记录下波斯海军的辉煌胜利。
    就在希腊人为是战还是逃的问题争论不休的时候,一位反对过提米斯托克利的将领突然
从门外闯进来大叫:“停止辩论,准备战斗吧!波斯人已经完全把我们包围了。”众人见事
已至此,才决心听从提米斯托克利的命令,在萨拉米海湾同波斯海军决战。
    被逼到绝境的希腊联合舰队在提米斯托克利的指挥下迅速展开了阵形:科林斯舰队开往
海湾西口顶住埃及人的冲击;主力舰队分为左、中、右三队,集中在海湾东口,与波斯主力
抗衡。
    也许老天爷也有意邦希腊人的忙。本来希腊海军只有战船358艘,而波斯庞大的海军
拥有1207艘战船。但在战役开始前,由于不熟悉天气、航情,波斯海军在实施包围行动
时,先后两次遇到飓风,有600艘战舰随风飘碎,战斗力损失了一半。
    战斗开始后,双方战舰在性能上的优劣也很快显示出来。雅典的新式三层战舰长40—
45米,170名桨手分别固定在上中下三层甲板上。体积小、速度快、机动性强,吃水
线。而波斯老式挂帆战船,体积大、速度慢、机动性差、吃水深。提米斯托克利发挥自己船
小快速的优势,机智地指挥雅典战船不断地向波斯战船作斜线冲击,利用船头一根长约5米
的包铜横杆,先将敌人的长桨划断,然后调转船头,用镶有铜套的舰首狠狠冲撞波斯战舰的
腹部。敌舰就这样一艘一艘地被撞沉。一番激战后,波斯前锋舰队抵挡不住,被迫后撤。而
正从后面增授的波斯战舰并不知道战况,它们笛鼓齐鸣,猛往前冲。由于正值顺风,鼓成满
帆的后援战舰冲入海湾,正好同后撤的前锋舰只迎头相撞,乱成一团。提米斯托克利见此情
景,乘机指挥全军四面出击。波斯舰队进退两难,被冲撞得七零八落,毫无还手之力。海军
统帅阿拉禾西亚见败局已定,只得狼狈后撤。
    波斯王薛西斯在山头上从头到尾目睹着这场海战的经过,无奈地看到波斯战舰沉没的沉
没,被擒的被擒。八个小时的激战,波斯舰队200艘战船被击沉,50艘被俘获。薛西斯
万万没想到自己失败的如此之惨,不由得呼天抢地,痛悔莫及。
    面对失败的现实,薛西斯不得不开始考虑整个远征军的前途。一来海军战败,陆军基本
的后勤供给失去保障;二来希腊海军可能会乘胜直扑赫勒斯邦海峡(即达达尼尔海峡),截
断他的归路。于是,他仰天长叹,命令残存的战舰迅速撤到赫勒斯邦海峡。几天后,薛西斯
除留下一部兵力在中希腊继续作战外,自己率领其余部队退回到小亚细亚。
    萨拉米海湾之战是整个希波战争中最重要的一次战役,它扭转了整个战局。第二年,希
腊联军在普拉提亚消灭了薛西斯留在希腊的那支陆军,大约同时又在小亚米卡尔海角消灭了
波斯在那里的残存海军。公元前449年,希腊军队在塞浦路斯岛彻底打败波斯,双方订立
和约,结束了持续约半个世纪的希波战争。


13、伯里克利与雅典
    提起希腊的强盛与繁荣,人们往往会想到雅典城和伯里克利的名字,因为最能代表与反
映这种强盛与繁荣的,是伯里然利统治时期的雅典,因此希腊的“黄金时代”又被称作“伯
里克利时代”。
    伯里克利(约公元前495—前429年),是希腊著名的民主派政治家,出身贵族,
是奴隶主阶级中一个较有见识和才干的人。公元前444年以后历任首席将军,成为雅典的
实际统治者,希腊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美谈。
    据说,为了广泛接近民众,伯里克利经常到大庭广众之中和普通百姓交谈,听取他们的
意见。遇到反对他的人当面辱骂他,也从不动怒,更不随意抓人。一天晚上,在他步行回家
的路上,一个贵族跟在身后辱骂他:“你这个疯子!真无耻!你出身贵族,却忘掉了自己的
朋友,竟然去结交那些下贱的百姓!”这个人就这样一路尖声叫骂着,尾随他到了家门口。
看看天已经黑了,伯里克利让仆人打起火把,把骂他的人送回家去。
    在奴隶社会的统治者、当权者中,能这样对待反对派意见的,恐怕算得上是凤毛麟角
了。雅典公民对他的民主作风交口称赞,并给予他极大的支持。有一个大贵族名叫西门,专
门和伯利克利作对。凡是伯利克里主张的,他都反对;凡是伯里克利反对的,他都支持。雅
典公民便通过投票把他放逐到国外去了。另一个大贵族福克奇利斯,也和伯里克利唱对台
戏,反对伯里克利建设雅典城的计划,最后,他也被雅典公民赶下了台。
    伯里克利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自己要求严格,执政廉洁,他掌权十几年都没参加过别
人举行的宴会。他唯一一次接受的邀请是参加侄子的婚礼,但还未开宴他就离开了。老百姓
形象地说,伯里克利在雅典只熟悉一条路,那就是通向能和普通公民接触的广场和500人
会议的路。
    在雅典,军人、法官、议员和其他政府工作人员起初都是没有薪金的,当兵的要自己掏
钱买武器和马匹。这样一来,这些职务都被有钱人把持了。伯里克利执政后规定:军人和一
切公职人员都由国家支付薪金。这样,一般公民也能当军人、法官、议员了。这样一来,公
民的民主权利扩大了。伯里克利还给穷人发“看戏津贴”,使他们也有文化娱乐的机会。伯
里克里当权时做了一件意义非同异常的大事。这对日后雅典以至整个希腊的文化艺术、旅游
及商业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件大事是:重建公元前480年被波斯军队放火烧毁了的雅典城。
    在他的主持下,一批出色的雕塑家、建筑师、工艺家云集雅典,把这座古城装饰得十分
雄伟、壮丽。不久,许多闻名于世的建筑陆续屹立于雅典城。可容纳14000名观众的露
天剧场,经常上演一些著名剧作家的悲剧和喜剧,其中不少剧作对欧洲的戏剧产生了很大影
响;专门用于诗歌演唱和比赛的音乐堂,经过精心设计,具有良好的音响效果。位于雅典中
心的卫城是最出色的建筑群,它建在150米高的陡峭的山巅之上,全部用大理石修建而
成,城中有雅典最著名的帕提侬神殿和智慧女神雅典娜的铜像。
    雅典娜神像是著名的雕刻家、擅长雕刻神像的菲狄亚斯的杰作。像高12米,形象优美
威严。雅典娜身穿黄金战袍,头戴黄金头盔,胸前的护身甲上嵌着女妖美杜莎的头像,左手
持长矛,右手托着胜利女神尼刻的小雕像,身边放着一个有一条巨蛇盘在上边的圆形女神
盾。神像的脸、臂、脚都是用象牙雕成的。菲狄亚斯还雕刻了被称为世界古代奇观之一的奥
林匹亚的宙斯神像。公元5世纪宙斯神像在东罗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烧毁。雅典娜神像则在
公元,146年被罗马帝国的皇帝安敦尼·庇乌搬走了,至今下落不明。
    雅典城的重建吸引了众多的能工巧匠,他们从各地云集雅典。他们都想在雅典一显身
手,以求得到丰厚的酬劳。虽然他们得不到雅典的公民权,但却过上了比较安定舒适的日子。
    对于希腊的强盛与繁荣,伯里克利功不可没,但他晚年却屡经坎坷、挫折,接连遭受严
重的打击。由于他人的诽谤,他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撤职。复职当大将军后,他的两个儿子先
后死于鼠疫,不久,他也难逃厄运,死于这种可怕的病魔。临死前,他的遗言是:“我对雅
典是问心无愧的。”确实,伯里克利的英名将和希腊“黄金时代”的美名永存后世。
    伯里克利死后不到20年,强盛的雅典就败在希腊另一强大城邦斯巴达的武力之下了。

