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主整合历史知识
汪 瀛
一、准确掌握历史知识是指哼却解答高考历史问题的前提条件
二、整合历史知识的基本方法
1、图示整合法
图示整合法,就是运用图形、图像等方式,揭示历史事物现象或本质特征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整合历史知识,有助于帮助我们建构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形成科学的历史观;有利于化繁为简,便于记忆;有利于我们形成逻辑思维能力。
2、目录整合法
历史教科书中的目录是相关历史知识的缩影,知识体系的纲要。在历史学习中利用目录构建知识框架,既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现象、认识历史的全貌,又可以避免在学习中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表格整合法
表格整合法,就是根据不同历史知识的特点,用表格形式将同类知识前后连贯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使众多史实脉络分明、条理清晰,收到化繁为简效果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简明、醒目,能克服历史的过去性,能帮助我们形成历史知识的整体结构感,加深对历史知识发展线索的理解,提升其综合归纳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例一: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
古代中国
古希腊罗马
特 点
实用性、权力高度集中、专制
理性、崇尚个体、平等
发展趋势
趋向专制
走向民主
政治改革
法律制度
加强君主专制,法制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工具
古希腊进一步实行民主,并以法律做保证。古罗马先是实行共和,用法律限制专断行为;后是独裁,将君主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文明延续与否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当时有力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文化进步,并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有力保障,促使文明进一步延续
缺乏强有力的权威,国家不统一,经常分崩离析,但民主与法制影响深远
认 识
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任何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
三、整合历史知识的角度
1、利用不同史观整合历史知识
从目前高考命题的实际看,除历史唯物史观外,常用的史观主要有:文明史观、现代化(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
所谓文明史观,简单地说,就是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它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当今高中历史教科书体例就是依据文明史观编写的,《历史必修一》为政治文明史,《历史必修二》为经济文明史,《历史必修三》为科技与思想文明史。
现代化是指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由此导致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转变。它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取代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结果,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等。所谓现代化史观,就是运用现代化的观点来看待中外历史,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历史和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
例二:运用现代化史观整合与中国近代化有关的历史知识
中国的近代化
(一)政治
1、从专制到民主: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2、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时期曲折发展、新时期发展完善
(二)经济
1、起步阶段: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出现
2、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3、腾飞阶段:“一五”计划奠定基础、20世纪50-70年代曲折发展、改革开放成就辉煌
(三)思想文化
1、地主阶级:林则徐“开眼看世界”、洋务派“中体西用”
2、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
3、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四)社会生活
1、变迁原因:政府的推动;重大政治运动的推动;近代工业的发展;西方思想的传播
2、变迁表现:衣食住行和思想观念的变迁;交通和通讯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所谓全球史观,简单地说,就是以全球的视角来研究和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它将人类社会的历史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分散发展到整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重视、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决定因素。现行历史教科书中的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因果关系和影响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史观。
2、依据纵向联系串联整合历史知识
人类社会不同形态的更替,是纵向联系。依纵向联系,可以探讨事物在不同时间段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勾勒出发展的线索,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纵向联系的对象依需要不同,可大可小,大可至整个人类社会,小可至一件家具。纵向联系体现了历史的传承性。
例如,我们可以把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曲折发展、祖国统一等知识点,整合为“中国政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专题,从而全面了解中国从古到今的政治发展历程及其变化因果。
又如,我们通过整合世界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以第一次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为思维线索,举一反三,整理出另外两次科技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像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可归结为:①政治条件: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美、德、意、日等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为各自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②劳动力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业无产阶级壮大。③资本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积聚了大量资本。④科学技术条件: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空前活跃并取得许多重大突破,这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所要求的新技术革命创造了条件。⑤市场条件和原料条件:结束分裂后的国家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列强加紧殖民扩张,攫取了广阔的世界市场和更丰富的廉价原料,资本主义经济得以在更高的水平上发展。
