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又一村插图 太平洋战争(插图版)---57“柳暗花明”---青梅煮酒1970
好事多磨。在多次看似山穷水尽的磨砺之后,局势终于戏剧性地渐趋柳暗花明。在陆军一阵阵“不要错过公共汽车”的叫嚣声中,德、意、日三国同盟再次进入快车道。“九一八事变”之后大闹国际联盟会场宣布日本退出国联的“国民英雄”松冈洋右再次披挂上阵、闪亮登场。
早在一个月之前的1940年7月,松冈洋右就接到了尚未出山的近卫文麿发来的出任新内阁外务大臣的邀请,松冈闻言是心中窃喜。但老奸巨猾的松冈并没有立即答应,他以守为攻、以退为进地提出,应邀出山辅佐近卫的必要条件是必须赋予其“拥有外交政策的决策权和自主权”,这一明显过分的要求竟然得到了近卫的认可。从那一刻起,松冈这个太平洋战争前夜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外交官就开始大刀阔斧地推行被他自诩为“我行我素”的独立外交。
关于近卫对松冈的人事任命,包括内大臣木户幸一在内的诸多高层人士都不赞同,连天皇都几次劝近卫要慎重考虑。裕仁曾就起用松冈询问前来晋谒的近卫首相:“起用松冈可能会陷入极大的困境和黑暗之中,你有这种思想准备吗?”天皇的话表示了对前景的忧虑。近卫又一次在需要慎重的时候做出了鲁莽冲动的决定,固执地坚持了自己的观点。在近卫眼里,松冈一贯标榜的排斥英美传统势力可谓与自己是“臭味相投”。
在那些反对者眼中,松冈性格怪癖,喜欢故弄玄虚,虽然足智多谋但浮夸外露,好冒险,办事凭直觉。他的想象力丰富,经常说一些与自己内心相反的话,弄得大家是一头雾水。他一再向同僚们保证他是亲美的,但提到美国却深恶痛绝。他自称不相信德国,却不断向希特勒献媚。他标榜反对军国主义,行动起来却比陆军大臣和参谋总长还激进。无怪乎有人称他是一位神经不正常的“智力体操运动员”。他可以和希特勒称兄道弟,他可以和斯大林勾肩搭背告诉他“对于共产主义我比你知道的多”,还可以跟罗马教皇谈论基督教教义号称自己是纯粹的基督徒。很多人认为,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特殊历史时期,让疯疯癫癫的松冈出任外务大臣只能把事情越搞越糟。
松冈可不这么看。在对外事务中松冈自信地认为,他既能充分利用两个轴心国达到日本的目的,又不致对它们承担过多的义务。他告诉日本驻英国大使重光葵,“意大利今后将从属于德国,但是日本因所处的地理位置却能保持独立”。松冈认为日本应当利用德国在欧洲所向披靡的有利时机对法国、荷兰、葡萄牙在远东的殖民地发动突然袭击并占领之,这样做可以最少地冒卷入战争的风险,同时获得最大的利益。松冈还认为,英国很快将被希特勒打垮,届时英国在远东的殖民地也将成为日本的囊中之物。在松冈眼里,如果日本站在德意一方进行积极的干涉和威胁,就可以阻止美国去帮助英国,这也正是日本的价值所在。
1880年3月,松冈洋右出生在被誉为“日本右翼政治家摇篮”的山口县。他的家庭因做过一段海上贸易曾经一度富有。但后来由于父亲投资失败欠下了巨额债务,哥哥又挥霍无度导致家道中落。1893年,年仅13岁的松冈被迫去美国西海岸投靠他做生意的叔叔。可惜遇人不淑,一句英语都不会的小松冈刚到美国就被叔父狠心地扔在了海岸上,要他自谋生路。
虽然诅咒一个小孩子很残忍,但是如果松冈就此消失的话对于人类来说未必是件坏事。也是松冈命不该绝,举目有亲却不认的他被当地一家好心的美国人收养,他们还给松冈起了个英文名字叫弗兰克。松冈先是住在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后来到了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在尔后的成长岁月里,松冈发奋自强,刻苦读书。他坚持一边学习一边打工,为了赚到学费他在餐厅洗过盘子,在农场种过地,还当过铁路工和管道工,还临时做过富人家的仆人。他甚至兼职去当主持婚礼的司仪,松冈绝佳的口才可能也就是当司仪时练就的。尽管在美国曾经受到种族和社会歧视,但松冈仍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从俄勒冈州大学毕业,拿到了法学学位。这种曲折艰苦的成长经历,倒是练就了松冈超乎常人的坚韧毅力与求生技能,使他成为极力推动日本对外侵略的“国民英雄”。鉴于后来他在太平洋战争之前的所作所为,讨厌他的美国人给他起了一个“俄勒冈僮仆”的蔑称。
由于母亲病重,1902年22岁的松冈回到日本,他在美国生活了整整九年。虽然接受了近乎完整的西方教育,奇怪的是松冈依然尊崇天皇,对西方充满了敌视。回到日本的松冈曾对自己的朋友说:“记住最重要的一点是,永远不要被美国人轻视。当你和一个美国人在楼道里相遇时,美国人不会因为你向他鞠躬并礼貌相让而感谢你,他其实会鄙视你,认为你太容易对付了。如果你朝他脸上来上一拳,他才会尊重你,才会认为你和他地位是平等的。”