 
14、雅典的民主
    公元前508年,雅典的政治制度又进行改革了。这是第一次实行“陶片放逐”制度,
雅典的公民都怀着紧张而激动的心情来参加公民非常大会了,因为今天是投票的日子。什么
是“陶片放逐”呢?
    克利斯提尼是雅典一位富有魄力的政治家,他夺取政权后,制定了一项法令:凡是破坏
国家民主制度,企图个人独裁的人,经过召开非常公民大会口头表决,交“陶惩审判庭”审
判,并由它作出是否把他逐出雅典的判决。在这次非常大会上,多数公民认为有必要举行陶
片投票,并且高声喊出了一个人的名字。于是又召集第一公民大会。在这次公民大会上,就
知道谁将被逐出雅典了,被逐出雅典的人是非常不名誉的,也是非常不光彩的。
    随着开会时间的临近,会场外挤满了焦急的人们。会场围着篱笆,设有十道门。
    “大家注意,今天是公民大会,外邦人不许入内。”在门口执勤的监察员大声地喊着。
    每个有投票资格的雅典公民,在自己选区的入口处领取一块陶片,陶片一人一张,不得
冒领和多领。然后,他们在陶片上写上他经过慎重考虑认为应该放逐的人的姓名,在进主要
会场大门时,他把陶片交给工作人员,陶片有姓名的一面朝下,因此,投票是为选举人保密
的。投票结束后,公民大会的工作人员在公民公开监督下,作统计工作。如果某个人的票数
超过了6000票,他就要被判放逐10年,期满后才能回到雅典,恢复他的公民权。
    随着公布结果的时间的临近,会场上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大家都静静地等候着结果,整
个会场只听见工作人员的走动声。终于,主持投票的一个主要工作人员宣布了投票结果。这
次获票最多的是一个贵族的子弟。他的名字一宣布时,整个会场一片欢呼雀跃,人们争相谴
责他的不利国家的行为:“他总是反对建立海军!对国家大事从不关心,总是关心自己的个
人利益。”一个公民愤愤地说。
    “哼,他居然想实行个人独裁,总是欺压百姓,为非做歹!”一个农民模样的公民气哼
哼地说。
    “让他滚出雅典!”会场上的公民发出一片喊声。这个贵族子弟在雅典公民的注视下,
被立即押出会场,送出雅典城。“陶片放逐法”是雅典民主政治中有力的一项制度。这一制
度的实施,对维护社会安定,保障公民权利,巩固克利斯提尼的政治起了很大的作用。
    雅典的奴隶主民主制度到伯里克利时期时,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使得雅典的民主政治变
成希腊奴隶制民主高度发展的典型。
    伯里克利削减了贵族会议和执政官的权力。为了保证一般公民都能担任国家公职,伯里
克利制定了公职津贴制,规定除大将军外,所有担任公职的人员每日都可得到政府的津贴。
雅典的公民因此都不拒绝担任公职了,而且把担任公职当做一种荣誉,谁要是一生中什么公
职也没有担任过,谁就将被认作是懒汉和没有出息的人,那可是一生的耻辱。那么公民是怎
样担任上国家公职的呢?通过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的选举。
    按照雅典城邦的规定,公民大会由年满20岁男性公民参加,每9天在雅典城两边的广
场上召开。会上,每个公民都可以登上讲台对国家的政策和所有公职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国家的一切重大决定必须经过公民大会讨论表决后方能生效。在选举公职大会上,每个年满
20岁的男性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是500人会议。议员是由10个选区从20岁以上的公民中抽签
选出的50名议员组成,任期为一年。在一年中各选区的50名议员团轮流担任一次主席
团。每天早晨,主席团还要抽签选举一名议员为执行主席,任期只能为一天,不得连任。主
席团和公民大会的活动就由这位相当于国家元首的执行主席来负责。雅典由于采用抽签制
度,使得每个公民都有了担任议员的机会。而且议员任期只有一年,不得延期,可以想象想
利用掌握的权力来搞政治特权是不可能的。
    那抽签是怎样进行的呢?在一所寺庙里,放两只箱子,一只放着写有侯选人名字的名
单,另一只放着白豆和黑豆。抽签时,由最先选出的执政官从一只箱子里取出一张名单,从
另一只箱子里取出一粒豆。如果是白豆,这个人就当选了;如果是黑豆,那只好等下一年再
碰碰运气了。
    “真倒霉,又是黑豆!”许多人未入选时,常常是这样埋怨道。
    雅典的重要职务,如将军和骑兵、步兵统帅掌握着军队,关系到国家命运;司库员掌握
国库钥匙,是要害部门,这些职务由公民举手表决,谁获得了多数票,谁就当选,当众宣布。
    当时雅典的最高司法机关是陪审法庭。这个陪审法庭由从全体公民中抽签选出的600
名陪审法官组成。这些陪审法官又用抽签法分成10个陪审团,每个陪审团500人,另有
100人以备急需。陪审法官每年改选一次,雅典的公民一般每3年就可以轮作一次陪审法
官。陪审法庭的权力很大,国家大小案件的审理,所有公职人员的资格审查都由它负责,它
还参加立法工作。需审理的案件都是在开庭前才抽签决定由哪个陪审团审判,判决结果是所
有团员秘密投票决定的。审判的时间大都不超过一天。陪审法庭极有权威,罪犯不可能行贿
法官,权势人物也无法干扰法庭,罪犯只能低头认罪。据说首席大将军伯里克利的好朋友被
陪审团审讯时,他曾亲自出庭竭力为其申辨,甚至痛哭流涕,但他的好朋友仍被判了刑。而
他本人也曾因挪用公款被罚款,并曾被革除了将军的职务。陪审团的作用,使得雅典公民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使它在公民中的威信极高。
    雅典的民主在当时有很大的进步性,但雅典的民主统治仍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因为
一般的公民无法担任掌握国家实权的大将军,统治阶级的上层通过不设将军职务津贴,牢牢
地垄断了将军这个重要官职。尽管如此,雅典经过伯里克利的改革,公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他们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监督官吏,制裁无视法纪的官吏,保持政府的廉洁和政局的安
定。所以,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不愧于希腊地区奴隶制民主制度的典范的。

