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语是怎么来的?从什么时候起,大家称自己为中国人。古代时期的中国是什么意思?
如今,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为“中国”。在古代的时候,“中国”的意思跟现代不一样,不同的时期,意思都不一样。
“中国”一词古代的含义,有以下几种:
含义一:“中国”一词,曾经专门用来指帝王所在国、指京师为“中国”。
毛传:“中国,京师也。”
《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翻译】先爱护精度的百姓,进而安抚四方。
含义二:“中国”一词,指华夏族、汉族地区居住的地区。
《集解》:“刘熙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中国”的解释】指华夏族、汉族地区为中国(以其在四夷之中)。
含义三:“中国”跟与“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华”含义相同,并且范围在扩展。
《诗·小雅·六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
《礼记·中庸》:“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貂。”而华夏族、汉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因此称其地为“中国”,与“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华”含义相同。初时本指今河南省及其附近地区,后来华夏族、汉族活动范围扩大黄河中、下游一带,也被称为“中国”。
《晋书·宣帝纪》:“孟达于是连吴固蜀,潜图中国。”(“国”指立国于黄河中、下游的魏国)。甚至把所辖的地区,包括不属于黄河流域的地方,也全部称为“中国”。
含义四:“中国”指我国的全部领土
《史记·天官书》:“其后秦遂以兵征六国,并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