与向来过分养尊处优的近卫相反,松冈每一步前进都经历了无数的艰辛。近卫吃美食泡小妞,习惯骄奢淫逸的生活,而松冈最喜欢的不是女人而是美酒。1904年,松冈参加了外务省组织的外交官资格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用(当时是130人中录取7人)。从这时起,松冈洋右就开始频频活跃在日本的外交领域。
松冈有着天生的倾诉欲望,说起话来是口若悬河,仿佛前三辈子都是哑巴一般。他珍惜每一次能够发言的机会,然后只管喋喋不休地大放厥词,根本不管别人爱不爱听、听没有听、听不听得懂,更不允许别人插嘴或打断。在松冈眼里,你如果意见和他一致的话你就是对的,如果不一致那你肯定是错的。如果将近卫文麿比喻做哈姆雷特的话,那松冈就是一个东方还健在的堂吉诃德。他的口若悬河为他赢得了“五万言先生”的光荣称号。松冈冗长的讲话往往再结束时会获得雷鸣般的掌声。——很多时候的原因是大家认为,“终于讲完了,可以不受折磨了”,就像老酒听领导讲话一样。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罗杰率领的第二太平洋舰队从欧洲启航远赴远东驰援。在上海附近,罗杰将几艘补给船放进了上海港。很快,联合舰队司令官东乡平八郎就接到了俄国辅助舰进入上海港的电报,并在之后的对马海战中一举将敌击溃。那个向东乡大将发去电报的,就是当时日本驻上海领事馆助理、年仅25岁的外交官松冈洋右。
在之后长达17年的时间里,松冈一直在中国任职,成为日本对华侵略扩张外交战线的一员“猛将”,并逐渐形成了“大陆主义”思想。对于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四分五裂、军阀混战的局面,松冈一度曾怀疑中国是否有能力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松冈曾有幸参加了巴黎和会,在那里邂逅了未来的“革命战士”近卫文麿。战后因为日本外交界“亲英美派”逐渐占据上风,积极倡导日军出兵西伯利亚的松冈在1921年退出了外务省。后来在老乡田中义一的推荐下松冈进入“满铁”,开始从事对中国情报的搜集工作。1927年松冈出任了“满铁”副总裁。
田中内阁下台后松冈辞去在“满铁”的工作回国致力于政治活动,开始与石原莞尔一起鼓吹“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猛烈抨击主张与欧美各国进行“协调外交”的外务大臣币原喜重郎。松冈主张对美英法应实施强硬外交,鼓吹用武力解决满蒙问题。“九一八事变”之后,以松冈为团长的日本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悍然宣布退出国际联盟,松冈发表了铿锵有力的“退出演讲”,可谓风头出尽,此节前文已有描述。
从日内瓦回国后之后,松冈再次回到“满铁”出任总裁,后辞职回家赋闲。德国与苏联的突然联姻导致日本在诺门罕战役中承认了失败,同时使得平沼骐一郎内阁倒台。一向不甘寂寞的松冈在闻听此事后禁不住发出了一声感叹,“德国善于利用别国满足自己的欲望,即使违约也不干被他国利用的蠢事。和他们接近的国家几乎无一例外都上过当”。松冈此言可谓是一针见血。此此出山之时,新任的外务大臣松冈就要承担起与德意重新缔结三国同盟的重任。
不管之前已经入木三分地认为德国是背信弃义之人,松冈上任后还是迫不及待地寻求与德、意的结盟。松冈的如意算盘是,形成三国同盟不仅可以减轻美国对远东的压力,而且能促使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建立“新秩序”。这还仅仅是第一步。第二步通过德国改善与苏联的关系,邀请苏联加入日、德、意联合体系,形成欧亚大陆新体制的强大势力集团,以此与以英、美为中心的西半球形成对峙。第三步就是让美国屈服,并通过美国来解决中国事变。他曾对秘书官加濑俊一充满自信地说:“除了凭借三国同盟打开局面外别无方策。但是最终目的是调整日美关系。你就等着看吧。”带着自己的“美好构想”,松冈开始为缔结三国同盟而奔走呼号。
在8月1日在记者招待会抛出“大东亚共荣圈”概念之后的当天晚上,松冈就约见了德国驻日本大使奥特,向他急切表达了日本要求加强与德意结盟的愿望。松冈指出,日本坚定不移地要把在中国的战争进行到底并实施南进计划。奥特对日本要求缔结军事同盟的表态感到满意。
为了排除异己,松冈快刀斩乱麻地更换了四十名驻外大使或公使,清洗了外务省中的亲美英分子,为缔结三国联盟扫除了障碍。他兴致勃勃地告诉其心腹好友、外务省顾问斋藤良卫博士:“我想与之握手的真正对象不是德国而是苏联。与德国握手,只不过是为了与苏联握手创造条件。自德苏两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以来,两国关系极为良好,所以通过德国斡旋日苏关系是很有可能的。若以德、苏为友,任他什么美国、英国都不会考虑也不敢再与日本为敌。”