 
15、希罗多德
    他是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他被人们尊称为“历史之父”。
    公元前四百多年,意大利南部的塔林敦海湾岸边高地上,一座新的坟墓面向着大海。经
过的人,都会在坟前默默地站立致敬。墓前的石碑上刻着这样的铭文:
    “这座坟墓里埋葬着吕克瑟司的儿子希罗多德的骸骨。他是用伊奥尼亚方言写作的历史
学家之中最优秀者,他是在多里亚人的国度里长大的,可是为了逃避无法忍受的流言蜚语,
他使图里奥伊变成了自己的故乡。”
    这位客死异乡的人,是伟大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历史》一书的作者希罗多德,他因
《历史》一书得到了人们无比的崇敬。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希罗多德就被尊称为“历史之
父”,这个名称也一直沿用到今天。
    大约在公元前484年,希罗多德诞生在小亚细亚西南海滨的一座古老的城市。那是古
希腊人早年向海外开拓时建立的一座殖民城市。希罗多德的父亲是一个拥有豪富的奴隶主,
他的叔父是本地一位著名诗人。希罗多德从小学习勤奋,酷爱史诗。当时,他们城邦的统治
者是一个通过阴谋篡夺了政权的家伙。成年后的希罗多德随叔父等人积极参与推翻篡位者的
斗争。斗争遭到镇压,他的叔父被杀,他被放逐。后来,篡位统治者被推翻,他一度返回故
乡。不久,又再度被迫出走,从此再也没有回去过。
    大约从30岁开始,希罗多德开始了一次范围广泛的旅游,向北走到黑海北岸,向南到
达埃及最南端,向东至两河流域下游一带,向西抵达意大利半岛和西西里。为了维持生活,
他还长途行商贩卖物品。每到一地,希罗多德就到历史古迹名胜处浏览凭吊,考察地理环
境,了解风土人情,他还喜爱听当地人讲述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他把这一切都记下来,并
一直随身带着。
    公元前445年前后,希罗多德来到了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雅典。当时的雅
典,经历了希(腊)波(斯)战争,政治经济都获得了高度发展,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学
术文化更是称雄于希腊世界。希罗多德感到异常兴奋,他积极参加各种集会和政治文化活
动,并很快同政治家伯里克利、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等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一次他写的诗还
得了奖。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希罗多德崇拜雅典的民主政治,对于不久前结束的以雅典为首的希腊城邦,在希腊波斯
战争中打败奴隶制大国波斯的侵略,十分钦佩,他不停地向有关的人打听战争的各方面情
况,收集了很多的历史资料。在伯里克里和友人们的鼓励和支持下,希罗多德决心写一部完
整叙述希波战争的历史著作以流传后世,这就是史学名著《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
史》。
    公元前443年春季,雅典人在意大利南部的塔林敦湾沿岸,建立了图里翁城邦,希罗
多德跟随雅典移民到了那里,成了这个城邦的公民。他开始将主要精力用来写作《历史》。
可惜的是《历史》并没有最终完稿,希罗多德于公元前425年离开了人间。
    希罗多德的《历史》在希腊史学史上是第一部堪称为历史的著作。全书按内容基本上分
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叙述了黑海北岸的西徐亚人、希腊城邦及波斯帝国的历史、地理、民
族和风俗习惯等,并记述了希波战争爆发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记述希波战争的经过和结
果,从小亚细亚各希腊城邦举行反对波斯的起义,一直到公元前478前希腊人占领塞斯托
斯城为止。后来又有人把全书分成九卷,还根据当时的惯例,用古希腊神话中掌管文学和艺
术的九位缪斯女神的名字,给各卷命名,所以这部书有时又被称作《缪斯书》。《历史》内
容丰富,非常生动地叙述了西亚、北非以及希腊等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
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名胜古迹等,为我们展示了古代近20个国家
和地区的民族生活图景,宛如古代社会一部小型“百科全书。”希罗多德从史诗、官府档案
文献、石刻碑铭和当时多种著作中,获取了很多资料,更多的是利用他亲身游历和实地调查
采访所获得的大量资料。《历史》是西方史学上的第一座丰碑,为西方历史编纂学“开辟了
一个新时代”。
    希罗多德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记叙分析有可取之处。关于希波战争,他谴责波斯远
征希腊,说波斯“不应当再贪求任何其他土地,不应当再奴役那些丝毫没有招惹它的人
们。”认为波斯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的军队成份太复杂,外加外线作战的困难。雅典之所
以获胜,是因为它实行民主政治,每个人都“尽心竭力”为自由而战。
    希罗多德推崇希腊,称颂雅典,向往奴隶主民主政治,但并没有对波斯一概否定。他反
对的只不过是波斯人入侵希腊的不义之举,反对它的群主制度。因此有时他甚至把波斯描绘
成英雄的国度,并对它的文化作了选择和歌颂。
    《历史》中首次提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历史》记载,约公元前522年,
波斯国内集中商议选择政治形式时,有三派分别主张采用民主政治,贵族政治和君主政治,
三种意见,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在激烈的急诊中,一个名欧塔涅斯的波斯人说:“人民的
统治的优点首先就在于它的最美好的名声,那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希罗多德比较重视古代东方的文明和它对希腊的影响。《历史》中记载埃及的太阳历比
希腊的历法准确;希腊字母是从腓尼基人那里学来的;希腊人使用的日晷最早是由巴比伦人
发明的,等等。
    《历史》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它常常被认为是西方第一部著名的散文作品。希罗多德采
用了一种在东方文学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即在大故事中套小故事,环环相扣,变化无穷,具
有迷人的魅力。他还很善于刻画人物,他笔下的国王、大臣、政治家、学者、士兵等等,大
多性格鲜明,形像生动。如第一卷,描绘希腊政治家梭伦和吕底亚王克洛斯相见的对话,鼠
目寸光的吕底亚王和聪颖贤达的梭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惟妙惟肖。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希罗多德的《历史》,许多地方还带有天命论和宿命论色彩,
并且其中也夹杂了许多不足为据的神话传说和无稽之谈,但是,他首创了历史著作的体裁,
并为后世保存了大量珍贵史料,其中有些已被近代考古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或成果所
证实。
    希罗多德无愧于“历史之父”的光荣称号。

