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研究发现双相障碍前驱期出现额叶脑区等处的灰质结构改变
双相障碍又称躁狂抑郁症,是一种以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为特点的常见精神障碍,可引起精神残疾,是导致自杀的重要原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障碍的患病率约1%~3%。近期,国内的相关医学研究取得突破,发现有双相障碍家族史并表现出前驱症状的临床超高危人群出现大脑结构的改变和认知功能损害。研究人员提醒,患有双相障碍的父母要注意子女的患病风险,应理解其情绪波动大、易焦虑抑郁以及冲动多动等表现,不要太严苛,必要时要向专业人士求助。
情感障碍科副主任博士的研究团队经过近三年对双相障碍临床超高危人群的系统研究,证实双相障碍患者存在疾病前驱期,出现神经影像学和认知功能的改变,为预防和干预提供了靶点和依据。此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讲座教授的大力支持,由医院情感障碍科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资助,近期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EBioMedicine》上。
林康广介绍说,很多双相障碍的患者等到出现了典型症状才去就医,其实此病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很多患者早在8、9岁时即可出现双相障碍的早期轻微症状,包括兴奋好动、焦虑抑郁、轻微精神病性症状如偏执观念等,但还没达到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容易被忽视。现在,核磁共振检查发现这些早期患者的额叶脑区等处的灰质结构发生了改变,与认知功能损害有关。
加拿大和荷兰的长期随访研究表明,父母患双相障碍,子女精神障碍的终身患病率可达八成左右,包括双相障碍、抑郁症和焦虑症。双相障碍的发病还与环境因素有关,例如童年早期受到虐待、生活应激事件、缺乏社会支持,都是发病的危险因素。林康广建议,患者家长对子女情绪不稳、冲动、好动的表现不要太严苛,切莫动辄责骂,而要多些理解和关心,参加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如果家长察觉到子女出现异常行为,自己无法处理,最好向精神心理科的医生等专业人士求助。
如果知道自己有双相障碍的风险,参加健康教育可加强对自身和疾病表现的了解,对精神心理健康有正面作用。林康广建议,临床超高危人群要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摄入富含ω-3脂肪酸的鱼肝油、多做运动、避免熬夜等。研究证据显示,有氧运动对大脑的可塑性有帮助,坚持每天运动半小时,保持每周3~5次,每次达到出汗的程度,可选择踢球、打篮球、骑自行车等。
他说:“携带双相障碍易感基因的人群也有好的一面,就是思维灵活敏捷,创造力好,可能在某方面有很好的天赋,只要处理得好保持不发病,将来对社会的贡献可能比平常人更大。”
延伸阅读:医疗资源严重错配 2万多医院需外科手术二孩时代 “儿童医疗”困境咋破医疗也要“供给侧改革”“精准医疗加科学监管”助推药物创新发展移动医疗平台落地才是关键盘点那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两会医疗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