前面已经提到,在“荻洼会谈”中东条和松冈对于三国同盟是举四脚赞成。出席会议的第四个人却表达了不同意见,他就是海军大臣吉田善吾。吉田继承了加藤友三郎的遗志,从米内、山本、井上手中接过了“反对与英美开战”的大旗,“坚决不同意与德国、意大利缔结军事同盟”。斜刺里杀出的吉田出乎预料地成了反对三国同盟的最后一座坚固堡垒。
陆军是三国同盟的积极倡导者,不过此时几乎所有的海军中下层军官也已经开始积极赞成日本与德国联姻。海军大臣吉田善吾已经成了“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他的处境比当初的“三驾马车”还要尴尬,缺乏魄力的吉田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下属。
吉田还有一个支持者,他就是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在给吉田海军大臣的信里山本写到:“日美战争乃世界一大不幸。对帝国来说,在圣战数年之后再添新强敌,诚为国家之危机。在日美两国两败俱伤之后,苏联或德国乘机扩张,欲争霸世界,其时何国得以制衡?如德国获得胜利,我帝国以友邦而示其好意,然则德国未必将疲困的日本放在眼里。因为真正的友邦只有拥有雄厚的实力才能维持。帝国之受尊重而不断有讨好者,无非是因为我海军有强劲的阵容。是故,为避免日美冲突,两国应寻求万般之策,对帝国来说绝不可缔结日德同盟。”可惜的是,作为舰队司令长官的山本常年驻扎海上,根本对东京的决策产生不了什么决定性影响。
吉田非常赞同山本五十六的观点。无奈内阁中来自近卫、东条、松冈的压力太大。陆、海军少壮派军官开始排着队轮番登门造访吉田的官邸,给海军大臣施加压力。参谋本部一个少佐参谋在得知海军大臣反对三国同盟的消息后,在当天的值班日志上写上了一个字“呸”!辅佐吉田的海军次官住山德太郎中将是个敦厚老实之人,曾被人讥称为“海军女子学习院院长”,基本上属于可有可无。在这种两难的处境中,身心憔悴的吉田患上了抑郁症,他甚至试图想去自杀。就在三国同盟问题于内阁中正式通过之前三周的9月4日,吉田海军大臣在巨大的压力下终于崩溃。在前往医院的路上,最后一个反战的吉田向近卫递交了辞呈,最后一堵墙终于坍塌。松冈的面前已经是一片坦途。现在要尽快找到一个顶替吉田善吾的海军大臣,前提是他必须赞成“三国同盟”。在海军中一言九鼎的实力派人物就是已经当了七年军令部总长的伏见宫亲王,海军的人事变动一般要经过他的首肯。前面我们多次提到,伏见宫属于不折不扣的亲德仇英美派。此时的军令部次长近藤信竹中将曾是驻德使馆的武官,作战部长宇垣缠少将、作战课长中泽佑大佐都是亲德派。为了给三国同盟扫清道路,伏见宫动用了皇族的威信,举荐了惯于息事宁人、窝囊到不能再窝囊的及川古志郎海军大将接替吉田出任海军大臣。
及川和板垣征四郎、米内光政都是中学时期的同学,却远没那两位有主见。在井上成美眼中,及川“既没能力也没原则”,是出了名的老好人。他曾经被誉为日本海军中排名第一的“汉学家”,对工作毫无兴趣的及川成天研究的就是《论语》和《孟子》,再不就是埋头挥毫苦练书法。——文化人呀!
留着花白寸头和浓密胡须的及川面相就很慈祥,一双又大又圆的眼睛让他看起来茫然而不自信,也有人怀疑他根本就没有思想。从内心里讲及川很同情米内和吉田,但他不想说也不敢说。和动辄千言万语的松冈相反,沉默寡言的及川几乎不说话。有人说这是因为他来自寒冷的北方,所以嘴从小就被严寒给冻住了。及川认为海军的任务就是打仗,不应该过多地关心和干预政治。及川不喜欢对抗并会尽量避免一切辩论。他认为作为海军领导人的主要任务就是和陆军竞争,以便获得更多的经费和物资。估计正是由于他无能、胆小无主见,所以才被推选为海军大臣给“三国同盟”让路。要不怎么不去选择“三驾马车”呢?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无比崇拜汉学,但侵略起中国来及川却毫不手软。当年武汉会战时他就是当时中国方面舰队司令长官兼第三舰队司令,突破马当、田家镇要塞等战斗及川可谓“功不可没”,并藉此于1939年11月晋升为海军大将。
三国同盟就意味着未来要与英美作战,对英美作战的主力无疑是海军。作为海军大臣,及川的职责就是根据海军的战斗力向政府提出合理的建议。如果他有当年米内光政的毅力和决心,三国同盟也可能无疾而终。但是及川同样面临来自陆军和海军基层军官的压力,老好人的及川谁也不想得罪。及川认为,日本海军建设占用了国家军费的大部分,现在让海军提出来不和德意结盟是因为海军打不过英美,那岂不让陆军耻笑?又怎么向全体国民交代?