 
16、苏格拉底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雅典监狱中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就要被处决了。只见
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而面容却镇定自若。打发走妻子、家属后,他与几个朋友侃侃而
谈,似乎忘记了就要到来的处决。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汁进来,他才收住“话匣子”,接过
杯子,一饮而尽。之后,他躺下来,微笑着对前来告别的朋友说,他曾吃过邻人的一只鸡,
还没给钱,请替他偿还。说完,老人安详地闭上双眼,睡去了。这位老人就是大哲学家苏格
拉底。
    苏格拉底(前470—前399年),既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又是一位个性鲜明、
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他的父亲是石匠和雕刻匠,母亲是接生婆。
    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
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
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清教。苏格
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
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他曾三次参战,当过
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
物。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酷署严寒,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
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
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
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
助人产生新思想。他从个别抽象出普遍的东西,采取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步骤。
“讥讽”即通过不断追问,使对方自相矛盾,承认对此问题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抛
弃谬见,找到正确、普遍的东西,即帮助真理问世;“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
过对个别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规律;“定义”即把单一的概念归到一般中去。
    苏格拉底教学生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
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请看一个他和学生问答的有趣的例子。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
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学生:是善
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
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他
用辩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化。这一
认识论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
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
欺人的入,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比方,一条船,应
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
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
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公元前404年,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三十僭主的统治取代了民主政
体。”三十僭主的头目克利提阿斯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据说,一次克利提阿斯把苏格拉底叫
去,命令他带领四个人去逮捕一个富人,要霸占他的财产。苏格拉底拒不从命,拂袖而去。
他不但敢于抵制克利提阿斯的非法命令,而且公开谴责其暴行。克利提阿斯恼怒地把他叫
去,不准他再接近青年,警告他说:“你小心点,不要叫我们不得不再减少羊群中的一只
羊。”苏格拉底对他根本就不予理睬,依旧我行我素。
    后来,“三十僭王”的统治被推翻了,民主派重掌政权。有人控告他与克利提阿斯关系
密切,反对民主政治,用邪说毒害青年。苏格拉底因此被捕入狱。按照雅典的法律,在法庭
对被告叛决以前,被告有权提出一种不同于原告所要求的刑罚,以便法庭二者选其一。苏格
拉底借此机会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他自称无罪,认为自己的言行不仅无罪可言,而且是
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结果,他被叛了死刑。在监狱关押期间,他的朋友们拚命劝他逃走,并
买通了狱卒,制定了越狱计划,但他宁可死,也不肯违背自己的信仰。就这样,这位70岁
的老人平静地离开了人间。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
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
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
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7、希波克拉底
    公元前430年,雅典发生了可怕的瘟疫,许多人突然发烧、呕吐、腹泻、抽筋、身上
长满脓疮、皮肤严重溃烂。患病的人接二连三地死去。没过几日,雅典城中便随处可见来不
及掩埋的尸首。对这种索命的疾病,人们避之唯恐不及。但此时希腊北边马其顿王国的一位
御医,却冒着生命危险前往雅典救治。他一面调查疫情,一面探寻病因及解救方法。不久,
他发现全城只有一种人没有染上瘟疫,那就是每天和火打交道的铁匠。他由此设想,或许火
可以防疫,于是在全城各处燃起火堆来扑灭瘟疫。
    这位御医就是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生,欧洲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
    希波克拉底(约公元前460—377年),出生于小亚细亚科斯岛的一个医生世家,
祖父、父亲都是医生,母亲是接生婆。在古希腊,医生的职业是父子相传的,所以希波克拉
底从小就跟随父亲学医。父母去世后,他在希腊,小亚细亚,里海沿岸,北非等地一面游
历,一面行医,从而增长了知识,接触了民间医学。
    那时,古希腊医学受到宗教迷信的禁锢。巫师们只会用念咒文,施魔法,进行祈祷的办
法为人治病。这自然是不会有什么疗效的,病人不仅被骗去大量钱财,而且往往因耽误病情
而死去。
    一天,希波克拉底在街上看到一个人突然神志不清,全身抽动,面色青紫、口吐白沫。
周围的人都惊惶失措,纷纷说:“他中邪了,赶快请巫师来吧。”
    这时,恰好有位僧侣经过,他装模作样地看了看病人就说:“他得了神病,只有神才能
宽恕他,快把他抬到神庙里去吧。”
    “不对!”希波克拉底走上前说:“世上根本没有什么神病,他得的是癫痫病,把他抬
到神庙是治不好病的”。
    那僧侣根本不把希波克拉底放在眼里,他高傲地说:“什么癫痫不癫痫的,他的病是山
神给的,只有祈祷山神才能治好。你不懂就别瞎说,惹恼了山神,也让你患上神病!”希波
克拉底理直气壮地说:“癫痫症并不比其他疾病神秘,而是和其他疾病一样,具有相同的性
质和相似的起因。只有魔术师,江湖术士和骗子手,才会把它当作神病!”
    “你胆敢当众咒骂山神,好大的胆!那么你说这病是什么引起的?”
    “脑,是他的脑子出了问题,才会变成这样子,”希波克拉底毫不示弱。
    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他的科学解释是不可能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那个病人最后被
抬到神庙里去了,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希波克拉底指出的癫痫病的病因被现代医学认
为是正确的,他提出的这个病名,也一直沿用至今。还有一次,希波克拉底碰到一个巫医给
骨折病人治病。病人右腿被车轮辗断,鲜血淋淋,已昏死了过去。但巫医还硬叫家属扶着病
人用左腿跪在神像前,他自己则念念有词,不知在说些什么。
    希波拉底气愤地走上前说道:“靠念咒语怎能治好他的伤呢?这简直是在折磨病人,简
直太荒唐了!”
    巫医不屑一顾地说:“看来你会治伤啊,那好,你说他的伤怎样治?”
    “清洗创口,进行牵引,使断骨复位!”希波克拉底对骨折病人提出的治疗方法,是合
乎科学道理的。为纪念他,后人将用于牵引和其他矫形操作的臼床称为“希波克拉底臼床”。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病人下腹部绞痛,小便不畅。希波克拉底为其诊断后对病人家
属说:病人出现这种症状,是由于饮用不洁的水引起的。不洁的水在尿道中逐渐凝结起来,
不断增大变硬,就会引起剧烈的疼痛,甚至堵塞尿道,引起小便不畅。很显然,希波克拉底
所说的病,就是尿道结石。为了抵制“神赐疾病”的谬说,希波克拉底积极探索人的肌体特
征和疾病的成因,提出了著名的“体液学说”。他认为复杂的人体是由血液、粘液、黄胆、
黑胆这四种体液组成的,四种体液在人体内的比例不同,形成了人的不同气质:性情急躁、
动作迅猛的胆汁质;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的多血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的粘液质;性情跪
弱、动作迟纯的抑郁质。人所以会得病,就是由于四种液体不平衡造成的。而液体失调又是
外界因素影响的结果。所以他认为一个医生进入某个城市首先要注意这个城市的方向、土
壤、气候、风向、水源、水、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等这些与人的健康和疾病有密切关系的
自然环境。
    现在看来,希波克拉底对人的气质的成因的解释并不正确,但他提出的气质类型的名称
及划分,却一直沿用至今。那时,尸体解剖为宗教与习俗所禁止,希波克拉底勇敢地冲破禁
令,秘密进行了人体解剖,获得了许多关于人体结构的知识。在他最著名的外科著作《头颅
创伤》中,详细描绘了头颅损伤和裂缝等病例,提出了施行手术的方法。其中关于手术的记
载非常精细,所用语言也非常确切,足以证明这是他亲身实践的经验总结。
    在他的题为《箴言》的论文集中,辑录了许多关于医学和人生方面的至理名言,如“人
生矩促,技艺长存”;“机遇诚难得,试验有风险,决断更可贵”;“暴食伤身”:“无故
困倦是疾病的前兆”;“简陋而可口的饮食比精美但不可口的饮食更有益”;“寄希望于自
然”等,这些经验之谈脍炙人口,至今仍给人以启示。
    据说,希波克拉底与古希腊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交情颇深。德漠克利特致
力于自然科学和哲学的研究,不善理家业。他的族人便以疯癫和败家的罪名起诉他,目的是
霸占他的财产。希波克拉底在为特谟克利特治病时,发现眼前所谓的“病人”根本不是疯,
而是一个智慧出众的思想家。于是,他出庭据理力争,终于使德谟克利特无罪释放了。古代
西方医生在开业时都要宣读一份有关医务道德的誓词:“我要遵守誓约,矢忠不渝。对传授
我医术的老师,我要像父母一样敬重。对我的儿子、老师的儿子以及我的门徒,我要悉心传
授医学知识。我要竭尽全力,采取我认为有利于病人的医疗措施,不能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
害。我不把毒药给任何人,也决不授意别人使用它。我要清清白白地行医和生活。无论进入
谁家,只是为了治病,不为所欲为,不接受贿赂,不勾引异性。对看到或听到不应外传的私
生活,我决不泄露。”这个医道规范的制定者就是希波克拉底。20世纪中叶,世界医协大
会又据此制定了国际医务人员道德规范。

