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在呼吁医改要“强基层”,可对于这个概念,我个人觉得目前我们还有不少认识不清的地方。有些人呼吁医疗资源均质化,认为基层医务人员的水平要像三级医院一样。这种要求有点过分了。我们应提高基层医疗水平,但不能“拔高”。
基层有两个
一个是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主要承担基本的健康保健职能,如公共卫生职能和一些简单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
从这个角度讲,基层医务人员的水平不一定非要很高(当然越高越好),没必要。只要按照他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特点进行培训或培养,并做好考核,就足够了。
另一个就是区域医疗中心,主要指县级医院。从西方国家经验来看,一个30~50万人口的地区就要有一个医疗中心(相当于县级医院)。所以,我国要重点发展县级医院。这个基层强了,大部分甚至90%以上的患者问题在本区域内即可解决。
这两个强基层,我们都抓了,但两手都不够硬。一方面县医院抓得不够,医疗水平没有得到有效地提升。县医院不要学习综合性三甲医院,非要科室齐全。一定要把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比如这个地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比较高,达到了10%,应该重点建设心血管科。如果肿瘤发病率不高,就没必要花很多钱大力发展肿瘤科了。另一方面建设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等过多强调盖房子、买设备,结果没吸引多少患者,有些设备好几年都没开封。这说明我们强基层没强到地方上,钱花了不少,效果不太明显。
我们投入医改的经费确有不足,但也存在资源浪费。都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国家的钱怎么提高使用效率,确实值得有关部门思量。
延伸阅读:地产商转型投资医疗李克强两会谈医改条条不离分级医疗扒一扒2016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那些医疗事医疗资源严重错配 2万多医院需外科手术二孩时代 “儿童医疗”困境咋破医疗也要“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