苦思冥想的及川终于找到了三条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一是如果海军不同意结盟就会造成近卫内阁倒台,实在找不到新的首相人选了,只能先同意了凑合着过吧。及川早已忘了两个月前陆军的畑俊六是如何毒杀米内光政内阁的。二是如果公开说海军打不过英美,那绝对是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肯定会影响海军官兵的士气。三是如果不同意三国同盟,海军就可能得不到更多的拨款和战争物资,这才是最最重要的。在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堂堂海军大臣考虑的不是国家的命运,而仅仅是如何从陆军手中多抢点钱,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真的认为日本最杰出的政治家在明治时代已死完了,留下了这样一群鼠目寸光的无能之辈。
作为海军大臣光练书法也说不过去。9月5日,及川海军大臣召集专题会议研究三国同盟问题。不研究也实在不行,那边陆军和松冈都撵着屁股催呢。会议由出名的“官迷”海军次官丰田贞次郎主持。海军省军务局长阿部胜雄少将首先说明了缔结三国同盟的谈判经过。及川接着对自己准备同意三国同盟作了辩解:如果海军再继续反对三国同盟,近卫内阁只有总辞职。对海军来说实在负担不起导致内阁垮台的责任,所以我们不得不同意缔结同盟条约。至于影响士气和争取更多经费的原因,在这种场合没法明说。随后及川要求与会人员就此发表意见。
首先提出质问的是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山本提出,“参加三国同盟就意味着对美、英开战。从现在已有飞机的数量来看,无论是轰炸机还是战斗机都不能满足开战所需的一半,需要加紧生产补充。加入三国同盟可能随时受到美国对生产所需物资的禁运制裁,生产不得不中止。没有所需飞机,联合舰队将无法完成任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省、部又是如何考虑的呢?”会场静穆了许久,没有人回答也没有人能回答山本提出的问题。
看大家都不发言,丰田次官就出来和稀泥:“尽管存在一些不同的意见,但是总的来说,海军还是赞成三国同盟的。”
军令部总长伏见宫立即发言附合丰田的观点:“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赞成三国同盟也是没有办法的呀。”亲德派的老资格海军大将大角岑生随即代表军事参议官表态:“作为军事参议官,我们赞成三国同盟。”而实际情况是军事参议官们从来没有集体研究过这个问题,大角的意见仅仅代表他本人而已。
既然皇室成员和海军资深人士都表了态,其后再也没人敢于发表其他不同意见。及川大臣趁热打铁地进行了总结:“经过会议研究,海军从今天起开始赞成与德国和意大利结盟。”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散会之后,首相近卫文麿亲自接见了山本,想听听山本对未来可能发生战争的意见。近卫说:“如果日美开战,海军的看法如何?”山本答道:“如果非打不可的话,在开始的半年或一年中,尚可以奋战一番,并有信心争取打胜。如果战争持续下去,以至拖上二三年,那我就毫无把握了。三国同盟条约要缔结的话,那也只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了。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政府能设法回避同美国交战。”山本的话后来受到了井上成美的严厉批评,井上认为山本应该直截了当地对近卫说“根本就打不过”。
在柏林,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也已经与日本驻德大使来栖三郎进行了多轮会晤。从里宾特洛甫和奥特那里得到的信息是,德国对日本的热情在不断升温。其中一个明显的原因是希特勒对于让米内下台让近卫顶替有点满意。但真正的原因绝不在于此。希特勒在向英国试探和平失败以后,德国要迅速结束欧洲冲突的希望已经逐渐消失,长期作战不可避免。英国的亲戚美国很可能要替英国出头。此外,德苏的伙伴关系已经出现裂痕,希特勒已开始考虑先收拾掉苏联。因此柏林方面认为使日本依附于轴心国是非常必要的。8月23日,里宾特洛甫向东京派出了特使施塔默尔。
施塔默尔辗转于9月7日抵达东京。9月9日,松冈与特使进行了首轮会谈。施塔默尔说,德国此时并不要日本进行军事援助来对英作战,而只是希望日本协助德国遏制美国。他向松冈保证,德国准备承认日本在大东亚的领导地位,只要求在经济上享受优惠和要求日本帮助弄到战略物资。德国愿意充当忠诚的中间人使日本和苏联弃嫌修好。施塔默尔说,德国尚未就此事同苏联交换过意见。9月10日和11日,双方又进行了两轮会谈,并初步达成了一致意见。
一、日、德、意三国希望美国不参加欧洲战争和日华纠纷。
二、德国不要求日本介入其对英战争。
三、只有以日、德、意三国坚决一致的态度,才能抑制美国的行动。
四、三国条约下一步也要使苏联参加在内,德国就日、苏合作进行斡旋。
五、德国要为避免日、美在远东的冲突而提供帮助。
9月16日,近卫召开临时内阁会议对上述内容进行了审议。9月19日,决定日本命运的御前会议在皇宫召开。与苏联、德国和意大利不同,日本从来都不是一个独裁国家。日本的决策过程往往冗长得令人困惑。现在终于到了去给天皇大人汇报的时候了。
参加会议的人个个听起来是如雷贯耳,实质上却是一群无能之辈。他们分别是:首相近卫文麿,陆军大臣东条英机,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外务大臣松冈洋右,其余还有大藏大臣河田烈、企划院总裁星野直树、枢密院议长原嘉道等。企划院这个名字看起来好像是做企业规划的咨询机构,其实不然。“卢沟桥事变”之后,为了加强战时物资的生产和调配,1937年10月日本专门成立了为战争服务的这一机构,今后我们还要经常提到它。
“没有最废只有更废”,除了上边几个废物政治家,一边还坐着几个更加废物的军人: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军令部总长伏见宫博恭王,参谋次长泽田茂,军令部次长近藤信竹。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在整个会议过程当中,这么多所谓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竟然没有一个人指出日本作为一个海权国家和遥远的德国这样一个陆权国家结盟是多么的愚蠢。我们还是摘录一段废物们在会议上的蹩脚对话吧:
闲院宫:加强日德意合作会给处理中国事变带来什么影响?