 
18、柏 拉 图
    柏拉图(前427—前347年),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西方
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他的著作和思想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一个大贵族家庭。据说他的名字源于他的宽额头,他的真实姓名却渐
渐被人淡忘了。柏拉图生于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青年时期和其他贵族子弟一样受过良好的
教育,并接触到当时的各种思潮。
    对柏拉图一生影响最大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20岁拜苏格拉底为师,跟他学习了10
年,直到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派处死。老师的死给柏拉图以沉重的打击,他同自己的老师一
样,反对民主政治,认为一个人应该做和他身份相符的事,农民只管种田,手工业者只管做
工,商人只管做生意,平民不能参与国家大事。苏格拉底的死更加深了他对平民政体的成
见。他说,我们做一双鞋子还要找一个手艺好的人,生了病还要清一位良医,而治理国家这
样一件大事竞交给随便什么人,这岂不是荒唐?
    老师死后,柏拉图不想在雅典呆下去了。28岁至40岁,他都在海外漫游,先后到过
埃及、意大利、西西里等地,他边考察、边宣传他的政治主张。公元前388年,他到了西
西里岛的叙拉古城,想说服统治者建立一个由哲学家管理的理想国,但目的没有达到。返回
途中他不幸被卖为奴隶,他的朋友花了许多钱才把他赎回来。
    柏拉图到雅典后,开办了一所学园。一边教学,一边著作,他的学园门口挂着一个牌
子:“不懂几何学者免进”。从中可知,没有几何学的知识是不能登上柏拉图的哲学殿堂
的。这个学园成为古希腊重要的哲学研究机构,开设四门课程:数学、天文、音乐、哲学。
柏拉图要求学生不能生活在现实世界里,而要生活在头脑所形成的观念世界里。他形象地
说:“划在沙子上的三角形可以抹去,可是,三角形的观念,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留存
下来。”柏拉图深知学以致用的道理,在他的学园里按照他的政治哲学培养了各方面的从政
人士。他的学园又被形象地称为“政治训练班”。
    在以后的日子里,柏拉图又两次前往西西里。一次是应邀去叙拉古担任新登基的狄奥尼
修二世的教师。柏拉图到叙拉古之后,叙拉古宫廷的地板上都铺满了沙砾,人们热中于在那
上面研究几何学。但不久柏拉图就扫兴而归了。后来狄奥尼修二世再次邀请他去叙拉古,结
果仍是败兴而归。
    柏拉图留下了许多著作,多数以对话体写成,常被后人引用的有:《辩诉篇》、《曼诺
篇》、《理想国》、《智者篇》、《法律篇》等。《理想国》是其中的代表作。
    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他认为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非物质的观念世界。理
念世界是真实的,而物质世界是不真实的,是理念世界的模糊反映。我们可以以美为例来理
解柏拉图所说的感觉世界、理念世界和人的思想认识三者的关系。柏拉图认为:世间有许多
类的事物,当你判断它是否为美时,心中必然已有了一个美的原型,这心目中美的原型又来
源理念世界中存在的那个绝对的美。任何美的事物都无法与美的原型相比,前者不过是对后
者的一种模仿,美的事物有千千万,而美的原型或理念的美却只有一个。其他事物也是如
此,如有了桌子的理念才有各式各样的桌子,有了房子的理念才有了各式各样的房子,有了
绿色的理念才有了世间的绿色……显然,他的理念论是客观唯心的,根本的错误在于抹煞了
客观世界而把假想当成了真实。
    柏拉图认为人的知识(理念的知识)是先天固有的,并不需要从实践中获得。他认为,
人的灵魂是不朽的,它可以不断投生。人在降生以前,他的灵魂在理念世界是自由而有知
的。一旦转世为人,灵魂进入了肉体,便同时失去了自由,把本来知道的东西也遗忘了。要
想重新获得知识就得回忆。因此,认识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真知即是回忆,是不朽的灵
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这就是柏拉图认识的公式。他还认为,这种回忆的本领并非所有的人
都具备,只有少数有天赋的人即哲学家才具备。因此,他肯定地说:除非由哲学家当统治
者,或者让统治者具有哲学家的智慧和精神,否则国家是难以治理好的。这种所谓“哲学
王”的思想即是他理想国的支柱。
    《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
容,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他认为,国家就是放大了的个人,个人就是缩小了的国
家。人有三种品德:智慧、勇敢和节制。国家也应有三等人:一是有智慧之德的统治者;二
是有勇敢之德的卫国者;三是有节制之德的供养者。前两个等级拥有权力但不可拥有私产,
第三等级有私产但不可有权力。他认为这三个等级就如同人体中的上中下三个部分,协调一
致而无矛盾,只有各就其位,各谋其事,在上者治国有方,在下者不犯上作乱,就达到了正
义,就犹如在一首完美的乐曲中达到了高度和谐。
    其实,柏拉图心中至善的城邦,不过是空想的乌托邦。他认为:理想的国家纵然还不能
真实存在,但它却是唯一真实的国家,现存各类国家都应向它看齐,即使不能完全相同,也
应争取相似。这就是柏拉图对他的理想国家所持的态度。柏拉图在文艺、美学等方面,也有
成套的理论主张。他的“对话”妙趣横生、想象丰富,依此他完全有资格被列入古代文学大
师之列。然而,他却起劲地贬低和非难文学家及诗人,他认为,一切文艺家的作品,归根结
底是模仿别人的仿制品。
    柏拉图死后,他所创业的学园由门徒主持,代代相传,继续存在了数世纪之久。但学园
派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仍是伯拉图这位开山鼻祖。