3、依据横向联系串联整合历史知识
时间同步,空间延续,构成横向联系。历史从欧亚大陆拓展至整个地球乃至宇宙,是横向联系的结果。人类不断迁徙繁衍,是横向联系。依横向联系,可以探讨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勾勒出某一时代完整的历史画卷,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来解读历史。横向联系体现了历史的拓展性。
例如,我们可以把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等知识点,整合为“战后世界形势的发展与新中国外交”等。
我们也可以将世界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东欧剧变与前苏联解体等知识点与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与建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内容,整合成“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
4、依据同一形式或属性串联整合历史知识
(1)同一专题的知识。如中外运输史上交通运输方面的发明:①1803年,美国人富尔敦发明第一艘汽船;②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③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发明第一辆四轮汽车;④1900年,德国人齐柏林发明飞艇;⑤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研制的飞机试飞成功;⑥1910年,中国人冯如制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
(2)同一目的的知识。如20世纪30年代,都以摆脱危机为目的而采取的措施:①美国罗斯福实行“新政”;②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对内独裁,对外侵略。
(3)同一性质的知识。如中外导致社会性质改变的政治事件:①公元前356年,秦国开始商鞅变法;②646年,日本大化改新;③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④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4)含有同一内容或特点的知识。如都倡导实行义务教育的三件事:①法国的傅立叶倡导实行免费教育;②日本明治天皇宣布实行义务教育;③巴黎公社宣布了免费的义务教育原则。
(5)具有同一结果的知识。如中国古代史上被农民起义直接推翻的封建王朝:①秦朝;②元朝;③明朝。
(6)体现时间先后顺序的同类知识。如无产阶级独立政党的建立:①1869年,法国社会民主工党建立;②1879年,法国工人党建立;③19世纪80年代,美国工党建立;④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建立;⑤20世纪初,英国工党建立;⑥1903年,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建立;⑦1918年,匈牙利共产党建立;⑧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
5、依据同一时间串联整合历史知识
(1)同一世纪或同一时期的知识。如19世纪中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大事:①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②美国的南北战争;③日本的明治维新;④德国的统一;⑤意大利的统一。
(2)同一年代的知识。如发生在1921年的大事:①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②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决定北伐,统一中国;③华盛顿会议召开,签订四国条约;④埃及再次爆发人民反英起义;⑤英国被迫允许爱尔兰南部26郡脱离英国而实行自治。
6、依据同一区域串联整合历史知识
(1)关于某一国家的同类知识。如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的科技发明成就:①卡尔·本茨提出轻内燃发动机的设计;②狄塞尔设计成柴油机;③齐柏林建造飞艇;④赫兹发现电磁波。
(2)关于同一地区的知识。如列强争霸斗争中在巴尔干半岛发生的大事:①1853-1856年,沙俄同英法的克里木战役;②19世纪末,沙俄同奥匈帝国、英国争夺巴尔干半岛;③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④一战中,巴尔干半岛是南线战场,奥匈帝国对俄国和塞尔维亚作战;⑤20世纪90年代的波黑战争和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的对科索沃的战争等。
(3)关于同一地点的知识。如中国现代史上发生在武汉的历史事件或现象:①洋务运动和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在武汉创办的军事与民用工业;②1911年发生在武汉的“武昌起义”;③董必武等在武汉成立早期共产主义组织;④国民革命时期北伐军攻占武汉、国民政府迁都武汉、汉口人民收回英租界、英国在武汉制造“一三惨案”、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等;⑤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在武汉召开了“八七会议”;⑥抗日战争时期的武汉会战;⑦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五”计划时期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等。
7、依据同一人物串联整合历史知识
(1)某一人物的全部功绩。如列宁、孙中山、毛泽东等人的医生主要贡献。
(2)某一人物的所有罪行。如袁世凯的主要罪行(出卖维新派、镇压革命、卖国、独裁复辟等方面)
(3)某一人物的功与过。如秦始皇、陈独秀的功与过。
8、依据因果联系串联整合历史知识
(1)一因多果:由一种原因引起多种结果。如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从中国角度看,从日本角度看,从远东国际关系看。
(2)一果多因:一种结果由多种同时起作用的原因所引起。如明清时期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专制主义空前加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八股取士与文字狱;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等。
(3)同因异果:同样的原因在不同的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如北美与拉美同样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掀起了要求摆脱欧洲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最终北美独立后成为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拉美地区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
(4)同果异因:同样的结果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如阻碍英、美、日、德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分别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外国的殖民统治、幕府封建统治、国家的分裂。原因虽不同,但最终都导致了革命或改革,它们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5)互为因果:同时存在于历史整体中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这更多地表现在历史的横向联系中。如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工农运动的高涨,又促进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6)系列因果:历史因果的系列化和连续化。它在历史纵向发展中大量存在,是一种内在关系和必然联系。如唐朝中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引起土地高度集中,使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导致政府财政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