松冈:缔结同盟的目的在于使日本处于更加强有力的地位。虽已声明中国事变由日本单独处理,但既然建立了同盟,就要有效地利用德国,使之配合军方正在进行的日华间直接媾和谈判,我相信可以期待取得相当的效果。
伏见宫:对调整日苏邦交会有多大影响?
松冈:拟请德国居间调停日苏邦交。日苏邦交的调整对德国有利,所以德国希望居间调停。去年德苏缔结互不侵犯条约时,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就曾问过斯大林,将来如何处理日苏邦交?当时斯大林回答说:日本想和我们就和,日本想战我们也必战。由此可以判断,苏方对调整日苏邦交抱有充分诚意。德方认为调整日苏邦交将没有任何障碍,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
伏见宫:由于缔结这个同盟,和美英的贸易关系势必更加恶化,最坏时历来依赖美英的物资可能越发难以得到,今后可能引发的日美战争必然形成持久战。鉴于目前因中国事变国力大为消耗,对于保持国力有何对策?
近卫:由于原来已估计到这种情况,所以扩大了国内生产,努力增加了储备。如果能进一步加强对军、官、民的消费统制,物资集中使用于最急需方面,则认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致影响军需。即令有一天日美开战,也将能比较长久地应付军费,可以经受相当长期的战争。
星野:正如首相所言,大部分物资尚能保证战争的需要。如钢材、煤、铜等。最关键的是石油不行,特别是航空汽油是最大的弱点。所以设法保证从库页岛北部和荷属东印度取得石油是十分必要的。
伏见宫:一旦对美开战,海军将要挺身于第一线。那时军需石油虽可指望使用库存或从库页岛北部、荷属东印度等地取得,但如果后两项没有保障,仅靠海军库存是不能坚持长期战争的。请问,长期战争所需要的石油将如何补充?
星野:有关石油问题如前所述。一旦演变成长期战争,取得库页岛北部、荷属东印度的石油是绝对必要的。另外通过德国斡旋,从苏联和欧洲方面补充也很必要。总之应尽一切手段取得大量石油,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伏见宫:关于石油问题大体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即取得石油并没有可靠的希望?还要提一句,对于依赖苏联供给一事不能抱多大希望,结局只能取自荷属东印度,办法有和平的和武力的两种。海军希望尽量采取和平方法,避免引起和英美的战争。
松冈:在进行本同盟谈判时,取得石油是我最关心的问题。当时我曾就日本获得荷属东印度石油问题询问过特使施塔默尔和大使奥特:现在占领着荷兰本国的德国对此将能作些什么?德国特使回答说:将做相当的努力。另据施塔默尔说,德国这次在法国获得的石油量已超过德国去年9月到现在的耗油量。还有苏联也供应德国相当数量的石油,此外德国还能从罗马尼亚得到大量石油,因此德国对于石油并不担心。
缔结本同盟的结果很可能导致美国对日实行禁运,这实在是我们最痛苦的地方。因此,我曾提议将德国石油让给日本一半左右如何。他们说:将尽量想办法。另外,关于库页岛北部石油问题也曾委托他们向苏联进行斡旋,希望苏联将该地石油的大部或一部分让给日本。德方回答说:日苏邦交调整后,这些问题很容易解决。
伏见宫:荷属东印度石油资本属于英美,荷兰政府已流亡英国。因此德国虽已占领荷兰本国,能自由支配荷属东印度的石油吗?
松冈:很困难。
伏见宫:即使由于美国参加欧洲战争而使帝国被迫参战,其开战的时机也应由我方自行决定,为此采取什么措施?