19、西西里之战
    波斯人被赶走以后,希腊人并没有迎来他们梦寐以求的和平。因为在随后的日子里,雅
典和斯巴达为争夺霸权,又同室操戈,进行了长达26年的战争,这就是伯罗奔尼撒战争。
仔细想想,26年是一个多么漫长的日子,它使冲锋陷阵的战士变为饱经沧桑的老人;使呱
呱坠地的婴儿变成伟岸挺拔的青年。在战争中头十年,双方不分胜负。但随后的岁月中,厄
运似乎降临到雅典人的头上,一场失败接着一场失败。灾难从西西里之战开始。
    公元前416年,西西里岛的雅典盟邦塞盖斯塔与邻国塞利努斯交恶酝酿战争,请求雅
典出兵支援,在要不要派兵去西西里岛这个问题上,温和派领袖尼西阿斯和主战派领袖亚西
比德在公民大会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尼西阿斯坚持远征西西里是不必要的,指出了进行远
征可能遇到的巨大困难,并且当面揭露了亚西比德的自私目的,要求雅典人“提防这个奢侈
浪费的年轻人,不应使他有机会为自己的辉煌而危害国家。”能言善辩的亚西比德针锋相
对,自称为国家,对他个人的攻击,他可以不计较。他说:“西西里人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征服他们易如反掌。我们雅典的国力已到了这样的地步,我们不能不计划征服新的地方,取
得西西里这片巨大的土地,就有可能取得全希腊的霸权”。结果,在公民大会上,亚西比德
的意见竟占了上风。大会决定由尼西阿斯、亚西比德和拉马卡斯三人全权负责远征事宜。
    公元前415年夏初,声势浩大的备战工作完成,雅典人集结了一支庞大的军队,计有
战舰136艘,重装步兵5100名,1200名轻装步兵和约26000名划桨手。启程
那天黎明,雅典和盟军云集派里厄斯港,雅典人倾城出动,为远征的将士送行。这是雅典历
史上最壮美、开支最大的一次启航。“每个人都充满了远征的热情。年老一点的人认为他们
将征服那些他们将去的地方。年轻一点的人希望看看异地风光和取得迷人的经验。一般民众
和士兵盼望自己得到薪金,并因帝国扩大而得到永久性收入。”当尼西阿斯等人最后一批登
舰后,随着悠长的号角声,舰队缓缓离开港口,驶往遥远的异国他乡。远征军先在科西拉与
盟国支援部队汇合,然后驶抵南意大利。这时发生的两件事使远征军的前途蒙上了一层阴
影。一件事是远征军与请示他们出兵的塞盖斯塔联络后,发现塞盖斯塔很穷,根本无力支付
远征军费用。这样就使远征军大捞一把的希望落空,出征时的亢奋骤然消失,军心动摇。另
一件事就是三统帅之一的亚里比德叛逃到斯巴达。原来在远征军出发的前夜,有人将雅典城
内各街口用来指路的赫尔墨斯神像的面部给毁坏了。赫尔墨斯是希腊的神话中的天神宙斯之
子,雅典人相信它能庇护道路并维护社会秩序。因此,神像被破坏在雅典城中引起了严重的
不安。为追查肇事者,国家鼓励告密,亚西比德被指控参与了此事。他要求在出发之前弄清
他究竟与这一案件有无牵连,但他的政敌知道他在军队中有威信,深得士兵爱护,不敢事前
打击他,直到舰队出发后才告发他。于是雅典公民大会决议把亚西比德召回受审。亚西比德
深知回国后凶多吉少,便在中途逃跑了,先到阿尔哥斯,后转赴斯巴达。他向斯巴达增援叙
拉古,围困雅典城。斯巴达人对亚西比德的到来大喜过望,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亚西比德
叛逃后,尼西阿斯仍率舰队继续西进,一到西西里就与叙拉古人展开了激战。由于长途跋涉
和尼西阿斯的优柔寡断,雅典远征军几次胜机都没把握住,战争很快陷入持续状态。为打破
僵局,公元前414年春,尼西阿斯和拉马卡斯指挥远征军发动强大攻势,先拿下叙拉古城
外的制高点埃庇坡莱。然后修筑从陆地包围叙拉古的城墙。在筑墙和反筑墙的激战中,将军
拉马卡斯战死,尼西阿斯成为唯一的统帅。他随后又指挥海军进入叙拉古港,基本完成对敌
人的水陆合围,只剩下正北部距海边长约一公里多的一个缺口正在施工。
    当叙拉古人见城市几乎被完全围住而惊惶失措时,斯巴达军队在基列布斯率领下抵达西
西里,冲过缺口进入叙拉古,与士气大振的叙拉古守军会合,并很快组织部队,进行反攻。
通过激战,他们不但粉碎了雅典人彻底包围叙拉古的计划,而且重新夺回了制高点埃庇坡
莱,并攻克了要塞普利密昂。与此同时,科林斯的舰队也突破雅典海上封锁进入叙拉古港,
与叙拉古海军合兵一处,向雅典舰队发起了猛烈的反击。尼西阿斯见形势逆转,立即收缩兵
力,采取守势,并修书一封送往雅典,请求增派援兵。雅典公民大会见信后,立即命名将德
谟斯提尼、攸利密顿率73艘战舰和5000名重装步兵以及更多的轻装步兵前往西西里增
援,决心把战争进行到底。德谟斯提尼率增援部队到达西西里后,依仗优势兵力,登陆不
久,便主动向敌军重新控制的埃庇坡莱高地发起夜间袭击。叙拉古和、斯巴达的联军顽强抵
抗、杀死雅典军队2000人,挫败了雅典人的企图。德谟斯提尼这才发觉情势比想象的更
坏,尤其是士气低落,官兵都盼着回家。加上军营设在沼泽地带,士兵患病人数日增,再拖
下去别说胜利,恐怕连国都回不去了。因此,他向尼西阿斯提议立即退兵。但尼西阿斯害怕
承担失败的责任,坚持继续作战。就在这时,斯巴达派出的援兵赶到了西西里,叙拉古也募
集了大批援兵,雅典人人数上的优势也丧失了。尼西阿斯闻讯大惊,终于决心尽快撤离。全
军将士登上战舰,准备重返家园。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天意,恰在这时,发生了月食。一向谨
慎的尼西阿斯立即下令停止行动,召来占卜师占卜,得出卜辞为再等3个9天,即27日后
才可移动军队。于是撤军又延误下来,在最需要决断的时刻,尼西阿斯当断不断,把远征军
推上了绝路。叙拉古人和斯巴达人并未因月食而停止战斗,他们向雅典人展开了猛烈的进
攻。9月3日,海湾内发生激战,76艘叙拉古战舰击败86艘雅典战舰,雅典骁将攸利密
顿战死。残舰被迫退回自己的泊地。叙拉古人乘机堵住海湾出口,将雅典海军完全封锁。
    事情至此,尼西阿斯再也顾不得天意,连夜下令所有军队,除留守人员外,全部上舰与
敌人决战。次日,西西里港湾展开了一场前所未见的激战。双方舰只搅在一起,人们歇斯底
里地嘶喊,战舰砰砰相撞。每一舰靠拢和冲撞后,双方士兵就把标枪、石头、羽箭没命地砍
钉。战斗持续了很长时间,雅典人终于未能在最后一分钟顶住,先垮了下来。尼西阿斯无
奈,只得率残部撤离战舰,向内陆退却。
    海战是雅典人的特长,陆战则是斯巴达人的拿手好戏。在叙、斯联军的围追堵截下,雅
典人一批批倒下。第6天早晨,联军包围了德谟斯提尼的6000名后卫,迫其投降,然后
又追上尼西阿斯,双方主力发生激战,疲惫不堪的雅典人哪里是对手,结果尼西阿斯被俘,
雅典军全军覆灭。
    战后,叙拉古人和斯巴达人违背诺言,处死了尼西阿斯和德谟斯提尼。被俘的雅典士兵
除极少数外,其余都被卖作奴隶。
    西西里之战,雅典丧失了近5万人,国力大损。从此以后,雅典海上同盟开始瓦解,称
霸希腊的梦想灰飞烟灭。

 
20、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20多上前的雅典城郊外,常常可以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人,身边跟随着十
多位青年,他们或是在树林中逍遥自在地漫步交谈,或是坐在山谷溪旁的大石块上,热烈地
讨论着。


   “老师,您再讲讲‘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老人捋了捋胡须,缓缓地说到:“我们希腊人有个很有趣的谚语: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
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这不正是一个非常
完整的‘三段论’吗”……


   雅典人都知道,那是亚里士多德正在给他吕克昂学园高级班的学生上课呢。


   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马其顿王国的宫廷医生。亚里士多德17岁起,就被父亲送到当时
著名的柏拉图学园,在那里他学习了20年。由于他勤奋刻苦,涉猎广泛,很受老师柏拉图
看重。可是,柏拉图又说:“要给亚里士多德戴上缰绳。”意思说,亚里士多德非常聪明,
思想敏捷,不同于一般人;不加以管教,就不能成为柏拉图期望的人。亚里士多德很尊敬
他的老师,但是,在很多问题上,他又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爱我的老师,但是我更爱真理。”


   在学园里,亚里士多德经常和柏拉图争论,有时候,会把老师问得答不上来。他不同意
柏拉图把真实存在看成是“人的理念”的唯心观点。他提出这样的问题:树就是树,由种子
长成,结出果实。离开实实在在的树,仅仅是头脑中的树的概念又有什么意义呢?后来,
亚里士多德终于抛弃了柏拉图的许多唯心论观点。他认为,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是永恒的,
不是靠什么观念产生的。是先有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三角形状的东西,然后在人们头脑中
才有三角形的观念。代数和几何的定律是从自然现象中抽象出来的。他还认为,生命和世
界都在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时间、空间和物质。这些都具有一定的辩证法观点。但是,
亚里士多德碰到一些解释不了的现象,还是要把老师的一些唯心论的观点搬出来帮忙,常
常弄得自相矛盾,在唯物论和唯心论这两种观点中摇来摆去。


   柏拉图死后,亚里士多德离开学园。从公元前343年起,他给当时的马其顿王国王太
子亚历山大当老师。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办学。


   他首先提出了对青年学生必须进行“智育、德育、体育”三方面的教育,并且提出了划
分年级的学制。他主张,对于7岁到14岁的儿童,国家应该为他们办小学,让他们学习体
操、语文、算术、图画和唱歌。对于14岁到21岁的青少年,国家应该为他们办中学,教
他们历史、数学和哲学。体育是为培养强健的体魄,德育是为了培养自尊心和勇敢豪放的
性格。他还主张,在青年们中学毕业之后,还要对其中的优秀分子继续培养。因此,他创
办了吕克昂学园。这个学校是古希腊科学发展的主要中心之一。