松冈:条约上虽然明文规定日本有自动参战的义务,但美国是否已经参战要通过三国协议来决定。届时将研究当时的事态,由我国政府自行决定。
现在日本如果放弃中国的全部或一半,或许暂时可以取得美国的谅解,但将来它决不会停止对日本的压迫。罗斯福是个大野心家,为了实现其野心必将不择手段,甚至断然对日宣战或参加欧洲战争也未可知。现在美国对日感情已经极端恶化,绝非略一讨好便能恢复。我们唯有持以毅然决然的态度,才有可能避免战争。没有人比我更了解美国这个欺软怕硬的家伙。
东条英机:陆军和海军一样非常重视石油问题。这个问题说到底也就是荷属东印度问题。这个问题在组阁之初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上已经作出决定,即迅速结束中国事变的同时抓住时机解决南方问题。关于荷属东印度,姑且利用外交措施努力确保其重要资源供应,适当情况下可以行使武力。
松冈:关于荷属东印度的石油问题已经开始谈判。防止美国形成对日包围的阵势是本条约的目的。现在我国只有持以坚决的态度才能有效地制止美国这个包围的策略。
原嘉道:对于三国同盟可能导致日美关系恶化,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大问题。
松冈:我再次强调,现在美国对日感情已恶化到了极点,不是一般的讨好所能恢复得了的。我们只有采取坚决的态度才能避免战争,对美强硬是避免与美国开战的最好办法。
闲院宫:大本营陆军部同意政府关于加强日、德、意轴心的提案。
伏见宫:政府建议缔结日德意军事同盟的议案,大本营海军部表示同意。但希望采取万全措施,尽可能避免日美开战。向南方发展要尽量以和平方式进行,避免引起同第三国的无谓摩擦。
代表海军最后表态的是军令部总长伏见宫而不是海军大臣及川,本来应该代表海军表态的及川自始至终连屁都没放一个。
当晚回到家中,松冈对自己的大儿子说:“只要你坚定地站着并开始反击,美国人就会知道他是在同一个男子汉讲话,然后你们两个才能像男子汉对男子汉一样谈话。”松冈非常自信地认为,把赌注押在三国同盟上不仅可以调整日苏关系,而且可以有效地对抗英、美。他曾对秘书官加濑俊一充满自信地说:“除了凭借三国同盟打开局面外别无方策。但是最终目的是调整日美关系。你就等着看吧,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
在欧洲,1940年9月18日里宾特洛甫前往罗马,说服墨索里尼和齐亚诺同意意大利加入德日军事同盟。万事俱备,东风已到。1940年9 月27 日,日本驻德大使来栖三郎在柏林德国总理府参加了盛大的签字仪式,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正式签署。对于这一安排最郁闷的是松冈洋右。他和里宾特洛甫都属于那种“婚礼上要当新娘、葬礼上要当死尸”的人,这样重要的场面不能去出风头那是会遗憾终生的。但是松冈争不过里宾特洛甫只好让步。里宾特洛甫也够哥们,同意德日之间的秘密协议书在东京签署互换。不过作为秘密协议,肯定就无法大张旗鼓地宣传。尽管如此,最喜欢发表“重要讲话”的松冈还是在东京召集了德国和意大利的驻日大使及日本政府要人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大会,以纪念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举世瞩目的《三国同盟条约》终于签订。这个对人类造成最大伤害的条约却只有寥寥不到五百字的内容,恰似今后我们要谈到的《大西洋宪章》也仅仅约八百字而已。——充分体现了“越是重要的越是简单的”之历史真谛。鉴于条约内容不多,这里全录如下: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德意志、意大利和日本政府认为世界一切国家各据有应有的空间是任何持久和平的先决条件,决定在致力于大东亚以及欧洲各区域方面互相援助和合作,其首要目的为在各区域建立并维持事物的新秩序,旨在促进有关人民的共同繁荣与福利。
德意志、意大利和日本政府同意如下:
一、日本承认并尊重德意志和意大利在欧洲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
二、德意志和意大利承认并尊重日本在大东亚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
三、日本、德意志和意大利约定,对上述方针所作的努力互相协助。并且进一步约定,三缔约国中任何一国遭到现在尚未参加欧洲战争及日华纠纷的任何他国攻击时,三国须用所有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相互援助。
四、为了实施本协定,由德意志、意大利和日本政府各自指派委员组成的联合技术委员会将迅速开会。
五、日本、德意志以及意大利确认,上述各条款对三缔约国各自同苏联之间现存的政治状况无任何影响。
六、本协定应予签字后立即生效,并将从其生效日起继续有效十年。在上述期限届满以前适当时间,各缔约国如经任何一国请求,应为本协定的延期举行谈判。
下列签署人经各国政府正式授权,在本条约上签名盖章,以资证明。
1940年9月27日订于柏林
德国代表:里宾特洛甫
意大利代表:齐亚诺
日本代表:来栖三郎
条约核心内容就是第三条。虽然有点拗口,但是连瞎子都能看出来是针对谁的:符合这一条件的国家很多,但是军事强国无疑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三个人就等于这样说:在我们三个重新划分世界的时候,美国你别掺和,就在西半球凉快着吧!
很多资料上说这里所谓的“任何他国”有两种可能性,即苏俄或美国。但是老酒认为,苏联已经和德国合伙瓜分了波兰,还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并侵略芬兰,说苏联没有参与欧战似乎并不成立。
在柏林签订条约的同时,奥特和松冈在东京也互换了几项秘密协议书。在第一项协议中,德国同意缔约国中一方是否受到了第三条所说的进攻应由三国磋商决定。如果日本受到这样的进攻,德国答应全力给予经济和军事援助,同时德国将预先尽量给予日本技术和物质援助,协助日本作好准备以应付这样的事变。德国还答应竭尽全力促进日本与苏联之间的友好谅解。互换的第二项协议书规定如果日本同英国作战,德国将尽量援助日本。第三项协议书是关于德国从前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问题。双方一致同意,以前属于德国而这时由日本受托管理的一些岛屿,也就是日本在一战期间从德国手中夺取的马绍尔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和加罗林群岛等仍由日本统治。鉴于德国最后正式放弃了这些岛屿,日本将给予一些补偿作为报答。其他这时由日本占领的德国从前属地,则待欧洲战事结束后归还德国。届时双方可举行谈判,将这些属地卖给日本。
还有一个人可能比近卫和松冈还兴奋,那就是日本前任驻德大使大岛浩。大岛浩当初离任时德国方面就进行过极力挽留。此时此刻,之前受尽委屈的大岛浩可谓扬眉吐气,再次受命出任日本驻德大使。刚刚签订同盟条约的来栖三郎回家休息。
就在三国同盟条约签订的前四天,日本已经迈出了南进的第一步。1940年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入侵法属印度支那北部。下一小节详叙。
三国同盟条约的签署震惊世界。苏联《真理报》称这个条约“使战争进一步恶化,扩大了战争的领域”。由于德苏两国还签有互不侵犯条约,双方还没有完全撕开脸,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只好一再向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保证,这个条约只是针对美国这一战争贩子的,之所以有第五条就是专门跟苏联交代的。里宾特洛甫说,“当然条约没有任何针对美国的侵略目的。它的唯一目的是要那些竭力要求美国参战的人清醒清醒,明确向他们表明,如果他们加入目前的斗争,他们就自动地与三个强国为敌。”他向斯大林提议苏联也参加这一条约,组成世界四强——苏联、意大利、日本和德国的大联盟,以更好地控制整个世界。
里宾特洛甫还为斯大林和莫洛托夫描绘了未来的美好前景,其主要内容为对德意日俄四强的势力范围作出如下的划分:德国除欧洲外,其所要求的领土以中非洲为中心;意大利所要求者为北非和东北非;日本所要求者为其帝国南面的东亚地区;可以将苏联国土以南朝向波斯湾、印度洋方向的伊朗、印度等地给苏联。一句话,希特勒看地图——统统都是咱们的了。
里宾特洛甫的观点和松冈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在日本,松冈外相同样在兢兢业业地策划推进自己的世界和平计划。三国条约的签订将迫使美国在执行反对日本的计划时谨慎行事,并将阻止日、美战争的发生。下一步把苏联也拉进来,这样力量就会更加强大,等于又加上了一道保险。
在如此强大的压力下美国必然屈服,之后美国就会停止对中国的援助,还会出面逼迫蒋介石向日本认输。松冈认为调解中日矛盾美国是最合适不过的了。真是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看你们军人撅着腚几年了都未能征服中国,我松冈动动嘴兵不血刃就找到了解决“中国事变”的最佳途径。现在要做的第一步是尽快前往苏联促成四国同盟,然后“衣锦还乡”回到幼年的成长地美国,让美国乖乖地呆着按自己的指令行事。这就是松冈自己理想中的世界和平。那时候全世界人民都会为他松冈的成就而喝彩,他也会成为伟人被世人所世代传颂。
在松冈那没长几根头发的秃瓢里竟有着这样可怕的想法,这的确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危险的时刻。试想如果当时世界上四大以侵略著称的国家德、苏、日、意联起手来,再加上罗马利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溥仪、汪精卫一群虾兵蟹将,其实力的确不容小觑,足可以与美、英、中等国形成势均力敌。至少第一步四国联手横扫欧亚大陆是不太难办到的事情。值得庆幸的是,希特勒贸然入侵苏联打破了松冈的美梦,逼迫美英视苏联为盟友结成同盟,并最后赢得了战争。
在外务省对外公布签订三国条约的同时,内阁也以近卫首相的名义发出了政府训令。近卫于9月28日通过广播向国民作了关了时局的演说,强调指出“条约的宗旨在于建设大东亚新秩序和恢复世界和平”。随后天皇也颁布了诏书,诏书指明,“三国条约是根据天皇迅速戡定祸乱与恢复和平的殷切轸念签订的”。这是多么伟大、崇高的愿望呀!
三国同盟缔结的当天,《朝日新闻》在头版头条刊登重要报导:“《三国同盟》,划时代的誓约今天终于达成,万众举杯,山呼万岁。”——去死吧!
为了宣扬三国同盟,日本还发行了一张题为“三个好朋友”的明信片。图片上来自三国的很多小孩儿在挥舞着国旗,当然伟大的近卫文麿要处在中间的位置,旁边那两个人分别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日本军人和民众眼里,近卫是日本历史上乃至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政治家,没有之一。
《三国同盟》签订之后,德国迅速采取措施将之前称呼日本所用的“黄祸”一词从大众文学和官方声明中去掉。在德国人眼中日本是低等民族,与德国人没有任何亲缘关系。从深层次来说,这一联盟从一开始就缺乏互相信任的基础。
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在整个战争期间希特勒与东条英机从未见过面,彼此之间也几乎毫无了解。双方都是各怀鬼胎。希特勒曾鼓励日本南进,其目的是希望日本能从太平洋方面牵制美国。反言之日本人的想法也相似,希望美德开战后会使美国把注意力先放在欧洲方面,可以减轻日本在太平洋地区承受的压力。双方真所谓不同床也不同梦。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德国和日本基本上是在各自为战,在战略上根本没有任何协调。德国和日本都独立地对同盟国发起进攻,他们的资源从来没有集中使用过。如果做一个对比的话,我已经查不出盟国领袖罗斯福和丘吉尔在战争期间见过多少次面,但在五年半的时间里两人之间的信件就有1700封之多,平均每1.18天就要写一封,即使是热恋中的情人也很难做到吧?在战争进程中,如果说德国背叛日本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导致日本在诺门罕失去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还勉强说的过去的话,三国签约之后德国再次贸然进攻苏联不事先通知日本就实在找不到合适的理由。——这极大地伤害了日本的自尊心。后来日本高唱着《为什么受伤害的总是我》向珍珠港发起了突然袭击,同样以牙还牙地不告诉德国。这就是轴心国的所谓联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已。也可以说,三国同盟没有超出主要追求政略效果的政治协定的范围。服部卓四郎在《大东亚战争全史》这样描述:“虽为军事同盟,但旨在获取政略效果,就实质而言仅为一种政治协定而已。”
9月20日,前来觐见的近卫文麿要求天皇对同盟条约盖上御玺。天皇表示了自己的不安,他告诫近卫说:“我理解在目前的形势下签订三国条约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海军和美国开战会怎么样呢?我听说在军令部组织的兵棋推演中,我们每次都是失败者呀。”看着半天都无言以对的近卫,天皇继续说,“我们可能会陷入极大的困境和黑暗之中。如果在最坏的情况下,首相,你能替朕分担痛苦吗?”