   亚历山大国王十分支持亚里士多德办学,据说先后提供了800金塔兰(每塔兰重合黄
金60磅)的经费。亚里士多德在学园里建立了欧洲第一个图书馆,里面了珍藏了许多自然
科学和法律方面的书籍。


   亚历山大还通令全国,凡是猎手和渔夫抓到稀奇古怪的动物,都要送到亚里士多德那里。
学园里开展生物学的研究,时常解剖各种动物。经过无数次的解剖,师生们发现一条规律:
动物进化愈是高级,它的生理机构也就愈是复杂。


   亚里士多德的学问非常渊博。教课之余,他还写了大量的著作:《工具篇》、《逻辑学》、
《物理学》、《政治学》、《修辞学》、《形而上学》、《诗学》,等等,涉及到哲学、逻辑
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历史学、生理学、美学、物理学、动物学、植物学、生理学、
医学等众多的方面,并且都做出了有价值的贡献。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认识是有系统的,分门
别类的,从基本知识出发加以分析推论或归纳,从而形成一个体系。他是形式逻辑的创始人。
他的逻辑学,在两千年前的欧洲思想界就已形成体系。


   在亚里士多德之前,科学还处于胚胎时期,亚里士多德孕育了这一胎儿并使它降生。希腊
人之前的文化都是用超自然的力量来解释自然界的每种神秘变化的,到处都是神的作用。亚
里士多德的光辉成就之一就是能以宽广的胸怀和勇气把科学组织成一个有条不紊的庞大机体。


   但是,亚里士多德是拥护奴隶制度的。他认为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做奴隶,一部分做主人,
是“当然而合理”的事,这又说明他思想中的阶级局限。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后,雅典人激烈地反对马其顿的统治。有人告发了曾做了亚
历山大老师的亚里士多德,准备将他逮捕。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及时得到消息,帮助护送着他们
的老师,逃出雅典,来到亚里士多德的故乡优卑斯亚岛的卡尔喀斯城避难。第二年夏天,这
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在凄凉的境遇中死去。


21、雄辩家德摩斯梯尼
    雅典正在召开公民大会,辩论的主题是民主和独裁问题,只见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
身穿淡黄色礼服,头戴月桂花冠,自信地大步走上讲台。
    “唉,怎么又是他?”听众中有人小声议论着,还夹杂着轻微的嘲笑声。这些,台上的
小伙子都听到了。他不由得又想起了前几次的失败,心中不免有点发怵。但他还是鼓起勇
气,开始了演说:
    “公民们,我讲的是雅典必须坚持民……民主制……”“怎么又口吃了?”他一急,又
习惯性地耸了耸肩膀。“糟糕!”他心中暗暗叫苦,急得浑身发热,额上沁出了阵阵冷汗。
台下的听众一阵骚动,有人干脆大声哄他下台,他又听到了不只一次听到过的哄笑声。
    他默默地走下台来,激动人心地长篇演说词又白准备了,他沮丧极了,懊恼极了,用手
捂着脸,急忙往家跑去……这个年轻人就是日后成为古希腊卓越的雄辩家和著名的政治家的
德摩斯梯尼,这一年他18岁。
    德摩斯梯尼(前384—前322年)的父亲是富有的雅典公民,在他7岁时就已去
世。监护人肆意侵吞了他的财产,到他成年时留给他的还不及他应得的十二分之一。为了索
回遗产,德摩斯梯尼向雅典著名的演说家、擅长撰写遗产讼词的伊塞学习演说术。与监护人
的财产纠纷延续了5年,在此期间,他发表了5篇演说词。
    胜诉后的德摩斯梯尼成了著名律师,开始代人撰写法庭辩护词,但他更热望成为一名政
治家。30岁时他开始政治生涯,直至逝世,他一直是雅典政坛的活跃人物。
    在雄辩术高度发达的雅典,无论是法庭里、广场中、还是公民大会上,经常有经验丰富
的演说家的论辩,听众的要求很高,演说者的每一个不适当的用词,每一个难看的手势和动
作,都会引来讥讽和嘲笑。
    德摩斯梯尼天生口吃,嗓音微弱,还有耸肩的坏习惯。在常人看来,他似乎没有一点当
演说家的天赋,因为在当时的雅典,一名出色的演说家必须声音洪亮,发音清晰,姿势优
美,富有辩才。为了成为卓越的政治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做了超过常人几倍的努力,进行了
异常刻苦的学习和训练。他最初的政治演说是很不成功的,由于发音不清,论证无力,多次
被轰下讲坛。为此,他刻苦读书学习。据说,他抄写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8遍;他虚心
向著名的演员请教发音的方法;为了改进发音,他把小石子含在嘴里朗读,迎着大风和波涛
讲话;为了去掉气短的毛病,他一边在陡峭的山路上攀登,一边不停地吟诗;他在家里装了
一面大镜子,每天起早贪黑地对着镜子练习演说;为了改掉说话耸肩的坏习惯,他在头顶上
悬挂一柄剑,或悬挂一把铁权;他把自己剃成阴阳头,以便能安心躲起来练习演说……
    德摩斯梯尼不仅训练自己的发音,而且努力提高政治、文学修养。他研究古希腊的诗
歌、神话,背诵优秀的悲剧和喜剧,探讨著名历史学家的文体和风格。柏拉图是当时公认的
独具风格的演讲大师,他的每次演讲,德摩斯梯都前去聆听,并用心琢摩大师的演讲技巧……
    经过十多年的磨练,德摩斯梯尼终于成为一位出色的演说家,他的著名的政治演说为他
建立了不朽的声誉,他的演说词结集出版,成为古代雄辩术的典范,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
心。
    当德摩斯梯尼登上雅典政坛的时候,正是马其顿王国在国王腓力二世的治理下迅速崛
起、四处扩张之时。在对待马其顿的态度上,希腊内部分为两派,一派是亲近马其顿派,一
派是以德摩斯梯尼为主要代表的反对马其顿的扩张派。德摩斯梯尼多次登上公民大会的讲
坛,声讨腓力二世。他发表了5篇反对腓力的演说,其中以公元前341年发表的最为著
名,在这篇演说中,他大声疾呼;“当雅典的船尚未覆没之时,舟中的人无论大小都应动手
救亡。一旦巨浪翻上船舷,那就一切都会同归于尽,一切努力都是枉然”。据说,当腓力读
到这篇演说词时,竟然说:“如果我自己听德摩斯梯尼的演说,我自己也会投票赞成选举他
当我的反对者的领袖。”
    这篇充满爱国激情、富有说明力的演说发生了作用。公民大会决定派出使节联络友邦,
德摩斯梯尼也被派往拜占庭。公元前340年,反马其顿同盟结成,援助拜占庭的希腊人打
败了马其顿的舰队。随后,德摩斯梯尼被任命为海军部监。他立即开始整顿海军,还将剧院
演出的一切费用都用作军费。德摩斯梯尼有一句名言:“辞令的灵魂就是行动,行动,再行
动。”他自己就是遵照这句话去做的。公元前388年,他以重装兵的身份参加了决定性的
喀罗尼亚战役。由于内部的分裂,希腊失败了,从此,希腊失去了自由和独立。
    公元前366年,腓力被刺身亡,欣喜万分的德摩斯梯尼身穿节日的盛装,头戴花环,
出现在500百人会议上。公元前322年,反对马其顿的起义被镇压下去,马其顿人要求
交出德摩斯梯尼。他不得不离开雅典,辗转逃避,流亡异乡,于公元前322年在一个小岛
的海神庙内,服毒自杀。公元前280年,雅典人为他建了一尊青铜雕像。他忠心为国,为
独立自由顽强战斗的精神,永远活在雅典人民和崇拜欣赏他的人心中。

 
22、伊索的寓言
    伊索是一位奴隶出身的寓言作家,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古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形成时期。那
个时代,奴隶主贵族作威作福,为非做歹,奴隶和下层平民备受欺凌。奴隶和下层平民对奴
隶主贵族的专制并不是逆来顺受的,他们把寓言当作武器,向奴隶主做斗争。在众多的奴隶
和平民出身的寓言作家中,伊索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他是一位奴隶主的家奴,相貌丑陋却
绝顶聪明,后来获得了解放。
    提起伊索,也许熟悉的人不多,但提起《农夫和蛇》、《狼和小羊》、《鹰与螂》、
《农夫和儿子们的争吵》等,也许大家都就不陌生了。
    《农夫和蛇》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农夫在冬天看见一条蛇冻僵着,很可怜它,便拿来
放在自己的胸口上。那蛇受了暖气就苏醒了,等到回复了它的天性,便把它的恩人咬了一
口,使他受了致命的伤。农夫临死的时候说:“我怜惜恶人,应该受这个恶报!”这个故事
告诉人们,决不要怜悯像蛇一样的恶人。
    《狼和小羊》的故事,是《伊索寓言》中著名的一篇:一只狼来到河边,它看小羊在河
边喝水,就想吃了它。但狼又想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来掩饰自己的欲望。于是狼责怪小羊把
水弄脏了,害他不能喝水。小羊回答说;“我在下游,你在上游,我怎么会把上游的水弄脏
呢?”狼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便恶狠狠地说,“你去年骂过我的父亲。”小羊大为吃惊,
忙辩解道:“那时我还没出生呢。”狼理屈词穷,终于凶相毕露地说:“即使你辩解得再
好,我也不放过你”。说着便猛扑过去把小羊吃掉了。这个故事要说的是坏人存心要做坏
事,总是可以找到借口的。如果把狼和羊的对立关系比做奴隶主和奴隶、贵族和平民的关
系,那贵族和奴隶主不就有着和狼一样的吃人的本性吗?
    蜣螂和鹰相比,一个是弱者,一个是强者,它们在力量上不可相比,但在《鹰和蜣螂》
中,蜣螂和鹰作斗争却取得了胜利:
    鹰是一种凶孟的飞禽,而蜣螂是一种小虫。一次兔子被鹰追逐,在走头无路的时候碰到
了蜣螂,便向他求救。蜣螂鼓励兔子和鹰讲理。但鹰却蛮横地吃掉了兔子。蜣螂从这个悲剧
中悟出:同鹰是无理可讲的,必须勇敢地和它做斗争。于是,蜣螂经常等候在鹰巢下面,只
要鹰一生蛋,它就飞上去,把鹰蛋推滚起来,把它打碎。鹰到处躲避不成,最后只好飞到希
腊神话中最高的神宙斯那里,请求宙斯为他提供一个安全的地方繁殖后代。宙斯便叫鹰在自
己的膝上生蛋,以为这样就安全了。但蜣螂毫不惧怕,他知道这一消息后,便带了一个粪
团,飞上天去,将粪团抛在宙斯的膝上。宙斯忙掩面捂鼻,慌忙站了起来,膝上的鹰蛋也落
地粉碎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人物可以向强者挑战,可以蔑视宙斯这样所谓天上的“最
高神祗”,只要不屈不挠,坚持战斗,最终定会取得胜利。
    《伊索寓言》中有总结劳动人民生活斗争经验的故事,《农夫的儿子们的争吵》便是其
中一篇:农夫的几个儿子之间经常发生争吵,不团结。农夫多次劝导也不奏效。一天,农夫
把几个儿子叫到跟前,拿了一束木棒让他们轮流折,但谁也折不断。然后,农夫把一束棒拆
开,分给几个儿子每人一根,叫他们再折。儿子很容易都折断了。农夫用一束棒折不断,一
根棒一折就断的道理教导儿子们说;“你们看吧,假如内讧,便要被打倒了。”这一生动的
例子说明,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
    在《三只公牛和狮子》中伊索告诫人们,要注意识破敌人的阴谋诡计。有三只公牛生活
在一起,一只狮子想吃掉他们,可是公牛们齐心协力,令狮子无法下手。狮子想出诡计,便
用花言巧语离间三只公牛的关系。公牛们不知是计,终于上当,他们各自分开。这时,狮子
趁机将三只公牛一只一只吃掉了。“不要相信敌人的好话”。这是作者告诉我们的历史经验。
    《伊索寓言》中还有许多精彩的寓言,说明深刻的道理。《打破神像的人》是说要打破
人们对神明的迷信;《龟兔赛跑》中劝戒人们不要骄傲自大;《乌鸦和狐狸》中讽刺一些人
的虚荣心;《狐狸和葡萄》中嘲笑无能者的自我安慰心理;《初次看见的骆驼》中则说明实
践出真知的道理……
    伊索创作的寓言故事中把奴隶主贵族常比为狮子、毒蛇、狐狸等,揭露他们的贪婪残
暴,同时又歌颂了广大奴隶和下层平民顽强的斗争精神,鼓励人民团结起来,向贵族奴隶主
做斗争,这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动摇了他们的统治,因此,奴隶主贵族对伊索恨之入
骨,千方百计想杀害他。公元前560年的一天,伊索被奴隶主押到爱琴海边一块高耸的岩
石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伊索冷静从容,坚强不屈。终于,伊索被推下了山岩……
    伊索在世时,他的寓言就在人民中间以口头文学的形式广为流传了,但当时并未编成
书。公元前3世纪左右,伊索死后的二、三百年,一个希腊人把当时流行的200多个故事
汇编成书,题为《伊索故事集成》,但可惜没有流传下来。公元前1世纪初,一个获释的希
腊奴隶,以上书为材料,用拉丁韵文写了寓言100余篇,同时,又有一个人用希腊文写了
寓言122篇。到公元4世纪,又有一个罗马人用拉丁韵文写了42篇寓言。以上三种韵文
体都保存下来。后来,又有人把韵文改为散文,加进印度、阿拉伯和基督教的故事,并多次
汇集、编纂和改写,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伊索寓言》,共有360篇。
    《伊索寓言》并不是伊索一个人创作的,其中有他同时代人的作品,也有后人的创作,
但这并不影响伊索的伟大,人们将永远记住他的寓言,并从他的寓言中得到启迪和教育。

 

 您已阅览   分 秒   感谢光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2551/671881324680.html

更多阅读

关于世界历史的推荐书籍清单 好看的历史书籍推荐

前几天乘飞机把一本希罗多德历史(上册)遗忘在飞机上了。我甚至打电话去南航的机上清洁队试图找回,未果。今天只有去书店再买。上下册不拆开卖的,只能花68大元又买了一套。列一个书单,说说我的世界历史的脉络是怎么理清的。<人类的故事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14世纪~20世纪90年代 历史大事年表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14世纪~20世纪90年代)14~15世纪      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4世纪末       朝鲜王朝建立14~17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487~1488年     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南部沿海1492年        哥

世界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九大巫师图 巫师3传奇套装

世界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九大巫师(图)  希普顿修女(1488–1561年)希普顿修女是一位巫师,也是一位女先知,是16世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她生前的预言在死后数百年奇迹地灵验了。据称,希普顿诞生于英国北约克郡纳尔斯伯勒一个洞穴中,她是16

声明:《知识管理标准 世界历史知识大全——古代卷之二》为网友只對鉨癡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