近卫依旧一屁不放,他为天皇的诚恳感动得留了泪。政治家不是不能掉眼泪,但要掉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场合,而近卫选择的此时此地恰恰是最不恰当的。他的眼泪只能显出自己的无能和无知。看看在日俄战争前夜,焦灼不安的明治天皇连夜召见了伊藤博文,伊藤是用眼泪来回答天皇垂询的吗?——明治时代已经几乎用光了日本人的所有运气。
大洋彼岸的美国也绝不会无动于衷。三国同盟导致美国总统罗斯福、国务卿赫尔等人难以忍受“日本企图恫吓美国的满腔怒火”。10月5日,海军部长诺克斯在讲话中表示:“该条约是针对美国的,美国的生活方式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赫尔的声明中提出,“德国和日本让人类重新回到了黑暗时代”。10月12日,忍无可忍的罗斯福也终于站出来说话了,“欧洲和亚洲的独裁国家同盟,绝不能阻止我们援助那些正在拼死战斗以抵抗他们的仅存的自由人民”。一周之后他又说,“所谓欧洲和亚洲的新秩序,只不过是一个将要奴役人类的邪恶同盟而已”。
在举国狂欢的大环境中,仍有几个难得的清醒者。此时的米内光政已经无能为力,后来他形容说:“我们当初反对三国同盟,就像在尼亚加拉大瀑布上游几百米的地方拼命逆流划桨一样。”有人问他如果还在其位会不会反对,米内回答,“肯定,但是肯定会被刺杀。”在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米内说:“魔鬼般的历史在人们的脑海里显现出几千个幻景,使时代的政客跳起疯狂的舞蹈。”这里所说“时代的政客”指的就是近卫和松冈这一帮货。
之前一样持反对意见的吉田茂感慨地说,“德意日三国同盟使得日本离大战仅仅只有一里路了”。
还有一个清醒者,他就是之前米内的坚强助手山本五十六。山本写信给同学岛田繁太郎海军大将,“看看三国条约是在什么条件下签署,以及之后是如何进行物资动员的,就知道现在的政府在本末倒置。简直就像小孩子一样,做事只看眼前,不假思索”。
1940年10月14日,山本在东京见到了西园寺公望的秘书原田熊雄。他对原田说:“三国条约意味着对抗美国,对抗美国也就是对抗整个世界。但是事已至此,作为一名帝国军人,我只能竭尽全力奋勇作战。战争的结局不言而喻:东京将被三次夷为平地,近卫和其他人也会被愤怒的人们撕成碎片。”
“而我无疑将战死在'长门’号战列舰上!”山本稍作停顿后说。
更多阅读
柳暗花明又一村——茅塞顿开 柳暗花明又一村 李好
振聋发聩2001年开春,陈章龙教授到深圳大学开会,专门向周立功介绍了32位嵌入式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周立功却听不进去,他认为8位单片机已经足够了。因为他已经是当时中国最有价值的IDH之一,他一直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所以他根本没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记两张广州地图判断心得 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意思
这张广州地图版式与前一张是相同的。但街道建设与前张比有很大不同。通过查询资料,初步估计是四十年代出版的。>这是广州东郊,与前一张比,多了很多街道。>由于有前一张早期广州地图作参照,故此张参照查询信息均有目的挑选两张差异部分。
羌笛何须怨杨柳 羌笛无须怨杨柳 柳暗花明又一村
2013年春节期间有人预判,到秋季糖酒会时,可能白酒行业形势会好一些。但武汉全国秋季糖酒会的冷清却犹如北方深秋,再次让整个行业感到了这个冬天的寒冷,悲观的情绪继续蔓延。白酒市场的表现又在无情地验证着人们的判断。近日南
2013:柳暗花明后期待“又一村”
经过山重水复的彷徨之后,我国经济貌似已进入柳暗花明之境,但企盼中的“又一村”会如愿而来吗? 毫无疑问,2012年我国资本市场最后一天的表现,是满含着对2013年无限的信心,而“豪情满怀”地谢幕的—12月31日,上证指数大涨1.61%至226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文 柳暗花明又一村
汇率之争从来都是国家利益之争,眼前越吵越厉害的中美汇率之争也是如此,130名美国国会议员联名向美国政府施压是这样,而两年以来奥巴马政府一直没有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也是如此,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 这说明什么? 说明一,金融